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仝金斋;左万里;黄炎明;张春来

关键词:真菌感染, 肺,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体层摄影
摘要: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痰涂片、胸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检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 7例患者痰培养真菌阳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均阴性,肺CT及胸X线表现为多发实变、结节状阴影、新月征、斑片状阴影、空洞征等.32例患者均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CNB),其中28例检出物病理检查确诊为真菌感染.穿刺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肺部难以确诊的侵袭性肺真菌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肺结核病现状与年龄职业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与年龄、职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2月结核内科病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各型肺结核的发病与年龄的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 P <0.01).各型肺结核的发病与职业的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 在校高中生、大中专生、农民工为常见的发病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邢云翠;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撰写综述在儿科学教学实践中的研究

    目的 介绍儿科学医学教育新方法以提高医学教学效果.方法 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某班9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每人课前完成所授内容小儿肺炎综述,课后两组完成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对所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及兴趣程度.结果 实验组对小儿肺炎内容掌握程度、课堂积极主动性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医学生撰写综述不仅能提高医学教学效果,并可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丁圣刚;范晓晨;王亚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80岁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成功1例

    病例报告患者男 80岁,因胸闷、心慌7年,伴刺激性干咳,胸闷,气短,低热半月,于2006年5月15日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入院.既往心脏ECT:心肌缺血,高血压史25 年, 2 型糖尿病5年.

    作者:贾勤惠;李志枚;徐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乙肝治疗方法对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乙肝治疗方法对于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保护作用.方法 分析抗病毒治疗与保肝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肝功能情况,并与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的肝功能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抗病毒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比例以及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比例都明显低于预防性保肝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结论 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于抗结核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保护更有效.

    作者:李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性趋势,为临床治疗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09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结构和耐药情况.结果 4464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451例,占54.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3.7%,位列前五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13.2%,前二位是缓症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19.5%,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其它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应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合理用药,以抑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小燕;罗祥文;金秀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AECOPD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规律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AECOPD 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发生率及与预后的关系;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存活组与病死组、观察组中ESS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检查差异.结果 观察组ESS 46.67%,死亡率28.57%高于未发生甲状腺激素变化的8.75%( P <0.05).观察组T3、FT3低于对照组( P <0.05),T4、FT4、TSH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中病死组T3、FT3、T4、FT4均低于存活组 ( P <0.05),TSH无显著性差异( P >0.05).ESS患者治疗后T3、FT3、T4、FT4均高于治疗前( P <0.05).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AECOPD患者严重程度,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和转归.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肺结核强化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肺结核强化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1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除采用异烟肼、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外,治疗组给予利福平注射液静点,对照组给予复合利福平口服.强化期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痰涂片结核杆菌阴转率分别为:50.9%和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线影像学结果表明,两组的病灶率分别为 87.27%和5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较口服复合利福平疗效显著,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者:焉学英;张酉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8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表现分析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肺结核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X线表现的认识,对2005年~2009年68例老年肺结核胸片进行分析.

    作者:金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咳嗽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遵循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程序,诊断和治疗两者同步或顺序进行.结果 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39.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0.0%),胃食管反流(GERD)(7.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6.7%),CAV合并UACS(7.5%),CAV合并GERD(3.3%),UACS合并GERD(4.2%),CAV合并UACS、GERD(0.83%)等,经过病因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咳嗽消失.结论 UACS、CVA、EB、GERD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可为单一病因,也可为两种、三种病因同时存在,大部分患者采取相应病因治疗有效.

    作者:阚晓美;钱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球囊扩张治疗结核性气道狭窄89例追踪分析

    目的 追踪观察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在治疗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短期以及中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6~2008年我院89例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的气道狭窄,在规则内科抗结核同时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对扩张前后气道内径、肺功能等比较,并追踪观察6个月.结果 1例死亡,2例气管软化治疗失败,其余86例效果满意,有效率96.6%,追踪半年以上气道狭窄无复发.结论 球囊扩张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较好的短期以及中长期疗效.

    作者:游佩涛;卢小红;薛宗锡;邵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抽吸生理盐水微量注射泵延长管内和注射器内的残留药液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用微量注射泵持续24 h通过静脉给病人输入一些特殊药物(如:乙己苏、硝酸甘油等),以达到治疗目的.待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开始停静脉泵药.

    作者:韩诗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鸦胆子油乳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36例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胸腔内注入凝血酶和鸦胆子油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凝血酶组有效率86.8%,平均住院天数14±3.3 d,鸦胆子油乳组有效率95.6%,平均住院天数10±2.5 d,差异有显著性( P <0.01);凝血酶组胸痛发生率19.1%,发热发生率26.5%,鸦胆子油乳组胸痛发生率2.9%,发热发生率4.4%,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1).结论 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比凝血酶有效率高,平均住院天数短,引起的胸痛、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种杰;洪原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胸腔穿刺诱发癫痫发作1例报告

    胸腔穿刺既是诊断、又是治疗的重要手段.据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发生气胸、血胸、胸膜反应、感染、麻醉意外等不良反应,但诱发癫痫报道少见,本院自2008年~2010年间胸腔穿刺患者中,诱发1例癫痫发作,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肺栓塞在基层医院诊疗中的经验(附30例报告)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的无创检查手段、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并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6年至2010年我院住院30例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 肺栓塞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常见;D二聚体对肺栓塞具有高度敏感性;CTPA+心脏彩超检查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呼吸支持等治疗可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结论 在基层医院,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作者:陈丽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前者主要以处理原发病为主[1].渗出液病因较多,常见原因有结核、肿瘤、炎症,以单侧多见,临床常予以抽液治疗辅助原发病的治疗[2],传统的抽液是多次行胸膜腔穿刺,现在应用较多的则是胸腔内置细管引流.我科自2007年起应用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局麻单孔外科胸腔镜在疑难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和体会

    目的 探讨局麻单孔外科胸腔镜在疑难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局麻单孔外科胸腔镜对疑难胸腔积液12例进行分析.结果 12例疑难胸腔积液确诊12例,阳性率100%.结论 局麻单孔外科胸腔镜对疑难胸腔积液,在病因诊断上阳性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一项准确、安全、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余鑫;何军;张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输液盒在临床中的应用

    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操作技术之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纠纷,我院使用输液盒摆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小兰;叶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8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年龄20~58岁,其中男7例,女1例,症状有发热 7例(87.5%),咳嗽8 例(100%),气短3 例(37.5%),咽痛2例(25%),全身酸痛3 例(37.5%),腹痛、腹泻1 例(12.5%).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6例(75%)、升高2例(25%),心肌酶谱异常5例(62.5%),转氨酶异常4例(50%),呼吸功能不全3例(37.5%).胸部影像学以双肺散在、多叶段、多灶性或弥漫性渗出性病变,短期进展迅速.8例患者均经抗病毒、吸氧、对症支持治疗,7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合并症.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对症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胡智敏;魏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肺癌合并系统性硬化症的护理体会

    肺癌,目前是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而女性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发生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几率远高于正常人群,我科于2009年收治了一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癌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琛霞;乔永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弥漫性肺部疾病.早由Burrell等于1937年报道[1].现报道一例PLAM,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合并文献学习,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探讨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志方;张益辉;任嘉玮;王泽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