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关系

何安明;刘华山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 自我和谐, 幸福感
摘要:人的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领域之一即是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1].人的内心是由各种观念和态度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如果内部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严重冲突,就会逐步实现内部和谐或一致性.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总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目前心理学界已经把幸福等同于主观幸福感[2 ]本文拟探讨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2例疗效观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THA)和股骨头置换.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以上的患者治疗多采用髋关节置换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1-3],本文拟回顾性分析老年THA和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随访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姚进;赵允;仲从丽;于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AR-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ax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 PAR-2)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Bax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SLIGRL-NH2 (0.5,1,3 mg)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制作心肌I/R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cl-2和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cl-2和Bax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SLIGRL-NH2(1、3mg)组的Bcl-2显著升高、而Bax显著降低(P <0.05~0.01).结论 I/R可诱导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 mRNA表达上调,而PAR-2活化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Bax mRNA的表达和促进Bcl-2 mRNA的表达,起到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刘阳;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银杏达莫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智能障碍,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的患病率已达1.1%~3.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因此,寻找血管性痴呆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分析银杏达莫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秀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酸杆菌对老龄小鼠T细胞膜型CD28和血清中可溶性CD28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乳酸杆菌对老龄小鼠外周血T细胞膜型CD28( mCD28)和血清中T细胞可溶性CD28( sCD28)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龄小鼠雌雄各半,分为乳酸杆菌试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老龄小鼠T细胞mCD28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sCD28的含量.结果 乳酸杆菌试验组外周血T细胞mCD28的表达水平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乳酸杆菌试验组血清中sCD28的含量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结论 乳酸杆菌可以通过上调外周血T细胞mCD28的表达和降低血清中sCD28的含量而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作者:洪亮;陈其御;王萍;沈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关系

    人的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领域之一即是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1].人的内心是由各种观念和态度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如果内部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严重冲突,就会逐步实现内部和谐或一致性.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总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目前心理学界已经把幸福等同于主观幸福感[2 ]本文拟探讨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何安明;刘华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清开灵进行联合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相比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虽比较少,但两组相比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文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

    目的 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状及培训需求情况,分析改善养老护理人员现状及提高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选取辽宁省30家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通过访谈和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572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平均年龄(41.02±5.67)岁,以女性为主,以小学文化程度居多,多数护龄在1年左右,近一半人员工资处于800 ~1 100元;持证率6.99%,近一半人员未受过培训,两成人员对培训效果不太满意;九成人员愿意接受培训,对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技能培训的需求人数多占94.23%,其次是心理护理需求.结论 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欠合理,专业素质偏低,培训情况不容乐观,培训部门应科学地参考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黄菲;张会君;尹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对血清瘦素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对血清瘦素(Leptin)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111例为研究组,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43例为对照组,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瘦素的测定并测定腰臀比(WHR)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对研究组进行相关性分析.再把研究组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和<70岁组,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SBP、DBP、WHR、Leptin、IMT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老年高血压组leptin与BMI具有相关性(r=0.85,P<0.01),IMT与年龄、WHR、Leptin呈正相关(P<0.01).≥70岁组IMT及Leptin明显高于<70岁组.结论 老年高血压组leptin及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组中leptin与IMT明显相关.增龄是IMT及leptin增高的一个因素.

    作者:贾灿萍;单其俊;张旭东;孙恒芳;陈军;于祥;周押琴;王晓玲;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PE,并评价PE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以及该疗法的安全性,同时解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结果 PE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58.14%,明显高于对照组(3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9,P<0.05).另外,治疗后血清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CHO)、胆碱酯酶(CHE)、血氨(NH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肌酐(Cr)等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60岁年龄组患者有效率高于≥60岁年龄组(x2=5.21,P<0.05),早期有效率高于中期(,=4.34,P<0.05),隔日1次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每日1次或每周2次(x2=5.52、4.10,P<0.05).结论 PE可明显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患者的年龄、病情分期及治疗频次是影响PE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锦瑜;陈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腹补片固定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普通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可见直肠黏膜、直肠或者乙状结肠向下脱出肛门外,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并不多见.完全性直肠脱垂可引起阴部神经受损、肛门功能失禁甚至感染等,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有硬化剂注射等非手术方式及经腹或经会阴手术治疗[1].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我院收治的成人全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腹直肠补片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回访.

    作者:姜洋;刘晓彬;李春生;高宇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其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特征,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脑梗死预后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发脑梗死患者121例,再发脑梗死患者193例和正常对照62例,分别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评确定有无认知功能障碍;根据我院64排CT及MRI确定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住院天数并记录结果.结果 在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为9.7%,首发脑梗死组为34.7%,再发脑梗死组为60.6%;在高龄、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左大脑半球病变、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方面首发脑梗死组和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无认知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合并吸烟或饮酒史的再发脑梗死组与无吸烟或饮酒史的再发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首发脑梗死组和再发脑梗死组在记忆力、回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方面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首发脑梗死组、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在住院天数、出院时NIHSS和Barthel与无认知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入院时Bart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再发脑梗死较首发脑梗死更易导致认知功能障碍;高龄、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合并吸烟及饮酒时再发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左大脑半球病变、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更易导致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方面,尤以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减退为著;首发脑梗死组、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重,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作者:刘春红;梁华峰;冯丽娜;孙侃;唐娟;徐上知;王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和CT检查,将患者按照脑梗死发生的时间、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是否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等情况进行分组统计,比较不同情况下MRI和CT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分析MRI和CT用于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 按照梗死发生时间分组,颅脑CT对于早期脑梗死的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MRI(P <0.05);按照梗死灶大小分组,颅脑CT对于小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按照梗死部位分组,颅脑CT对于脑干及小脑部位的梗死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按照是否为血管性痴呆分组,颅脑CT对于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梗死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 <0.05),而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梗死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而言,颅脑CT和MRI都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但MRI对于早期、小病灶、后颅凹梗死灶、多发脑梗死痴呆的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

    作者:杜飞;郭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对HTL导致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omocysteine Thiolactone,HTL)所致在体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HTL 50 mg/kg灌胃8w的方法制造在体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同时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40 mg/kg灌胃.8w后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血清中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阿托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HTL抑制的大鼠胸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增强血清中SOD、GSH-Px的活性,升高NO水平和CGRP,降低ET、MDA的含量,与HTL损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毕艳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缺血耐受中线粒体及细胞色素C的作用

    脑动脉自然闭塞或由于治疗疾病原因而人为闭塞可能会造成脑缺血损害,其发展取决于很多病理生理机制的内在联系,例如神经递质的释放、膜离子成分的崩溃、线粒体功能障碍、凋亡机制的触发、反应性氧的产生、炎性细胞的释放、血脑屏障的破坏、微循环灌注的障碍及很多其他因素[1-4].

    作者:苏静;姜长斌;尹剑;刘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衰老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等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亚急性衰老联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血脂等方面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区别.方法 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S组、AS+衰老组和衰老组.14 w后处死、取材,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根据公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TC、TG、LDL、oxLDL、AI水平升高(P<0.05),AS+衰老组HDL含量降低(P<0.05),各组SOD水平降低(P<0.05).与AS组比较,AS+衰老组TC、LDL、oxLDL、AI水平升高(P<0.05),HDL-C、SOD含量降低(P<0.05).结论 在AS模型基础上加入D-半乳糖干预造成一定程度的老化可加剧AS模型大鼠TG、TC、LDL、HDL、oxLDL、MDA、SOD指标的变化.

    作者:迟惠英;陈川;郁志华;陈久林;申定珠;邢三丽;赵红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阳性药地尔硫卓组,YLSC低剂量组(2.50 mg/kg)、YLSC高剂量组(5.00 mg/kg).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复制大鼠I/R模型.观察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LVEDP和±dp/dtmax的变化,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a+ -K+ -ATP酶(Na+ -K+ -ATPase)、Ca2+ -ATP酶(Ca2 -ATPase)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YLSC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HR、MAP和±dp/dtmax,升高LVEDP(P<0.05或P<0.01);YLSC还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MDA的释放,增加SOD、Na+-K+-ATPase和Ca2+ -ATPase的活性(P <0.05或P<0.01).结论 YLSC能改善I/R大鼠的心功能,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保护Na+ -K+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有关.

    作者:覃斐章;简洁;黄建春;黄仁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研究

    目的 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进行质量评价,为抑郁的针灸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利用Review Manage4.2.7软件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表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评估,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83个临床试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评价其质量.结果 本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普遍不高.结论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加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规范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凌;符文彬;吴泰相;欧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国老年健康管理模式构建

    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个性化的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管的过程,它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实现对每个人全面健康的保障服务[1].探索新形势下我国老年健康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老龄化人口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而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积极意义.

    作者:熊韵波;刘勤;齐玉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H)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TNF-α、hs-CRP、MCSF)的影响.方法 120例ACS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LMH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测定血清TNF-α、hs-CRP、MCSF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218,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9.864,P<0.05).两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TNF-α、hs-CRP、MCSF)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在ACS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LMH治疗老年ACS患者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来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作者:胡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的肾保护作用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常见的可危及生命的动脉退行性病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在65岁以上男性死亡原因中居第10位[1].AAA分为肾上型和肾下型,外科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其中AAA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已被公认为是远期疗效确切持久的首选经典术式,但由于在阻断腹主动脉行人造血管置换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可发生剧烈波动,同时可引起阻断部位以下重要脏器尤其是肾脏的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因此肾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乌司他丁作为蛋白酶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循环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近年来该药物的多效性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学领域探索的热点之一,但目前乌司他丁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国内报道甚少.本文拟观察在老年AAA患者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中乌司他丁对肾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万超;金立民;王金;韩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