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应用于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张爱琴;张关亭;刘芳

关键词:RhD阴性血型, 抗原, 临床输血
摘要:Rh血型是目前临床上除ABO血型之外常用的输血血型[1,2],对于指导临床上输血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维护母婴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调查[3,4]显示,Rh阳性血型在中国大多数人群中高达99%以上,而Rh阴性血型相对罕见.因此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Rh阴性血型库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应用于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用于老年人无痛结肠镜对无创心排血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用于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对无创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人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各50例.Ⅰ组用依托咪酯血浆TCI,初始靶浓度设定为0.4μg/ml.Ⅱ组用丙泊酚血浆TCI,初始靶浓度设定4.0μg/ml.观察记录注药前(T0)、肠镜置入时(T1)、肠镜置入后l min(T2)、3 min (T3)和术毕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及外周阻力(SVR).结果 Ⅰ组T0、T1、T2、T3和T4各时间点的MAP、HR、CO及SVR均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MAP、CO 、CI较T0均显著下降(P<0.05),但T2、T3和T4的MAP、CO、CI较T0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HR较T0显著下降(P<0.05),但T2、T3和T4的HR较T0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SVR较T0显著上升(P<0.05),但T2 、T3和T4的SVR较T0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依托咪酯TCI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受检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谢文吉;赵桀;康振明;林慧梅;谢文钦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强化降压联合强化降脂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降压联合强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能否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方法 入选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24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目标为收缩压< 140/90 mmHg,LDL-C<2.6 mmol/L;强化治疗目标血压<120/80 mmHg,LDL-C<2.1 mmol/L.比较主要终点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血运重建和次要终点事件:再次心源性入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左心衰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组间差异.结果 终12个月共随访成功224例,常规治疗组114例,强化治疗组110例.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患者随访6、12个月的收缩压和随访12个月的舒张压均明显更低[(121.2±13.8)vs(125.1±14.1) mmHg,P =0.026;(118.9±13.2) vs(124.8±13.1) mmHg,P=0.008];且强化治疗组患者随访6、12个月的LDL-C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16±0.18)vs(2.40±0.16)mmol/L,P =0.002;(2.32±0.09) vs(1.96±0.11) mmol/L,P=0.000].但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强化降压联合强化降脂药物治疗在1年的观察期内未能给冠心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作者:珠勒皮亚·司马义;陈玉岚;布海力且木·买买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漯河市养老院老年人老年痴呆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目的 了解漯河市养老院老年人群痴呆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调查,以漯河市养老院316名60岁以上人群为调查对象,以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危险因素问卷进行测量和判别.结果 316名老人,诊断为老年痴呆患者为88例,患病率为27.8%,其中重型占63.6%,中型28.4%,轻型7.9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听力、牙齿、功能状况、保健习惯、婚姻、社会支持水平、经济状况与老年痴呆发生有关(P<0.05).结论 老年痴呆在漯河市养老院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复杂.

    作者:刘春杰;董立珉;崔明辰;康红钰;孙静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开腹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老年胆囊疾病疗效对比

    老年患者体质差,同时生理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发生改变,如胆囊壁内的收缩素含量降低、胆碱能受体水平下调、胆管弹性降低、Oddi括约肌松弛,故同时伴有胆汁瘀滞等,为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应及时治疗胆囊疾病[1,2].外科手术切除胆囊是根治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同时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腹腔镜辅助胆囊切除已广泛开展[3].本研究旨在对比开腹和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的疗效.

    作者:姜宇朋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β-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生物界中各物种对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均具有效的防御机制,这除了与后天产生的适应性免疫系统有关外,还与机体产生的抗微生物多肽和蛋白(APs)密切相关,APs包括防御素、过氧化物酶、溶菌酶、磷脂酶等多种不同分子量、不同组成的多肽和蛋白,是宿主先天性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1].其中防御素(defensins)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组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能有效地杀灭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对肿瘤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且迄今尚未发现有致病菌株对其产生耐药性,因此人们把防御素看作是一个对付细菌耐药的突破口而对其投入了较大的关注,其中为引人注目的是β-防御素[2].

    作者:魏洪涛;王国珍;李慧;李金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开封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开封市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总体幸福感量表(GBW)和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LSIA)对开封市三种养老模式下l710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三种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影响因素不同.家庭养老生活质量高(P<0.05);社区养老生活满意指数高(P<0.05);机构养老生活质量、总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指数低(P<0.05).老年人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住房面积、退休工资和患慢性病种数等.结论 应针对不同养老模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改善环境,完善功能.

    作者:于雁;林爱琴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子宫颈鳞癌中PINCH和环氧化酶-2表达及关系

    子宫颈鳞癌临床的发病年龄常表现为双峰特征,年轻患者常表现为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密切相关,而老年人发生时与机体基因和蛋白异常表达相关,与HPV相关性不明显.因此老年人鳞癌发展时基因和蛋白表达异常对病变进展的意义大.PINCH蛋白是信号传导整合蛋白,其由两个双锌离子结构域使整合素和生长因子的信号连接起来[1,2].环氧化酶(COX)-2是一种诱导型酶,可在多种细胞因子或基因的刺激下产生,并与多种肿瘤的细胞增殖、转移密切相关[3].本实验探讨老年人子宫颈鳞癌组织中PINCH和COX-2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

    作者:褚静;张永爱;李静;王立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40例

    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病人的21% ~48%,存活者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1].其中≥60岁老年人脑出血占所有脑出血的40%左右[2],是脑出血发病的主体.对于Ⅱ~Ⅳ级高血压脑出血[3]的患者,手术治疗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状态[4].本研究回顾分析采用小骨瓣开颅及传统额颞开颅血肿清除老年患者的手术疗效.

    作者:魏胜程;王志刚;曲春城;滕良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清IgG4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血清中IgG4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疾病(CAD)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28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体内血清IgG4和sIL-2R的水平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CAD病例血清IgG4(39.3 mg/dl)和sIL-2R(388 U/ml)水平显著高于无CAD患者(27.0 mg/dl,312 U/ml).sIL-2R和IgG4曲线下方的区域CAD的发生率分别为0.634和0.632.在对年龄和性别进行校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L-2R (≥509 U/ml)和IgG4(≥57.7 mg/dl)浓度的第四个四分位数与CAD相关,与第1个四分位数相比,比值比分别为2.82和4.08.结论 血管造影确诊的老年CAD患者血清IgG4和sIL-2R水平提高.提示IgG4相关免疫——炎症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周忠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中国不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对比及影响因素

    目的 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QOL)的高低,为养老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568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 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54.82±8.639),自评分为(80.32±11.225),自评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601);东、中、西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依次为:56.84±9.202,54.23±8.515,53.38±7.766;自评分依次为:83.51±9.764,79.97±10.444,77.50±12.459,不同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有差异(P<0.05).结论 西部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主观幸福感弱,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高.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的养老工作,同时根据不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特征,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提高不同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忆雄;桂莹;邹焰;冉文亮;马佳;李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包含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病死、残疾率很高.由于近年神经外科诊疗技术的提高,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残疾率却日趋升高,其中肢体偏瘫为常见,发生率高达75%[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探讨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

    作者:马国良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PCI术特点及近期预后的性别对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特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范围宽广的临床情况[1].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ACS临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特点及近期预后情况.

    作者:周全;许春平;潘少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疗效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常出现苏醒期躁动,影响其术后恢复,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给医患均带来极大不便.如何预防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已引起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2013年、行口腔颌面部手术老年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均>60岁,排除术前合并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男14例,女11例)和生理盐水组(男14例,女11例).

    作者:王子薇;时美娟;李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因为呼吸系统的局部防御功能减弱,老年患者肺功能储备减低,从而引发呼吸衰竭,预后极差[1].无创机械通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本文拟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患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61 ~76岁,平均66岁.

    作者:陈云辉;郑利先;罗巍;曾博文;陈自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100例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慢性咳嗽在慢性咳嗽的成因中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1].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散发,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较多.MP在非流行年间约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的10%~ 20%,流行年份则高达30%以上,约每隔3~7年发生1次地区性流行,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甚长,可达1年[2,3],临床表现为肺炎、支气管炎、气管炎、咽炎[4,5].本课题组发现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感染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所致运动功能损伤的价值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头部MR平扫、DWI、DTI扫描,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及方向编码彩色图(DEC).对比测量梗死侧与健侧相对应部位脑白质的各向FA值,对皮质脊髓束(CST)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r)并分级.结果 梗死灶FA值较对侧相应部位明显减低.CST穿过病灶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较差,CST未穿过梗死灶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CST损伤程度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DTI、DTF技术能够无创显示CST与缺血性脑梗死灶的空间关系,帮助判断运动功能受损情况及预测预后.

    作者:宋扬;金银华;徐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miRNA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小分子RNA(miRNAs)是一种约21 ~ 25个核苷酸、进化保守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由基因组转录生成.通过与靶基因的互补配对裂解靶mRNA或抑制翻译,导致相应蛋白质合成缺失或减少,从而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1,2].miRNAs调控机体约90%以上的基因表达,据推测,人体组织细胞内的每一个生理过程几乎均受miRNA的调控[3].生物信息学预测,人类30%编码蛋白基因由miRNA调控[4].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的异常表达广泛参与了人类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周风华;管英俊;张彩霞;陈燕春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刺络拔罐配合夹脊穴、阿是穴围刺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30例

    带状疱疹是特征为疼痛和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绝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症状,有的甚至痛如针刺刀割,频繁发作,影响饮食和睡眠.本研究采用刺络放血拔罐配合夹脊穴、阿是穴围刺加电针协同药物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比.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皮肤科及针灸科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药物组.

    作者:周斌;姚配勇;刘需祥;李慎荣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不同地域食管癌发生相关性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不同地域食管癌(EC)发生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有关EC发生与HPV感染相关的研究文献,研究纳入标准是:以原位杂交或聚合酶链反应为检测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并且研究文献所选用病例既有EC组织又有正常对照组织.结果 人选17篇文献中:EC组织标本HPV检出率为44.0%,正常对照组织中HPV阳性率为16.7%,EC组织中HPV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分布在香港、上海、福建、广东、河南、四川、河北和新疆8个区域的被检标本中HPV感染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在不同地域普遍存在,可能是EC发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作者:邰智慧;张科;李淑英;李劲涛;杜海军;周玲;杜君;朱丽华;刘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膦甲酸钠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60例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好发人群为中老年患者[1],是病毒感染,病原体多为带状疱疹病毒[2],因此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3].膦甲酸钠是新型的用于治疗疱疹病毒的药物[4].本次研究拟探究膦甲酸钠在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的中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 ~77岁,平均(56.4±7.2)岁;病程3~ 25年,平均(13.5±4.1)年.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0 ~79岁,平均(57.7±8.3)岁;病程4~26年,平均病程(14.3±5.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等因素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