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剂量探讨

王爱民;刘伯毅;方志成;刘培;郑翔;盛春风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 重组人生长激素,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合适剂量.方法 将45例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三组),A治疗组(15例)采用rhGH 4 IU,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续治疗10 d;B治疗组(15例)采用rhGH 4 IU,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续治疗10 d;;C空白组(15例)无rhGH治疗.三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三组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平均住ICU时间、ICU病死率及第10天时患者血糖含量、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VAP发生率、ICU病死率优于对照组 (P<0.05).rhGH组治疗后胰岛素的每日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在可控范围内.结论 rhGH在每日4IU或8IU 10天治疗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安全有效的,但治疗期间应强化胰岛素治疗,防止糖代谢紊乱的发生.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白介素1和γ干扰素的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IL-1)和γ干扰素(IFN-γ)的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2例肺结核患者和27例健康人血清中IL-1和IFN-γ的水平.结果 与健康人组相比较,肺结核组血清中IL-1[(78.21±27.13) pg/mL vs (8.80±6.94) pg/mL]和IFN-γ[(56.85±20.62) pg/mL vs (29.11±31.52) pg/mL]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血清IL-1和IFN-γ的测定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的诊断.

    作者:施美华;吴妹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儿童哮喘伴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理性海水鼻腔清洗辅助治疗儿童哮喘伴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96例哮喘伴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规范使用哮喘吸入药物治疗及鼻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治疗组(48例):喷鼻用激素前用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对照组(48例):未用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疗程共8周,观察两组鼻炎症状改善及哮喘临床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鼻炎症状改善及哮喘临床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可有效改善哮喘伴有鼻炎患儿的鼻部症状,减少鼻腔的局部用药,有利于哮喘的综合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倩;潘家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口服阿莫西林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并文献复习

    严重过敏反应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医生广泛关注,国外对此研究较为深入.Liew等[1]的研究提示近年来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增高,而药物引发的严重过敏反应病死率增高,需引起我们重视.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在药物过敏中为常见,尤其静脉应用时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情况,但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并不多见,现报告我院一例口服阿莫西林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病例,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

    作者:刘宇鹏;韩天宇;杨晓强;吕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的假丝酵母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纯化,法国梅里埃生物进行真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3年共分离出假丝酵母菌537株,占前三位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69.1%)、热带假丝酵母(14.1%)、光滑假丝酵母(7.3%);在临床标本中,痰液分布率高,占78.8%;感染分布以呼吸内科为主,占31.1%;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而对唑类(氟康唑、益曲康唑)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5种抗真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罗祥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OPD急性发作期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COPD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COPD急性期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稳定期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与PCT水平.结果 急性期COPD患者治疗前hs-CRP及PCT血清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期患者治疗后hs-CRP及PCT血清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但与稳定期COPD患者相比无差异;hs-CRP及PCT血清水平下降与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好转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2、0.90.结论 血清hs-CRP及PCT水平参与了急性期COPD的发病过程.

    作者:宋毅;李婵;徐莉琼;王敏;曾凡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强化液体管理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液体管理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影响.方法 157例重症肺炎分为液体管理组和对照组,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指导液体管理,测定肺组织局部IL-6、胸部SCT检查及血浆脑型利钠肽(BNP)了解心肺情况,统计机械通气时间及参数变化.结果 两组相比,液体管理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5 ),呼吸机支持力度下降(P<0.05 ),IL-6、BNP均降低(P<0.05),胸部CT病变好转,心肺功能改善.结论 强化液体管理可早脱机、减小呼吸机支持,与改善心肺功能有关.

    作者:方志成;郑翔;陈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黏液是气道第一道防御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气道湿化,协助气道上皮细胞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黏液分泌异常,长期过度黏液分泌(又称为慢性黏液高分泌)即可阻塞呼吸道管腔,诱发支气管肺感染,导致支气管和肺实质结构破坏,从而使肺功能慢性不可逆降低.现就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成分、与支气管肺疾病的关系和目前针对黏液高分泌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曾丽;王宋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对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般止咳化痰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有效率为4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可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不必要的检查,减轻患者痛苦及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小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8例呼吸科住院死亡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对我院3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中所有死亡患者208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6.2%,收入ICU患者占61.5%,平均住ICU为17.3天(1~153 d),无创97人,有创85人,其中先无创,后有创62人.单纯无创35人,单纯有创23人.死亡患者以男性为多.死亡患者年龄平均71岁(21~94岁),60岁以上占81.2%.死亡患者有10种以上疾病者占49%,4种疾病以下者仅占7.7%.患者死亡原因前3位为肺炎、肿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占总人数的55.8%.其中呼吸道疾病占58.7%,非感染性疾病占55.3%.结论 呼吸科住院死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入ICU救治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比例高,高龄、有多种疾病并存是死亡的主要高危因素.

    作者:谢华;张绍敏;郑岩;李阳生;史亮;林育红;马壮;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铜陵地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本地区分枝杆菌感染菌株类型以及耐药性,制订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两种试剂鉴定菌株,绝对浓度法检测药敏耐药性.结果 80株分枝杆菌中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58例,占72.5%;牛型结核分枝杆菌15例,占18.8%;非结核分枝杆菌7例,占8.7%.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多药率9.6%.非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85.7%.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敏感性大于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敏感性大于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以耐R、H、TH1321、Rtf、PAS多见.结论 本地区肺部感染分枝杆菌菌株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为主,耐多药率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略高于全国水平.

    作者:刘三宝;林志新;李春红;朱友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脯氨肽酶活性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性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脯氨肽酶(PLD)活性的差异,分析PLD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观察组)和28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PLD水平,应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及胸腔积液PLD活性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LD活性检测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疾病所致胸腔积液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振红;吴妍雯;傅祖红;文芸;刁波;周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Ⅲ期NSCLC患者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高龄组)和<70岁组(低龄组),分别给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D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急性不良反应及化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低龄组疾病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0.0%和94.3%,高龄组疾病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1.4%和91.4%,两组间有效率和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血红蛋白下降、胃肠道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的Ⅲ~Ⅳ级和Ⅰ~Ⅳ级发生率高于低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和低龄组患者化疗前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高龄组患者化疗后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高于低龄组,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显著低于低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对D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的疗效无明显影响,可取得与青壮年患者相近的疗效,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崔龙;龚志敏;魏微;陈辉;刘玉桥;赵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AECOPD诊疗中临床意义.方法 对比分析87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血沉、体温,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C-反应蛋白在患者入院时的阳性率为93.10%,明显高于其他常规临床指标.治疗后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反应蛋白是反映细茵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对指导AECOPD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文曲;佟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 回顾我院住院病例选择肺心病和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各120例均行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组(合并组)比肺心病组心电图改变明显,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某些特殊改变能提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作者:肖连英;张风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ADA、IFN-γ在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ADA(腺苷脱氨酶)、IFN-γ(γ-干扰素)在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组),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组),分别在治疗前抽取适量胸腔积液,进行ADA活性、IFN-γ浓度测定.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ADA活性、IFN-γ浓度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根据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ADA、INF-γ在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ADA、IFN-γ临界值分别为29.85U/L,151.77ng/L,其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分别为82.5%,92.5%,特异性为92.5%,95%,准确性为93.7%,98.5%.结论 ADA、IFN-γ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可靠指标,且IFN-γ具有更高的诊断能效.

    作者:曹月琴;朱明林;苏百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3例重症甲型HIN1流感病例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合并基础病等情况,分析其治疗经验以及转归,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确诊的23例重症甲型Hl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2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早期即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23例患者仅有1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未使用机械通气,无死亡病例,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情进展快,需要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早期使用奥司他韦抗病毒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疗效满意.仅较少肺部病灶进展快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部分合并呼吸衰竭者可视情况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

    作者:翁恒;李红艳;涂力;林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与临床

    一、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流行现状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总体健康危害程度已居非传染病的第三位[1],并且发病率在全球呈快速上升趋势.据WHO资料估计,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由目前的1.5亿人增至3亿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分别为42%和170%,中国和印度其增长速度可达200%.其患者人数将会占到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我国糖尿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位于世界第二位.而且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在未来30年将一直占据全球第二位.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4 000余万人,而且以每年0.1%的增幅递增,在16年间已从糖尿病低患病率(<3%)上升到中等患病率(3%~10%)的国家.糖尿病不仅危害人们健康,而且占有大量医疗资源,我国糖尿病的卫生资源消耗约200亿元,占卫生资源总消耗的4.38%[2].

    作者:王巍;崔清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8例疑似结核患者采用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比较两者对结核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 T-SPOT.TB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TST试验(P<0.05);T-SPOT.TB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明显低于TST试验(P<0.05).结论 T-SPOT.TB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结核筛检的有效试验方法.

    作者:陶臻;曾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与CA125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和胸腔积液降钙素原(PCT)、CA125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0例肺炎旁积液、30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和胸腔积液中的PCT水平,快速发光免疫分析测定CA125的水平.结果 结核组、肺炎组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和肺炎组胸腔积液中PCT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核组和恶性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25水平较肺炎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PCT与CA125水平可提高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邱跃灵;麦转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在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具有多房性、包裹性积液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痨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胸膜腔穿刺抽液、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 经超声引导治疗后,根据疗效标准判定,有效121例,无效35例,有效率77.56%.穿刺准确率100%,治疗过程中无气胸及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注药治疗多房性、包裹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海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