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钠血症确诊为小细胞肺癌1例

程政平;南善姬;范佳;李红晔;吴杰

关键词:低钠血症, 小细胞肺癌
摘要:低钠血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恶性肿瘤中也不少见,主要分布在肺癌、消化道肿瘤及颅内肿瘤中,以小细胞肺癌为多见.我科收治1例顽固性低钠血症患者,经检查后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本文通过对该例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寻找低钠血症的病因,以尽早发现恶性肿瘤,为患者争取放疗或化疗的机会.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对比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而且其发病率逐年提高.手术治疗后患者可早期离床活动,恢复关节功能,已成为骨科医师的共识.自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板固定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

    作者:瓦庆德;张天宏;吕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预警指标

    目的 探索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损害的早期预警指标,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高血压前期患者100例,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与血管功能损害的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24 h微量尿白蛋白、尿酸(UA);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超声等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前期人群多合并有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膳食方式如高盐摄入、吸烟、酗酒等.NO水平下降、ET-1水平显著上升;尿白蛋白排泄增加、UA水平升高;炎症标记物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提示内膜增厚.结论 尽管血压在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受损,可能是其心、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基础.应积极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干预,尤其是血管功能已明显受损的患者.

    作者:夏碧桦;冉群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是近年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1,2],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本文回顾分析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为其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简崇东;黄荣珍;黄建敏;蒙兰青;李雪斌;黄瑞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糖负荷在2型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饮食治疗是不可或缺的治疗2型糖尿病措施,而合理饮食是饮食治疗成败的核心问题.寻找简便易行的食谱制定方案一直是营养专家和医学糖尿病学家共同致力的研究问题.以血糖负荷( glycemic load,GL)为指导的饮食方案及饮食干预对糖尿病营养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柳;谢虹;章泾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19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P19细胞经冠脉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P19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RT-PCR法检测GA-TA-4基因相对表达量.2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P19细胞移植组(n=11)和培养液对照组(n=11).通过结扎左冠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冠脉结扎后7d,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直接经冠脉注入P19细胞和培养液.分别于心梗前、细胞移植前、细胞移植后1 w和4 w对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移植后4w,P19细胞移植组在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直径(LVESD)和舒张末直径(LVEDD)方面与移植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经冠脉移植的P19细胞可显著改善心功能.

    作者:金鹏;申星花;杨庆辉;李学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5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单纯给予钙+维生素D制剂,观察组采取综合营养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骨密度与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对预防和改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元浚;杨发满;李蓉;刘冀;李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安庆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状况

    目的 了解安庆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状况.方法 采用自编的《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50名老年人以调查其健康意识状况.结果 安庆市社区老年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家人共同居住、不同等级社区健康意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目前不同工作状况和不同经济水平的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差异显著(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在情感、认知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社区老年人这方面的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意识的提高.

    作者:周非;李静;陈俊钦;刘一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初发性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尿道和宫颈排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降落PCR法检测初发性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尿道和宫颈HSV排放情况.方法 对每位初发性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均取1个拭子,采用降落聚合酶链式反应(TD-PCR)对临床标本进行鉴定.结果 共检测38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男性尿道口标本28个,初发性7个,复发性21个;女性宫颈管标本10个,初发性和复发性各5个.经降落PCR方法鉴定,均为HSV-Ⅱ.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的HSV-PCR阳性率分别为83% (10/12)和46.2% (12/26)(x2=4.66,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初发性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尿道和宫颈HSV排放的情况不同,初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排毒率高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作者:陈昭;刘原君;刘全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整合素β1在脑神经胶质瘤的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及Ki-67抗原在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中的作用,以便为临床判断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措施及评价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例正常脑组织及40例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中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病理指数(PI)及其与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β1及Ki-67抗原均不表达.在脑神经胶质瘤中整合素βl表达于瘤细胞的胞质、胞膜及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且主要表达于肿瘤侵袭边缘的瘤细胞及血管基底膜的内皮细胞,其表达是在细胞质、胞膜及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出现棕色或棕黄色染色;在脑神经胶质瘤中Ki-67表达于瘤细胞的胞核,其表达是在胞核出现棕色或棕黄色染色.在Ⅰ、Ⅱ级神经胶质瘤标本23例中阳性3例、弱阳6例,阻性表达率为39.13% (9/23),PI值为6.52±7.42,在Ⅲ、Ⅳ级神经胶质瘤标本17例中强阳性3例、阳性7例、弱阳4例,阳性表达率为82.35%(14/17),PI值为26.41±25.12,Ⅰ、Ⅱ级与Ⅲ、Ⅳ级间差异显著(P<0.05).在神经胶质瘤中的Ki-67 LI范围为2%~30%,Ⅰ、Ⅱ级与Ⅲ、Ⅳ级神经胶质瘤的Ki-67 LI分别为12.09%±8.10%及19.12%±8.89%,Ⅰ、Ⅱ级与Ⅲ、Ⅳ级间差异显著(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整合素β1与Ki-67抗原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整合素β1及Ki-67抗原的表达在Ⅰ、Ⅱ级神经胶质瘤组明显低于Ⅲ、Ⅳ级,与神经胶质瘤增殖及侵袭性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神经胶质瘤病理分级的重要指标.

    作者:邱虹;李云超;阚志生;韩依轩;陈广;于向东;庄雅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肥胖老年患者行二氧化碳气腹中肺换气功能的变化及保护措施

    目的 探讨肥胖老年患者行CO2气腹中换气功能的变化及保护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的236例老年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正常组( 18.5 kg/m2< BMI <22.9 kg/m2,n=120)和肥胖组(25.0 kg/m2< BMI< 29.9 kg/m2,n=116).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前后各种参数.结果 对照组和肥胖组气腹后潮气量较气腹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压力峰值气腹后较气腹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气腹后呼吸道压力峰值为(21.3±2.9)cmH2O显著高于对照组[(16.8±2.5)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呼气末CO2浓度达到45 mmHg时,肥胖组动脉血CO2分压(PaCO2)、pH、碱剩余(BE)分别为(47.25±7.36) mmHg、(7.31±0.02)和(-3.44±1.87)mmol/L与对照组[(36.87±32.61) mmHg、(7.37±0.04)和(-2.95±1.3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加重CO2气腹对老年患者换气功能的影响,降低腹压能减轻这种负性作用.

    作者:李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ACI)在我国临床发病率、致死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常以神经保护为主要措施.我院采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ACI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间发病入院的ACI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46 ~78[平均(62.8±11.5)]岁.入选标准符合ACI诊断标准[1],并且满足下列条件:

    作者:欧明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Bcl-2抑制剂S1通过内质网途径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 探讨Bcl-2抑制剂S1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S1低剂量组(S1 2.5 μmol/L)、S1中剂量组(S1 5 μmol/L)和S1高剂量组(S1 10 μmol/L),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1可以明显降低B16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S1后B16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同时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以及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CHOP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分子化合物S1可以通过内质网凋亡信号通路引起B16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李亚平;钟加滕;张志超;衣豪伟;李晓宁;崔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的新剂型——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 LA/CL 80∶20)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的载药纤维对T24细胞产生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PI和Annexin V双染法)检测载药纤维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经不同质量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处理48 h后,细胞变圆变小,细胞膜模糊,染色质浓缩并分裂成块状,并出现多个凋亡小体.(2) 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递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加,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结论 载药纤维作用于T24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地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岳磊;黄丽萍;岳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手术150例麻醉体会

    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在死亡以前至少经受一次以上的手术治疗.有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年手术病人中,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Ⅲ级以上者占总数的60.2%,大部分ASAⅢ级以上病人并存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1,2],老年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青壮年,因此,麻醉前详尽地评估病情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术中严密观察、妥善处理是老年人麻醉成败的首要关键.另外,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发展越来越广泛,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也越来越多.但由于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明显降低;

    作者:乔昕;潘振祥;乔士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桡骨小头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肘部骨折的三分之一,其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克氏针内固定术、可吸收螺钉髓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桡骨小头单纯切除、桡骨小头置换等多种方式.对于严重的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采用何种术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笔者2005 ~ 2010年对我院严重桡骨小头骨折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6例,经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李龙杰;李宏伟;纪振中;尹弘霁;程连杰;孙中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联合CTA、CT灌注成像评价颅内外血管搭桥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血管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颈动脉系统特别是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早期准确地评价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进行进一步正确治疗至关重要.CTA及CT灌注成像(CTP)不仅可评价动脉斑块的位置、斑块的性质,明确脑血管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还可定量评价脑组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本研究采用CTA及CTP技术评价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前后脑组织血流动学变化.

    作者:王嵩;夏爽;李牧;郭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研究进展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指因胸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或)神经根,产生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OPPL病情发展缓慢,患者发病年龄为40 ~ 59岁[1],当出现神经症状时影像学表现往往显示压迫严重.OPLL保守治疗无效,当确诊之后,应当手术治疗.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手术入路及对OPPL具体分型,但是胸椎椎管减压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慢,而且瘫痪概率较大.

    作者:刘波;李野;刘景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注预防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成熟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对照组予右美托咪定0 μg/kg,低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啶5μg/kg,中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高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定15 μg/kg.在10%水合氯醛4 ml/kg腹腔麻醉下,经右侧股动脉直接测压,经左侧股静脉置人导管给药.在实验组中,通过左侧股静脉10 min泵人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ml.10 min后以1ml/h泵入预定剂量0.75%的布比卡因,直至动物产生中毒症状为止,立即停止用药.布比卡因中毒的界定:ECG波形发生改变,增宽幅度>基础值20%,或出现心律失常、心率变化>基础值25%,MAP下降>25%.动物产生局麻药中毒症状时通过右侧股动脉抽取动脉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布比卡因浓度.分析给人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与血中布比卡因浓度的关系.结果 四组实验大鼠的体重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布比卡因血浆药物浓度为(2.73±1.00) μg/ml;低浓度组的布比卡因血浆药物浓度为(2.79±1.09) μg/ml;中浓度组(4.63±1.56)μg/ml;高浓度组(3.61±1.60)μg/ml.对照组与中浓度组、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布比卡因引起的心脏毒性反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贾佳;金立民;杨希革;王丹;李洪生;严进军;张新敏;夏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亚砷酸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效应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增殖实验分别观察亚砷酸钠对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的影响;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c-Jun、c-My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亚砷酸钠浓度增加,漂浮的细胞越来越多;细胞增殖抑制率越来越高;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大多数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呈典型的剂量-效应关系;亚砷酸钠下调HUVEC的c-Myc mRNAs水平.结论 亚砷酸钠通过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提示其在地砷病引起的血管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陆;董雪;赵琪珩;刘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精氨酸甲基化衍生物,由甲基化蛋白生理降解而成.ADMA是主要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该酶为合成一氧化氮(NO)所需,具有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血浆ADMA浓度升高会造成NO合成受损,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作者:黄慧琳;葛媛媛;冷吉燕;付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