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

黄菲;张会君;尹姣

关键词:养老机构, 护理人员, 现状
摘要:目的 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状及培训需求情况,分析改善养老护理人员现状及提高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选取辽宁省30家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通过访谈和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572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平均年龄(41.02±5.67)岁,以女性为主,以小学文化程度居多,多数护龄在1年左右,近一半人员工资处于800 ~1 100元;持证率6.99%,近一半人员未受过培训,两成人员对培训效果不太满意;九成人员愿意接受培训,对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技能培训的需求人数多占94.23%,其次是心理护理需求.结论 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欠合理,专业素质偏低,培训情况不容乐观,培训部门应科学地参考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手指黏液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手指黏液囊肿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好发于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和一侧的皮肤内,直径一般不超过1.5 cm,多见于中指.既往治疗多采取局部切除直接缝合法或穿刺抽取黏液注入药物的保守疗法[1],效果不佳,较易复发.我科自2003年以来通过X线平片与MRI等辅助检查确诊并采用将囊肿壁彻底切除、骨赘咬除、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远侧指间关节黏液囊肿,术后囊肿无复发.

    作者:许涛;刘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的预后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的预后,并分析病变受累血管及病变部位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所有患者随访资料较完整,患者发病时间均<7d.对患者行Barthel指数(BI)评估及残障量表(MRS)评估,对预后的不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受累血管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98例患者,在患病后的2年内未发生残障与轻度性残障(0~3分MRS)患者达77.2%,严重残障(MRS 4~5分)患者达18.3%,而病死率为4.5%.预后不良主要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r =5.007,P<0.001)有关,同时与颅脑近中远段受累(r=9.263,P<0.001)及颅内病变个数(r=2.487,P<0.001)较多有关.结论 大部分患者的预后都较好,尤其是年龄小、单一病灶者,预后恢复较好.急性后循环缺血,依据病变不同部位,预后也不同.

    作者:刘雅林;赵丽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不一,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1].NAFLD是西方国家常见的慢性肝病,在亚洲国家NAFLD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2].因此,NAFLD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医学研究热点.

    作者:任路平;宋光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

    目的 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状及培训需求情况,分析改善养老护理人员现状及提高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选取辽宁省30家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通过访谈和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572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平均年龄(41.02±5.67)岁,以女性为主,以小学文化程度居多,多数护龄在1年左右,近一半人员工资处于800 ~1 100元;持证率6.99%,近一半人员未受过培训,两成人员对培训效果不太满意;九成人员愿意接受培训,对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技能培训的需求人数多占94.23%,其次是心理护理需求.结论 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欠合理,专业素质偏低,培训情况不容乐观,培训部门应科学地参考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黄菲;张会君;尹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的肾保护作用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常见的可危及生命的动脉退行性病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在65岁以上男性死亡原因中居第10位[1].AAA分为肾上型和肾下型,外科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其中AAA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已被公认为是远期疗效确切持久的首选经典术式,但由于在阻断腹主动脉行人造血管置换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可发生剧烈波动,同时可引起阻断部位以下重要脏器尤其是肾脏的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因此肾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乌司他丁作为蛋白酶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循环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近年来该药物的多效性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学领域探索的热点之一,但目前乌司他丁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国内报道甚少.本文拟观察在老年AAA患者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中乌司他丁对肾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万超;金立民;王金;韩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尽管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在临床上已使用了许多年,但近年来关于其是否能更有效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尚存在争议[1].有研究报道其可较好地改善呼吸衰竭,避免患者经受气管插管的痛苦;亦有研究认为NIPPV并不能降低气管插管率,而且若使用不当还有可能延误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2].本研究旨在评估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作者:林志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2例疗效观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THA)和股骨头置换.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以上的患者治疗多采用髋关节置换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1-3],本文拟回顾性分析老年THA和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随访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姚进;赵允;仲从丽;于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

    目的 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50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两组患者均给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脂褐素和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金莲花黄酮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重、脂褐素和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各兰个剂量组和维生素E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8 w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从第9周开始每日上午分别口服灌胃给药,1次/d.给药8w后,取脑,称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中脂褐素的含量,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荭草苷和牡荆苷能显著增加小鼠脑重,降低小鼠脑组织中脂褐素的含量.光镜观察,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空泡变性.各治疗组比模型组都有所恢复,其中以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剂量组恢复效果明显.电镜观察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发现,模型组神经细胞中细胞核膜的结构不清和变形,脂褐素的沉积增多,线粒体损伤,部分内质网扩张、肿胀和空泡样变,各治疗组比模型组细胞核膜都有所恢复,以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恢复效果明显.结论 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能够提高小鼠脑重,降低小鼠脑组织中脂褐素的含量,改善衰老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结构.荭草苷中、低剂量组的作用优于牡荆苷,荭草苷和牡荆苷的高剂量组与维生素E作用相当.

    作者:饶娜;杨国栋;安芳;王书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houkroun'sPRF在口腔种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是继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之后的新一代血小板浓缩制品.PRF首先由法国科学家Choukroun等于2000年提取制备,并逐渐应用于口腔、颌面整形外科.PRF延续了上一代血小板浓缩制品PRP的优点,同时兼具成骨能力强、制备过程简单、完全取自于自体血、无需添加任何生物制剂等特点,避免了伦理道德的争议及血液交叉感染的风险.国内外学者将PRF分别与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体骨和其他骨替代材料等复合应用于上颌窦提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等种植手术中,并在其疗效和机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实验研究.

    作者:张明锐;郭丽娟;李艳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针刺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治疗组治疗MS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肥胖症方面的总有效率虽较对照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FIns、IR、TG、FPG与体重、BMI、腹围呈正相关;HDL、LDL、SBP、DBP与体重、BMI、腹围无明显相关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R、FIns、HDL、FPG、DBP得到不同程度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G均下降,但治疗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DP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对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明确且优于单纯针刺,尤其对中心性肥胖的疗效更为显著,且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IR水平.

    作者:骆悠;黄桂宝;李宝;樊莉;朱晓平;韩永耀;张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衰老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等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亚急性衰老联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血脂等方面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区别.方法 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S组、AS+衰老组和衰老组.14 w后处死、取材,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根据公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TC、TG、LDL、oxLDL、AI水平升高(P<0.05),AS+衰老组HDL含量降低(P<0.05),各组SOD水平降低(P<0.05).与AS组比较,AS+衰老组TC、LDL、oxLDL、AI水平升高(P<0.05),HDL-C、SOD含量降低(P<0.05).结论 在AS模型基础上加入D-半乳糖干预造成一定程度的老化可加剧AS模型大鼠TG、TC、LDL、HDL、oxLDL、MDA、SOD指标的变化.

    作者:迟惠英;陈川;郁志华;陈久林;申定珠;邢三丽;赵红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吸烟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中期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在吸烟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及2型糖尿病吸烟组,PCR法检测中期因子在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中期因子在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吸烟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 吸烟可以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期因子的表达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晓蕾;时艺珊;柏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对血清瘦素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对血清瘦素(Leptin)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111例为研究组,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43例为对照组,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瘦素的测定并测定腰臀比(WHR)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对研究组进行相关性分析.再把研究组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和<70岁组,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SBP、DBP、WHR、Leptin、IMT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老年高血压组leptin与BMI具有相关性(r=0.85,P<0.01),IMT与年龄、WHR、Leptin呈正相关(P<0.01).≥70岁组IMT及Leptin明显高于<70岁组.结论 老年高血压组leptin及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组中leptin与IMT明显相关.增龄是IMT及leptin增高的一个因素.

    作者:贾灿萍;单其俊;张旭东;孙恒芳;陈军;于祥;周押琴;王晓玲;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hs-CRP及MMP-3水平的变化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17( IL-17)、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68)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n=68).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小剂量组68例(阿托伐他汀10 mg/d,口服)和大剂量组68例(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IL-17和MMP-3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IL-17和MMP-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2w,大剂量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s-CRP、IL-17和MMP-3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且大剂量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小剂量组(均P<0.01).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快速降脂达标,能迅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可提高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李强;李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神经调节素对痴呆大鼠模型海马区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NRG)-1β对实验性老年痴呆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30只,经左侧脑室微量注射淀粉样蛋白β1~40( Aβ1~40)建立实验性痴呆模型,经右侧脑室注射NRG-1β干预治疗,Y型电迷宫检测动物认知功能,原位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神经细胞TNF-α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经侧脑室注射NRG-1β治疗后,大鼠较模型组认知能力显著改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TNF-α表达减弱(P<0.05).结论 NRG-1β可能下调炎性因子TNF-α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而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王利华;张睿;田强;陈燕;张美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缺血后大鼠脑实质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Gadd45β蛋白的表达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组织中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Gadd45β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抗神经损伤和促神经修复方面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I/R组、腹腔注射PDTC组(PDTC组),假手术组和脑I/R对照组均在缺血再灌注后腹腔注射与PDTC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蛋白的表达情况,用Zea Longa评分法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脑I/R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蛋白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后6h开始增高,12h进一步增高,24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但48 h和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PDTC组大鼠脑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蛋白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脑I/R组但仍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仍然是在24 h Gadd45β蛋白表达到高峰,之后开始降低.脑I/R组、腹腔注射PDTC组大鼠在造模术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相同变化趋势,PDTC组大鼠在造模术第3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脑I/R组(P<0.05).结论 PDTC可以抑制Gadd45β蛋白的表达.Gadd45β可能有促进受损的神经元再生和修复作用.

    作者:李建瑞;李长清;刘迎梅;刘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止嗽散治疗老年人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喉源性咳嗽为喉部引起的呼吸系统咳嗽,近年来由于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加重,加之空气粉尘、气候变迁、空气干燥、异味气体的刺激及病毒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导致喉源性咳嗽发病率日渐增多,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多以抗生素消除炎症为主,临床疗效不满意,且长期应用易出现耐药现象,将疾病转变为慢性迁延性疾病.中医药治疗可根据病人体质进行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止嗽散是清代名医程钟龄的名方,是治疗咳嗽的经典名方,临床广泛应用治疗喉源性咳嗽.本研究应用止嗽散治疗我院近年收治的咳嗽患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薛向上;徐文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银杏达莫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智能障碍,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的患病率已达1.1%~3.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因此,寻找血管性痴呆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分析银杏达莫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秀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其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特征,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脑梗死预后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发脑梗死患者121例,再发脑梗死患者193例和正常对照62例,分别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评确定有无认知功能障碍;根据我院64排CT及MRI确定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住院天数并记录结果.结果 在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为9.7%,首发脑梗死组为34.7%,再发脑梗死组为60.6%;在高龄、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左大脑半球病变、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方面首发脑梗死组和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无认知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合并吸烟或饮酒史的再发脑梗死组与无吸烟或饮酒史的再发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首发脑梗死组和再发脑梗死组在记忆力、回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方面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首发脑梗死组、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在住院天数、出院时NIHSS和Barthel与无认知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入院时Bart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再发脑梗死较首发脑梗死更易导致认知功能障碍;高龄、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合并吸烟及饮酒时再发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左大脑半球病变、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脑叶病变、白质病变、脑萎缩更易导致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方面,尤以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减退为著;首发脑梗死组、再发脑梗死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重,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作者:刘春红;梁华峰;冯丽娜;孙侃;唐娟;徐上知;王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