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路平;宋光耀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70% ~ 80%肺癌确诊后往往丧失手术治疗的佳时机.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治疗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措施[1,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作者:苏月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与急性心肌梗死一样,不稳定斑块是它们共同的病理特征;而由于不稳定型斑块的存在,易出现急性血栓事件,即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或心源性猝死[1].临床上44%~ 72% UA可发展为AMI,因此阻止疾病的进行性恶化,使之恢复稳定状态极为重要[2].目前临床上对于UA的治疗,主要采取稳定斑块、缓解症状、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国鼎;颜民伟;邹怡;应曰幸;吴竞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老年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为11.5%,便秘对人体影响时间长,能诱发结肠癌、乳腺疾病、老年性痴呆,甚至加重高血压,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而致死亡[1].由于老年人机体代谢功能衰退,病理机制复杂多变,治疗应辨证施治,标本兼顾[2,3].中医辨证多为气虚推动无力,浊气不能下移.对于气虚型便秘应以益气健脾为主,同时润肠通便[4].本研究对收治的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昌珍;张怡;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多巴丝肼(美多芭)对帕金森病患者(P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美多芭对PD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PD患者32例,均经美多芭治疗5个月,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cy,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各项参数(Vm,PI)评价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Hcy和MV,PI的变化,并分析Hcy变化和脑血流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美多芭治疗5个月后患者血浆Hcy显著升高(P<0.01),而MV和PI无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Hcy变化同Vm变化成负相关,同PI变化成正相关,与服用美多芭剂量无明显相关.结论 美多芭治疗5个月可致PD患者血浆Hcy升高,但对其脑血流动力学尚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永久;程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湖北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RFLP、基因测序技术,对175例老年T2DM患者和20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老年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 MIND1 3316(G→A)、MTTL1 3243(A→G)、MIND13394( T→C)、MIND14216(T→C) MIND14164(A→G)和MIND2 5178( T→C)变异率分别为3.26%、2.72%、1.71%、4%、34.9%;对照组检出3316(G→A)突变2例(0.99%)、4164 5例(0.99%)、5718(T→C)变异64例(32.3%),未检出3394、4216的点突变;两组间3394(T→C)变异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2DM组5178A基因型血清TC水平低于5178C基因型(P<0.05),但TG、LDL-C、HDL-C、apoA、apoB、Lp(a)水平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394( T→C)与老年T2DM患者的易感性有一定关联,5178(T→C)变异与湖北地区老年汉族人T2DM的脂代谢相关.
作者:汤冬玲;李栋;文重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不一,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1].NAFLD是西方国家常见的慢性肝病,在亚洲国家NAFLD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2].因此,NAFLD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医学研究热点.
作者:任路平;宋光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老年肺炎患者感染病原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对我院临床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实验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青年组肺炎患者病原细菌分布有明显差异(P <0.001).老年组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三代头孢、四代头孢、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较为敏感,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青年组则对头孢类敏感性高,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不如老年组严重.两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老年组与青年组肺炎病原细菌分布不同,老年性肺炎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和医院的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张晶;袁玉涛;梁小亮;黄连江;宣迎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其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特征,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脑梗死预后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发脑梗死患者121例,再发脑梗死患者193例和正常对照62例,分别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评确定有无认知功能障碍;根据我院64排CT及MRI确定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住院天数并记录结果.结果 在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为9.7%,首发脑梗死组为34.7%,再发脑梗死组为60.6%;在高龄、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左大脑半球病变、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方面首发脑梗死组和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无认知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合并吸烟或饮酒史的再发脑梗死组与无吸烟或饮酒史的再发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首发脑梗死组和再发脑梗死组在记忆力、回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方面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首发脑梗死组、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在住院天数、出院时NIHSS和Barthel与无认知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入院时Bart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再发脑梗死较首发脑梗死更易导致认知功能障碍;高龄、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合并吸烟及饮酒时再发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左大脑半球病变、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更易导致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方面,尤以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减退为著;首发脑梗死组、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重,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作者:刘春红;梁华峰;冯丽娜;孙侃;唐娟;徐上知;王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智能障碍,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的患病率已达1.1%~3.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因此,寻找血管性痴呆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分析银杏达莫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秀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清开灵(QKL)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开灵注射液高剂量组( QKL 40 mg/kg)、清开灵注射液低剂量组(QKL 20 mg/kg),每组1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再灌120 min制备心肌I/R损伤模型.检测QKL对I/R损伤大鼠血清中LDH、CK、AST、SOD、MDA、NO含量的影响;同时以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QKL高剂量组及QKL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DH、CK、AST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及NO含量降低(P<0.01).QKL高剂量组及QKL低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QKL高剂量组及QKL低剂量组心肌细胞iNOS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QKL可能通过抑制iNOS,对大鼠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丽红;卜丽梅;于艳华;李琼书;石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一直以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在老年人病死原因中占主要地位,AMI时心电不稳定性增加了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而AMI低钾血症状态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2].积极有效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即可用于猝死症状的治疗,又可用于防止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笔者对老年AMI患者常规化验血钾,并予预防性补钾治疗,维持血钾浓度4.0 ~5.0 mmol/L,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钱玉军;张楠;张德智;王京;谢永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17( IL-17)、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68)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n=68).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小剂量组68例(阿托伐他汀10 mg/d,口服)和大剂量组68例(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IL-17和MMP-3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IL-17和MMP-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2w,大剂量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s-CRP、IL-17和MMP-3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且大剂量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小剂量组(均P<0.01).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快速降脂达标,能迅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可提高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李强;李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乳酸杆菌对老龄小鼠外周血T细胞膜型CD28( mCD28)和血清中T细胞可溶性CD28( sCD28)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龄小鼠雌雄各半,分为乳酸杆菌试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老龄小鼠T细胞mCD28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sCD28的含量.结果 乳酸杆菌试验组外周血T细胞mCD28的表达水平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乳酸杆菌试验组血清中sCD28的含量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结论 乳酸杆菌可以通过上调外周血T细胞mCD28的表达和降低血清中sCD28的含量而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作者:洪亮;陈其御;王萍;沈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50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两组患者均给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个性化的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管的过程,它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实现对每个人全面健康的保障服务[1].探索新形势下我国老年健康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老龄化人口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而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积极意义.
作者:熊韵波;刘勤;齐玉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与健康有关QOL测定量表(WHO QOL-100)进行调查.结果 80岁组患者QOL总评分明显低于60和70岁组患者(P<0.05);无配偶患者明显低于有配偶患者(P<0.05);月收入< 800元患者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WHO QOL-100总评分越高(P<0.05).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主要受婚姻、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影响;独立性领域主要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社会关系领域主要受年龄、婚姻、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影响;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主要受年龄、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配偶、月收入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WHO QOL-100总评分越高.结论 可以从婚姻状况、月收入和文化程度3个因素着手,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QOL.
作者:马雯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全血细胞减少症( pancytopenia,PCP)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各疾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130例老年PCP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老年PCP患者病因和各疾病的实验室及骨髓检查等情况.结果 ①130例老年PCP患者,非血液系统疾病81例(62.3%),血液系统疾病36例(27.7%),不明原因13例(10%).②血液系统疾病的三系血细胞减少多表现为轻、中度,非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减少和贫血多表现为中、重度,血小板减少为极重度,两者三系血细胞减少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组间比较,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骨髓增生异常增生征(MDS)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Hb与尿素氮(BUN)、肌酐(CERA)呈直线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37695,P<0.05;r=-0.495 44,P<0.05).⑤MA的乳酸脱氢酶(LDH)值明显高于MDS,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PCP有多种病因,以非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其三系血细胞多为轻、中度减少.MCV和LDH对MA和MDS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老年PCP应常规行骨髓检查.
作者:顾发卉;王颖;李小丰;陈鹏;王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涉及多种细胞、多种分子的参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生物学基础[1,2].磷酯酰肌醇激酶(PI3K)家族在上述细胞中表达呈现出种类和亚型的差异,是细胞调节具第二信使特征脂类衍生物生成的重要催化酶,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3,4].深入阐释PI3K的调控机制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本文就PI3K的结构与功能、PI3K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宋丽;王玉玲;苏琦;石鑫;程熠;郑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亚急性衰老联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血脂等方面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区别.方法 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S组、AS+衰老组和衰老组.14 w后处死、取材,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根据公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TC、TG、LDL、oxLDL、AI水平升高(P<0.05),AS+衰老组HDL含量降低(P<0.05),各组SOD水平降低(P<0.05).与AS组比较,AS+衰老组TC、LDL、oxLDL、AI水平升高(P<0.05),HDL-C、SOD含量降低(P<0.05).结论 在AS模型基础上加入D-半乳糖干预造成一定程度的老化可加剧AS模型大鼠TG、TC、LDL、HDL、oxLDL、MDA、SOD指标的变化.
作者:迟惠英;陈川;郁志华;陈久林;申定珠;邢三丽;赵红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在吸烟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及2型糖尿病吸烟组,PCR法检测中期因子在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中期因子在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吸烟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 吸烟可以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期因子的表达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晓蕾;时艺珊;柏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