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hrelin在杏仁中央核内对大鼠摄食的调节

朱永香;王倩;王爽;于玮;南瑛;曹健

关键词:Ghrelin, 杏仁中央核,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摄食
摘要:目的 观察Ghrelin在杏仁中央核(CeA)内对摄食的调节方式,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48只,行CeA内套管植入术.术后16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CeA内注射Ghrelin或生理盐水,检测大鼠l、2、4h内摄食量;另16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2组,CeA内分别注射Ghrelin或生理盐水,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弓状核内c-Fos表达的变化;其余16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2组,隔夜禁食后,CeA内分别注射Ghrelin的受体(GHS-R)阻断剂D-Lys3-GHRP-6或生理盐水,检测大鼠l、2、4h内的摄食量.结果 大鼠CeA内注射Ghrelin后l、2、4h内的摄食量明显增加(P<0.05),并使弓状核内c-Fos表达明显增多(P<0.05);隔夜禁食大鼠CeA内注射GHS-R阻断剂D-Lys3-GHRP-6后1、2、4h内摄食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Ghrelin通过其受体GHS-R在CeA内参与了摄食的调节,其机制可能与弓状核的神经元激活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CKS1和Cyclin D1在老年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尽管手术切除和肝移植已经显著改善小肝癌及无转移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1(CKS1)是高度保守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SUC1/CKS蛋白家族成员之一[2],在胃癌、乳腺癌和肝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3,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腺癌、结肠癌和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其表达失调会导致细胞周期异常从而促进肿瘤发生[5].本研究分析CKS1和Cyclin D1蛋白在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陈绍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应用于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Rh血型是目前临床上除ABO血型之外常用的输血血型[1,2],对于指导临床上输血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维护母婴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调查[3,4]显示,Rh阳性血型在中国大多数人群中高达99%以上,而Rh阴性血型相对罕见.因此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Rh阴性血型库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应用于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张爱琴;张关亭;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在知情同意且自愿的前提下将以上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n =35例)和氟哌啶醇组(n=3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动态变化、治疗8 w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而组间PAN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8 w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阿立哌唑组显著少于氟哌啶醇组.结论 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前者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后者,更适于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作者:陈雄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综合心理干预显著改善围术期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情绪和免疫功能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围术期老年乳腺癌患者按照对等匹配原则分成干预组和控制组,每组30例.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为期4 w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动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和控制组的焦虑抑郁状况均有所改善,但是干预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干预组CD3+、CD4+、NK细胞数值升高,CD4+/CD8+比值提高,CD8+数值有所下降,控制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改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秀木;马语莲;陈永侠;马小芹;韩布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CT灌注成像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测分析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头颅CT复查结果将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出血转化(HT)组和非出血转化(non-HT)组,分析两组患侧CTP的主要参数(表面通透性PS、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计算与健侧对称部位的比值得出相对参数值(rPS、rCBF、rCBV和rMTT)及rPS不同水平的其余CTP参数情况,采用ROC曲线确定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HT的rPS值,并随访HT组rPS不同水平的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 HT组的PS和rPS均高于non-HT组(P<0.05),CBF、rCBF、CBV和rCBV均低于non-HT组,除rCBF(P< 0.05),其余均为P<0.01,但两组的MTT和rMTT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HT组“rPS≥1.72”亚组的CBF、rCBF、CBV及rCBV水平均低于“<1.72”亚组(P<0.05),但两水平的MTT和rMTT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提示rPS值取2.25作为截断点对于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1%和84.3%,曲线下面积是0.849(95% CI=0.738~0.951);HT组“rPS <1.72”亚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1.72”亚组,且变化值大于“≥1.72”亚组,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rPS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治疗效果有关,提示可用于预后预测.

    作者:张卫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疗效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常出现苏醒期躁动,影响其术后恢复,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给医患均带来极大不便.如何预防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已引起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2013年、行口腔颌面部手术老年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均>60岁,排除术前合并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男14例,女11例)和生理盐水组(男14例,女11例).

    作者:王子薇;时美娟;李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大鼠股骨颈骨折术后认知功能及Aβ1~40、Bax、Bcl-2的改变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股骨颈骨折术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清Aβ1 ~40及海马内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的变化.方法 SD老年大鼠35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K组,n=7)、对照组(D组,n=14)、手术组(S组,n=14).D、S组根据处理时间不同各分2个亚组,D1、D3、S1、S3组(每组7只).Mom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Aβ1 ~40浓度,RT-PCR检测海马内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 学习记忆能力测试表明:S组逃逸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穿过原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S组血清Aβ1~40浓度明显升高,与K组、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Bax mRNA的表达比K组和D组都显著升高(P<0.01),Bcl-2 mRNA的表达比K组显著降低(P<0.01,P<0.05),Bcl-2/Bax值比K组和D组都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老年大鼠股骨颈骨折术后可暂时影响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血清Aβ1 ~40浓度升高以及海马内Bcl-2/Bax比例降低有关.

    作者:凌云志;禹莉;梁启胜;李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负面情绪与高分辨CT表型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实质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从细小支气管的破坏和扩张蔓延至整个肺部病变,本研究比较不同高分辨CT表型患者负情绪变化及生活能力.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或门诊检查老年患者50例,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1].年龄61~82[平均(78.5±9.6)]岁,病程3~21[平均(14.6±2.5)]年;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根据HRCT表型分为A型18例(男10/女8),E型19例(男9/女10),M型13例(男4/女9),排除病理、病因特异性患者,合并其他原因肺病,包含肺结核、肺部恶性肿瘤、胸廓畸形、支气管扩张症、左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脑血管病疾病患者.

    作者:杨勋;赵苏;陈贝贝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及IL-6水平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起病急、多复发、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对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和沉重的打击[1].血栓调节蛋白(TM)在内皮细胞发生损伤时被释放,是内皮损伤时的一种保护因子.白细胞介素(IL-6)主要由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两者在血清中的水平可以随脑梗死的发生产生相应的变化.本研究探讨TM、IL-6在急性脑梗死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发满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37例

    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MID)是血管性痴呆常见的类型,由于反复发生脑卒中,双侧半球大脑中动脉或后动脉多个分支供血区的皮质、白质或基底核区受累,导致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3,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均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此疾病的预防和处理研究尚少.本研究试用纳洛酮干预治疗MID,观察疗效.

    作者:张延军;李琼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多累及大动脉和中动脉血管壁;血管内皮损伤和脂质沉积是其主要病理改变.血压升高时湍流和剪切应力增高,易导致动脉内膜损伤,从而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血管壁的沉积和氧化.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高龄、吸烟、肥胖、高血糖、心血管病早发家族史等其他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加剧AS的发生、发展.ASCOT-LLA研究[1]证实,在降压治疗基础上,对血脂不高[当时认为不需要治疗的水平,LDL胆固醇(LDL-C)< 135 mg/dl]但合并多项危险因素的高血压人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在单纯降压降低冠心病事件10%的基础上,使致死性冠心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再降低36%.为高血压患者应当实施降压联合抗AS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了依据,而他汀是抗AS的基石.

    作者:陈慧慧;赵勇;李丛;王建春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p与老年人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蛋白裂解酶对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1].vWF-裂解酶(cp)可以通过对vWF多聚体大小的调控来调节vWF多聚体与内皮下胶原和血小板的黏附能力,从而影响血栓的形成[2],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及其表面的血栓形成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的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而不稳定斑块如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转变为稳定斑块,从而降低其危险性.因此及时准确地鉴别不稳定斑块并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ACS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世雷;刘相飞;丁慧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有报道乌司他丁及生长抑素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AP)能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治疗疗效[1~5].本文旨在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在老年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以期为老年AP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王兵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临床血脂检验的常用指标,正常值为男性1.16~1.42 mmol/L;女性1.29~1.55 mmol/L,是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大量研究提示其升高能防治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1].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HDL-C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α-SMA及AFP动态变化

    目的 研究大鼠肝癌进展过程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甲胎蛋白(AFP)的变化.方法 选取大鼠65只,对照组21只饮用灭菌食用水,实验组35只,饮用灭菌食用水配置的二乙基亚硝胺建立肝癌模型,同时另9只作为实验备用组处理同实验组.在第6、8、10、12、14、16、18周取肝组织,称取肝重并染色观察大鼠肝癌模型的进展,同时测定肝癌组织中α-SMA的量及血清中AFP的含量.结果 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癌模型,实验中出现实验大鼠死亡2例,死亡率5.71%,死亡大鼠用实验备用组大鼠补充继续试验.对照组大鼠肝脏重量少量增加,实验组大鼠肝重量明显增加,从第10周开始明显比对照组重(P<0.05).免疫组化显示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大鼠肝癌模型逐渐进展到肝癌晚期,大鼠肝脏组织中α-SM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血清中AFP的含量也逐渐增加.结论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大鼠肝癌组织中α-SMA及血清AFP含量逐渐增加,因此α-SMA及AFP可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指标.

    作者:杨智;符碧薇;江朝娜;蓝永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白细胞介素1α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白细胞介素(IL)-1α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不仅参与炎症反应,而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实验显示,IL-1α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明显高表达,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并且与结直肠癌细胞肝转移有关[1].临床实验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IL-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2].迄今为止,尚未见结直肠癌中IL-1αmRNA的表达变化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αmRNA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田维军;张鑫;赵金伟;侯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中老年人过度服药导致尿蛋白过高22例

    中老年人的身体较虚弱,很多人必须通过服用药物才能够保持生命的延续,因此,常会出现过度服用药物[1].本文拟寻找中老年人过度药物导致尿蛋白过高的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危害,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施碧云;周全魁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青年与老年人脊柱黄韧带的力学特性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人脊柱黄韧带的一维拉伸力学性质及黄韧带退变的力学机制.方法 20例老年腰椎退变病人黄韧带标本为老年退变组,20例青年腰椎外伤病人黄韧带为青年组,黄韧带标本均取自L4~L5间黄韧带,取青年和老年组各20个黄韧带,分别将每个试样装夹于电子万能试验机软组织夹具内,对标本预调处理后以5 mm/min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拉应力,直到试样断裂,得到出应力-应变曲线和拉伸大载荷、大位移、大应变,大应力等数据.结果 青年组与老年组拉伸力学性质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青年和老年退变黄韧带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性质,老年组黄韧带由于退变,拉伸力学性质发生改变.

    作者:彭传刚;杨琦;李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超声检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流分级与术后组织中NRP1和NRP2的关系

    临床常通过血清学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肿瘤相关标志物的检测以早期发现肿瘤,但由于其特异性差,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并不理想.研究显示前列腺癌发生中血管生成相对于正常组织来说明显增多[1].临床上观察血流简便而无创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分级.神经纤毛蛋白(NRP)1和NRP2是内皮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其对肿瘤的进展和血管形成均有促进作用[2,3].在超声检测中的血流分级提示器官内的血液流量,由于超声检测的无创性,早期通过超声将血流分级与肿瘤组织中的NRP1和NRP2联系起来,可能对早期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意义.本文关注血流分级与术后组织中NRP1和NRP2的关联性.

    作者:林诗彬;吴晶晶;郑恩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

    临床上可将急性胰腺炎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轻症急性胰腺炎(MAP),SAP患者病情紧急、发病迅速、临床表现复杂,易出现多脏器衰竭[1].血必净注射液由于吸收直接、方便,能在短时间内缓解SAP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全身炎症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SAP治疗中[2].本研究通过比较SAP患者经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和单纯使用生长抑素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IL)-1、6、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旨在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对SAP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及其疗效.

    作者:何周桃;韩向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