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及PSD-95表达的影响

王宇;张明艳;王燕;王波;赵永才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海马, 突触后致密物-95, 银杏叶提取物
摘要: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PSD-95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造模14 d后用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将大鼠断头取脑后,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情况,并用蛋白印迹方法观察大鼠海马PSD-95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存在记忆障碍,而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有大量凋亡神经元,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与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海马CA1及CA3区PSD-95蛋白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明显促进VD大鼠海马组织PSD-95蛋白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VD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Bmi-1与Ki-6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明确Bmi-1与Ki-67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 对病历资料完整的38例肺腺癌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Bmi-1与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Bmi-1与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肺腺癌的癌组织中,Bmi-1和Ki-67阳性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mi-1:71.1% vs 14.3%;Ki-67:76.3%vs5.7%,P<0.05).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Ki-67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此外,Bmi-1和Ki-67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Bmi-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参与了肺癌的增殖与转移,Bmi-1和Ki-67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判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孟秀香;刘丹丹;聂慧玲;刘纯青;刘奔;赵宝霞;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人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率偏高的临床分析

    2005年国家卫生部公布,在全国27种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梅毒发病人数仅次于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以及淋病而高居第5位(早在2002年为第7位).梅毒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清学检查(检测抗体)、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直接荧光抗体法等)和梅毒螺旋体核酸测定.不同年龄段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阳性率[1],没有明确揭示60岁以上老年人TP阳性率及假阳性率.本文就临床检测老年人(60~90岁)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15~59岁)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徐传和;李琳;郑连荣;毕重秀;朱洪权;许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出生后Wistar大鼠肾AQP1表达水平

    目的 研究Wistar大鼠生后AQP1在肾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取出生后1d、7d、14 d、21 d、28 d、3 m、6 m、9 m、12 m、15 m和18m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肾脏,10%中性甲醛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方法,对肾脏的AQP1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 生后1d到生后4w,AQP1的表达量降低;此后,AQP1的表达逐渐增多,到生后6个月达到高峰,随后表达趋于稳定.同时,AQP1在髓质的表达强于在皮质的表达.结论 AQP1在生后肾的表达有明显的时间和区域性差别.

    作者:杨立明;路红;姜文华;郝利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术前同步放化疗对ⅡB~ⅢA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ⅡB~ⅢA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对手术的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 2008 ~ 2011年共收集了41例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其中鳞癌35例、腺癌6例;ⅡB期23例,ⅢA期18例.随机分两组,试验组20例为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顺铂(30 ~ 40 mg/m2/周)化疗.放射治疗采用盆腔外照射,靶区包括宫颈原发灶及宫旁淋巴引流区.对照组21例为术前单纯介入化疗,在局麻下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技术,选择子宫动脉和肿瘤供血动脉.两组治疗结束休息4w,评估后手术.比较两组的病灶缩小程度,观察两种疗法对手术的影响及毒副作用.结果 按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CR+ PR为有效,SD+ PD为无效.试验组CR+ PR为17例,有效率为85%;对照组CR+ PR为11例,有效率为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切除率为70% (14/20),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为43% (9/21),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B~ⅢA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使肿瘤缩小,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且并不增加其远期毒副反应及手术难度.因此,对于ⅡB~ⅢA期,甚至更晚期的宫颈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应成为首选.

    作者:郭潇;赵钦;张玉宇;姜新;曲雅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重庆市5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眼病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随机整群抽样5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2 600名进行眼病筛查及视力检查.结果 2 600例中,眼部严重损伤784例(30.2%).盲眼134例,其中双眼盲29例(1.12%),男女比较差异显著(P<0.01);56 ~65岁、66 ~75岁及76~85岁3个年龄组间矫正视力不同区间差异显著(P<0.O1);导致中老年人盲的前3位疾病是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别占22.4%、18.7%、15.7%,造成低视力的前3位疾病是白内障、屈光不正、黄斑变性,分别占43.8%、26.9%、14.2%.结论 老年人群患眼病比例较其他人群明显增高,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眼病;对眼底病相关因素、分类、病因等的了解可为防盲工作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

    作者:唐丽君;邓仁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apelin蛋白水平及意义

    目的 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apelin蛋白水平并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 50名PCOS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催乳素、睾酮的血清浓度采取磁酶免疫法测定,血清apeli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 PCOS组apelin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PCOS体重指数(BMI)≥25 kg/m2患者血清apelin水平高于PCOS BMI <25 kg/m2患者(P<0.05);PCOS患者血清apel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BMI、腰臀比(WHR)呈正相关(r=0.43,P <0.007;r =0.38,P <0.02;r =0.456,P <0.003),与高密度脂蛋白(HDL,r=-0.456,P<0.005)呈负相关;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elin与PCOS发病有关(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升高,可能参与胰岛素代谢及血管舒缩.

    作者:罗爽;王继东;姚珍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1.2].AF的发生及维持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近来的研究[1,3,4]表明,AF的发生与炎症和氧化应激有一定的关系.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单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除具有高效的调脂作用外,还具有一系列非调脂作用,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性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和稳定斑块、抗心律失常.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对AF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徐琦;苏国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按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8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注射治疗.以疾病体征变化、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同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可快速改善心肌梗死体征,快速缓和患者的疾病痛苦,且心前区疼痛复发率低.联合治疗组的CK-MB在较短时间(9.5 h)内即可达到峰值,且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联合治疗可逆转单独治疗中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不正常情况.结论 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可大量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小英;朱红梅;穆哈黛斯·阿不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Bcrp1+表型细胞的侵袭力

    目的 探讨Bcrp1+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物流式细胞仪分选HeLa细胞系中Bcrp1+表型细胞,并利用Boden小室侵袭试验检测两组Bcr1+表型及Bcrp1 -表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Hela细胞系中存在Bcr1+细胞,比例为7.1%.Bcrp1+表型组侵袭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为99±14.2,侵袭深度为(365.61±52.32)μm;Bcrp1-表型组侵袭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为57±13.3,侵袭深度( 301.04±53.81)μm.Bcrp1+亚群细胞穿透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及穿透深度均明显强于Bcrp1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rp1+表型Hela细胞具备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其中可能含有宫颈癌干细胞,Bcrp1可能成为宫颈癌干细胞标记物.

    作者:张松灵;张海鹏;王建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于VAR模型的上海市老龄化系数预测

    目的 掌握上海市老龄化发展进程及变动趋势.方法 以上海市1978 ~ 2010年户籍人口数据为样本,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选取对总人数和老年人数有显著影响的序列,确定一个稳定的人口系统,构建老年人数预测值满足上海市老年人口峰值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设定省际净迁移人数序列及低、中、高总和生育率方案下,利用模型预测上海市2011 ~2050年的总人数、老年人数和老龄化系数.结果 在低、中、高方案下,老龄化系数分别在2034、2032和2032年达到峰值22.25%、21.80%和21.40%,到2050年分别下降至21.58%、20.85%和20.25%.结论 高总和生育率方案能有效延缓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进程,有利于逐步优化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

    作者:吕盛鸽;徐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体育运动对中老年人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影响

    从20~30岁的年龄层开始,人们的各项生理机能将会逐渐恶化,这种生理上的损害将会在不远的将来或多或少地引发一些健康问题或者使生活质量下降.只有在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有针对性的运动上加以改进,才能延缓这种下降的趋势.

    作者:敬石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1].本文通过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日常饮食行为,旨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作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更好地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效果.

    作者:常娜;李菲;柏玉萍;刘璐;马洪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

    在多层螺旋CT中,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薄、图像分辨率高、各向同性好等技术优势;配合强有力的计算机图像后处理功能,具备良好的人体各部位血管成像(CTA)的条件.本院自2006年开始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CTA显示血管病变,效果满意.

    作者:朱兆兴;王丽;段飞雪;宋宪仁;吕文涛;陈刚;王强;段凤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芒硝液灌肠治疗脑中风后便秘的疗效

    脑中风患者老年人居多,活动少,饮食少,胃肠蠕动差,特别是卧床患者更易致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可因用力排便而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芒硝为中医常用的泻下通便药,临床上常采用大黄芒硝液口服通便[1].笔者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单味芒硝液灌肠为脑中风便秘患者通便,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作者:王利群;关青;王利民;高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管生成素Ⅱ表达及其检测价值

    目的 检测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管生成素(Ang)Ⅱ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98例VD患者静脉血及脑脊液.同时选取正常成年人血清标本50例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AngⅡ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NSE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AngⅡ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NSE和AngⅡ表达量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血清NSE和AngⅡ表达量与脑脊液NSE和AngⅡ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 V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和AngⅡ异常表达.二者共同促进疾病进展,早期检测NSE和AngⅡ表达可能对判断患者病情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黄树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血栓患者心理特征及治疗干预

    目的 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S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黏度、血浆浓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黏度、RBC压积水平差异性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全血还原黏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上治疗组则升高明显(P<0.01).结论 药物结合心理干预不仅对助于整体提高脑血栓的疗效,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作者:许贞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三维适形放疗前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较高,发现时多为晚期,以鳞癌为主[1].对于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近期研究提示,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而提高生存率,但毒副反应亦明显增加[2];局部晚期食管癌多见于老年人,但老年人耐受力较差,可能因治疗相关毒性高而导致疗程中断[3].

    作者:张克斌;刘海;杜杰;李昌梅;赵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33例

    老年性上睑下垂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因上睑严重松垂遮盖视野,不但影响外观,还影响视力,造成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不便,严重者导致抑郁、自卑心理[1].老年性上睑下垂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有单纯皮肤缩短术[2]、腱膜修补术、腱膜折叠术或缩短术、Muller肌缩短术等.本文采用一套适用于老年人的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治疗该病,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欧杨雪;彭维海;张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

    化疗是晚期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重点在于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氟尿嘧啶(5-FU)一直是晚期大肠癌化疗的核心药物,但由于其半衰期短,需持续泵点,毒副作用严重,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被迫中断化疗[1].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应用伊立替康联合5-FU、亚叶酸钙(LV)治疗晚期大肠癌,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庞洪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心理因素调查

    成年人慢性便秘(CC)患病率约为11.5%,老年人和妇女多见.30%~40%的社区老年人、>50%敬老院老年人均存在CC,且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1].社会心理因素在老年人CC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老年CC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陈慎;季冬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