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于晓锋;董耀众;俞丽敏
甲型H1N1流感是由A/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1].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本文选择2011年1~3月对襄阳市樊城区万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的留观发热病人和辖区居民两类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家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以炎症为核心的多因素构成的慢性疾病,气流的不完全可逆受限为其特点,其发病过程中有复杂的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参与,对症治疗被视为其主要治疗.Usery等[1]对近60年间COPD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发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减少其发作次数有益,有控制炎症和减轻患者症状的作用.本文就白三烯(leukotrienes,LTs)对COP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受体拮抗剂的治疗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甄立娜;顾玉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类无细胞壁、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Mp仅寄生于人类,人群对其普遍易感.Mp感染不但引起呼吸道症状,如支气管炎、肺炎(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病原学)等,而且25%感染患者易伴发神经、心血管、血液、免疫和皮肤等多系统损害.近些年来,Mp感染的病例日渐增多,特别是因Mp感染造成的死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Mp感染的诊断一直缺乏令人满意的金标准.
作者:苑鑫;刘又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肺结核(PTB)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钙(Ca)、镁(Mg)的含量,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7例初治PTB合并T2DM患者为DM组,87例初治PTB患者为非DM组,比较各组的血清Ca、Mg异常率和平均水平,并分别与部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DM组的低血Ca发生率(67.3%)和平均水平(2.11±0.14 mmol/L)与NDM组(58.6%,2.10±0.15 mmol/L)无明显差别,P值均>0.05;DM组的低Mg发生率(13.08%)和平均水平(0.79±0.13 mmol/L)与NDM组(0%,0.84±0.08 mmol/L)有明显差别,P值分别<0.01、<0.05.血Ca与TP、ALB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475,0.533),血Mg与年龄、TP、ALB、HbAlc、Ins微弱相关(r值分别为0.111~0.178).结论 PTB合并T2DM患者伴有血清Ca、Mg代谢紊乱,血Ca与血浆蛋白明显相关,血Mg与血浆蛋白及血糖控制微弱相关.检测其血清中Ca、Mg的变化对TB的转归及DM并发症预防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春丽;梁国添;曾晶;刘秋玲;简奕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疾病合并存在的相关规律.方法 对2006~2008年来在市结核病防治所完成规则全疗程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控制水平有关.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病变范围广、痰菌涂阳率、空洞率高,其预后通常较差;通过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早期合理抗结核药物治疗,能提高肺结核治愈率.
作者:曹蕾;吴纪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结核病又呈现复燃的趋势.同时累及多脏器(多浆膜腔积液、脾脏、卵巢、子宫内膜)的病例非常少见,临床诊断困难.本文报道的是1例非常罕见的肺外结核,并不合并肺部病灶.一、资料与方法患者,女,48岁,从事勤杂工作.2011年06月02日因为消瘦,两月下降15公斤,轻度咳嗽伴活动后气喘就诊,门诊胸片提示:双侧大量胸腔积液.住院后,发现患者有午后低热,体温38.5℃,纳差.
作者:陈丽;王新梅;陈卫花;张衍民;杜永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COPD 是一种多因素,以不可逆气流受限,肺气肿,痰液高分泌和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影响着全人类5%~8%的40岁以上的成年人,它每年导致约300万人死亡,直接或间接的医疗花费超过数十亿美元[1],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性因素,仅低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因此,对其病因、诊治及预后评估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作者:朱晓红;凌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胸水/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抗体(TB-Ab-IgG)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和酶连续监测法对234例胸腔积液进行胸水/血清ADA和TB-Ab-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4例其胸水、血清中TB-Ab-IgG的阳性率分别为62.0%和70.1%,特异性分别为93.1%(56/60)和86.6%(52/60).ADA活性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分别为(59.58±29.85)U/L和(15.31±7.36)U/L(P<0.01).以P-ADA>40 U/L做为诊断结核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79.3%,特异性为86.4%;以P-ADA/S-ADA>1为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95.5%.结论 胸水和血清ADA、TB-Ab-IgG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与非结核性胸膜炎上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杨晓梅;钟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临床症状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例死亡,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4例,好转25例.结论 细致周到的临床症状观察和护理,及时反馈患儿病情变化、尽早采取相关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谈春芳;彭胜利;罗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栓塞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 对102例肺栓塞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小板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肺栓塞病人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有8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栓塞时可诱发血小板减少.
作者:何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病例报告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胸背部胀感7~8年,胸痛10月余于2005年10月4日入院.患者7-8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左侧胸背胀感,无疼痛,未予重视,当时未做特殊处理,本次予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感左侧胸痛,呈持续性胀痛,左侧卧位时明显,与呼吸无关,当时发热2天,遂来我院,查CT示:左上纵隔囊肿.
作者:高福平;魏谨;朱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38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54.6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外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及外科电视胸腔镜下肺活检阳性率高.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尽可能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松林;聂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多巴酚丁胺和酚妥拉明),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以及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情况,两组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3.3%),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肺型P波和肢导QRS低电压例数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型P波和肢导QRS低电压例数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例数也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VC(64.1±2.8)、FEV1(63.0±4.2),以及 FEV1/FVC(66.3±4.8)等肺功能指标,都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3例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肺部分切除术19例,肺全部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整块胸壁切除术15例,肋骨部分切除术4例,胸膜重建术3例,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例,心包部分切除术1例.本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1.3%(21/23),3年生存率为65.2%(15/23),5年生存率为30.4%(7/23).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效果较佳,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姚立中;朱秉智;庄敏;吴月敏;董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OPD缓解期患者在家中进行氧疗对疾病缓解的作用.方法 选择缓解期COPD患者50例出院时教会他们使用氧气瓶或制氧机及氧疗方法.出院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配合氧疗呼吸操训练.结果 经一年干预50例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血气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每天>15 h,配合呼吸操训练可明显改变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提高心肺功能、减少住院次数.
作者:罗卜华;金爱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粉吸入剂(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沙美特罗50 μg)治疗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住院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血气、糖化血红蛋白(HbA1c)、8 AM空腹血糖(8AM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的变化.结果 两组FEV1/FVC、FEV1%预计值、PaO2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CO2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1c、8AMFBG及2 h PG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粉吸入是治疗AECOPD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光伟;毛先明;万军;黄小龙;杨硕;毛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院住院肺结核病人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住院肺结核病人498份痰标本做各种病原菌培养.结果 共培养出644份菌株.结核分枝杆菌190株,4种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是链霉素26.5%、异烟肼24.9%、利福平22.7%、乙胺丁醇10.3%.革兰阴性杆菌318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革兰阳性球菌34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真菌98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益康唑和氟康唑.结论 住院肺结核病人检出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多,真菌检出率也较高,结核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多种药物有很高的耐药率.
作者:陶波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医务人员和家庭成员联合督导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进行DOTS的执行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9年6月登记的40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成医护人员与家庭督导管理联合组、家庭成员督导组进行短程化疗效果观察.结果 联合组完成治疗200例,家庭组完成治疗193例,联合组完成治疗率(100%)高于家庭组(96.5%)(χ2=5.23,P=0.022).联合组间断用药比例(13.0%)低于家庭组(29.0%)(χ2=15.27,P<0.001).治疗转归中,联合组的成功治疗率,高于家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督导模式在病人管理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较家庭成员督导模式的效果显著.
作者:周杰;袁磊凌;钟倩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PTEN、NF-κBp6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15例正常肺组织中PTEN、NF-κBp65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TEN平均吸光度(A)值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NF-κBp65平均吸光度(A)值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随着肿瘤的发展、转移、分化程度的降低,PTEN平均吸光度(A)值降低,而NF-κBp65平均吸光度(A)值增加(P<0.05);NF-κBp65与PTEN呈负相关(r=-0.841,P<0.05).结论 PTEN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NF-κB的活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作者:张建;郝兴亮;崔丽华;冯涛;王世寿;蔺景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250 μg/次,2次/d,另一组吸入福莫特罗/布地奈德,(4.5/160),160 μg/次,2次/d.评价3个月、6个月内的急性发作次数、夜间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结果 治疗3月的沙美特罗组急性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多于布地奈德组,夜间发作次数少于布地奈德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时沙美特罗组急性发作次数、夜间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均少于布地奈德组,但差异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度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干粉剂均能取得同样的哮喘控制.
作者:杨阳;邹俊;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