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和力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更年期妇女雌激素、骨代谢和骨密度水平的影响.方法 常年参加体育锻炼(锻炼组)的更年期妇女60例和不参加锻炼(对照组)的更年期妇女60例按年龄、体重、身高进行1:1配对比较,空腹测定两组的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尿Ca/肌酐(Sr)和胫骨远端1/3处的骨密度(BMD).结果 锻炼组的ALP和FSH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MD、E2、T、血Ca、P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更年期妇女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刺激雌激素分泌,提高女性雌激素水平,促进骨形成、增强BMD,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或进展.
作者:王璐;阮彩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肱骨近端骨折作为老年骨折的好发部位,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 60岁的老人,原因考虑与老年人骨质疏松以及其特有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本次试验比较手术及非手术疗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伴有复杂移位骨折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老年肱骨近端伴有复杂移位的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
作者:程旋;李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多发性脑梗死(MCI)以>60岁的老年男性多见,引起MCI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正确掌握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部位以及梗死严重程度等信息对治疗MCI以及患者的预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对脑梗死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常用的方法即为MRI和CT检查.本文旨在通过比较MRI和CT检查方法对MCI患者的预防、早期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进行评价.
作者:张猛;戴月琴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食管癌发展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阶段[1~3].因此其病程的发展往往需要5 ~10年的时间,老年人群是食管癌的高发人群.由于病程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待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才就诊时,往往已经不处于治疗的佳时期.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仍然能一定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4].术后辅助以放射治疗,可以消除术中难以清扫到的残余淋巴结,这有望改善患者预后.食管位于纵隔处,此处淋巴组织较为丰富,且转移淋巴结位置常较为分散[5].
作者:陈珊宇;林勤;李夷民;朱鹭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对冠心病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冠心病并IGT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应用阿卡波糖)37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baPWV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ET水平及baP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NO水平显著上升(P<0.05),试验组的餐后2h血糖(2 h P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hs-CRP、NO、ET水平及baPWV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baPWV与△2 h PG、△hs-CRP及△ET呈正相关(P<0.05,P<0.01),△baPWV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 阿卡波糖可以降低冠心病合并IGT患者的baPWV,改善大动脉的顺应性,延缓并逆转IGT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韩文杰;刘恒亮;康秀芬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针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盲、分层、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纳入的11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分配隐蔽的方法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55例)接受针刺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55例)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针刺5d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对治疗前及治疗后Fugl-Meyer评定法(FMA),巴氏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期3、6个月末病死/残疾率,复发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FMA、BI评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NIHSS、FMA、BI评分针刺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3、6个月末病死/残疾率,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明显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唐曦;黄玲;谢洪武;徐放明;李腊梅;宋云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发展涉及机体基因和蛋白的变化,且与肿瘤的发展有关.桥粒芯糖蛋白2(DSG2)是桥粒的主要跨膜蛋白,其正常表达对维持上皮的形态有一定价值[1].核孔蛋白复合体蛋白88(nup88)是核孔蛋白家族中的一个成员,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影响细胞的生长及演变,并且参与多种物质的转运,目前研究发现其与肿瘤的进展有一定作用[2].本文探讨DSG2和nup88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作者:林明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抑制剂联合化疗药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淋巴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BALB/c雄性裸鼠,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所有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接受奥沙利铂腹腔注射及尼美舒利灌胃,对照组仅接受奥沙利铂腹腔注射.30 d后分别使用免疫组化法与实时定量PCR法测定所有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生存素(survivin)及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的积分吸光度值与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移植瘤体积为(562.84±197.43)mm3,对照组为(812.35±105.74) 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315,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中COX-2,VEGF-C,VEGFR-3,survivin及β3-catenin蛋白的积分吸光度值与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氧化酶2抑制剂联合化疗药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并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与淋巴转移,值得推广.
作者:王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腔注药联合神经根热凝射频毁损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PHN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CT或C型臂引导定位下,进行硬膜外置管连续药物输注,持续药物输注20~ 28 d,对照组(20例)连续硬膜外置管药物输注后,在CT引导定位下,对支配相应病变区域的神经根行热凝射频毁损.记录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7d、1、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生存质量评分(QOL)、疼痛缓解率、麻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7d、1、6个月的VAS评分和QO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6个月对照组的VAS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的麻木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1、6个月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但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连续硬膜外腔注药后神经根热凝射频毁损方法治疗PHN,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此方法虽然可能造成神经支配区域麻木,但安全可行.
作者:杨立强;朱卓;倪家骧;李天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脊柱椎体松质骨的黏弹性特性研究是脊柱矫形、脊柱骨折、脱位等损伤修复、功能重建、再生机制的重要基础之一.骨力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骨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和骨受力后的生物效应,是对骨质进行平定的一种可靠方法,骨重建、骨再造、矫形外科开展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等都需要了解松质骨的力学特性[1~3].本文对国人老年和青年新鲜尸体L2、L3腰椎松质骨进行应力松弛实验,观察青年和老年尸体腰椎松质骨应力松弛力学特性的区别.
作者:李亚军;李新颖;罗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1~3].本文对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内镜表现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大肠癌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445例经大肠镜及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大肠癌的患者,其中年龄≥60岁303例,平均年龄(75.5±3.8)岁,年龄<60岁142例,平均年龄(55.2±3.8)岁.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吸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7例,按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轻度、中度、重度吸烟组.应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系统(WCST)对稳定期(住院15 d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执行功能评测.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吸烟组WCST的持续应答数(PE)、错误应答数(Re)、持续性错误数(Rpe)、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的分值随着吸烟指数的升高而升高(P<0.05),而完成分类数(CC)、正确应答数(Rc)的分值随着吸烟指数的升高而下降(P<0.05).不吸烟组WCST六项评分中PE、Re、Rpe、nRpe的分值较轻度吸烟组低(P<0.05),而CC、Re的分值较轻度吸烟组高(P<0.05).结论 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随着吸烟指数升高而加重.
作者:薛承景;殷丽楠;高锦云;赵雅宁;李建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确定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与模块,为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进一步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6名老年护理专家应用头脑风暴法初步拟订42项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采用德尔斐法对15名有丰富经验的老年护理教学、临床、管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项目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初步形成4个一级模块、13个二级模块.再次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拟订的模块进行可行性和重要性评价.结果 前2轮函询中专家终确认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为41项,重要性评分为7.0~9.8分.后2轮函询中专家终确认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模块为4个一级模块、12个二级模块.专家权威程度Ca =0.772±0.072.结论 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和模块构建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高的特点,能满足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双重要求,使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的内涵具体化和规范化.
作者:刘梦清;黄青;李灿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后者具有典型的酶学异常,而脑卒中尚缺乏特异性较高的生物化学标识物[1,2].一些检测指标包括MIHSS、梗死体积、早期神经损伤体征、生长因子等,对于脑卒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具有一定意义[2,3],但是这些指标缺乏金标准,尤其是轻症患者.炎症标识物与脑卒中体积、严重度和临床结局有关联[4,5],但是,基础神经传递途径与炎症反应和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炎症径路和胆碱能信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6].
作者:陈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型的T细胞淋巴瘤,属于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分布于淋巴结内外的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分布在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比较少见[1,2].本文拟进一步了解累及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特点,并有效分析其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并确诊为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老年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60 ~82[平均(69.5±5.3)]岁.
作者:卢菊林;胡亚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寿星宝”保健酒对小鼠皮肤的抗衰老功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80只昆明种老龄小鼠随机分成老龄对照组、保健酒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连续灌胃90d后,测定小鼠皮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与老龄对照组相比,保健酒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皮肤SOD活力、GSH-Px活力、Hyp含量及降低MDA含量.其中高、中剂量组效果较低剂量组显著,而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效果相当.结论 “寿星宝”保健酒具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 机体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及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来起作用的.
作者:向芳;张国豪;张信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可作为间接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程度的窗口,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早期反映AS的敏感指标[1,2].肾脏亦是EH易受损的靶器官之一,其发生率达42%,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而研究认为EH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能与AS和肾损害具有一定相关性[1,3].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IMT和早期肾损害的影响.
作者:吴军;唐顺忠;吴顺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7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5.7%(38/672),患者病灶部位多为皮层上(63.2%),发作时间多为早发性癫痫(73.7%),癫痫分类多为运动性大发作(60.5%),发作次数多为单次发作(71.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多为中重度(55.3%~84.2%);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和病灶范围与脑卒中后癫痫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发病时间与脑卒中后癫痫反复发作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多为早发性皮层上病灶继发单次癫痫发作,严重损害神经功能,脑出血、皮层上病灶和多脑叶病灶是脑卒中后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迟发性癫痫是脑卒中后癫痫反复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吴平;莫国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脑梗死患者在发病过程中,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发生变化,并对病变的进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病变进展中血清中S100B蛋白(S100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升高,不仅可以加速病变的进展,且对治疗起重要的抵抗作用.因此药物治疗中有效地下调相关蛋白的表达,对治疗有重要价值[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形成素-1(ANG-1)是神经细胞损伤后间质血管新生的重要蛋白,对促进间质的肉芽组织的形成及增加局部血流量有重要价值,从间质改善的角度保护神经细胞[2].
作者:何国秋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治疗的93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保留盆腔膀胱神经丛及直肠神经丛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时间、子宫切除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残余尿量<100 ml及<50 ml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感及急迫排尿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大尿流率、大膀胱压及其大逼尿肌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腹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宫颈癌的治疗过程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可作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瑜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