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王齐国;徐测梁;居来提·阿布都克热木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 重症,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ARF)致死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院近三年收治的老年重症ARF(SARF)的28 d观察期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依据预后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结果 本研究患者死亡率高达58.02%,在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中发现,死亡组与生存组在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衰竭器官数目、首次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时间、伴有基础疾病比例、生前接受3h以上手术治疗的比例、DIC患者比例均存在明显差异.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衰竭器官数和首次接受CBP治疗的时间作为老年SARF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对老年SARF临床特点资料的分析,寻找其比较全面因素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预防.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河北省33843机关职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 调查河北省机关职员(含退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率并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集河北省体检中心查体机关职员33 843例,进行身体一般情况、既往史、血脂、血糖及血压和肝脏B超检查,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3 843例符合本次试验要求,其中男性19 326例,女性14 527例,年龄18 ~93岁.排除酒精性及可疑性脂肪肝后,经B超检测出NAFLD 8 364例.NAFLD组人群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水平升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高HAFLD的发病率呈增加的趋势,而在60岁之前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264.5,P<0.01),同时相应的在男性中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女性,但是在60岁后,男女之间的NAFLD发病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河北省机关人员NAFLD的发病率较高,危险因素中男性、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代谢紊乱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赵晓云;陈伟华;路永刚;宋光耀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联用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ls)对氯吡格雷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与PPIs联用组(分别为奥美拉唑高剂量、奥美拉唑低剂量、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建立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测定血栓重量、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血管舒张剂刺激磷蛋白磷酸化(VASP-P)程度,评价PPIs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结果 奥美拉唑高剂量、奥美拉唑低剂量、埃索美拉唑、潘托拉唑与氯吡格雷联合组的血栓重量、血小板聚集率、VASP-P程度与单用氯吡格雷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组显著高于低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组(P<0.05).结论 不同PPIs对氯吡格雷的抗血栓作用和抗血小板活性没有影响.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同时可以联用PPIs,但是在联合使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时仍需慎重.

    作者:郁琼;张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多原发恶性肿瘤病因及发病特点

    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又称重复癌、多重癌等,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以肿瘤出现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种:若两种恶性肿瘤同时或在6个月内先后发生的称为同时性MPMNs;6个月以上发生的称为异时性MPMNs.MPMNs与本身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作者:王鑫洪;林考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前列腺疾病检测雌雄激素的临床应用

    前列腺的生长依赖于雌激素与雄激素之间的协同与相互影响,雌激素与雄激素形成一复合体并诱导产生前列腺增生,本研究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睾酮(Test)、雌二醇(E2)、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浓度,拟发现一定规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患者均选自我院泌尿外科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9例.其中BPH组87例,年龄64 ~81岁,平均年龄(77.5±14.8)岁;前列腺癌组42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7.1±10.6)岁.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经临床和病理确诊.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采血5ml,分离血清后检测.采集血标本前所有患者均避免直肠指检、经尿道器械检查前列腺活检等.正常对照组30例,年龄52 ~ 88岁,平均(70±13)岁,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作者:林敏;农天雷;李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坎地沙坦和美托洛尔对老年心衰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以往心力衰竭的诊断基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之上,内皮素(ET)和脑钠肽(BNP)的发现为之提供了较客观的诊断指标,以往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动脉和静脉,这些治疗方法对急性发作期的心力衰竭有效,但慢性心衰的治疗特别是远期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为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带来了曙光,特别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坎地沙坦和美托洛尔对ET和BNP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范梅贞;丁福祥;刘同库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经蝶人路神经外科术前给予帕瑞昔布联合术后局部神经阻滞对镇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联合局部神经阻滞对择期神经外科全麻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120例,入选病例采用2×2析因设计随机分为四组:A组(术前不给予帕瑞昔布及术后不行局部神经阻滞)、B组(术前给予帕瑞昔布)、C组(术后行局部神经阻滞)、D组(术前给予帕瑞昔布及术后行局部神经阻滞).记录各时间段患者的疼痛模拟评分(VAS)及测定血浆内皮素1 (ET-1)、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结果 术后1h,A组VAS评分较其他三组高(P<0.05),术后12 h内,B、C、D组明显低于A组(P<0.01),D组略低于B、C两组,三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患者术后ET-1、IL-6及Cor水平较术前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ET-1和Cor水平在术后6h达高峰,而IL-6持续增高,24h缓慢降低,给予帕瑞昔布麻醉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效果好于单纯的术后局部神经阻滞,联合应用与其比较,效果较好,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帕瑞昔布能明显缓解围术期的过度应激反应,联合局部神经阻滞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术后疼痛且持续时间更长,有更好的安全性.

    作者:宋云;闵苏;赵玲;杨刚;邹磊;律峰;李裕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Na+-K+-ATP的变化及益气活血通络方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究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Na+-K+-ATP变化及益气活血通络方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通络方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DM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Na+-K+-ATP的影响.结果 DM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含量及Na+-K+-ATP活性明显降低;益气活血通络方可升高cAMP、cGMP含量,提高Na+-K+-ATP活性.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可通过提高cAMP、cGMP含量及Na+-K+-ATP活性,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和修复.

    作者:李光;张文风;于海;马金铃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反复紫外线照射建立皮肤光老化模型

    目的 采用紫外线反复照射裸鼠局部皮肤的方法,造成皮肤光老化,探讨建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紫外线照射裸鼠背部右侧标记区域皮肤(2.5 cm×1.5 cm),并以对侧未照射皮肤作为对照,观察紫外线对皮肤老化的影响.照射方法:第1周每次给予裸鼠紫外线照射量为180mJ/cm2(180mJ/cm2为小致红斑量),第2~4周每周能量比前1 w增加1/3,分别为240、300、360 Mj/cm2,此后第5周起维持360 mJ/cm2分别至6(A组)、8(B组)、10 w(C组).每周每只裸鼠照射3次,完成后一次照射24h后处死.取标记区域照射皮肤和对侧未照射皮肤,进行HE染色,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等生化指标.结果 照射10 w(C组)的裸鼠标记区域皮肤HE染色显示表皮明显增厚,真皮组织排列紊乱,SOD、Hyp、MDA指标与对侧未照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符合光老化皮肤特性,证明紫外线局部照射裸鼠皮肤10 w的皮损状态可以作为皮肤光老化模型,用于皮肤光老化的相关研究.结论

    作者:石潇;陈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应用

    本研究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缓慢减压)治疗,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传统术式(骤然减压)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临床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SCCI患者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60~78[平均(68.92±8.05)]岁;致伤原因:车祸22例,跌伤14例,坠落伤11例,其他原因损伤9例.入院时双瞳散大12例,单侧瞳孔散大44例;其中开放性伤14例,闭合伤33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9例.

    作者:何晓斌;丁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瑞格列奈是新型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物,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关闭β细胞膜中ATP依赖性钾通道,抑制钾离子从β细胞外流,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钙通道,增加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1,2].

    作者:王娟;李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社区老年女性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石河子市社区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225名60岁及以上的女性进行入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知识平均得分为(16.14±9.49)分,得分率为31.0%,得分32分及以上者6人,及格率仅为5,4%;低风险骨质疏松牲骨折老年女性知识平均褥分为(16.50±9.48)分,得分率为31.7%,得分32分及以上者8人,及格率为7.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及年龄是影响高、低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相关知识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点加强教育程度低的老年女性及高龄女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张苇;王玉环;陆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危重症患者合并感染病情的评估作用

    危重症患者尤其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更容易合并感染,导致病情恶化.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为临床炎症指标[1].本文探讨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浓度的升高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周发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导致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炎症因子,也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之一[1].超敏CRP(hs-CRP)测定简单且能够更加灵敏地反映机体炎症系统水平.hs-CRP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hs-CRP能够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能否预测急性脑血管事件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尚未有定论.本文比较不同hs-CRP水平的患者临床资料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并探究hs-CRP升高患者导致脑梗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ICU中碳霉烯类抗生素耐药Ab(CRAb)所致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住该院ICU的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患者,通过测定Ab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CRAb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CSAb)的VAP患者进行1∶1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ICU中CRAb所致的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离出病原菌前14 d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7 d、机械通气时间≥7 d、以及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前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20.②CRAb组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0%,仅对替加环素敏感(敏感率为1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耐药率为67.7%)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 分离出CRAb前14 d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7 d、机械通气时间≥7 d及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前24 h APACHEⅡ评分≥20是ICU中CRAb所致的VAP的独立危险因素.该院ICU临床分离的Ab的耐药率较高,CRAb仅对替加环素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保持一定敏感性,仍优于其他抗生素.

    作者:费东生;曹延会;南川川;孟祥林;赵鸣雁;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恶性肿瘤死因第一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在全部肺癌患者中,约有80%~85%为非小细胞癌,主要包括鳞癌、腺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三类.非小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较晚,对放化疗敏感性差,较适合外科治疗[3].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和开胸肺叶切除两种方法,本文对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吴颖猛;黄伟钊;姜海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替比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替比夫定片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扶正化瘀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及HBV-DNA的变化情况,观察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疲乏感减轻(72.0%vs 53.0%)、食欲增加(83.0% vs 65.0%)、腹胀减轻(80.0% vs 5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例、总胆红素(TBil)复常,谷丙转氨酶(ALT)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HA、LN、PⅢP、Ⅳ-C有较大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CHB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应用替比夫定片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能改善肝功能,疗效好于单用替比夫定.

    作者:高海丽;杨道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膀胱肿瘤38例

    90%以上膀胱肿瘤为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对于浅表性膀胱肿瘤,我们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术后显著降低了了膀胱肿瘤的复发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膀胱癌患者38例,其中男30例,女8例,年龄55~85岁,平均64.5岁.其中以血尿为首发症状就诊34例,体检时发现4例,病程1 ~1.5年,平均5个月.其中首次发病32例,肿瘤切除术后复发6例,其中肿瘤单发27例,肿瘤多发11例(5例为复发肿瘤),均为浸润非肌层膀胱肿瘤,分级为1~2级,肿瘤浸润深度≤T2a.

    作者:于惠翀;李洪军;张树泉;齐威;潘宝河;戴青岩;张德发;杨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社区老年人消化慢病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我国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1].本探讨社区老年消化慢病患病情况以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012年9~11月整群抽取唐山市路北区乔屯办事处下属的各居委会所属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 500人,其中男760人,女740人,年龄60~98岁,平均(70.24±8.44)岁.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疾病或言语障碍不能配合者.

    作者:景丽伟;张超;陈长香;李建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ACS患者20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00例,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随机将UAP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75 mg/d)组,AMI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P选择素、vWF水平变化.结果 AMI组与UAP组P选择素、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vWF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氯吡格雷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P选择素、vW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P选择素、vWF水平治疗前后差值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选择素、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治疗后P选择素和vW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治疗后P选择素、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选择素、vWF与ACS的发病过程有关,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ACS患者预后,且安全性好.

    作者:淡雪川;冯大超;王艳;郭菁桦;管一平;梁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基于老年人身心功能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日渐增多,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变化趋势[1].纵观几十年来,养老方式从家庭养老经历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至现今提倡的居家养老以及多种养老方式并存;养老观念从消极、被动至积极、主动养老[2];养老服务内容从低层次的满足日常生活照料至提倡应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及精神慰藉.但众多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从宏观角度探讨养老方面模式体系的构建等.本研究日本居家养老经验,针对城市社区居家老年人,基于其身体和心理功能状况,细化与之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内容,使社区能够更加完善、更加系统化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作者:孙皎;安力彬;李文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