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梅;李晓佳
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PAVMs)是一组少见疾病,1897年首先由Churton在尸检中发现及报道,1939年Smith和Horton首次发表了PAVMs病人的临床诊断报告.北京协和医院在1964~1996年仅收治12例[1],近年来随着数字减影技术(DSA)、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下的三维血管重建等技术的临床应用,PAVMs病例被越来越多的发现及诊治.PAVMs致大咯血内科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可导致致命性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PAVMs大咯血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报道1例,并行文献复习,旨在探讨此类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素及治疗手段,供同道参考.
作者:杨震;解卫平;闵锐;刘圣;黄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耐药结核病(DR-TB)在不同类型可疑耐多药结核病人(MDR-TB)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谱分布情况.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04月胜利油田发现的可疑耐多药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痰涂片、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诊断MDR-TB,按照可疑MDR-TB患者不同肺结核类型发生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6例临床分离菌株药物敏感试验,其中36.2%为MDR-TB,18.9%为其他DR-TB;147例MDR-TB病例中,初治占28.6%,复治70.1%,新患者1.3%.复治组中复治失败病例的MDR-TB发生率高.结论 复治组是MDR-TB发生的主要类别,但3个月末涂阳和初治失败患者也存在较高的MDR-TB发生率.
作者:郭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病例报告患者男 80岁,因胸闷、心慌7年,伴刺激性干咳,胸闷,气短,低热半月,于2006年5月15日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入院.既往心脏ECT:心肌缺血,高血压史25 年, 2 型糖尿病5年.
作者:贾勤惠;李志枚;徐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7例咯血患者术前予支气管动脉血管CT成像(CTA)检查,大概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37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后,治愈30例(81.1%),显效4例(10.9%),好转2例(5.4%),无效1例(2.6%).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更安全,值得推广.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易引起病人窒息、死亡.有些患者内科治疗往往达不到立即止血的效果.目前我院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以其显著的效果成为临床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开展介入工作以来,共治疗肺部各种原因引起的咯血372例.其中肺结核咯血患者123例,绝大多数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肺结核咯血37例患者,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茅惠娟;丁建春;孙梅;孔杰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不同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7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A和B组,分别接受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并同期选择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控制、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和痰菌转阴等指标.结果 B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B组患者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及痰转阴率显著高于A组( P <0.05).A、B组在6个月与12个月组间比较痰转阴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尽早首选胰岛素控制血糖.
作者:刘永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痰和血浆中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在结核病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4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TB)、36例正常对照者、18例肺癌患者痰和血浆中IFN-γ含量.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LTBI)痰和血浆IFN-γ含量与健康人相接近( P >0.05);肺结核患者血浆IFN-γ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肺癌患者( P 值均<0.05),肺结核患者痰中IFN-γ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及肺癌患者( P 值均<0.01);肺结核患者痰IFN-γ含量低于血浆IFN-γ含量;痰及血浆中IFN-γ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和0.91,当痰中IFN-γ诊断临界值为21.40 pg/ml时,敏感度85.71%、特异性82.35%;当血浆IFN-γ诊断临界值为27.91 pg/ml时,敏感度71.43%、特异性94.12%.结论 痰和/或血浆中IFN-γ可以作为肺结核诊断(尤其是菌阴肺结核)、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刘义;李琦;张宗德;杜凤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7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酚妥拉明,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1次/12 h,连用7~10 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994年5月~2010年10月,我们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11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一、本组128例,男109例,女19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25.6岁.右侧56例,左侧67例,双侧5例.首次发作35例,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3~7天不等;发作2次及以上者93例.胸部X线检查示:肺压缩20%~90%,平均57.5%.术前均行CT检查,发现明显肺大疱81例.
作者:闫云龙;刘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80例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其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体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RP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单纯感染性肺炎平均CRP水平明显低于有合并其它疾病的感染性肺炎的患者( P <0.05);在CRP正常WBC增高的患者中,儿童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成人;WBC正常CRP增高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比较多.结论 CRP可作为感染性肺炎诊断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与白细胞计数、体温同时检测,可减少误漏诊的发生.
作者:梁结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肺结核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X线表现的认识,对2005年~2009年68例老年肺结核胸片进行分析.
作者:金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老年肺结核的发病趋势、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我所6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以Ⅲ型为主,起病隐匿、病情重、合并症多、症状及X线表现不典型、病灶范围广、痰菌阳性高、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率高,易造成误诊.结论 掌握老年肺结核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及个体化的抗痨方案,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对因呼吸道症状就诊的老年人,应积极查痰及胸部X线检查,以便对肺结核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社会传染源.
作者:常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痰涂片、胸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检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 7例患者痰培养真菌阳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均阴性,肺CT及胸X线表现为多发实变、结节状阴影、新月征、斑片状阴影、空洞征等.32例患者均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CNB),其中28例检出物病理检查确诊为真菌感染.穿刺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肺部难以确诊的侵袭性肺真菌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仝金斋;左万里;黄炎明;张春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胸腔穿刺既是诊断、又是治疗的重要手段.据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发生气胸、血胸、胸膜反应、感染、麻醉意外等不良反应,但诱发癫痫报道少见,本院自2008年~2010年间胸腔穿刺患者中,诱发1例癫痫发作,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经综合治疗后哮喘症状全部缓解,7例机械通气者,6例缓解,1例死亡.结论 大剂量激素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永文;张倩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局麻单孔外科胸腔镜在疑难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局麻单孔外科胸腔镜对疑难胸腔积液12例进行分析.结果 12例疑难胸腔积液确诊12例,阳性率100%.结论 局麻单孔外科胸腔镜对疑难胸腔积液,在病因诊断上阳性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一项准确、安全、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余鑫;何军;张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由基因重组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融合抗原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结核抗体,评价其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免法分别对361例结核病人和288例非结核病人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结论 本试剂盒的敏感性为70.4%,特异性为84.9%.即血清结核抗体的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瑛;乐军;王洪秀;杨景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癌,目前是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而女性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发生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几率远高于正常人群,我科于2009年收治了一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癌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琛霞;乔永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BODE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集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干四科稳定期COPD患者30例,分别在纳入研究时、肺康复后1月、肺康复后3月测定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 MWD),评估呼吸困难程度,计算体质指数(BMI),按BODE指数评分标准测算BODE评分;分析BODE指数各项目及BODE评分在肺康复前后的变化,评估肺康复的疗效.结果 COPD患者肺康复1月后、3月后,6MWD、呼吸困难程度、BODE评分较出院前改善,FEV1%pred在肺康复3月后较出院前亦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康复3月后FEV1% pred、6MWD、呼吸困难程度、BODE评分较肺康复1月后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ODE指数可作为评价肺康复疗效的有效指标.
作者:阿丽娅.艾依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人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以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而以高血糖为共同表现的临床综合症.中国糖尿病人总数超过美国和欧洲糖尿病人的总和[1,2].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3千万,居世界第二位[3],糖尿病和肺结核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两者并存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4~8倍.
作者:李燕妮;任建功;王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抗肺纤维化药物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头孢噻肟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9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五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干扰素组(C组)、盐酸氨溴索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各18只,除A组外均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的方法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C、D、E组分别每天腹腔内注入γ-干扰素3万IU/只、盐酸氨溴索7 mg/只、地塞米松0.1 mg/只.各组分别于给药后第7、14、28天,每次取6只大鼠,鼠尾静脉注射头孢噻肟600 mg/kg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BALF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头孢噻肟浓度,并取肺组织做病理观察.结果 第7天D组、E组BALF头孢噻肟浓度低于B组,C组高于B组,E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12).第14天D组、E组BALF头孢噻肟浓度升高,而C组下降,三组均高于B组,D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00).第28天E组头孢噻肟浓度继续升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D组锐降,C组继续下降,且均低于B组,C、E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地塞米松可提高纤维化期BALF中头孢噻肟的浓度.
作者:陈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