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周桃;韩向阳
白细胞介素(IL)-1α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不仅参与炎症反应,而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实验显示,IL-1α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明显高表达,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并且与结直肠癌细胞肝转移有关[1].临床实验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IL-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2].迄今为止,尚未见结直肠癌中IL-1αmRNA的表达变化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αmRNA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田维军;张鑫;赵金伟;侯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子宫颈鳞癌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过程涉及多种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异常.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是新发现的基因和相关蛋白产物,参与了生物体内多种信号传导通路[1].ILK对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有重要作用[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作为细胞外基质的强效降解剂,可以溶解基底膜,为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灶形成转移提供了重要前提[3].本实验关注老年子宫颈鳞癌术后组织ILK和MMP-1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周晓宁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发生率很低,仅占颅内动脉瘤发生率的1%~5%;因周围毗邻颅神经、穿通动脉、脑干等重要组织结构[1,2],操作空间小,手术显露及手术夹闭的技术难度大.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我院收治并实施显微手术的17例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人选患者为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间,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收住我科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13例,意识障碍5例,脑膜刺激征13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视野缺损2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其中瘤顶指前4例,指上10例,指后及后下3例;患者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55.5±6.1)岁;按Hess-hunt分级:Ⅰ级3例,Ⅱ级8例,Ⅲ5级例,Ⅳ级1例;瘤体直径<10 mm9例,10 ~ 15 mm 6例,>15 mm2例;基底动脉分叉低于后床突3例,同时伴发前循环动脉瘤3例;CT扫描显示环池积血3例,鞍上池等处积血10例,积血进入脑室4例(并发脑积水1例).
作者:岳双柱;周国胜;周文科;张新中;王仲伟;金保哲;惠磊;赵新利;黄立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外科手术切除结直肠癌标本13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邻近上皮组织中的表达(P<0.05);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VEGFR-3的表达相关(P<0.05);VEGF-C、VEGF-D和VEGFR-3在不同性别、年龄、息肉史及肿瘤史样本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在是否有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VEGF-C、VEGF-D和VEGFR-3在是否发生淋巴转移的样本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大小、Duke分期、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表达对结直肠癌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与结直肠癌的形成、侵袭和转移相关.
作者:徐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生物界中各物种对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均具有效的防御机制,这除了与后天产生的适应性免疫系统有关外,还与机体产生的抗微生物多肽和蛋白(APs)密切相关,APs包括防御素、过氧化物酶、溶菌酶、磷脂酶等多种不同分子量、不同组成的多肽和蛋白,是宿主先天性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1].其中防御素(defensins)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组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能有效地杀灭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对肿瘤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且迄今尚未发现有致病菌株对其产生耐药性,因此人们把防御素看作是一个对付细菌耐药的突破口而对其投入了较大的关注,其中为引人注目的是β-防御素[2].
作者:魏洪涛;王国珍;李慧;李金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临床上可将急性胰腺炎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轻症急性胰腺炎(MAP),SAP患者病情紧急、发病迅速、临床表现复杂,易出现多脏器衰竭[1].血必净注射液由于吸收直接、方便,能在短时间内缓解SAP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全身炎症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SAP治疗中[2].本研究通过比较SAP患者经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和单纯使用生长抑素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IL)-1、6、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旨在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对SAP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及其疗效.
作者:何周桃;韩向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家兔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模型的心肌肌钙蛋白(cTnI)浓度、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改变及一氧化氮(NO)吸入对其影响,探讨NO吸入对家兔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模型受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日本大白兔30只,分为模型组10只,对家兔只进行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模型;对照组10只:本组动物只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不注射血栓栓子;吸入NO组10只: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成功后吸入NO24 h,吸人NO浓度为20×10-6 g/L.模型组、对照组、吸入NO组于模型组模型制备成功后每2h抽血一次,共2次,然后每4小时抽血一次,抽血共7次.结果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血浆cTnI浓度于4h后明显增高,16h达到高峰(0.46±0.10),与对照组比较4、8、12、16、20、24 h各试验点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吸入NO组比较,4、8、12、直到16 h达到高浓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持续到20 h;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家兔栓塞后血浆TXB2于12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4、8、12、16 h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吸入NO组比较,于4、8h和12h高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且持续到16 h仍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家兔栓塞后PGI2于16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8、12、16、20、24 h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吸入NO组比较,于8h和12、16 h高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且持续到24 h仍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血浆cTnI与血浆TXB2、血浆6-K-PGF高峰值相关性分析:血浆cTnI与血浆TXB2呈明显正相关性(r=0.99,P<0.05),血浆cTnI与PGI2呈明显正相关性(r=0.99,P<0.05).结论 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家兔血浆TXA2浓度增高是造成心肌受损的主要体液因子,吸入NO降低其浓度是保护心肌受损的主要机制.
作者:张泽明;王彦存;赵学琴;阎琦;杨卫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静脉溶栓、一般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90例老年AMI患者分为急诊PCI组170例,静脉溶栓组37例,一般治疗组83例,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ACE,包括再梗死、再发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发生率.结果 急诊PCI升高LVEF值;明显降低再发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 急诊PCI老年AMI能安全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及时灌注缺血心肌,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率.
作者:李荣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中对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31只兔易损斑块模型组随机分为易损斑块模型对照组(n=7)、低分子肝素治疗组(n=16)、辛伐他汀治疗组(n=8),治疗干预1 w后,采用ELISA法观察各组血清CRP、IL-6治疗前后浓度变化.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辛伐他汀治疗易损斑块模型组CRP、IL-6的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低分子肝素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可明显降低兔易损斑块模型组血清CRP、IL-6浓度.
作者:胡大军;刘剑萍;廖昆;贺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子宫颈鳞癌临床的发病年龄常表现为双峰特征,年轻患者常表现为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密切相关,而老年人发生时与机体基因和蛋白异常表达相关,与HPV相关性不明显.因此老年人鳞癌发展时基因和蛋白表达异常对病变进展的意义大.PINCH蛋白是信号传导整合蛋白,其由两个双锌离子结构域使整合素和生长因子的信号连接起来[1,2].环氧化酶(COX)-2是一种诱导型酶,可在多种细胞因子或基因的刺激下产生,并与多种肿瘤的细胞增殖、转移密切相关[3].本实验探讨老年人子宫颈鳞癌组织中PINCH和COX-2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
作者:褚静;张永爱;李静;王立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翻白草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宿主HeLa细胞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影响作用.方法 RSV感染宿主HeLa细胞后,选取翻白草油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翻白草油(除翻白草油预处理作用方式)组与病毒组比较,宿主HeLa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翻白草油在三种作用方式下(直接灭活、病毒复制、病毒吸附阶段)抗RSV作用可能与调节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蕾;陈光;王跃新;王淑秋;张鹏霞;王柏欣;王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老年人的身体较虚弱,很多人必须通过服用药物才能够保持生命的延续,因此,常会出现过度服用药物[1].本文拟寻找中老年人过度药物导致尿蛋白过高的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危害,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施碧云;周全魁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带状疱疹是特征为疼痛和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绝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症状,有的甚至痛如针刺刀割,频繁发作,影响饮食和睡眠.本研究采用刺络放血拔罐配合夹脊穴、阿是穴围刺加电针协同药物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比.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皮肤科及针灸科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药物组.
作者:周斌;姚配勇;刘需祥;李慎荣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爱维治保留灌肠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保护直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62名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给予爱维治保留灌肠,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估两组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时间和程度.同时对各组内治疗方式不同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及总结.结果 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实验组较对照组出现急性损伤的时间要晚(P =0.0001),而且1级及以下的损伤和2级及以上的损伤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不同放疗技术分析中,在接受IMRT较CRT直肠保护作用更佳(P<0.05).结论 爱维治保留灌肠可以防止或减轻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同时也延缓损伤的发生.
作者:姜新;辛颖;刘野;曲超;罗景华;常鹏宇;曲雅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且病情多严重且不可逆,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根治方法[1,2].老年肝硬化患者因其机体功能衰退,代谢差,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如腹水、严重的黄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以上均导致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QOL)差,死亡率增高[3].本研究调查了老年肝硬化患者QOL的现况,并分析影响QOL的相关因素.
作者:高汇波;代振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不同地域食管癌(EC)发生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有关EC发生与HPV感染相关的研究文献,研究纳入标准是:以原位杂交或聚合酶链反应为检测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并且研究文献所选用病例既有EC组织又有正常对照组织.结果 人选17篇文献中:EC组织标本HPV检出率为44.0%,正常对照组织中HPV阳性率为16.7%,EC组织中HPV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分布在香港、上海、福建、广东、河南、四川、河北和新疆8个区域的被检标本中HPV感染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在不同地域普遍存在,可能是EC发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作者:邰智慧;张科;李淑英;李劲涛;杜海军;周玲;杜君;朱丽华;刘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梗死的主要原因.丹参多酚酸盐作为一种新药,其主要成分丹参酸镁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作用及良好的耐受性,能够通过抗氧化、清楚自由基、调节血脂和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动脉炎性反应,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1,2].目前国内已经开始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鲁雅琴;王颖;何忠芳;刘琦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将136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84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52例),另选取在我院体检健康的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CD40L、IL-6、hs-CRP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中sCD40L、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980.50±142.45) ng/L、(213.27±34.58) ng/L和(8.82±0.76) mg/L,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分别为(643.58±106.72) ng/L、(160.25 ±32.80) ng/L和(6.51±0.95) mg/L,对照组分别为(163.45±24.65)ng/L、(103.65±12.26) ng/L和(3.50±0.84) mg/L,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CD40L、IL-6和hs-CRP与脑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清中sCD40L、IL-6和hs-CRP水平变化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军艳;谭军;栗延伟;朱红灿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越来越受到关注.据报道,VAP是医院内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为9% ~ 70%,病死率为50%~69%[1,2].因此,降低VAP发病率、病死率,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人工鼻及密闭式吸痰管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迟红丽;林淑梅;翟旭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南京城区老年人身体形态与功能性体适能健康状况.方法 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测试功能性体适能.结果 在男性60 ~69岁和70~79岁组间身高、体重、臀围差异显著;女性在这两个年龄组间除BMI和WHR外,其他身体形态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60岁以上组的功能性体适能均显著高于70岁以上组;在有无运动习惯组别间,功能性体适能差异显著、除身高和WHR外身体形态指标差异显著.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功能性体适能健康水平下降,部分身体形态指标下降;运动带来功能性体适能的提高和部分身体形态指标的改善.
作者:李裕全;程艳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