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丽;张志勇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绝经期前后(我国50岁左右)妇女呈高发人群.虽然其手术方式不断改进,但早期诊断及治疗甚为关键,故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素及其受体通过调节有丝分裂、细胞生存周期、血管重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侵袭转移等方式在不同的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乳腺肿瘤的转移侵袭中内皮素1(ET-1)表达增加.ET-1与受体A结合并与缺氧诱导因子(HIF)协调分别促使肿瘤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7),面CCR7能诱导趋化现象和侵袭转移[1].因此,阻断ET-1生成,就可能阻断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ET-1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以及ET-1表达浓度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作者:张大伟;秦优优;习勋;刘世浩;仲磊;单东力;闫朝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预测高血压并发心血管事件及冠心病不同病变阶段的作用,揭示二者与Hcy、hs-CRP的相关性.方法 按要求筛选合格病例,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激光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应用造影确定血管狭窄和病变程度.结果 冠心病、高血压各亚组hs-CRP、Hcy较对照组升高(P<0.01);冠心病三支病变组hs-CRP水平比单支组升高(P<0.05);冠心病完全闭塞组Hcy、hs-CRP水平较中度、重度狭窄组升高(P<0.01).高血压高、中值组Hcy、hs-CRP水平较冠心病组、高血压低值组升高(P<0.05),高值组较中值组也升高(P<0.05).高血压不同hcy水平组、冠心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1);C组检出率高于其他组,B组高于A组、冠心病组(P <0.05).结论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处于高值时,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
作者:张琛涛;莫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同社区60名MCI患者和60名健康老年人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MCI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60.57±15.01),生理领域的得分为(59.42±12.38),心理领域的得分为(59.11±10.48),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为(59.67±9.86),环境领域的得分为(61.07±9.49),除环境领域外,MCI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O.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MCI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有ADL得分、慢性疾病、性别、年龄.结论 MCI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偏低,为提高MCI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王曙红;刘风兰;冯晓敏;曾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河南豫北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人群中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位点的分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诊断为EH的患者150例,男87例,女63例,平均年龄(63.4±6.32)岁;经过年龄、性别等匹配后选择150名同期住院患其他疾病或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88例,女62例,平均年龄(62.8±5.87)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MTHFR/C677T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同时检测两组叶酸(F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MTHFR/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HFR T/T基因型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
作者:姚蕊;张会敏;张俊蕾;李冬贝;范阳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合舒必利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治疗组)和B(对照组)、C(对照组)各44例,A组采用小柴胡汤合舒必利治疗,B组采用小柴胡汤治疗,C组采用舒必利口服治疗.三组分别治疗8w,采用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w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8w后,A组有效率(81.82%)高于B组(56.82%)和C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0,P<0.05).3组MOSPM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起效快,治疗4w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减轻抑郁、焦虑症状方面治疗组于4w末就明显起效,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组.结论 小柴胡汤合舒必利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优于单纯的小柴胡汤或单纯的舒必利治疗.
作者:何乾超;苏晗;刘永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肥胖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自编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均纳入107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民族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非条件Logistic逐步进入法,以α=0.10为进入水平,α=0.15为退出水平,进入方程的因素有:户籍(OR=3.75)、住院天数(OR=1.18)、病程(OR =1.07)、空腹血糖(OR=1.12)、肥胖(0R=3.06).结论 2型糖尿病的医院感染受多因素的影响,对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危险.
作者:马万瑞;张金玲;王志忠;何兰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多重用药患者用药情况与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五维健康(EQ-5D)量表和自制问卷对石家庄市416例社区多重用药的老年非住院患者用药情况和生存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该社区老年患者平均用药4.9种,其中处方药3.1种,非处方药及保健品1.8种,潜在性不适当药物发生率为14.7%,EQ-5D的均值为0.74,EQ-VAS均值71.34,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用药数量、服用潜在性不适当药物及用药依从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 随着用药数量的增加,老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风险增加,生命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作者:赵欢;刘建秋;薛鹏;包建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VEGF-DFF40基因并纯化融合蛋白,MTT法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两基因连接并在PET28a中表达,对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及Western印迹分析;体外培养HepG2细胞,HUVEC细胞,用MTT法检测4种浓度VEGF-DFF40融合蛋白及PBS的细胞毒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并纯化出高纯度的融合蛋白,MTT法融合蛋白对两种细胞的直接作用与PBS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此融合蛋白对两种细胞均有直接杀伤作用.结论 本研究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VEGF121-DFF40融合蛋白,并初步证明其具有免疫学活性,为更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晶;梁小亮;黄连江;袁玉涛;孙红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冠心病猝死是心脏病死亡率中常见的病因.心脏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死亡,表现为突然发病、迅速进展,多在起病1h内死亡[1].本研究对我院诊治的冠心病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旨在分析冠心病人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冠心病猝死发生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理论指导.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对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发生冠心病猝死的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4人,女16人,年龄35 ~78[平均(56.8±16.4)]岁.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死亡27人,陈旧性心肌梗死5人,心绞痛患者3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人.
作者:任立权;高列花;周敏;李智红;欧阳庆武;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揭示白藜芦醇抑制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功能上调的分子机制及其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联系.方法 建立大鼠四动脉前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缺血后再灌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的变化;给予自由基清除剂白藜芦醇或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DTC),识别NF-κ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白藜芦醇对脑缺血MMP-9蛋白表达的调控.结果 脑缺血/再灌诱导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增加(P<0.05).PDTC能一定程度的抑制缺血后MMP-9基因表达(P<0.05).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脑缺血NF-κB核易位和MMP-9表达上调(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诱导MMP-9依赖NF-κB通路的蛋白水平增加,白藜芦醇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下调MMP-9的功能,继而阻断MMP-9激活介导的胞外基质降解及海马脑区损伤.
作者:朱佳蕾;邓夏珩;高丽;顾昊;沈伟;郭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将11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行综合疗法,研究组55例在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神经功能缺损及生存质量改变中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老年重症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选地区结防机构规定时段内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2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75.4%,平均就诊延迟71.0d;老年患者男女性别之比为3.96,高于非老年患者组的1.91(P<0.01);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较非老年患者严重(P =0.001,OR =2.212);就诊延迟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痰检阳性率高于就诊未延迟组(P=0.004,OR=2.353);户籍人口、有咳嗽咳痰无咯血症状、患者来源是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象严重,尤其是有咳嗽咳痰无咯血症状、户籍人口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导致痰涂片阳性患者增多,对社会危害更大,采取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就诊延迟对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李永文;王志萍;耿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高血压是导致老年入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至关重要.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压,使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非药物干预在全科医学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就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及非药物干预等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每年有150万~ 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校正年龄后的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16 ~ 219)/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58 ~142)/10万人口,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有70%为缺血性脑卒中[1].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显示[2,3],炎症反应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病理发展的始终,是导致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炎治疗能使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延长,为进一步康复治疗赢得宝贵时机.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免疫调节机制[4],该通路由迷走神经介导,能快速、持续地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或调节炎症反应,CAP的发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治疗带来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从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的关系、CAP对炎症反应的调节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刘晓洁;梅志刚;王明智;曾永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急,伴有非常明显的症状,病情发作后可能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迄今缺乏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多采取丁苯酞胶囊进行治疗,该药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新药,将左旋芹菜甲素采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结构单一安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脑梗死后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2],本文回顾分析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2年1~8月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0 ~79[平均(57.35 ±22.34)]岁,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9~80[平均(58.75 ±21.85)]岁,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张振昶;武国德;郭佳;石正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心肌肥厚是临床上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初期有一定的代偿作用,晚期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猝死、心力衰竭.研究表明[1]:心肌肥厚的启动和发展与多条细胞信息通道有关,如钙调神经磷酸酶系统(CaN)、蛋白激酶C(PKC)系统、Wnt信号通路、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系统、mir-RNA133和磷脂酰肌醇3(PI3K)介导的信号系统等.近年研究CaN系统在心肌肥厚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CaN系统在心肌肥厚研究中作一综述.
作者:王术芳;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血清中PARP-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乳腺癌患者均于化疗第1天及化疗21 d后采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PARP-1和Caspase-3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PARP-1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两组PARP-1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且Caspase-3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化疗后常规护理组PARP-1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心理护理组(P<0.05),Caspase-3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心理护理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减轻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的负反应,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胡淑贤;李冬梅;石搏;黄可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脑积水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因素造成脑脊液在脑室系统中大量聚集,引发脑室扩大,使脑组织受压迫,而产生多种体征及脑部症状[1,2].现阶段对脑积水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且有一定的疗效保障,但相关手术方法多达数十种[3],本文回顾分析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对急慢性脑积水老年患者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老年脑积水患者154例,其中男97例,女57例,年龄65~ 85[平均(72.25±9.74)]岁;急性脑积水68例,包括: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脑室出血后2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1例,外伤后脑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外伤后后颅窝血肿11例,合并脑室积血的6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慢性脑积水86例,后颅窝肿瘤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史2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史12例,脑炎病史12例,外伤史7例,原因不明2例.
作者:王键铭;方素玲;王晨燕;冯海宽;李子光;陈佳根;袁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蕈样肉芽肿(MF)是一种少见的皮肤T淋巴细胞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笔者予口服维甲酸联合氮芥外用治疗肿瘤期MF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全身散在分布紫红色结节2年,加重2个月.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腰部后方正中部位出现米粒大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未予诊治.后皮损缓慢增大,半年后增至蚕豆大结节,呈紫红色,有轻微触痛.当地医院予手术切除较大的3个结节.半年后除原切除部位外,其四肢、颈部和躯干反复出现紫红色结节,部分结节表面破溃或结痂.近2个月来患者皮损增多明显,腰部后方正中部位出现一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鸡蛋大的紫红色肿块,表面形成平顶溃疡,上覆黄白色分泌物(图1A),躯干、四肢及其他部位亦可见黄豆至1角硬币大的红色结节,部分结节表面破溃和结痂.
作者:单百卉;李雪;郑玉洁;朱磊;巫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该模型,使用鱼油对成模后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大鼠心肌结构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阿霉素组,经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心功能变化.造模后的26只阿霉素组大鼠随机分为2组:心衰组和鱼油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鱼油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给两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处死所有大鼠,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变化;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特征,鱼油组大鼠较心衰组大鼠心功能改善(P<0.05).HE染色示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正常,胞核清晰,高倍镜下可见清晰横纹,未见胞体水肿,组织间隙无炎性渗出;心衰组大鼠心肌细胞失去正常结构形态、排列明显不规则、部分呈水肿和空泡变性,部分出现灶性坏死,部分心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心肌细胞间隙明显增宽;鱼油组大鼠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心肌细胞间隙增宽,但程度和范围均较心衰组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TNF-α和IL-10浓度升高,且上调IL-10/TNF-α比值;与心衰组相比,鱼油组TNF-α和IL-10降低,且下调IL-10/TNF-α比值.结论 鱼油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平衡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起保护作用.
作者:滕丽莉;赵荫涛;邵莉;江华;张代富;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