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峰
目的 研究耐药结核病(DR-TB)在不同类型可疑耐多药结核病人(MDR-TB)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谱分布情况.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04月胜利油田发现的可疑耐多药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痰涂片、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诊断MDR-TB,按照可疑MDR-TB患者不同肺结核类型发生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6例临床分离菌株药物敏感试验,其中36.2%为MDR-TB,18.9%为其他DR-TB;147例MDR-TB病例中,初治占28.6%,复治70.1%,新患者1.3%.复治组中复治失败病例的MDR-TB发生率高.结论 复治组是MDR-TB发生的主要类别,但3个月末涂阳和初治失败患者也存在较高的MDR-TB发生率.
作者:郭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与年龄、职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2月结核内科病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各型肺结核的发病与年龄的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 P <0.01).各型肺结核的发病与职业的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 在校高中生、大中专生、农民工为常见的发病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邢云翠;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16例各种原因引起ARF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NPPV,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观察NPPV治疗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 NPPV治疗后2 h、24 h PaCO2和pH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 P <0.01),PaO2变化无显著性差异.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显著,成功率高.而对肺炎及肺间质纤维化疗效较差.结论 NPPV治疗ARF疗效肯定,正确选择患者及上机时机,密切监测,动态决策,可提高呼吸衰竭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樊满齐;赵生涛;张鸿玲;刘翱;徐志伟;涂伟;曾召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AECOPD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吸入激素组、全身激素组及对照组,三组基础药物相同,对三组的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查进行评价.结果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组于治疗后7 d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且不良反应少于全身激素组.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
作者:许立;吴智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前者主要以处理原发病为主[1].渗出液病因较多,常见原因有结核、肿瘤、炎症,以单侧多见,临床常予以抽液治疗辅助原发病的治疗[2],传统的抽液是多次行胸膜腔穿刺,现在应用较多的则是胸腔内置细管引流.我科自2007年起应用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T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统一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E(S)/4HR及胸穿抽液,此外治疗组胸腔内注射微卡每周1次,共2次.观察两组病例胸水吸收及胸膜肥厚情况,同时观察微卡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治疗组胸膜肥厚率为5.0%,对照组为2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组平均胸水吸收时间为19.2 d,对照组为27.9 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1);微卡胸腔注射后主要副作用为低热,发生2例.结论 微卡能明显加快胸水吸收,降低胸膜肥厚率,用药安全,是治疗TP一种较好的药物.
作者:崔泰震;韩伟;黄健;崔秀琴;肖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7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FEV1、FEV1/FVC%下降速率明显减缓.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COPD患者可以减缓肺功能下降速率,减少患者急性发作住院次数.安全性良好,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和减轻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金雪梅;李晓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操作技术之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纠纷,我院使用输液盒摆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小兰;叶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效果.方法 对81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多在冬春季,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结论 肺炎发病率高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机能、易患因素增多有关;死亡率高除与老年人本身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多等有关外,且与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有关.
作者:弋香萍;乃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年龄20~58岁,其中男7例,女1例,症状有发热 7例(87.5%),咳嗽8 例(100%),气短3 例(37.5%),咽痛2例(25%),全身酸痛3 例(37.5%),腹痛、腹泻1 例(12.5%).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6例(75%)、升高2例(25%),心肌酶谱异常5例(62.5%),转氨酶异常4例(50%),呼吸功能不全3例(37.5%).胸部影像学以双肺散在、多叶段、多灶性或弥漫性渗出性病变,短期进展迅速.8例患者均经抗病毒、吸氧、对症支持治疗,7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合并症.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对症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胡智敏;魏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用微量注射泵持续24 h通过静脉给病人输入一些特殊药物(如:乙己苏、硝酸甘油等),以达到治疗目的.待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开始停静脉泵药.
作者:韩诗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2007年10月~2009年7月住院96例高度疑诊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其中男63例,女33例.年龄19~83岁,平均52岁.血性胸水29例、黄色胸水67例.经常规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其中合并基础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慢支、肺气肿、糖尿病、乳腺癌术后等.20%以上患者为大量胸腔积液.临床表现均有咳嗽、气促、胸闷、不同程度的消瘦.对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检查前,应先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减轻气促状态.
作者:林燕;陈燕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钙经氧气驱动雾化给药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3组:A组:射流雾化吸入硝酸甘油10 mg+生理盐水2 ml,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B组:射流吸入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加生理盐水2 ml,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C组:硝酸甘油10 mg+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射流雾化,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治疗前后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力变化情况.结果 血气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每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C组与A、B组比较,PaO2及肺动脉压力改善更明显( P <0.01).结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联合吸入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改善血气及肺动脉压作用快而直接,能明显缓解血液高粘状态,改善微循环,纠正心肺功能不全效果显著.
作者:陈刚;葛林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人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以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而以高血糖为共同表现的临床综合症.中国糖尿病人总数超过美国和欧洲糖尿病人的总和[1,2].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3千万,居世界第二位[3],糖尿病和肺结核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两者并存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4~8倍.
作者:李燕妮;任建功;王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进行研究,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指导早期干预.方法 收集毛细支气管炎75例,其中单纯毛细支气管炎42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33例,对患儿发病72 h内的实验室及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基础心脏疾病、贫血、心肌损害的毛支患儿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并且心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基础心脏疾病是毛支患儿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肌损害及先天心脏疾病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对此类毛支患儿应及早给予心肺支持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杨希晨;华亚军;潘伟;刘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7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酚妥拉明,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1次/12 h,连用7~10 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我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性趋势,为临床治疗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09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结构和耐药情况.结果 4464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451例,占54.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3.7%,位列前五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13.2%,前二位是缓症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19.5%,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其它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应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合理用药,以抑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小燕;罗祥文;金秀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低保人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情况.方法 通过对昆明市社区低保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测定,了解社区低保人员COPD发病情况.结果 社区低保人员中COPD患病率11.54%,非低保人员COPD患病率5.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低保人员吸烟者中COPD患病率14.65%,非低保人员吸烟者中COPD患病率6.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低保人员吸烟率及COPD患病率均高于非低保人员.
作者:姚为群;杨艳霞;戴百章;张静珊;赵开武;杨曦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淡水淹溺型兔肺损伤中NO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21只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淡水淹溺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气管淡水灌注后于0、0.5、1、2、3、6 h抽血观察PaO2、PaCO2和NO变化,试验终点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果 淡水灌注后动物PaO2、PaCO2低,血清NO增高( P <0.01).肺组织中NOS、MDA含量增高( P <0.01),SOD降低( P <0.05).病理学显示淡水淹溺后出现肺间质、肺泡水肿及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地塞米松可减轻肺损伤.结论 淡水淹溺可升高兔血清中NO;地塞米松可减轻淹溺后肺损伤.
作者:罗哲;段蕴铀;王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80例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其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体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RP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单纯感染性肺炎平均CRP水平明显低于有合并其它疾病的感染性肺炎的患者( P <0.05);在CRP正常WBC增高的患者中,儿童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成人;WBC正常CRP增高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比较多.结论 CRP可作为感染性肺炎诊断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与白细胞计数、体温同时检测,可减少误漏诊的发生.
作者:梁结柱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