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生后Wistar大鼠肾AQP1表达水平

杨立明;路红;姜文华;郝利铭

关键词:AQP1, 肾, 出生后
摘要:目的 研究Wistar大鼠生后AQP1在肾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取出生后1d、7d、14 d、21 d、28 d、3 m、6 m、9 m、12 m、15 m和18m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肾脏,10%中性甲醛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方法,对肾脏的AQP1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 生后1d到生后4w,AQP1的表达量降低;此后,AQP1的表达逐渐增多,到生后6个月达到高峰,随后表达趋于稳定.同时,AQP1在髓质的表达强于在皮质的表达.结论 AQP1在生后肾的表达有明显的时间和区域性差别.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降压降脂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降压降脂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人选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16例,给予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 mg/d)作为基础治疗,2 w后随机分为联合组、降压组及降脂组,每组72例.分别给予坎地沙坦(8 mg/d)和(或)瑞舒伐他汀(10 mg/d)降压、降脂治疗12个月.测量血压、血生化、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三组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下降幅度较降压组、降脂组显著(P<0.05).结论 降压联合降脂治疗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动脉弹性,强于单一的降压或降脂治疗.

    作者:胡小亮;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孙尚文;王舒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组织匀浆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目的 模拟体内微环境,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脑组织匀浆诱导下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程度.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hUC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抗原CD29、CD44、CD45、CD105、CD34、HLA-DR;制备大鼠脑组织匀浆与hUCMSCs共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共培养3d后细胞内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脑组织匀浆培养hUCMSCs后,细胞表达nestin、NSE及GFAP,而正常培养的hUCMSCs不表达.结论 脑组织匀浆可以诱导hUC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作者:王宪英;吴红海;秦亚斌;侯艳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62例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占大肠癌急性肠梗阻的60%左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明显增多,目前大约10%~30%的结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而当梗阻症状出现时已属癌症晚期,手术切除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主要手段.由于人们对疾病的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切除癌肿,又要能够保留肛门排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术期的处理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本文分析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的疗效.

    作者:李天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南通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南通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现状,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QOL-BREF及自制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南通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同卷714份.结果 南通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分((x)±s)分别是:生理领域64.99±11.19,心理领域61.05±9.84,社会关系领域65.74±10.18,环境领域59.06±10.41,QOL自评65.14±17.16,健康自评71.06±14.22.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睡眠状况、个性是否乐观、体育锻炼是影响老年人生理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方式、食欲、人际关系、个性是否乐观、体育锻炼及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心理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婚姻状况、医疗保险费用的负担方式、人际关系、个性是否乐观、体育锻炼及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社会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方式、居住条件、人际关系、个体是杏乐观、体育锻炼及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环境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鼓励老年人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红;肖静;庄勋;蓝绍颖;许熙国;高月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56例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2.5%~13.5%)较年轻人低,但老年患者一般病史较长,部分患者原先就有椎间盘突出,症状较轻或者经保守治疗好转,后随着增龄,退变因素的参与,椎管狭窄再度出现或加重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2].由于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别于青壮年,对于老年患者需采取不同处理措施.本文回顾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富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与滋阴利肺汤佐治老年肺结核患者疗效及其机制

    老年人肺结核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且患病时间长,常易发生耐药性,并已经形成了一种感染-耐药-复发-再传染的恶性循环.中医药治疗结核具有提高抗菌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中毒症状,缩短疗程作用.

    作者:黄春合;覃后继;何延专;黄其文;黄美金;覃雪英;陆春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克银Ⅰ号方对银屑病患者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克银Ⅰ号方对银屑病患者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克银Ⅰ号方组)和对照组(阿维A胶囊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处蜡块包埋表皮中促凋亡基因Fas、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促凋亡相关基因Fas、bax的转阴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克银Ⅰ号方对银屑病治疗有效;可影响银屑病患者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ax的表达.

    作者:马学伟;孙国强;陈虎;张培红;云雅卿;王家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常形成巨大危害,其主要特点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加重[1].目前临床对该病治疗措施有限,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主要治疗手段则是采用吸入剂治疗[2,3].本文旨在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侯小华;张秀华;曹书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1].本文通过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日常饮食行为,旨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作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更好地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效果.

    作者:常娜;李菲;柏玉萍;刘璐;马洪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变化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心率变异(HRV)分析可预测心脏性猝死,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的活动性、均衡性及相关病理状态[1].而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自主神经与血压波动关系密切,不同HRV对高血压患者会产生不同影响,在预测恶性心律失常与病死率方面具有敏感性与特异性[2].

    作者:邱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稳定剂量治疗6个月,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收集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收集到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缓心衰进程,减慢心肌的重塑,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治疗,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进;李欣;胡钢;许臣洪;胡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1],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受阻、耐受力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严重者可并发心肺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总结老年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怀丽梅;王玫红;赵鑫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安徽省池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与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池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池州市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71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池州市农村老年人总体生存质量平均得分为66.18±8.39,各领域得分分别为:生理56.04±16.87、心理60.09±11.69、社会关系56.37±9.49、环境58.68±11.4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收入水平、UCLA孤独量表得分、家庭支持情况和经济来源分别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因素众多,关注老年人健康的同时,更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和家庭支持情况对其的影响.

    作者:刘娟娟;董青;冯晓明;董永海;郑睿智;李杰;黄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同类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同类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干预作用.方法 血管源性MCI(vMCI组)12例,非血管源性MCI(nvMCI组)12例,健康对照组10例,并对vMCI和nvMCI组进行rTMS干预.刺激点位于双侧前颞区,频率为1Hz,刺激强度为静息运动阈值(RMT)的80%,刺激量为600 pulses/d,连续治疗5 d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w,共6个疗程.所有受试在rTMS干预前后均行EEG、P300及临床记忆量表(CMS)测试,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vMCI组与nvMCI组及rTMS治疗前后EEG、P300及CMS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治疗组忆商(MQ)值显著增高(P<0.05);vMCI组MQ变化率高于nvMCI组(P<0.05).各治疗组P300潜伏期较干预前缩短,波幅升高(P<0.05);各治疗组rTMS干预后,慢波频带(δ~θ频带)相对功率比呈降低趋势,快波频带(α~γ频带)相对功率比呈升高趋势;且vMCI组较nvMCI组,上述改变更为明显;健康对照组则表现为慢波频带相对功率比升高,快波频带相对功率比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 通过rTMS治疗,不同类型MCI患者MQ值、P300及脑电相对功率比均趋于改善,且vMCI组诸项指标的改善明显高于nvMCI组;而健康对照组在无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存在增龄性的认知功能减退.

    作者:祝本菊;姜美娟;陶华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MMP14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中的分布

    目的 研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MP14)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Multiplex 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百色地区624例壮族个体的MMP14染色体基因组上rs1003349 G/T、rs3751488 A/G和rs1042704 A/G进行基因分型,结合Hapmap计划第二期公布的四个人群SNPs分型数据,分析这五个人群的遗传结构.结果 壮族人群MMP14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为:ra1003349(GG 35.4%、GT 50.2%和TT 14.4%)、ra3751488(AA 13.9%、AG 47.8%和GG 38.3%)和rs1042704(GG 98,9%、AG 1.1%和AA 0%).MMP14基因SNPs在壮族人群的分布频率与在欧洲白人、非洲黑人、日本东京人和北京汉族人群中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中存在MMP14基因多态性,且与欧洲白人、非洲黑人、日本东京人和北京汉族人群均有显著差异的遗传成分存在.

    作者:周庆辉;黄秀峰;王金花;杨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比索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室重构的影响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并发于冠心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冠心病患者不断增多,其心房颤动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且多数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左房室重构的发生率也较高;而心房颤动会明显影响患者心功能,还可能发生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房颤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以DM周围神经病变(DPN)常见.DPN导致DM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提高DM患者死亡率[1].目前DPN尚无特效治疗,但目前已有依帕司他用于治疗DPN的相关报道及临床研究,并取得良好疗效[2].本研究观察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赵方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AMPK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约占50%.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约有5%患有AD.并且随着增龄,患病率增加.

    作者:李尚霖;周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Bmi-1与Ki-6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明确Bmi-1与Ki-67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 对病历资料完整的38例肺腺癌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Bmi-1与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Bmi-1与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肺腺癌的癌组织中,Bmi-1和Ki-67阳性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mi-1:71.1% vs 14.3%;Ki-67:76.3%vs5.7%,P<0.05).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Ki-67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此外,Bmi-1和Ki-67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Bmi-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参与了肺癌的增殖与转移,Bmi-1和Ki-67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判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孟秀香;刘丹丹;聂慧玲;刘纯青;刘奔;赵宝霞;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管生成素Ⅱ表达及其检测价值

    目的 检测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管生成素(Ang)Ⅱ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98例VD患者静脉血及脑脊液.同时选取正常成年人血清标本50例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AngⅡ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NSE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AngⅡ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NSE和AngⅡ表达量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血清NSE和AngⅡ表达量与脑脊液NSE和AngⅡ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 V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和AngⅡ异常表达.二者共同促进疾病进展,早期检测NSE和AngⅡ表达可能对判断患者病情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黄树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