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余德珍;高文香;李秋

关键词: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原因, 防护措施
摘要:采血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每天可能会面对锐器伤,接触感染等危险因素,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常见的职业伤害.由于人群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感染率的升高,加之这几种病原体感染存在窗口期,在采血过程中,由于防护意识淡漠、防护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保护自己,采血护士很容易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因此采血护士因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日趋加重.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与相应对策分析

    经济发展了,国家对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手术室的护理职业危害国家也重视起来,本文分析了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护的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职业的安全.

    作者:蒋桂香;范玉霞;崔彬;马洪香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误诊的探讨

    目的 探讨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情况,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4例误诊的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误诊的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首诊科室不同,内科各专业均可出现,以呼吸、神经、血液、骨科、消化等专业为主.结论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增加以及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实用,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有增长趋势,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不明原因发热及肺外疾病首诊,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全面分析,合理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作者:余美琼;陈学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初探

    目的 了解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与医院护理水平提升的关系,探索出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具体途径,为医院护理的进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调查问卷法.对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从6个方面进行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倡导护理服务文化后,护理的作息时间得以改变、医院的文化建设得到重视、病人的权利得到尊重、病人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病人对护理人员表示积极的肯定.结论 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对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作者:翁明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小儿手足口病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儿手足口病住院的186例患儿的相关信息.结果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及时转上级医院,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结论 对重症患儿进行详细观察,早期发现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花荣;寒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112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80.36%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达到Ⅲ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荣权;林振;苏伟青;叶维聪;黎法斌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关于口腔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口腔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现状,指出了口腔实践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关于加强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提高实践操作技能,调整教学结构,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促进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多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应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并结合我国口腔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学生在口腔实践学习中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作者:陈伟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全面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事件链与计算机管理该类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是全身性、全球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虽有缓慢发展、急性突变的特点,但却是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疾病;对该人群的健康知识教育很重要且很迫切,其挑战性是健康促进任务具长期性与普及性;笔者从事心血管专业二十余年并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人群实施计算机全程管理,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林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文拉法辛缓释片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临床中使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取得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首先给予2组患者常规脑血管治疗、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中加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对照组加用安慰剂的治疗.之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AMD、NIHSS和ADL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HAMD、NIHSS和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中的3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PSD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

    作者:曾志金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现代几种新型抗病毒生物制剂的探讨

    抗病毒药不仅用于对人类的治疗,也广泛地用于其他领域.如粮业、水产业和养殖业方面.本文针对病毒具备的特性,结合应用实践,对几种新型抗病毒生物制剂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李欣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超微中药治痹症的临床观察

    超微中药饮片应用于临床尚属首创.为了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选择治疗骨质增生和痹症、特别是腰痹症,同原同方进行分组比较,原方32例、超微102例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超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宁家勇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不同类型肺癌的CT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肺癌分为4种主要组织类型,即鳞状细胞癌、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或称肺泡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它们囊括了约90%~95%的肺癌,其他一些少见类型有:类癌、腺鳞癌及混合性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文章主要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肺癌的CT表现.

    作者:李冬雷;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对社区居民焦虑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针对性地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方法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HAMA量表对乌鲁木齐市东后南社区202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肯定有焦虑的有30人,占调查人数的14.9%,影响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质、是否伴发躯体疾病等.结论 社区居民中焦虑问题突出,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指导.

    作者:马金霞;李新华;马军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超声诊断成像的新方法概述

    超声成像能直观地观察到人体的一些组织和器官的图像,具有可实时、动态观测的优点,而且仪器操作方便和安全,价格也较便宜,因此,超声成像已经成为医学临床诊断基本的工具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论述了该技术近年来所发展起来的新方法.

    作者:孙喜燕;宁伟;董利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规范陪护管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规范陪护管理对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自我科室2010年4月起,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加强对科室内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对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共500例患者进行调查,作为本次试验的实验组,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500例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者之间是否有明显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500例,共发生院内感染17例,占3.4%,与对照组10.4%(52/500)比较,差异明显J<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陪护管理能够达到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是临床应对患者陪护较多、人员较杂、护理管理较为困难的主要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秀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胎盘早剥43例的产前诊断和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及处理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产前诊断方法,分析其临床处理措施.结果 胎盘早剥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下腹持续性疼痛、胎心率异常甚至消失,并出现血性羊水.其临床主要处理方法:为患者终止妊娠,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胎盘早剥患者有赖于医生的早期诊断,使用多种方法,提高诊断率,并积极采取措施,以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张群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内镜所见对反流性食管炎分型及治疗的指导作用

    目的 观察复方地榆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疗效,进而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分型.方法 复方地榆煎每日1剂,分4次服,与奥美拉唑20mg早晚各1次各60例对照.结果 复方地榆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疗效总有效率90.57%,对照组为76.92%.结论 复方地榆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为反流性食管炎以“火毒内蕴”为基本辩证分型奠定了理论依据.

    作者:段素社;张学林;苏振华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增强CT扫描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措施

    为了使患者能够顺利进行CT增强扫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我们根据在进行增强CT扫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思瑾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因孕妇生理和解剖位置的改变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甚至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7].因此.严密的病情观察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依据很重要.现将本组5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肖艳玲;谢少华;陈丽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胸膜CT特征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胸膜CT特征表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CT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并胸膜改变的患者67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2例,良性病变患者25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胸膜CT表现.结果 恶性组胸膜弥漫线状增厚和胸膜钙化发生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结节状增厚、不均匀环状增厚、条带状不规则增厚和纵隔胸膜受累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膜CT特征性改变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豪二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关于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课程教学分析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关于关于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与此,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在新时期的临床教学中,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课程教学应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改善教育理念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加强专用教材的改进,提高高校教师的师资队伍水平.希望相关人员加以借鉴和思考,优化高等教育中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课程的教育.

    作者:马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