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鑫;刘又宁
目的 探讨两种疾病合并存在的相关规律.方法 对2006~2008年来在市结核病防治所完成规则全疗程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控制水平有关.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病变范围广、痰菌涂阳率、空洞率高,其预后通常较差;通过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早期合理抗结核药物治疗,能提高肺结核治愈率.
作者:曹蕾;吴纪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支气管镜对CT检查考虑单纯肺结核患者合并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2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支气管狭窄及堵塞征象,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咳嗽、大量排菌、肺部病灶变化大、痰菌难以转阴等;气管镜检查示炎症浸润型6例,溃疡及干酪坏死型8例,肉芽增生型6例.所有患者根据个人差异采取全身用药结合局部治疗,所有患者2个月内症状完全缓解,痰菌转阴,仅3例遗留轻度气管狭窄.结论 对于CT检查考虑单纯肺结核患者,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并早期干预.
作者:王剑利;李净;俞珊;陈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3例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肺部分切除术19例,肺全部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整块胸壁切除术15例,肋骨部分切除术4例,胸膜重建术3例,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例,心包部分切除术1例.本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1.3%(21/23),3年生存率为65.2%(15/23),5年生存率为30.4%(7/23).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效果较佳,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姚立中;朱秉智;庄敏;吴月敏;董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伴慢性高碳酸血症、pH值≥7.35住院患者效果.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对照组),药物治疗加NPPV组(NPPV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心率、呼吸困难症状评分(DSS)、血气、入住ICU和住院时间差异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动脉血pH和PaCO2均改善,NPPV组变化更明显.NPPV组24 h后R下降较快(P<0.05)、PaCO2(P>0.05)和pH值(P<0.05)改善、DSS减轻更明显.出院时,NPPV组血气值、DSS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出院,NPPV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腹胀和焦虑是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AE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pH值≥7.35患者施行NPPV可更快改善血气、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兴无;冯小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yn和CD56在肺小细胞癌(SCLC)中的表达.方法 以20例肺小细胞癌标本作为实验组,以40例肺非小细胞癌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Syn和CD56在两组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小细胞癌中Syn和CD56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yn和CD56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联合检测Syn和CD56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对区分两者有一定价值.
作者:高福平;魏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原发型肺结核的CT表现,以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68例原发型肺结核患者进行CT扫描,所有病例皆经临床诊断证实.结果 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 11例,单纯肺门增大者2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门增大者33例,合并肺内病灶21例,表现为典型的原发综合征者11例.结论 CT明显提高了原发型肺结核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谭刚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机械通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PaO2、SpO2及H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pH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治疗不良反应.结论 BiPA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李佳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胸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86例罹患胸部肿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VATS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行全胸腔镜手术80例,术中转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本组患者中肺楔形切除32例,肺叶切除42例,纵隔肿瘤9例,胸膜活检加肺固定术3例.手术持续时间平均89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49 ml,均未输血,术后仅8例出现并发症,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 d.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胸部肿瘤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一次性缝合材料配合完全性肺叶切除可达到开胸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但仍需继续积累相关手术经验.
作者:罗国军;张利;陈晓波;李卓东;石云;张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PTEN、NF-κBp6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15例正常肺组织中PTEN、NF-κBp65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TEN平均吸光度(A)值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NF-κBp65平均吸光度(A)值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随着肿瘤的发展、转移、分化程度的降低,PTEN平均吸光度(A)值降低,而NF-κBp65平均吸光度(A)值增加(P<0.05);NF-κBp65与PTEN呈负相关(r=-0.841,P<0.05).结论 PTEN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NF-κB的活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作者:张建;郝兴亮;崔丽华;冯涛;王世寿;蔺景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涂片与培养的结果,结核杆菌培养对诊断结核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萋尼氏抗酸染色镜检和改良罗氏(L-J)培养.结果 痰涂片阳性率为26.78%,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30.35%.结论 结核杆菌培养敏感性优于涂片法.
作者:李艳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与相同的抗炎、平喘、扩张支气管治疗,治疗组另给参麦注射液每日1次,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外周血Th1、Th2细胞及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h1升高,Th2降低,Th1/Th2升高,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免疫失衡及炎症介质表达,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惠;邹立华;陈小丹;谢丽华;谭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异常和永久性扩张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咯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较常见,本院联合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史俊平;刘艳芹;刘鹏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AECOPD患者诱导痰和血液中IL-8、IL-10的变化.方法 同步收集13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诱导痰和静脉血,检测IL-8、IL-10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4组,观察各组缓解天数,比较不同治疗组IL-8 、IL-10变化水平.结果 AECOPD患者诱导痰上清液IL-8、IL-10浓度显著高于血清(P<0.001),治疗后组间诱导痰上清液IL-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激素治疗的两组诱导痰IL-10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与血清的IL-10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好转组与非好转组治疗前血清IL-8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ECOPD患者气道局部炎症较全身炎症显著,血清IL-8有助于预后的评估.吸入激素可以有效提高气道局部IL-10水平,降低IL-8水平.
作者:朱峥;周奇兴;张云凤;邹盈;李敏;周春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38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54.6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外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及外科电视胸腔镜下肺活检阳性率高.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尽可能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松林;聂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癌合并自发性气胸较少见,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0.65~1.13%[1,2],气胸可发生于肺癌确诊之前,也可发生于其后,易误诊为单纯气胸,致忽略基础病变而延误诊治.为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现报告7例如下.
作者:麦转英;阮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5例支气管哮喘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患者确诊2例,临床诊断3例.痰培养4例查见曲霉菌,2例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形态学及特殊染色结果符合曲霉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5例患者均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其中2例死亡.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和尽早抗曲霉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伟业;刘学东;葛云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舒利迭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选择5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30例使用舒利迭,29例使用万托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血中hs-CRP 数值的变化.结果 舒利迭组(试验组)与万托林组(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血中hs-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利迭较万托林可显著降低气道炎症及复发,可显著降低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血中hs-CRP浓度.
作者:曹刚;郑玉龙;周黎阳;何远强;徐传芹;尹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影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两个不同专科监测中心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分别为19.82%(67/338)、11.79%(23/195),手术27.51%(93/338)、41.53%(81/195),两个专科之间手术治疗病例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作任何治疗的分别为34.02%(115/338)、37.94(74/195).结论 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经济状况、医生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
作者:李成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常见,而其急性加重期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这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部分患者随肺心病治疗病情好转心律失常减少乃至消失,但仍有一些患者需要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由于慢性肺心病基础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β-受体阻滯类抗心律失常药的选用一直存在争论和顾虑.我们采用小剂量美托洛尔及小剂量美托洛尔联用特布他林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进行观察,了解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任志明;李梦杰;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甲型H1N1流感是由A/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1].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本文选择2011年1~3月对襄阳市樊城区万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的留观发热病人和辖区居民两类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家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