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治疗102例肺栓塞发生血小板减少8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何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肝素治疗, 肺栓塞, 血小板减少, 治疗过程, 病人, 结果, 监测, 患者, 分析, 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栓塞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 对102例肺栓塞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小板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肺栓塞病人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有8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栓塞时可诱发血小板减少.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38例结节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38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54.6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外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及外科电视胸腔镜下肺活检阳性率高.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尽可能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松林;聂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96例老年性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方法 对我院的9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从临床症状、体征、合并症、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以肺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为主;合并症多,以肺部疾患、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胸部X片肺部病灶广泛、类型多样,以浸润型为主,易误诊.结论 提高对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要考虑综合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余佳平;黎志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各50例,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性肺结核组病灶吸收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血糖控制不同情况的痰菌阴转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两病互有不利影响,血糖控制的抗痨效果更好.

    作者:姜杰;朱纯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对3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93次全肺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术中并发低氧32例次,术毕25例次更换气管导管机械通气支持4 h~24 h,术后呼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围术期护理配合对治疗成败至关重要.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特耐)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肺大疱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药与麻醉维持用药均相同,观察组术前15 min静注特耐40 m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术后15 min、1 h、2 h、4 h、8 h、1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2例(6.6%)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10.0%)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应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杨永斌;李莉艳;高景;刘晓光;鲍云波;耿恩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纤支镜引导下小容量肺叶灌洗治疗Ⅲ、Ⅳ期矽肺近期疗效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容量肺叶灌洗治疗Ⅲ、Ⅳ期矽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近3年来已确诊为Ⅲ、Ⅳ期矽肺且进行过肺灌洗的病例中抽取103例为观察组,同时抽取40例矿区已确诊为Ⅲ、Ⅳ期矽肺但未进行过肺灌洗的病例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胸片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部分指标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Ⅲ、Ⅳ期矽肺患者,虽然无法进行全肺大容量灌洗,但及时通过纤支镜吸引予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石;李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GP方案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6.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冰;杨卫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坦度螺酮胶囊与黛立新治疗COPD患者焦虑症状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胶囊对COPD患者焦虑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80例COPD合并焦虑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坦度螺酮胶囊组40例和黛立新组40例,观察组进行治疗6周观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药疗效相当,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 坦度螺酮胶囊为一种安全有效和耐受性良好抗抑郁药物.

    作者:叶庆红;陈志斌;唐锴;李党育;刘树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ABLE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ABLE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治疗组),并与中心静脉导管组(对照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总治愈率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 应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对照组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良好.

    作者:雷震;左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型H1N1流感社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甲型H1N1流感是由A/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1].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本文选择2011年1~3月对襄阳市樊城区万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的留观发热病人和辖区居民两类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家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L-18、MIP-1α和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在哮喘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哮喘发作期组50例(其中哮喘轻度发作期20例,哮喘中、重度发作期30例)、哮喘缓解期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血清IL-18和MIP-1α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gE浓度.结果 哮喘发作组血清IL-18、MIP-1α及Ig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组血清IL-18、MIP-1α及IgE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中、重度发作组血清IL-18、MIP-1α和IgE表达水平均高于哮喘轻度发作组水平(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18与IgE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5,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MIP-1α与IgE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75,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MIP-1α与IL-18表达水平间呈正相关(r=0.796,P<0.05).结论 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18、MIP-1α和IgE表达水平均增高,且三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许云霞;张拥涛;宋斌;尹辛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原发性肺癌合并自发性气胸7例临床分析

    肺癌合并自发性气胸较少见,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0.65~1.13%[1,2],气胸可发生于肺癌确诊之前,也可发生于其后,易误诊为单纯气胸,致忽略基础病变而延误诊治.为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现报告7例如下.

    作者:麦转英;阮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可予宁预防初治继发型肺结核肝损害

    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药物肝损害是较常见的一种副作用,而在抗结核短程化疗方案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更多,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治疗,也是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的常见原因.为了找到迅速恢复肝功能,保证肺结核病人顺利完成疗程的有效药物,我们对102例正在治疗初治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应用可予宁和护肝片来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晓曼;李华;王立春;邹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佛山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医务人员与家庭成员联合督导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 评估医务人员和家庭成员联合督导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进行DOTS的执行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9年6月登记的40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成医护人员与家庭督导管理联合组、家庭成员督导组进行短程化疗效果观察.结果 联合组完成治疗200例,家庭组完成治疗193例,联合组完成治疗率(100%)高于家庭组(96.5%)(χ2=5.23,P=0.022).联合组间断用药比例(13.0%)低于家庭组(29.0%)(χ2=15.27,P<0.001).治疗转归中,联合组的成功治疗率,高于家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督导模式在病人管理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较家庭成员督导模式的效果显著.

    作者:周杰;袁磊凌;钟倩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对COPD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剂量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态肺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 2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异丙托溴铵后,进行静态肺功能测定.结果 14例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无明显的改变;深吸气量(IC)增加;12例吸入异丙托溴铵的患者,FEV1,FVC,FEV1/FVC无显著改变,呼气流速指标亦无显著改变但IC增加.结论 单剂量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

    作者:吴浩;张海霞;颛孙永勋;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146例支气管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与单纯局部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6例支气管结核病人随机分为5组,即单纯氩氦刀治疗组、高频电刀治疗组、冷冻治疗组、球囊扩张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高频电刀或氩氦刀或冷冻治疗+球囊扩张),以上治疗均在全身标准四化抗结核治疗及辅助局部注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微创介入治疗.观察比较经气管镜局部综合治疗组与各单纯局部治疗组的近期疗效.结果 高频电刀组:平均治疗1.18次,有效率30.23%;氩气刀治疗组:平均治疗1.29次,有效率31.91%;冷冻治疗组:平均治疗0.55次,有效率15.00%;球囊扩张组:平均治疗0.73次,有效率18.69%;综合治疗组:平均治疗0.83次,有效率96.69%.结论 支气管结核全身药物治疗疗效较差,辅助支气管镜局部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经支气管镜单纯介入治疗.

    作者:魏喜玲;梁占伟;李志惠;刘欣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BODE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5大疾病负担和第3大死亡原因[1].

    作者:陈萌;郭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国外报道OSAHS的患病率为2%~4%,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林其昌等[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推算人群中OSAHS患病率为4.78%.目前OSAHS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OSAHS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裕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依从性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两种抗结核板式药对老年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强化期分别服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A1和A6,对两组患者强化期内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化疗方案调整情况及疗效(2月末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缩小或闭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1组严重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8.3%、18.3%、16.7%,A6组分别为21.7%、15.0%、10.0%,化疗方案调整率A1组为55.0%,A6组为35.0%,其中严重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及化疗方案调整率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A1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缩小或闭合率分别为66.7%、81.5%、64.2%,A6组分别为59.0%、77.0%、60.9%,两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抗结核板式组合药A1和A6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相似,但服用A6的依从性优于A1.

    作者:吴俊杰;郑强;赵洁;陈银松;周文一;赵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