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

常娜;李菲;柏玉萍;刘璐;马洪喜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饮食状况, 干预对策
摘要: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1].本文通过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日常饮食行为,旨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作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更好地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以DM周围神经病变(DPN)常见.DPN导致DM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提高DM患者死亡率[1].目前DPN尚无特效治疗,但目前已有依帕司他用于治疗DPN的相关报道及临床研究,并取得良好疗效[2].本研究观察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赵方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皮质激素对股骨头坏死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性般骨头坏死( SANFH)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法 采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激素模型组及藻酸双酯钠药物干预组.将各组动物饲养6 w,采用心脏穿刺方法取血4ml检测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处死大鼠后取股骨头和肝脏分别做光镜标本,观察股骨头及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 激素模型组比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P<0.05),CRP水平升高(P<0.05).用药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但各组间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腊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光镜下肝脏形态学显示激素模型组大鼠肝脏存在脂肪变性及不同程度肝纤维化,而股骨头形态学显示骨小梁变细、稀疏,结构不十分清晰,排列欠规则,空骨陷窝率增多.藻酸双酯钠药物干预组上述改变略减轻.结论 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大鼠血脂、CRP水平明显变化,并伴有肝脏及股骨头病理改变,藻酸双酯钠通过降脂、抗凝作用改善股骨头坏死.

    作者:李桂波;杜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大鼠血清胃促生长素、内脏脂肪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胃促生长素( Ghrelin)、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探讨两因子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Wistar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为2型糖尿病组(DM组,16只);设正常Wister大鼠为对照组(NC组,12只).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Ghrelin、Visfatin浓度,并测定大鼠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及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计算大鼠肥胖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1)与NC组相比,DM组血清Ghrelin水平降低(P<0.05),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P<0.05);(2)血清Ghrelin与肥胖指数、内脏脂肪含量、FPG、FINS虽负相关(r分别为-0,673、-0.415、-0.228、-0.427),与ISI、H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9、0.354);血清Visfatin与内脏脂肪含量、FPG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6、0.259),与HDL-C呈负相关(r=-0.285);Ghrelin与Visfatin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指数是血清Ghrelin水平的主要变量(r=-0.673,P<0.001),内脏脂肪含量是血清Visfatin水平的主要变量(r=0.456,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hrelin水平降低且与ISI密切相关,Visfatin水平升高而未发现与ISI有关系.肥胖指数是血清Ghrelin的独立影响因子,内脏脂肪含量是血清Visfatin的独立影响因子.Ghrelin、Visfatin的分泌调节和生理作用无密切关系.

    作者:马慧;王文汇;毛艳华;宓宝斌;张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妇科手术患者镇静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妇科手术患者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三组,各19例.观察Ⅰ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 10 min后,接着以0.2;μg·kg-1 ·h-1持续输注;观察Ⅱ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 10 min后,接着以0.4μg·kg-1·h-1持续输注;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直至手术结束.观察患者术前、手术开始、开始后30 min以及术毕时BIS值和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Ⅱ组患者手术开始、开始后30 rin以及术毕时BIS值明显下降,Ramsay评分明显上升,与术前相比或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观察Ⅰ组相比,观察Ⅱ组患者手术开始以及开始后30 min Ramsay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主要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低血压和恶心呕吐,未出现呼吸抑制.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静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后以0.4 μg·kg-1 ·h-1持续输注右美托眯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镇静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董红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膳食钠盐摄入量、体质指数与年龄相关白内障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膳食钠盐摄入量、体质指数(BMI)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RC)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45~85岁的260例白内障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260例非白内障患者组成,采取1∶ 1匹配.自行设计的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身体测量值以及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一份有效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获取研究对象膳食营养素的摄人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钠盐的摄入量、BMI与ARC关联的比值比(0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 病例组钠盐摄入量[(14.18±3.80)g/d]明显高于对照组[(13.02±3.28)g/d],调整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与钠盐摄入量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组相比较,病例组钠盐摄人量高四分位数者发生ARC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2.680,95% CI:2.395 ~4.950,P=0.001).随着钠盐摄入量的增加,发生白内障的危险性显著升高(趋势检验P=0.00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与BMI正常者相比,肥胖(OR=1.688,95% CI:1.103 ~3.191,P=0.020)及偏瘦(OR=1.957,95% CI:1.010 ~3.634,P=0.037)均与ARC呈正相关.膳食钠盐摄入量与BMI不存在交互作用(P=0.156).结论 高钠盐膳食可能是ARC的一个危险因素,保持合理营养,维持正常BMI有助于预防ARC.

    作者:闫佳;张黎月;孙文慧;张迪;姜腾轩;翟淑娜;李岩;卢智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1].本文通过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日常饮食行为,旨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作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更好地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效果.

    作者:常娜;李菲;柏玉萍;刘璐;马洪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南通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南通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现状,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QOL-BREF及自制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南通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同卷714份.结果 南通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分((x)±s)分别是:生理领域64.99±11.19,心理领域61.05±9.84,社会关系领域65.74±10.18,环境领域59.06±10.41,QOL自评65.14±17.16,健康自评71.06±14.22.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睡眠状况、个性是否乐观、体育锻炼是影响老年人生理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方式、食欲、人际关系、个性是否乐观、体育锻炼及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心理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婚姻状况、医疗保险费用的负担方式、人际关系、个性是否乐观、体育锻炼及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社会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方式、居住条件、人际关系、个体是杏乐观、体育锻炼及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环境领域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鼓励老年人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红;肖静;庄勋;蓝绍颖;许熙国;高月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双源CT评价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Siemena Somation Sensation DSCT对77例临床诊断为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连续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至左右髂总动脉.结果 诊断真性主动脉瘤10例,假性主动脉瘤16例;主动脉夹层按Debkey型,Ⅰ型12例,Ⅱ型6例,Ⅲ型20例.结论 DSCT在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方面具有方便快捷,诊断正确率高等优点.对于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等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大伟;孙晓艳;熊文激;张文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Bmi-1与Ki-6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明确Bmi-1与Ki-67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 对病历资料完整的38例肺腺癌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Bmi-1与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Bmi-1与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肺腺癌的癌组织中,Bmi-1和Ki-67阳性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mi-1:71.1% vs 14.3%;Ki-67:76.3%vs5.7%,P<0.05).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Ki-67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此外,Bmi-1和Ki-67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Bmi-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参与了肺癌的增殖与转移,Bmi-1和Ki-67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判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孟秀香;刘丹丹;聂慧玲;刘纯青;刘奔;赵宝霞;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患者骨折的比例也明显上升,针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也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临床麻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作者:李圣君;李九会;陈宗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Bcrp1+表型细胞的侵袭力

    目的 探讨Bcrp1+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物流式细胞仪分选HeLa细胞系中Bcrp1+表型细胞,并利用Boden小室侵袭试验检测两组Bcr1+表型及Bcrp1 -表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Hela细胞系中存在Bcr1+细胞,比例为7.1%.Bcrp1+表型组侵袭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为99±14.2,侵袭深度为(365.61±52.32)μm;Bcrp1-表型组侵袭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为57±13.3,侵袭深度( 301.04±53.81)μm.Bcrp1+亚群细胞穿透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及穿透深度均明显强于Bcrp1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rp1+表型Hela细胞具备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其中可能含有宫颈癌干细胞,Bcrp1可能成为宫颈癌干细胞标记物.

    作者:张松灵;张海鹏;王建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安徽省池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与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池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池州市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71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池州市农村老年人总体生存质量平均得分为66.18±8.39,各领域得分分别为:生理56.04±16.87、心理60.09±11.69、社会关系56.37±9.49、环境58.68±11.4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收入水平、UCLA孤独量表得分、家庭支持情况和经济来源分别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因素众多,关注老年人健康的同时,更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和家庭支持情况对其的影响.

    作者:刘娟娟;董青;冯晓明;董永海;郑睿智;李杰;黄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为心、脑、肾等脏器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需长期治疗.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社会环境、不良行为及患者自身心理因素均为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1].我院对57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苏琳;王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术前同步放化疗对ⅡB~ⅢA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ⅡB~ⅢA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对手术的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 2008 ~ 2011年共收集了41例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其中鳞癌35例、腺癌6例;ⅡB期23例,ⅢA期18例.随机分两组,试验组20例为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顺铂(30 ~ 40 mg/m2/周)化疗.放射治疗采用盆腔外照射,靶区包括宫颈原发灶及宫旁淋巴引流区.对照组21例为术前单纯介入化疗,在局麻下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技术,选择子宫动脉和肿瘤供血动脉.两组治疗结束休息4w,评估后手术.比较两组的病灶缩小程度,观察两种疗法对手术的影响及毒副作用.结果 按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CR+ PR为有效,SD+ PD为无效.试验组CR+ PR为17例,有效率为85%;对照组CR+ PR为11例,有效率为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切除率为70% (14/20),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为43% (9/21),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B~ⅢA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使肿瘤缩小,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且并不增加其远期毒副反应及手术难度.因此,对于ⅡB~ⅢA期,甚至更晚期的宫颈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应成为首选.

    作者:郭潇;赵钦;张玉宇;姜新;曲雅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地黄益智方对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黄益智方对Aβ1 -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黄益智方小、中、大剂量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0复制老年性痴呆模型,造模24h后开始给药,连续4w.分别在给药1、3w后用Morris水迷宫法连续5d进行定位航行实验,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2、4 w用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ChAT、AChE的活性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明显存在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中1 w后第2、4、5、6天与空白组相比有差异(P=0.016、0.000、0.003、0.001),3w后第1、4、5、6天与空白组相比有差异(P =0.023、0.006、0.005、0.007),地黄益智方各剂量组行为障碍明显轻于模型组.模型组ChAT活性明显降低,2、4w时与空白组相比有差异(P=0.011、0.024);模型组AChE活性明显增高,2、4 w时与空白组相比有差异(P=0.003、0.010);地黄益智方各剂量组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地黄益智方能改善Aβ1 ~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调节中枢神经递质ChAT、AChE活性有关.

    作者:安红梅;靳淼;胡兵;陈久林;郁志华;顾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对照组34例给予XELOX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期生存率和毒副反应.结果 随访1年,治疗组局部复发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5.3% (P <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7.1%和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7.6%和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副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和肝功能损伤,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治疗老年胃癌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期,可作为老年胃癌术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AMPK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约占50%.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约有5%患有AD.并且随着增龄,患病率增加.

    作者:李尚霖;周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美金刚对卡巴拉汀治疗3年后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通过卡巴拉汀治疗AD 3年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继续服用卡巴拉汀治疗,研究组转换为美金刚治疗.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转换前与转换后第12、24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1)研究组患者MMSE、ADAS-cog、ADL及GDS评分在转换治疗后第12、24周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临床疗效满意,MMSE 12 w有效率86.7%,24w有效率90.3%;ADAS-cog 12 w有效率38.7%,24w有效率87.1%;ADL12 w有效率19.4%,24w有效率51.6%:GDS 12 w有效率41.9%,24w有效率6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AD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按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8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注射治疗.以疾病体征变化、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同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可快速改善心肌梗死体征,快速缓和患者的疾病痛苦,且心前区疼痛复发率低.联合治疗组的CK-MB在较短时间(9.5 h)内即可达到峰值,且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联合治疗可逆转单独治疗中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不正常情况.结论 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可大量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小英;朱红梅;穆哈黛斯·阿不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稳定剂量治疗6个月,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收集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收集到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缓心衰进程,减慢心肌的重塑,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治疗,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进;李欣;胡钢;许臣洪;胡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