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

殷旭华;李冬梅;于慧玲

关键词:脑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 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yt)-C的表达。方法120只健康 Wistar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应用自体血尾状核定位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均于术后12、24、48、72 h、5和7 d处死。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多聚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脑组织 HIF-1α、Cyt-C蛋白及 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HIF-1α、Cyt-C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7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调。脑出血模型组术后12、24、48 h、5、7 d与72 h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48 h与5 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中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水平增高可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加重继发性脑损伤,阻断二者的表达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裸鼠肝癌模型中miR-20 a的作用

    目的:探讨microRNA-20a(miR-20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中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于瘤体内分别注射miR-20a agomir、阴性片段和生理盐水。观察荷瘤裸鼠体重变化、裸鼠皮下形成瘤体的大小并计算抑瘤率。接种35 d后处死裸鼠并取出肿瘤组织,计算肿瘤体积大小,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的表达。结果3组裸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7 d后均有瘤体形成,实验组瘤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结束时,实验组裸鼠体重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体积(P<0.01)。实验组肿瘤组织中 VEGF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miR-20a可能通过抑制VEGFA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任建军;孟兴凯;牛剑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血糖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PD98059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 PD98059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雄性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n=10)、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n=20)、糖尿病+全脑缺血再灌注组(DCI,n=20)和高血糖+全脑缺血再灌注+PD98059抑制剂组(PD,n=20)。采用4-VO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制作高血糖大鼠。脑缺血24和48 h采用电镜及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八臂迷宫法测试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 组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损伤明显,神经元细胞存活密度降低;动物进入迷宫总错误次数(9.12±3.96)、重复错误次数(6.11±2.78)、工作记忆错误次数(3.48±1.086)增多;与IR组比较,DCI组中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损伤加重,神经元细胞存活密度显著降低;动物进入迷宫总错误次数(12.69±6.34)、重复错误次数(9.78±4.34)和工作记忆错误次数(5.76±1.92)增多。与 DCI组比较, PD组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损伤进一步加重;神经元细胞存活密度进一步降低;动物进入迷宫总错误次数(16.90±5.56)、重复错误次数(12.78±5.10)进一步增多;但工作记忆错误次数(6.73±1.68)变化无显著意义。结论高血糖可加重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PD98059进一步加重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损伤。

    作者:李建民;赵雅宁;常学优;刘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医药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

    髋部骨折〔1~4〕治疗手段包括保守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外固定和牵引为主,但压力性溃疡、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等限制了保守治疗的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全身状态差,不能手术者。手术治疗因死亡率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势而成为首选疗法〔5,6〕。围术期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运用中医药治疗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少华;马勇;郭杨;赵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在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D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流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血浆总蛋白(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且对老年患者的恢复更加有力,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研究及推广。

    作者:邓峰;茅伟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绞股蓝皂甙对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核因子-1α的影响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甙(GPS)对2型糖尿病(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肝细胞核因子(HNF)-1α的影响。方法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2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N组),NAFLD模型组(NM组,7只),T2DM并NAFLD模型组(模型组,51只)。 N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 NM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先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隔夜空腹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40 mg/kg,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8周,建立T2DM并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分为GPS大剂量干预组(9只,JH组),给予GPS 1g· kg-1· d-1灌胃;GPS小剂量干预组(9只,JL组),给予GPS 0.5g· kg-1· d-1灌胃;T2DM并NAFLD模型对照组(9只,M组),同等体积纯净水灌胃;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治疗周期为6周。实验周期14周。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HNF-1α,肝脏病理学。结果①肝组织HNF-1α:以N组扩增倍数为1计算,NM组肝细胞核因子表达为0.85,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M组为0.62,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JH组HNF-1α升至0.80,与M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JL 组 HNF 升至0.68,与 M 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②肝脏病理学院NM 组、M 组重度NAFLD,JH组、JL组中度至重度NAFLD。结论 GPS能够抑制T2DM并NAFLD大鼠肝脏HNF-1α表达的下降。

    作者:贺琴;李德梅;谭华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社区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 CHF)多发于老年人〔1,2〕,老年CHF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并且因体力、社会活动及身体症状受到限制,而导致生活质量( QOL )明显下降。研究表明,护理质量对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QOL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探讨社区优质护理对老年CHF患者情绪和QOL的改善作用。

    作者:林小容;王绚璇;龚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肺炎在医院重症感染性肺炎中占首位〔1〕。传统应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肺炎的疗效确切,但药物不良反应( ADR)时有发生,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利奈唑胺是第1个上市的恶唑烷酮类合成抗生素,可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目前,国外对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疗效比较已有文献报道〔2〕,本文拟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肺炎临床疗效及ADR。

    作者:秦红梅;冀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yt)-C的表达。方法120只健康 Wistar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应用自体血尾状核定位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均于术后12、24、48、72 h、5和7 d处死。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多聚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脑组织 HIF-1α、Cyt-C蛋白及 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HIF-1α、Cyt-C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7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调。脑出血模型组术后12、24、48 h、5、7 d与72 h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48 h与5 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中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水平增高可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加重继发性脑损伤,阻断二者的表达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殷旭华;李冬梅;于慧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率日益增高。近年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分型应用广泛,其可较好地表达出肿瘤的生物学活性,各种分型的预后、对治疗的反应以及转移途径都各不相同,对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新宇;王成;郝立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老年偏瘫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 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 w后,两组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可降低跌倒的风险。

    作者:吴运明;郑鹏;楚云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农村老年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索影响农村老年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5个区县1126例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平均孕次、绝经前月经紊乱、具有围绝经期症状、围绝经期经过治疗、既往妇科疾病、近2w有生殖道不适、有专用外阴洗具、勤换内裤、洗澡方式、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妇科检查、了解老年期生殖健康知识、遇到性问题解决方式、自觉健康状态、体力状态、抵抗力和生活充实状态,17个变量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妇科疾病(OR=1.751),近2 w有生殖道不适(OR=5.809)和盆浴洗澡方式(OR=1.822)是危险因素,专用外阴洗具(OR=0.646)和良好健康状态(OR=0.710)是保护因素。结论农村存在多种影响老年妇女生殖健康的相关因素,应针对其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低的特点,采取老年妇女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辜钦娅;刘俊;景秀;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T波峰末间期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Tp-Te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左室重构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73例 AMI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室速组、室早组和无心律失常组Tp-Te、Tp-Te离散度;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重构组和非重构组 Tp-Te、Tp-Te离散度;电话随访比较不同结局患者Tp-Te、Tp-Te离散度。结果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发生心律失常者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室速组Tp-Te、Tp-Te离散度高于室早组(P<0.05);与非重构组相比,重构组 Tp-Te、Tp-Te离散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发现,室速组不良结局37例(24.18%),室早组5例(8.33%),无心律失常组0例,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6,P=0.000);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各不良事件组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p-Te间期对心梗后左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具有较强预测价值,其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作者:赵红敏;刘丽娜;王亦文;苏冠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皮肤外用防治食管癌放射性皮肤损伤

    如何预防和减轻反射性皮炎是保证中晚期食管癌放疗顺利实施的关键。我科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预防和治疗食管癌放射性皮肤损伤。

    作者:盖晓惠;王永强;李志刚;刘妙玲;薛桂花;崔桂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酸枣仁汤对虚劳不眠小鼠脑内NO、SOD和Glu含量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对虚劳不眠小鼠脑内NO、SOD和Glu含量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以虚劳不眠小鼠为研究对象,造模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的NO、SOD和Glu含量及评定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SOD含量、走完迷宫所用时间、错误总数增加明显,Glu含量及首错前正确数则降低明显(P<0.05),NO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的NO、Glu 含量及首错前正确数升高明显,SOD含量、走完迷宫所用时间、错误总数降低明显(P<0.05);中、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可有效改善虚劳不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O、SOD和Glu水平有关。

    作者:李家娣;范桂红;吴迪;孙雨薇;韩雪;张亚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SATB1基因对小细胞肺癌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构建SATB1的siRNA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小细胞肺癌( SCLC)的作用。方法根据SATB1的DNA序列设计3对siRNA引物,构建携带绿色荧光的重组质粒 SATB1-siRNA-1、SATB1-siRNA-2、SATB1-siRNA-N。应用 lipofect2000将载体 SATB1-siRNA-1、SATB1-siRNA-2、SATB1-siRNA-N转染入SCLC细胞NCI-H446中。转染48 h后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 SATB1蛋白表达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MTT法)、Tran-swell小室、流式细胞仪检测NCI-H446细胞在转染前后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凋亡的改变。结果成功的构建了 SATB1基因的 siRNA 表达载体。转染SATB1-siRNA后的SCLC细胞内可见绿色荧光。转染SATB1-siRNA-1、SATB1-siRNA-2的NCI-H446细胞中其SATB1表达明显低于转染SATB1-siRNA-N及空白对照组的NCI-H446细胞中。 MTT实验提示,转染SATB1-siRNA-1、SATB1-siRNA-2的SCLC细胞与转染 SATB1-siRNA-N的同类细胞相比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 Transwell结果显示转染SATB1-siRNA-1、SATB1-siRNA-2后的SCLC细胞穿膜细胞数较未转染的和转染SATB1-siRNA-N组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转染SATB1-siRNA-1和SATB1-siRNA-2的细胞均显著高于转染 SATB1-siRNA -N和空白对照组细胞(P<0.05)。结论 SATB1-siRNA可抑制SCL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并诱导其细胞凋亡,提示SATB1在人SCLC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波;王晓东;郎贤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脑梗死(CI)为常见的老年病,随我国人口的老年化,CI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及高复发率逐渐引起临床研究人员的关注〔1〕,脑动脉粥样硬化( As)为CI的病理基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支持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胱抑素C( Cys-C)与AS性疾病相关〔2~5〕,我们回顾性研究了我院239例老年CI患者HCY与Cys-C的变化情况,探讨HCY、Cys-C与老年CI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相关性。

    作者:徐丙超;何明利;胡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风湿性多肌痛诊治现状

    风湿性多肌痛( PMR)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近端肌群(肩胛带、骨盆带肌)及颈肌疼痛和僵硬,化验检查示经细胞沉降率( ESR)显著增快,伴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治疗上常需要长期进行糖皮质激素,部分患者可合并巨细胞动脉炎( GCA)〔1〕。该病需与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感染性、内分泌性及恶性疾病等鉴别〔1,2〕。本文将对老年PMR的诊断和治疗现况进行综述。

    作者:马丽娜;王洁姝;冯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Survivin、EGFR和MVD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组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微血管密度( MVD)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2例择期行口腔鳞癌手术切除术患者,术前行PF方案(CDDP+5-Fu)新辅助化疗为观察组(56例),术前未行化疗为对照组(56例),术中取口腔鳞癌组织,术后两组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Survivin、EGFR、MVD 表达情况。结果 PF 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Survivin、EGFR、MV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64%(25/56)、16.07%(9/56)、25.00%(14/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4%(32/56)、46.43%(26/56)、42.86%(24/56)(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占10.71%(6/56),部分缓解率占71.43%(40/56),稳定率占16.07%(9/56),进展率占1.79%(1/56),临床化疗有效率高达82.14%(4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51.79%(29/56)(P<0.05),其中 Survivin、EGFR、MVD阴性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Survivin、EGFR、MVD阳性表达组(均P<0.05)。结论 PF方案新辅助化疗通过降低 Survivin、EG-FR、MVD的表达以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额极功能在工作记忆中的年龄差异

    目的:使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研究增龄对额极皮层在工作记忆中激活的影响。方法青年组女性健康被试8人、中年组女性健康被试7人参加本研究,两组被试进行斯腾伯格项目再认任务,使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监测任务期间双侧额极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额极区氧合血红蛋白的偏侧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和中年组相比斯腾伯格任务的低记忆负荷和高记忆负荷任务的正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低记忆负荷任务中两组的反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在高记忆负荷任务中,中年被试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额极激活表现为右侧优势,而中年组表现为双侧激活反应( 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额极功能随着老化过程发生改变,而且随老化出现的前额叶( PFC)偏侧性减弱的HAROLD模型早在中年阶段就可表现出来。

    作者:史洁;王英;谷田正弘;尹明星;王静;耿同超;酒谷薰;左焕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大众健身广场舞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广场舞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某社区65例中老年(45~70岁)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参与大众健身广场舞运动,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试验前及试验1、3、6个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治疗效果,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SCL-90、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CL-90、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3个月对照组上述评分优于研究组(P<0.05),治疗6个月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众健身广场舞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症状,效果较好。

    作者:杨建全;冯锁民;卢红元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