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晔;赵建素
深静脉穿刺技术属一种盲性操作[1],它是将一种特制的穿刺软管经皮肤穿刺置留于深静脉腔内;可广泛使用在临床危重患者抢救治疗中,同时还可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标本采集、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等,不但可提高工作效率,又提高了护理技术含量.
作者:沈咏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93例肺痛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指导肺癌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研究193例肺癌病人胸部CT、纤支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本组193例肺癌有28例直径2 cm以下早期肺癌,其胸部CT常见恶性征象出现率:分叶征57.1%、毛刺征39.3%、空泡征25%、胸膜牵拉征28.6%;2、193例肺癌纤支镜下形态特征共分四型:腔内增生型40.9%、管壁浸润型21.2%、管外压迫型33.6%、未见异常型13.5%.管内增生型以鳞癌为主占50.7%;管外压迫型以腺癌为主占58.5%;3、管内增生型肺癌的钳检检出率高达97.2%.与刷检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胸部CT、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可提高早期肺癌诊断阳性率.
作者:唐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纳米活性炭作为一种淋巴示踪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其在肿瘤外科的应用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淋巴结廓清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
作者:张建鹏;邹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大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模型,观察大鼠VTE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方法 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DVT(18只)、DVT-PTE(54只)、正常对照(6只)组.DVT组依据血栓形成时间不同(1,4,7 d)分为D1、D4、D7三个哑组;DVT-PTE组依据DVT和PTE时间不同(1,4,7 d)分为D1P1、D1P4、D1P7、D4P1、D4P4、D4P7、D7P1、D7P4、D7P7九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显微血管夹阻滞一侧股静脉血流,制备DVT模型;DVT后不同时间分离有血栓的股静脉,摘取血栓,从另一侧股静脉注入栓子,制备DVT-PTE模型.行肺组织VEGF和bFGF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测定血浆VEGF和bFGF浓度.结果 1、VEGF抗原:对照组主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表达,DVT-PTE组第1天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胞浆可见表达,第4天肺动脉内皮细胞胞浆可见表达,第4和7天机化栓子中成纤维细胞胞浆有表达.bFGF抗原:对照组主要由支气管平滑肌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胞浆表达,DVT-PTE组第1天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胞浆表达增强,第4和7天肺动脉周围基质和机化栓子内成纤维细胞胞浆可见表达.2、血清bFGF浓度在D1亚组升高,而在D7、D7P4和D7P7亚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和bFGF参与VTE血栓机化和血管内膜修复.
作者:冯敏;季颖群;高鹤立;张中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疗法(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 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经电子支气管镜对66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氩气刀治疗.其中恶性肿瘤41例(肺癌32例,甲状腺癌侵及气管1例,食道癌侵及气管6例,肺转移癌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9例;气道良性肿瘸2例(气管多形性腺瘤及气管平滑肌瘤各1例);炎性肉芽组织增生14例.以病变处狭窄获得再通、临床症状改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66例进行了 182次氩气刀治疗(28例1次,30例2~4次,8例5次以上).显效及部分有效51例(77.27%),轻度有效14例(21.21%),无效1例.结论 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疗效佳,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关健词] 氩等离子体凝固术;支气管镜检查术;气道狭窄
作者:吴雪梅;柯明耀;陈玲玲;谢红旗;姜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等因素,使痰液阻塞气道,影响肺部感染的治疗.我科于2006年7月以来,对4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大连同创君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体外振动排痰机振动替代人工叩背排痰,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芳;刘鹏珍;孔玉红;姚翠玲;乔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病程较长,咯血是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2007年1~6月住我院的患者196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38例,年龄在16~78岁,住院时间长6个月,短14天.经住院期间的观察,此类患者大多心态异常,临床表现为焦虑、恐惧、情绪低落等.现就结核病患者的沟通总结如下:
作者:宋爱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3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表现和镜下特点.结果 镜下粘膜肥厚狭窄13例(43.3%)、充血水肿7例(23.3%)、糜烂溃疡5例(16.7%)、疤痕狭窄5例(16.7%).活检阳性率23.3%,刷检阳性率60.O%,(刷检+活检)阳性率为70.0%.结论 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江雪红;蒋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每天佳通气时间.方法 将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60例患者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动脉血气的变化、平均住院日、气管插管率及面罩副反应.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逐渐减慢,血气分析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在心率、呼吸频率、气管插管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间的平均住院日、面罩副反应及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在24小时、尤其是72小时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IPPV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持续NPPV治疗能够较快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持续通气会增加患者出现面罩副反应的几率,两种治疗方法在气管插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施炜;吕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甲地孕酮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甲地孕酮联合TP方案[TAX(紫杉醇)+DDP(顺铂)]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TP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生活质量、化疗毒副反应的变化情况及甲地孕酮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客观疗效(CR+PR)分别为50%及46.7%,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食欲改善、体重增加和提高Karnofsky评分,以及在保护骨髓功能和减轻消化道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未见甲地孕酮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甲地孕酮联合TP方案和单纯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客观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毒副反应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彭晔;赵建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之一,常见原因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CT等影像学检查为咯血的重要检查,但常规CT平扫有时难以发现特异改变病灶并作出诊断,现就我院2002年1月~2008年8月初次咯血36例常规CT平扫未见异常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江贵源;苏玉琴;郭似惠;章笑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支镜检查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网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1658例纤支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牛情况.结果 1658例接受纤支镜检查患者中,鼻出血占首位,喉、支气管痉挛居第二位,其他并发症有咯血、心血管并发症等.结论 良好的麻醉是纤支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操作者技术熟练,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掌握适应症,才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秦军;高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BiPAP呼吸机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通气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则予抗感染,通畅气道,持续低流吸氧及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并比较两组动脉血气结果、呼吸频率等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组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BiPAP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死亡率,提高PaO2,是治疗呼衰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进升;王福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护士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输液、注射等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去除无数塑料瓶口上的封口,大部分护士是利用食指的力量直接揭除,因为封口为环行,长期用手指直接拉除难免食指摩擦部位的皮肤会损伤,影响各项护理操作,并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
作者:雷文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单纯活检同活检加刷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患者在常规局麻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钳取组织标本或(和)作毛刷涂片行细胞学检查.结果 钳检阳性率高于刷检阳性率,但单纯活检阳性率与活检+刷检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刷检与单纯活检相比,不能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且相关并发症、医疗费用明显上升.
作者:杨娟;张金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18 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价值.方法 对37例疑似胸部结节病患者行18 F-FDG符合线路显像.以目测法判断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放射性摄取程度,明显超过周围肺组织本底水平者为阳性.结果 30例患者终经病理等确诊为胸部结节病,另外7例为其他肺部疾病.18 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胸部结节病的灵敏度为96.67%(29/30)、特异性为85.71%(6/7)、准确性为94.59%(35/37)、阳性预测值为96.67%(29/30)、阴性预测值为85.71%(6/7)、阳性似然比为6.76、阴性似然比为0.04.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夏俊勇;吴吉勇;王火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胸膜腔内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将3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置引流管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盐水50毫升.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胸穿抽液处理.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胸腔内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且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节省费用,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庄志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实验证实的60例SSS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60例窦缓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SSS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SS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的可靠的方法.
作者:谷慧平;宗惠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情况及耐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分析361株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敏资料,并探讨其耐药规律.结果 本院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敏感率达82.2%.其次为奈替米星,敏感率46.3%.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约60%.对4种抗生素同时敏感菌株为115株,占总数的31.9%,同时耐药菌株49株,占13.6%.对阿米卡星敏感而对其它3种抗生素耐药菌株79株,占21.9%.对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敏感,而对另两种抗生素耐药菌株为41株,占11.4%.结论 阿米卡星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4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交叉耐药,妥布霉索与庆大霉素交叉耐药更严重.
作者:张齐武;牛淼;刘姝;王延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精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案.结果 38例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理想,平稳渡过手术期,均痊愈出院.结论 虽然两病并存,影响外科手术治疗,但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方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谢春梨;梁桂月;廖维芬;曾小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