学术投稿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与LC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蒋泰媛;刘伟军;龙正友;范义平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锁定钢板,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术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LC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DHS组(53例)和LCP组(3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持续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DHS 组手术时间(67.2±23.6) min、术中出血量(157.8±58.4)ml、住院时间(8.2±3.5)d、骨折愈合时间(76.3±25.8)d,均高于LC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H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LC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DHS组和LCP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4.3%、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与LC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相当,应根据骨折类型、医生经验、医院条件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斑蝥酸钠维生素B6对非放化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由于缺乏早期特异性的症状及其他一些因素,40%左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根治性手术的佳时机。由于化疗病人全身不适反应明显及靶向治疗费用较高等因素,还不能被患者广泛接受。中医药在各种肿瘤治疗中有着较长的历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拟评估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非放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马丽娟;卢文娟;宫彬杰;申安盈;盖平;唐明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磁共振灌注结合乙酰唑胺负荷试验评估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脑血管储备功能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结合乙酰唑胺负荷试验在评估原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脑血管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周龄WKY大鼠、12周龄SHR、20周龄SHR各10只,分别在静息状态、乙酰唑胺负荷状态下行磁共振灌注检查;选择额叶感兴趣区,测量乙酰唑胺负荷前、后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根据公式计算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实验完成后处死动物,选取脑组织制成标本,光镜下观察感兴趣区的脑血管情况。结果 WKY 12周龄、SHR 12周龄、SHR 20周龄大鼠额叶感兴趣区CVR(%)分别为:(0.75±0.05)×100%、(0.40±0.03)×100%、(0.20±0.15)×1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下 SHR 12周龄组大鼠微循环毛细血管数目增多;SHR 20周龄组脑小动脉及微小动脉管壁重塑。结论大鼠的脑血管随高血压病程延长发生不同的病理改变,脑血管储备功能不同程度减低;磁共振灌注法结合乙酰唑胺负荷试验可定性、半定量地评价SHR脑血管储备功能,为脑血管病亚临床期的诊断提供信息。

    作者:董洋;高伟;沈思;凌雪英;黄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城乡老年人情绪调节特点及对日常情绪的影响

    目的:考察城乡老年人情绪调节特点及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情绪调节问卷、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量表对377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进行结构方程多组比较。结果除负性情绪外,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正性情绪城乡差异显著;多组结构方程比较分析显示情绪调节对情绪体验的作用具有地域间的不恒等性(P=0.008)。结论城乡老年人在情绪调节和日常情绪上存在差异,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影响机制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改善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罗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静吸复合全麻与靶控输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及其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对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并与采用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的患者进行麻醉效果对比。结果在术后1、2、5 h,静吸复合全麻组患者的心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t=4.52、3.85、3.15,P<0.05)。靶控输注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静吸复合全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室时间较静吸复合全麻组明显缩短(t=3.87、3.01,P<0.05)。靶控输注组患者术后发生NPS 16例,静吸复合全麻组术后发生NPS 13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57,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的效果佳,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及心率。

    作者:张明德;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清生化指标与老年肾病患者肾脏病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改变与老年肾病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尿蛋白(Pro)、白蛋白(Alb)和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对该院肾病内科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有完整病理资料的45例高龄肾病患者的血清IgA、IgG、C4、C3水平、肾小球系膜的增生程度评分与24 h Pro、Alb、TC、TG和IgA、IgG、C3免疫荧光强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测定肾脏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6例)的IgA、IgG、C4、C3的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清中IgA、IgG水平与Alb及C3免疫荧光强度和IgA呈正相关(P<0.05);血清中C4、C3与TG、TC呈正相关(P<0.05),与C3免疫荧光强度、IgA和IgG呈负相关(P<0.05);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评分与血清IgA、C3免疫荧光强度及 IgA、TG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 C3呈负相关(P<0.05)。狼疮性肾炎患者组血清中C4、C3水平低,与其他各组肾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组血清中IgG水平低,与膜性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IgA肾病组、狼疮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高血压肾损伤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gA肾病组血清IgA水平高,与高血压肾损伤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狼疮性肾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微小病变性肾病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膜性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尿蛋白、Alb、血脂等指标与肾脏病理有极大的相关性,对于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侯静;刘勇;刘进;陈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老年患者血清特异性 IgE水平及临床诊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德国 MEDIWISS Analytic GmbH 生产的诊断试剂盒,半定量检测457例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结果457例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以混合霉菌(点青或分支孢或烟曲或交链孢霉)的阳性率高,达17.9%,其次是户尘螨和蟑螂,分别为12.3%和8.1%。食入性变应原总体阳性率均较低,前三位分别为小麦5.9%、腰果5.5%、蟹或虾2.8%。结论福建地区变应性疾病老年患者的变应原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可以为变应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梁晓华;陈静;马跃飞;王文华;林宇岚;高丽钦;许文清;许元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分析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80例妇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激素替代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后的围绝经期症状评分、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Kupperman评分各值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血清中 FSH、LH 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降低,E2上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增厚;未发现乳腺增生、乳房密度增加影像,卵巢大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滑天;马丽霞;王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yt)-C的表达。方法120只健康 Wistar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应用自体血尾状核定位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均于术后12、24、48、72 h、5和7 d处死。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多聚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脑组织 HIF-1α、Cyt-C蛋白及 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HIF-1α、Cyt-C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7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调。脑出血模型组术后12、24、48 h、5、7 d与72 h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48 h与5 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中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水平增高可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加重继发性脑损伤,阻断二者的表达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殷旭华;李冬梅;于慧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颈胸腰术后精神障碍33例

    术后精神障碍( POP)是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往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1〕。本文拟了解老年颈胸腰术后患者POP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作者:魏彦春;卫宏图;贾堂宏;颜廷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治疗老年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行择期腰椎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均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对照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观察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右美托咪定2μ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观察组在术后4 h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8 h、12 h、24 h及48 h内,两组镇痛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术后48 h内的镇静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21/40)(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作者:宋莺春;徐飞;李汝泓;李艳;李玲;路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在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D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流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血浆总蛋白(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且对老年患者的恢复更加有力,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研究及推广。

    作者:邓峰;茅伟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VEGF/Notch1信号分子的表达及脑泰方的调节作用

    目的:从VEGF-Notch1信号通路观察脑泰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治疗性血管新生样作用。方法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模型组)、脑泰方组(NTF)、NTF+ED(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NTF 组及NTF+ED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4 h 灌胃NTF或灌胃NTF加腹腔注射ED,术后1、7、14、28 d 取脑,采用RT-PCR、Western 印迹方法观察血管内皮样生长因子( VEGF)、Flk-1、Notch1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比较,NTF组大鼠各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VEGF、Flk-1、Notch1表达水平升高,在第14天时达高峰,而加用血管内皮生成抑制素恩度后,这种增高效应随即消失。结论脑泰方可能通过上调VEGF-Notch1信号通路的表达以达到治疗性血管新生样作用。

    作者:陈懿;葛金文;廖君;苏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远期预后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为脑外伤的一种特殊类型。肺部感染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而老年人本身存在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老年DAI患者由于长期昏迷、卧床,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率极高〔1,2〕。本文探讨老年DAI患者肺部感染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月霞;王金;孙奎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怀旧治疗配合穴位按摩对社区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

    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1〕。由于子女不在身边,长期缺乏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堪忧,抑郁是其主要的负性情绪,也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2〕。本文观察怀旧治疗配合穴位按摩对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

    作者:姜娜;胡还甫;蒋渝;陈茵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CT导引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无法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CT导引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无法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该院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09例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实施CT导引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平均植入粒子数27.4个(18~43个)。术后随访患者的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生存时间,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进行目标病灶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随访分析显示125 I粒子植入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5%。术后中位AFP值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1年存活率为51.8%,2年存活率为31.4%。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单独或联合TACE 治疗可能是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李辉;阚晓婧;陈翠云;宁培刚;武明辉;冯敢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人粪便中UNC5 C基因甲基化在早期诊断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粪便中UNC5C基因甲基化在临床上早期诊断大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大肠癌病人52例,健康体检者40例,对UNC5C启动子的两个区域(区域1和区域2),使用结合重亚硫酸盐限制性内切酶法(COBRA)研究对象的粪便标本中UNC5C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广泛UNC5C的甲基化及部分甲基化在大肠癌患者粪便、健康体检者中分为54%(28/52)和81%(42/52);0%(0/40)和10%(4/40)。无论广泛还是部分UNC5C的甲基化率大肠癌患者粪便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人粪便UNC5C基因甲基化状态改变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无论广泛还是部分 UNC5C的甲基化率大肠癌患者粪便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而广泛甲基化为大肠癌所特有。

    作者:孙冬生;王刚;王明君;钟轩;费乐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 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试验组加用无创正压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治疗1 w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0%、9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7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的血氧分压和酸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预后良好。

    作者:潘淼;刘白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两种根治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案的临床疗效

    胃溃疡是临床多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逐年上升,尤其是胃溃疡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年轻人,其可能和老年人胃黏膜自我保护能力降低,黏膜血供较差,易于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1〕。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症状方面多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奥美拉唑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效果较差〔2〕。埃索美拉唑较奥美拉唑具有更好的抑酸效应及对抗幽门螺杆菌效果。本次研究对比奥美拉唑常规三联疗法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张建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绞股蓝皂甙对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核因子-1α的影响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甙(GPS)对2型糖尿病(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肝细胞核因子(HNF)-1α的影响。方法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2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N组),NAFLD模型组(NM组,7只),T2DM并NAFLD模型组(模型组,51只)。 N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 NM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先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隔夜空腹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40 mg/kg,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8周,建立T2DM并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分为GPS大剂量干预组(9只,JH组),给予GPS 1g· kg-1· d-1灌胃;GPS小剂量干预组(9只,JL组),给予GPS 0.5g· kg-1· d-1灌胃;T2DM并NAFLD模型对照组(9只,M组),同等体积纯净水灌胃;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治疗周期为6周。实验周期14周。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HNF-1α,肝脏病理学。结果①肝组织HNF-1α:以N组扩增倍数为1计算,NM组肝细胞核因子表达为0.85,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M组为0.62,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JH组HNF-1α升至0.80,与M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JL 组 HNF 升至0.68,与 M 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②肝脏病理学院NM 组、M 组重度NAFLD,JH组、JL组中度至重度NAFLD。结论 GPS能够抑制T2DM并NAFLD大鼠肝脏HNF-1α表达的下降。

    作者:贺琴;李德梅;谭华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Ⅲ级静脉炎模型兔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Ⅲ级静脉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选用20%甘露醇建立实验兔的Ⅲ级静脉炎模型,皮下注射bFGF并与硫酸镁对比,观察炎症反应及VEGF的表达,探讨其对Ⅲ级静脉炎的修复作用。结果bFGF组中VEGF表达24 h达高峰,维持72~120 h,168 h后下降,用药后120 h Ⅲ级静脉炎消退;硫酸镁组VEGF表达24 h达峰值,但分泌量明显低于bFGF组,随即下降至较低水平,168 h静脉炎症明显消退;生理盐水组VEGF表达低下,168 h炎症略消退。结论 bFGF和硫酸镁对Ⅲ级静脉炎均有修复作用,bFGF优于硫酸镁,生理盐水对Ⅲ级静脉炎无修复作用。

    作者:黄利全;陈黎;毛宇飞;姜丽萍;陈桂园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