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4+CD25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的表达

高鹏;王雪野;肖中平;付堃;孔令环;王雪梅;李凌君;封韬;韩梅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CD4+CD25 high 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 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 T(Tregs)细胞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MM 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水平。结果①MM组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MM组不同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疾病进展,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③MM组化疗后外周血 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进展期 Tregs的变化为 MM患者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yt)-C的表达。方法120只健康 Wistar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应用自体血尾状核定位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均于术后12、24、48、72 h、5和7 d处死。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多聚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脑组织 HIF-1α、Cyt-C蛋白及 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HIF-1α、Cyt-C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7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调。脑出血模型组术后12、24、48 h、5、7 d与72 h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48 h与5 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中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水平增高可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加重继发性脑损伤,阻断二者的表达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殷旭华;李冬梅;于慧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在该社区选择524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集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进行多项体格检查,采用实验室检查患者血糖等信息,了解患者生活情况,学历、教育等状况,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血糖控制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文化程度、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体质指数( BMI)、甘油三酯( TG)水平,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主要与患者学历和住院时间及教育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糖控制与DBP、BMI、TG有关,而自我管理与学历和住院时间有关。结论影响九江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多种多样,在控制血糖中应该积极教育,提高对糖尿病的了解,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郑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风湿性多肌痛诊治现状

    风湿性多肌痛( PMR)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近端肌群(肩胛带、骨盆带肌)及颈肌疼痛和僵硬,化验检查示经细胞沉降率( ESR)显著增快,伴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治疗上常需要长期进行糖皮质激素,部分患者可合并巨细胞动脉炎( GCA)〔1〕。该病需与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感染性、内分泌性及恶性疾病等鉴别〔1,2〕。本文将对老年PMR的诊断和治疗现况进行综述。

    作者:马丽娜;王洁姝;冯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机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组( B1组、B2组、B3组),每组16例,B1组、B2组、B3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给药量依次为0.2、0.4、0.8μg/kg,之后按0.5μg· kg-1· h-1的速率静脉滴注至手术完成;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比四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各时间点的TNF-α、IL-6浓度水平。结果切片之后60 min、关腹之后1 min、气管拔管即刻时B2组和B3组血清TNF-α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切片即刻、切片之后60 min、关腹之后1 min、气管拔管即刻时B1、B2、B3组血清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B1、B2、B3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老年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作用效果和给药剂量无明显相关性;其可能机制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黄丽蓉;何荷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情况分为功能障碍组(48例,总分≤26)和非功能障碍组(40例,总分>26),根据磁共振(MRI)成像确定患者的病灶部位,分析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功能障碍组梗死发生在左侧大脑半球、前部、皮层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功能障碍组(P<0.05),两组在内囊的前后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脑中、后动脉供血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大脑半球功能障碍组得分情况与大脑左、右半球,前、后部分及皮层上下具有相关性(r=0.417,0.351,0.308,均 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有一定相关性,对临床诊疗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丽丽;符俏;喻锦成;林任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城乡老年人情绪调节特点及对日常情绪的影响

    目的:考察城乡老年人情绪调节特点及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情绪调节问卷、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量表对377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进行结构方程多组比较。结果除负性情绪外,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正性情绪城乡差异显著;多组结构方程比较分析显示情绪调节对情绪体验的作用具有地域间的不恒等性(P=0.008)。结论城乡老年人在情绪调节和日常情绪上存在差异,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影响机制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改善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罗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系统化康复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Barthel指数( BI)和治疗有效率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SAS评分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P<0.05)。结论系统化康复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焦虑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都有显著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卢春玲;李凤玲;孔岩;孙美娟;苏翠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优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超早期治疗关键是抢救缺血半暗带,采取脑保护措施减轻再灌注损伤。尤瑞克林即人尿激肽酶原,是从人尿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是近年研制的治疗脑梗死的新药,通过激活体内激肽原-激肽系统( KKS系统),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治疗急性脑梗死。

    作者:徐晶雪;杨宗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 CHOP)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变化与内质网应激对于急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只,然后按损伤时间点将每组分为3、24 h、3、7 d四时点组(每组7只),每组均在其脊髓损伤后计算时间。实验组采用 Allen 法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而对照组只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运用改良 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进行心脏灌注和免疫组织学染色,然后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测定累积光密度检测 CHOP表达情况,并应用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测定平均光密度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各大鼠均未见明显运动功能损害,而实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功能障碍,实验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障碍在3 d时明显,另外各时间点对照组大鼠改良Tarlov评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组3 h时大鼠脊髓组织主要以坏死细胞为主,1 d是凋亡细胞较多,3 d时凋亡细胞多;各时间点实验组CHOP表达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脊髓损伤后3 h与1 d CHO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d与3 d、3 d与7 d CHOP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3 d时CHOP表达高;实验组3 h时细胞凋亡情况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1、3、7d时两组细胞凋亡均具有统计学差别;实验组3h和1d、1d和3d,3d和7d之间细胞凋亡均具有统计学差别,其中3d时细胞凋亡明显;CHOP表达与细胞凋亡相关分析得到 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脊髓损伤能够诱导内质网相关蛋白CHOP表达,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CHOP表达升高有关。

    作者:田小磊;王坤;靳安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LEA)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并统计对比全部入选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BI指标将患者分成四组,即正常组(62例):0.9<ABI<1.4;轻度硬化组(83例):0.7≤ABI<0.9;中度硬化组(37例):0.5≤ABI<0.7;以及重度硬化组(18例):ABI<0.5。分别对比各组患者检测指标情况,并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并研究T2DM患者LEA与各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后,性别、糖尿病病程及高血压病程在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剩余的年龄、家族史、心脑血管疾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FBG、HbA1C、SDP、DBP、TC、TG、LDL-C、ET-1、HDL-C及NO等指标水平在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 ET-1与NO对于T2DM患者的LEA危险度高,为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和P值分别为(5.823和0.000)与(4.784和0.000)。其次分别是家族史(3.248,0.000),体重指数(2.955,0.000),LDL-C(2.588,0.000),心脑血管类疾病史(1.895,0.000),HbA1C(1.799,0.000),TG(1.725,0.000),年龄(1.365,0.058),TC(1.355,0.000),吸烟史(1.302,0.000),SDP(1.164,0.000),HDL-C(1.197,0.000),FBG (1.154,0.000),DBP(1.112,0.000)。其中性别和糖尿病病程以及高血压病程三者被剔除,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 T2DM 患者LEA症状与其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预防与治疗时应重点关注此类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为积极的预后。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单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老年偏瘫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 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 w后,两组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可降低跌倒的风险。

    作者:吴运明;郑鹏;楚云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在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D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流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血浆总蛋白(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且对老年患者的恢复更加有力,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研究及推广。

    作者:邓峰;茅伟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绞股蓝皂甙对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核因子-1α的影响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甙(GPS)对2型糖尿病(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肝细胞核因子(HNF)-1α的影响。方法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2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N组),NAFLD模型组(NM组,7只),T2DM并NAFLD模型组(模型组,51只)。 N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 NM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先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隔夜空腹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40 mg/kg,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8周,建立T2DM并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分为GPS大剂量干预组(9只,JH组),给予GPS 1g· kg-1· d-1灌胃;GPS小剂量干预组(9只,JL组),给予GPS 0.5g· kg-1· d-1灌胃;T2DM并NAFLD模型对照组(9只,M组),同等体积纯净水灌胃;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治疗周期为6周。实验周期14周。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HNF-1α,肝脏病理学。结果①肝组织HNF-1α:以N组扩增倍数为1计算,NM组肝细胞核因子表达为0.85,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M组为0.62,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JH组HNF-1α升至0.80,与M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JL 组 HNF 升至0.68,与 M 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②肝脏病理学院NM 组、M 组重度NAFLD,JH组、JL组中度至重度NAFLD。结论 GPS能够抑制T2DM并NAFLD大鼠肝脏HNF-1α表达的下降。

    作者:贺琴;李德梅;谭华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cTnI、CK、CRP水平与感染性休克危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 cTnI)、磷酸肌酸激酶( CK)、C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感染性休克危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59例,入院1 h内检测cTnI、CK、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治疗6 h、12 h、24 h后分别观察上述四项指标。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18例,观察入院时两组上述四项指标的差异,并分别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指标差异。结果(1)死亡组cTnI、CK、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9.5±4.6)μg/L、(51.6±12.3)U/L、(165.6±28.9)mg/L、(29.3±5.7)分,存活组的分别为(5.2±4.3)μg/L、(28.5±10.8)U/L、(124.7±32.4)mg/L、(21.8±5.1)分,死亡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存活组cTnI、CK、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四项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组cTnI、CK、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增加而显著增高,四项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4)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TnI、CK、CRP水平与 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724~0.817,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 cTnI、CK、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监测cTnI、CK、CRP水平利于帮助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对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临床意义。

    作者:吴乔;杨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太极养生功对老年焦虑症患者焦虑量表评分的影响

    焦虑症与患者身心状态、家庭、社会及周边生活环境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其中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体质及活动能力下降,或身体疾病等因素对其造成的身心压力,是老年焦虑症致病的主要因素〔1〕。焦虑症治疗过程目前多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切的疗效,而药物治疗焦虑症存在副作用大、起效慢、成瘾性等缺点〔2〕。太极养生功具有行经络提神气及动作舒缓等特点,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群身心特征进行操练的健身功法。本研究分析太极养生功对老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各器官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各脏器的影响。方法称取巴天酸模(50 g)、三七(30 g)、红花(15 g)、生姜(25 g)、冰片(5 g)、菊花(5 g)、川芎(5 g)分别通过水提法获取粗提物。粗提液经浓缩按比例混合,混合液与白醋按4∶1混合后与水按1∶15制成中药复方制剂。 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复方制剂组(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4 w 后,模型组和干预组腹腔注射STZ(25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7 d后测空腹血糖≥7.8 mmo/L为模型复制成功。干预组每天灌胃该复方中药5 ml,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9%生理盐水灌胃。4 w后,监测体重、血糖,通过HE染色观测该复方中药对心脏、肾脏和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下降(P<0.05);干预组体重升高(P<0.05)。模型组血糖较正常组升高明显(P<0.05);而干预组血糖较模型组有所降低(P<0.05)。模型组心脏、肝脏和肾脏损伤;干预组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损伤程度逐渐减轻。结论该活血化瘀类中药可能具有降低血糖,对糖尿病大鼠各脏器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爱军;王倩;高海梅;卢泽原;高海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伏立康唑治疗高龄肺真菌感染患者疗效和肝毒性分析

    伏立康唑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对念珠菌属具有广谱活性,对曲霉菌属真菌有杀菌作用。文献报道伏立康唑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肝毒性和视觉异常〔1〕。伏立康唑的临床试验主要针对血液病、免疫功能缺陷、器官移植术后等成年及儿童患者〔1~4〕,高龄老年患者因为生理性器官功能退变、基础病及并发症多等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临床用药疗效及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分析应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

    作者:南会兰;张蕴;王丽莉;诸葛欣;肖广辉;陈宝元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社区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 CHF)多发于老年人〔1,2〕,老年CHF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并且因体力、社会活动及身体症状受到限制,而导致生活质量( QOL )明显下降。研究表明,护理质量对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QOL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探讨社区优质护理对老年CHF患者情绪和QOL的改善作用。

    作者:林小容;王绚璇;龚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3个社区148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使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男性照顾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维度得分低于正常人群(P<0.05)。女性照顾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6个维度的得分低于正常人群,其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均<0.05)。影响照顾者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每天照顾时间、与患者的关系以及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引起社区护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以降低照顾者的负荷,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刘东玲;陈辉;孙霞;朱庆华;梅永霞;张伟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水针刀辅助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水针刀辅助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7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水针刀辅助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水针刀辅助侧前入路经皮穿刺靶点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胜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