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为;谢华;郑岩;马壮
目的 观察单剂量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态肺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 2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异丙托溴铵后,进行静态肺功能测定.结果 14例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无明显的改变;深吸气量(IC)增加;12例吸入异丙托溴铵的患者,FEV1,FVC,FEV1/FVC无显著改变,呼气流速指标亦无显著改变但IC增加.结论 单剂量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
作者:吴浩;张海霞;颛孙永勋;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靶向大鼠caveolin-1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方法 化学合成靶向caveolin-1的单核苷酸链,经退火成双链.将退火得到的双链DNA克隆至表达载体pLL3.7中得到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大鼠pLL3.7-cav-1表达载体.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大鼠caveolin-1的shRNA表达载体,为以后进行caveolin-1与ALI/ARDS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岳扬;孙耕耘;尤青海;王楠;邵敏;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ABLE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治疗组),并与中心静脉导管组(对照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总治愈率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 应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波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SAP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结果 试验组肺部感染评分(CPIS)较对照组下降快,治疗第5天两组间结果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0天两组间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病情缓解44例,未愈1例,对照组病情缓解40例,未愈8例,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用于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肺炎效果明显,对卒中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齐志华;梁俊华;吴冬云;王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医务人员和家庭成员联合督导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进行DOTS的执行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9年6月登记的40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成医护人员与家庭督导管理联合组、家庭成员督导组进行短程化疗效果观察.结果 联合组完成治疗200例,家庭组完成治疗193例,联合组完成治疗率(100%)高于家庭组(96.5%)(χ2=5.23,P=0.022).联合组间断用药比例(13.0%)低于家庭组(29.0%)(χ2=15.27,P<0.001).治疗转归中,联合组的成功治疗率,高于家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督导模式在病人管理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较家庭成员督导模式的效果显著.
作者:周杰;袁磊凌;钟倩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38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54.6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外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及外科电视胸腔镜下肺活检阳性率高.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尽可能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松林;聂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合并HIV /AIDS感染的发病情况和特征.方法 对成都市结防院14054例新入院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按年度统计分析.结果 ①结核病合并HIV /AIDS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②发病群体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③肺结核合并HIV/AIDS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低;④肺结核合并HIV/AIDS患者胸部X线表现多不典型.结论 结核病合并HIV /AIDS患者发病率日益增高,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多器官、组织受累较多.
作者:杨铭;岳冀;李曦;周晓飞;何盛华;黄晓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胸液)病理细胞学、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T)检测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48例癌性胸液和32例结核性胸液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血清及胸液CEA、FT测定结果.结果 48例癌性胸液为血性40例,32例结核性胸液为血性8例,恶性胸液CEA、FT比其血清CEA、FT明显升高(P<0.05),同结核性胸液比也较之升高(P<0.05).结论 病理细胞学检查可确诊癌性胸液,CEA、FT检测可以提高该病的检出率.
作者:程克文;陈广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3例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肺部分切除术19例,肺全部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整块胸壁切除术15例,肋骨部分切除术4例,胸膜重建术3例,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例,心包部分切除术1例.本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1.3%(21/23),3年生存率为65.2%(15/23),5年生存率为30.4%(7/23).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效果较佳,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姚立中;朱秉智;庄敏;吴月敏;董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的肺损伤.方法 对10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患者行分析.结果 10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22例,与年龄、肺部照射体积、照射剂量、联合化疗和肺部基础疾病有关.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老年患者随着照射体积和剂量增加、联合化疗和伴有肺部基础疾病会增加放射性的肺损伤.
作者:宋永浩;夏炎春;周诚忠;夏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与雾化吸入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0年3月间行纤支镜检查的本院住院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静脉麻醉无痛纤支镜检查,对照组性雾化吸入纤支镜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情况和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是一项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的术前麻醉方式.
作者:田雨;李杨;喻益勇;唐雅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 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95例,观察患儿雾化吸入4天后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及治疗过程中患儿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4天后,总有效率为97.9%,其疗效显著;雾化吸入后SaO2[(98.4±5.7)%]显著高于雾化吸入前[(81.9±5.1)%];治疗前外周血WBC及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外周血WBC及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外周血WB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血清hs-CRP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血清hs-CRP定量测定可作为病情观察及指导治疗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焦凤兰;杨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对3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93次全肺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术中并发低氧32例次,术毕25例次更换气管导管机械通气支持4 h~24 h,术后呼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围术期护理配合对治疗成败至关重要.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与单纯局部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6例支气管结核病人随机分为5组,即单纯氩氦刀治疗组、高频电刀治疗组、冷冻治疗组、球囊扩张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高频电刀或氩氦刀或冷冻治疗+球囊扩张),以上治疗均在全身标准四化抗结核治疗及辅助局部注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微创介入治疗.观察比较经气管镜局部综合治疗组与各单纯局部治疗组的近期疗效.结果 高频电刀组:平均治疗1.18次,有效率30.23%;氩气刀治疗组:平均治疗1.29次,有效率31.91%;冷冻治疗组:平均治疗0.55次,有效率15.00%;球囊扩张组:平均治疗0.73次,有效率18.69%;综合治疗组:平均治疗0.83次,有效率96.69%.结论 支气管结核全身药物治疗疗效较差,辅助支气管镜局部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经支气管镜单纯介入治疗.
作者:魏喜玲;梁占伟;李志惠;刘欣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类无细胞壁、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Mp仅寄生于人类,人群对其普遍易感.Mp感染不但引起呼吸道症状,如支气管炎、肺炎(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病原学)等,而且25%感染患者易伴发神经、心血管、血液、免疫和皮肤等多系统损害.近些年来,Mp感染的病例日渐增多,特别是因Mp感染造成的死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Mp感染的诊断一直缺乏令人满意的金标准.
作者:苑鑫;刘又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pH、SaO2、PaO2、PaO2/FiO2等指标上升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血压、PaCO2,等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CO2下降明显(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缓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耿新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55例肺癌患者和53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LDH检测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及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恶性患者胸水CYFRA21-1、NSE、CEA、LDH的水平高于良性患者(P<0.05).胸水CEA、CYFRA21-1、NSE、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63.6、72.7、36.4%和98.1、83、67.9、88.7%.血清CEA、CYFRA21-1、NSE、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87.3 、32.1、25.5%和92.5、79.2、90.6、92.5%.结论 胸水中CYFRA21-1、NSE、CEA、LDH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巩强进;吕志;吴丹;胡先纬;胡杰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us protein deposition sickness,PAP)表现为肺泡内大量蛋白样物质沉积,以致通气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大容量肺灌洗术是治疗此疾病的有效方法[1].
作者:雷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5大疾病负担和第3大死亡原因[1].
作者:陈萌;郭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粉吸入剂(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沙美特罗50 μg)治疗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住院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血气、糖化血红蛋白(HbA1c)、8 AM空腹血糖(8AM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的变化.结果 两组FEV1/FVC、FEV1%预计值、PaO2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CO2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1c、8AMFBG及2 h PG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粉吸入是治疗AECOPD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光伟;毛先明;万军;黄小龙;杨硕;毛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