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潇;赵钦;张玉宇;姜新;曲雅勤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1].本文通过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日常饮食行为,旨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作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更好地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效果.
作者:常娜;李菲;柏玉萍;刘璐;马洪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从20~30岁的年龄层开始,人们的各项生理机能将会逐渐恶化,这种生理上的损害将会在不远的将来或多或少地引发一些健康问题或者使生活质量下降.只有在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有针对性的运动上加以改进,才能延缓这种下降的趋势.
作者:敬石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S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黏度、血浆浓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黏度、RBC压积水平差异性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全血还原黏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上治疗组则升高明显(P<0.01).结论 药物结合心理干预不仅对助于整体提高脑血栓的疗效,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作者:许贞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以DM周围神经病变(DPN)常见.DPN导致DM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提高DM患者死亡率[1].目前DPN尚无特效治疗,但目前已有依帕司他用于治疗DPN的相关报道及临床研究,并取得良好疗效[2].本研究观察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赵方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睡眠紊乱与躯体、心理疾病或过早死亡显著相关[1].老年人一般睡眠持续时间较短,夜间觉醒次数较多,而睡眠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身体活动(PA)与睡眠的关系一直是各学科研究热点,PA活跃的老年人表现出较少的睡眠问题[2],尽管睡眠与活动的关系日益被关注,但尚无研究通过睡眠日志、睡眠评估工具比较PA活跃者与长期静坐者的睡眠参数[3].本文拟评估PA对老年人平均总睡眠时间(TST)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凯艳;李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稳定剂量治疗6个月,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收集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收集到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缓心衰进程,减慢心肌的重塑,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治疗,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进;李欣;胡钢;许臣洪;胡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PSD-95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造模14 d后用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将大鼠断头取脑后,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情况,并用蛋白印迹方法观察大鼠海马PSD-95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存在记忆障碍,而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有大量凋亡神经元,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与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海马CA1及CA3区PSD-95蛋白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明显促进VD大鼠海马组织PSD-95蛋白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VD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宇;张明艳;王燕;王波;赵永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Wistar大鼠生后AQP1在肾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取出生后1d、7d、14 d、21 d、28 d、3 m、6 m、9 m、12 m、15 m和18m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肾脏,10%中性甲醛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方法,对肾脏的AQP1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 生后1d到生后4w,AQP1的表达量降低;此后,AQP1的表达逐渐增多,到生后6个月达到高峰,随后表达趋于稳定.同时,AQP1在髓质的表达强于在皮质的表达.结论 AQP1在生后肾的表达有明显的时间和区域性差别.
作者:杨立明;路红;姜文华;郝利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缺血组(I)、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银杏叶处理组(GBE组).复制大鼠视网膜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GBE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100 mg/kg,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fos和c-jun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各组动物c-fos表达阴性.对照组和缺血组c-jun呈阴性表达,IR组和GBE组视网膜c-jun表达阳性.IR组c-jun和TUNEL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较大.GBE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双阳性染色细胞比例降低.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够对抗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视网膜细胞损伤,其抗损伤机制与调节c-jun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晓宁;李旭;张晓;李红岩;刘茂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通过卡巴拉汀治疗AD 3年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继续服用卡巴拉汀治疗,研究组转换为美金刚治疗.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转换前与转换后第12、24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1)研究组患者MMSE、ADAS-cog、ADL及GDS评分在转换治疗后第12、24周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临床疗效满意,MMSE 12 w有效率86.7%,24w有效率90.3%;ADAS-cog 12 w有效率38.7%,24w有效率87.1%;ADL12 w有效率19.4%,24w有效率51.6%:GDS 12 w有效率41.9%,24w有效率6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AD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同类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干预作用.方法 血管源性MCI(vMCI组)12例,非血管源性MCI(nvMCI组)12例,健康对照组10例,并对vMCI和nvMCI组进行rTMS干预.刺激点位于双侧前颞区,频率为1Hz,刺激强度为静息运动阈值(RMT)的80%,刺激量为600 pulses/d,连续治疗5 d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w,共6个疗程.所有受试在rTMS干预前后均行EEG、P300及临床记忆量表(CMS)测试,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vMCI组与nvMCI组及rTMS治疗前后EEG、P300及CMS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治疗组忆商(MQ)值显著增高(P<0.05);vMCI组MQ变化率高于nvMCI组(P<0.05).各治疗组P300潜伏期较干预前缩短,波幅升高(P<0.05);各治疗组rTMS干预后,慢波频带(δ~θ频带)相对功率比呈降低趋势,快波频带(α~γ频带)相对功率比呈升高趋势;且vMCI组较nvMCI组,上述改变更为明显;健康对照组则表现为慢波频带相对功率比升高,快波频带相对功率比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 通过rTMS治疗,不同类型MCI患者MQ值、P300及脑电相对功率比均趋于改善,且vMCI组诸项指标的改善明显高于nvMCI组;而健康对照组在无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存在增龄性的认知功能减退.
作者:祝本菊;姜美娟;陶华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患者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影响及其与老年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2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73例患者予综合干预,干预方案为:改变生活方式+氢氯噻嗪+替米沙坦+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对照组154例患者未予综合干预.随访观察3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脉压和平均脉压指数及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平均脉压为(51.36±6.22) mmHg、平均脉压指数为(0.39±0.02),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8例(16.18%),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3例(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人的脉压和脉压指数采取适当运动、改变生活方式及氢氯噻嗪、替米沙坦、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减少老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邓景元;刘亚民;吕雅丽;杨林;张敏;冯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群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老年住院病人中继循环系统疾病之后的第二大主要死亡原因[1].60岁以上老年肿瘤患者大多一经确诊即是处于肿瘤晚期阶段,一般不能开展手术根治,造成了肿瘤死亡原因居于高位[2].
作者:马晗;张琳琳;黄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3月龄和6月龄APPswe/PS△E9小鼠脑组织,利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APPswe/PSAE9小鼠和对照小鼠脑组织中bcl-2、caspase-9以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同月龄的对照小鼠相比,APPswe/PS△E9转基因小鼠中,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凋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王晓映;刘鹏;朱华;徐艳峰;马春梅;代小伟;刘颖;秦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约占50%.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约有5%患有AD.并且随着增龄,患病率增加.
作者:李尚霖;周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Siemena Somation Sensation DSCT对77例临床诊断为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连续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至左右髂总动脉.结果 诊断真性主动脉瘤10例,假性主动脉瘤16例;主动脉夹层按Debkey型,Ⅰ型12例,Ⅱ型6例,Ⅲ型20例.结论 DSCT在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方面具有方便快捷,诊断正确率高等优点.对于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等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大伟;孙晓艳;熊文激;张文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性般骨头坏死( SANFH)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法 采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激素模型组及藻酸双酯钠药物干预组.将各组动物饲养6 w,采用心脏穿刺方法取血4ml检测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处死大鼠后取股骨头和肝脏分别做光镜标本,观察股骨头及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 激素模型组比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P<0.05),CRP水平升高(P<0.05).用药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但各组间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腊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光镜下肝脏形态学显示激素模型组大鼠肝脏存在脂肪变性及不同程度肝纤维化,而股骨头形态学显示骨小梁变细、稀疏,结构不十分清晰,排列欠规则,空骨陷窝率增多.藻酸双酯钠药物干预组上述改变略减轻.结论 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大鼠血脂、CRP水平明显变化,并伴有肝脏及股骨头病理改变,藻酸双酯钠通过降脂、抗凝作用改善股骨头坏死.
作者:李桂波;杜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2、4、8天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人院后、第1、2、4、8天之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平均厚度呈正相关(r=0.31,P<0.01).结论 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病程的延续和严重程度没有预示作用.
作者:肖湘雪;白树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视网膜血管网与老年人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眼科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并同意接受测试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受试者需进行彩色眼底照相及认知能力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逻辑记忆测试、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词汇联想测试(COWAT),一般认知能力评分(GCA).后期处理眼底相并测量视网膜血管网的几何参数,包括视网膜动脉当量(RAE)、视网膜静脉当量(RVE)、动静脉比率(AVR)、分支系数(BC)、分支夹角(ω).广义线性模型使用协方差分析(ANCOV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C中位数较理论佳BC值之间的偏差与CA(η2=0.034,P=0.02)及语言流畅性(η2=0.037,P=0.01)存在显著相关性.分支夹角较理论佳夹角值(75°)的偏差与逻辑记忆显著相关( η2 -0.026,P =0.03).RAE、RVE、AVR未证明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视网膜微血管可以作为脑微血管情况的替代指标”的观点.
作者:夏矾;刘早霞;赵劲松;张妍;苏冠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Bcrp1+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物流式细胞仪分选HeLa细胞系中Bcrp1+表型细胞,并利用Boden小室侵袭试验检测两组Bcr1+表型及Bcrp1 -表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Hela细胞系中存在Bcr1+细胞,比例为7.1%.Bcrp1+表型组侵袭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为99±14.2,侵袭深度为(365.61±52.32)μm;Bcrp1-表型组侵袭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为57±13.3,侵袭深度( 301.04±53.81)μm.Bcrp1+亚群细胞穿透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及穿透深度均明显强于Bcrp1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rp1+表型Hela细胞具备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其中可能含有宫颈癌干细胞,Bcrp1可能成为宫颈癌干细胞标记物.
作者:张松灵;张海鹏;王建六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