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环通气模式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

费东生;曹延会;南川川;孟祥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闭环通气模式, 适应性支持通气, Smart Care/PS, 脱机
摘要: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 6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纳入观察。随机数字法分为适应性支持通气组( ASV组,30例)和智能化Smart Care/PS组( SC组,30例)进行脱机。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记录每位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 SC 组( P=0.0002、0.046),但 ICU住院时间与 S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 ASV组的脱机成功率高于SC组(P=0.030),但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率及再插管率ICU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Smart Care/PS模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分析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80例妇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激素替代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后的围绝经期症状评分、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Kupperman评分各值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血清中 FSH、LH 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降低,E2上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增厚;未发现乳腺增生、乳房密度增加影像,卵巢大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滑天;马丽霞;王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对邻接椎体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 T12/L1段)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邻接椎体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PVP组(25例)和PKP组(25例)。于术前、术后1 w和随访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westry 评分和伤椎后凸角测量;并于于其围术期和术后达一年以上测量其手术椎体上下各一个椎体的 BMD值。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5.46±7.8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PKP组在脊柱后凸角的纠正和脊柱矢状序列维持方面优于PVP组。两组围手术期、随访时上一椎体BMD无明显差异(P>0.05),下一椎体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上一椎体围术期、随访时BMD无显著差异(P>0.05)。下一椎体围术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VP和PKP术是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临床疗效显著。经PVP和PKP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患者,术后1年以上手术椎体的下一椎体BMD增加提高了其椎体强度,使下一椎体骨折发生率得以降低,且 PKP相对于PVP更有助于提高下一椎体BMD。

    作者:张长春;朱坤;周建生;周新社;牛国旗;吴敏;邵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冀西北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新政治经济学思考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弱势群体。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空巢老人总数为3100万,农村空巢老人为2100万,占全国空巢老人总数的67.7%。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1〕。因此,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社会转型时期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作者:闫晓静;任亮;肖守库;袁铸;李宝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在该社区选择524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集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进行多项体格检查,采用实验室检查患者血糖等信息,了解患者生活情况,学历、教育等状况,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血糖控制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文化程度、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体质指数( BMI)、甘油三酯( TG)水平,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主要与患者学历和住院时间及教育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糖控制与DBP、BMI、TG有关,而自我管理与学历和住院时间有关。结论影响九江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多种多样,在控制血糖中应该积极教育,提高对糖尿病的了解,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郑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老年偏瘫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 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 w后,两组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可降低跌倒的风险。

    作者:吴运明;郑鹏;楚云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TPS、HSP在老年胃癌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热休克蛋白( HSP)在老年胃癌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6例老年胃癌、4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42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PS、HSP水平,组间比较血清TPS、HSP水平,分析其水平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TPS和HSP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癌患者上述指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 TPS与患者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表现为组织学分化程度越低、Ⅲ+Ⅳ分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呈TPS高水平;但血清HSP与上述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TPS和HSP呈正相关(r=0.37,P<0.05);36例胃癌平均生存时间为(47.35±7.64)个月,高 TPS 组(>中位值)平均生存时间为(29.61±5.14)个月,低TPS组(<中位值)平均生存时间为(64.31±8.1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高HSP组与低H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HSP水平与老年胃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紧密相关,血清TPS对癌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彭淑梅;严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以渐进性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多病因病或临床综合征,有其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具备AD所有特征的理想动物模型。理想的AD动物模型应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①具备AD主要的神经病理学特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及突触丢失;②具备炎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其他AD病理特征;③出现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如果一种模型能同时符合以上3个方面的特征,那将是一种完美的AD动物模型。目前AD动物模型的种类有很多,但大多只模拟出AD的一部分特征,难以完全模拟出AD所有特征。本文主要综述了AD的动物模型,以期为该类疾病研究和诊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薛小燕;吴君伟;郭小华;李敏;罗焕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人超重与肥胖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我国体检人群常见疾病检出率提示肥胖总检出率为11.86%〔1〕。肥胖是引发全身多种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脑卒中、脂肪肝、乳腺癌、直肠癌等〔2,3〕。本文拟分析老年肥胖患者早期健康管理的效果。

    作者:邱昕光;金玉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微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 DEX)是新型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 DEX与α2、α1肾上腺受体结合的比例是1620∶1,与α2肾上腺受体的亲和力是可乐定的8倍,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及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1〕。本研究观察微量DEX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大龙;郑观荣;程颖;张海山;徐伟民;葛维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LEA)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并统计对比全部入选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BI指标将患者分成四组,即正常组(62例):0.9<ABI<1.4;轻度硬化组(83例):0.7≤ABI<0.9;中度硬化组(37例):0.5≤ABI<0.7;以及重度硬化组(18例):ABI<0.5。分别对比各组患者检测指标情况,并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并研究T2DM患者LEA与各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后,性别、糖尿病病程及高血压病程在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剩余的年龄、家族史、心脑血管疾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FBG、HbA1C、SDP、DBP、TC、TG、LDL-C、ET-1、HDL-C及NO等指标水平在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 ET-1与NO对于T2DM患者的LEA危险度高,为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和P值分别为(5.823和0.000)与(4.784和0.000)。其次分别是家族史(3.248,0.000),体重指数(2.955,0.000),LDL-C(2.588,0.000),心脑血管类疾病史(1.895,0.000),HbA1C(1.799,0.000),TG(1.725,0.000),年龄(1.365,0.058),TC(1.355,0.000),吸烟史(1.302,0.000),SDP(1.164,0.000),HDL-C(1.197,0.000),FBG (1.154,0.000),DBP(1.112,0.000)。其中性别和糖尿病病程以及高血压病程三者被剔除,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 T2DM 患者LEA症状与其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预防与治疗时应重点关注此类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为积极的预后。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单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钾通道KCNH2和KCNE2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猪心肌梗死( MI)后钾通道KCNH2和KCNE2基因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结扎猪左前降支远端1/3~1/2处2 h建立MI模型,手术后存活猪进入MI组,术后24 h 取左心室梗死区、梗死边缘区,非梗死区心肌,应用半定量 RT-PCR方法检测钾通道 KCNH2和 KCNE2 mRNA含量。同时,设立相应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取与MI组对应区域的心肌组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梗死区KCNH2和 KCNE2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梗死边缘区KCNH2 mRNA表达量降低(P<0.05),而KCNE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MI组:梗死区与梗死边缘区KC-NH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都和非梗死区KCNH2 mRNA表达量有差异( P<0.05);梗死区 KCNE2 mRNA表达量与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有差异( P<0.05);而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KCNE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MI后钾通道KCNH2和KCNE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调,并且KCNH2和KCNE2基因mRNA表达水平改变不一致,既可以造成有功能的快速延迟整流钾通道的数目减少,又可以引其门控性和药理学性质的改变,这些改变都有可能在MI后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秀娟;曾超;丁家望;吴辉;李莉;李松;李稳慧;姜玉蓉;杨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水针刀辅助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水针刀辅助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7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水针刀辅助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水针刀辅助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胜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运动和停止运动对健康老年男性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老年男性在进行16 w系统运动以及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的功能性体适能的变化。方法对比和评价两组实验数据,实验组健康男性老年人从事15 w系统运动,再停止运动6 w时间,对照组为年龄相当、没有任何体育运动的男性老年人。结果实验组在16 w水中运动后在功能性体适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对照组在跟踪时段内没有任何变化。然而,在经过6w的停止运动后,实验组所获得提升的身体力量、灵敏度、柔韧、身体平衡能力再次恢复至没有运动的对照组水平( P>0.05)。结论16 w的系统运动提高了老年男性的功能性体适能;然而,经过4~6w短暂的停止运动后,神经肌肉能力指标又回到基准线或没有运动的对照组水平。

    作者:李裕全;程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SATB1基因对小细胞肺癌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构建SATB1的siRNA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小细胞肺癌( SCLC)的作用。方法根据SATB1的DNA序列设计3对siRNA引物,构建携带绿色荧光的重组质粒 SATB1-siRNA-1、SATB1-siRNA-2、SATB1-siRNA-N。应用 lipofect2000将载体 SATB1-siRNA-1、SATB1-siRNA-2、SATB1-siRNA-N转染入SCLC细胞NCI-H446中。转染48 h后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 SATB1蛋白表达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MTT法)、Tran-swell小室、流式细胞仪检测NCI-H446细胞在转染前后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凋亡的改变。结果成功的构建了 SATB1基因的 siRNA 表达载体。转染SATB1-siRNA后的SCLC细胞内可见绿色荧光。转染SATB1-siRNA-1、SATB1-siRNA-2的NCI-H446细胞中其SATB1表达明显低于转染SATB1-siRNA-N及空白对照组的NCI-H446细胞中。 MTT实验提示,转染SATB1-siRNA-1、SATB1-siRNA-2的SCLC细胞与转染 SATB1-siRNA-N的同类细胞相比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 Transwell结果显示转染SATB1-siRNA-1、SATB1-siRNA-2后的SCLC细胞穿膜细胞数较未转染的和转染SATB1-siRNA-N组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转染SATB1-siRNA-1和SATB1-siRNA-2的细胞均显著高于转染 SATB1-siRNA -N和空白对照组细胞(P<0.05)。结论 SATB1-siRNA可抑制SCL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并诱导其细胞凋亡,提示SATB1在人SCLC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波;王晓东;郎贤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CT显像在老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前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显像在老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前后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该院行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老年患者128例,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BigBore大孔径16排CT于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对病灶扫描分析,重新确定肿瘤期别及治疗方法,分析CT显像在老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前后的作用。结果22例肿瘤分期出现改变(14例患者提高了诊断分期、8例降低了诊断分期),重新修正诊断10例。21例患者的放射治疗方法发生改变。8例改变放射治疗目的,其中根治性放射治疗改为姑息性放射治疗6例,姑息性放射治疗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2例。8例患者中4例给予手术治疗,2例转为化疗。24例重新确定了放射靶区,其中14例放射靶区增大,9例放射靶区减少。17例患者调整了放射治疗剂量。结论放射治疗前,CT显像检查可以有效提高诊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病灶的遗漏,对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放射治疗方案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胡伟;王阁;李显敏;胡南;何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结果两组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切除淋巴结的个数、切口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尿潴留和淋巴囊肿的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董晶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丹皮酚对人MCF-7乳腺癌细胞PI3 K/Akt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PI3K/Akt在丹皮酚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MTT方法检测丹皮酚对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丫碇橙/嗅乙啶( 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Annexin-V FITC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数。 RT-PCR法检测 PI3K/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丹皮酚处理 MCF-7细胞48 h 后的 IC50约是60 mg/L,AO/EB染色后,对照组细胞形态完整,呈多边形贴壁生长,呈均匀绿色。丹皮酚处理组出现核染色质浓缩或碎片状凋亡形态,呈橘红色改变。以60 mg/L丹皮酚处理MCF-7细胞48 h后,凋亡百分数达到31.92%,明显高于对照组。 PI3K/Akt mRNA 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结论丹皮酚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与PI3K/AktmRNA的表达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王建杰;董航;王茉琳;罗文哲;齐建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试验组的斑块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斑块偏心指数与管腔大狭窄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总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达到更加突出的炎症效果,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康复进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钟一鸣;钟华平;廖伟;曾祥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图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多导睡眠图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该院42例老年OSAS患者为观察对象,另以40例具有可比性的非OSAS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PSG及认知功能,并对 OSAS患者 PSG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OSAS组患者入睡后觉醒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Ⅲ+Ⅳ期、呼吸紊乱指数、氧减指数OSAS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SaO2OSAS组低于对照组(P<0.05);(2)OSAS组MMSE、MoCA、画钟实验、2 min后延迟记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发现,MMSE与低SaO2和平均SaO2具有相关性(P<0.05);MoCA 与低和呼吸紊乱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画钟实验与平均SaO2具有相关性(P<0.05);符号数字测验与入睡后觉醒次数、低SaO2具有相关性(P<0.05);2 min 后延迟记忆与入睡后觉醒次数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OSAS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生可能与低氧血症、呼吸紊乱有关。

    作者:黄家军;刘畅;苏炳泽;周学军;黄继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治疗老年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行择期腰椎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均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对照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观察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右美托咪定2μ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观察组在术后4 h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8 h、12 h、24 h及48 h内,两组镇痛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术后48 h内的镇静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21/40)(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作者:宋莺春;徐飞;李汝泓;李艳;李玲;路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