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不同中期妊娠引产方式的比较

樊芷吟

关键词:利凡诺,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中期引产
摘要:目的 探讨3种不同引产方式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要求中期妊娠引产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引产;C组只采用常规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3组的引产成功率、宫缩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宫内残留情况等指标.结果 A组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的成功率高于C组,而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宫缩时间、总产生、产后2h出血量以及宫内残留情况等指标也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的上述指标也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与其他2种引产方式比较,具有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出血量少,宫内残留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进行诊治140例BV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的患者在BV患者阴道分泌物特点中所占比例高,81.43%;引起患者阴道清洁的主要细菌为乳酸杆菌,占62.86%;并发症高的是宫颈炎,占71.43%.结论 对BV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工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由此来进一步降低BV的发生率,确保妇女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不同重力应激下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本文通过例证讨论了不同重力应激下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

    作者:陈三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直肠癌术后不同体位调强放疗的研究

    目的 比较直肠癌术后俯卧位和仰卧住调强放疗(IMRT)照射,靶区(CTV、PTV)、小肠、膀胱、股骨头的体积-剂量关系,探讨直肠癌术后IMRT放疗的合适体位.方法 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的临床肿瘤体积(CTV)范围,设定计划靶体积(PTV)为CTV外扩0.5~1.0cm.对14例直肠癌术后俯卧位和仰卧住IMRT计划进行剂量学评估,比较2种体位-IMRT技术下靶区、小肠、膀胱、股骨头受照射剂量-体积关系.结果 直肠癌术后放疗采用IMRT技术时,仰卧位和俯卧位时的靶区(CTV45、CTV50、PTV45、PTV50)、小肠(平均剂量Dmean、V20、V30、V40、V45、V50)、膀胱(平均剂量Dmean、V30、V40、V50)及股骨头(平均剂量Dmean、V40、V50)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IMRT时,无有孔腹板条件下,仰卧位放疗,较之俯卧住,不会导致靶区剂量分布变劣及小肠、膀胱、股骨头等正常结构受照射的剂量、体积增加,并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舒适度,值得采用.

    作者:尚昌玲;吴红;杨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形势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医保覆盖患者数量每年都呈增长趋势,医院医保工作如何不断开展来适应参保患者数量不断的增加的现状,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管理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曙疆;何艳;张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加味生脉饮治疗心悸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加味生脉饮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心悸病例32例,用加味生脉饮随症加减治疗,以观察疗效.结果 显示治愈率,占53.1%,总有效率78.1%.结论 以加味生脉饮治疗心悸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张亚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昆明市五华区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昆明市五华区3岁以下营养不良患病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8年至2010年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辖区内5763名(男2919名,女2844名)3岁以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标准量具测量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根据WHO标准进行评价,并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昆明市五华区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男女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昆明市五华区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低体重患病情况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育迟缓、消瘦各年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昆明市五华区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需加强母乳喂养,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坚持体格锻炼加强腹泻的综合管理,儿童获得良好的保健来进一步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

    作者:周京义;肖芳;邹萍;李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提问为主的口腔专业临床教学方案研究

    近年来,在口腔专业临床教学中采用以提问为主的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笔者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和相关医学理论知识,本文主要围绕提问为主的口腔专业临床教学方案的现实意义和教学方案的相关准备与实施这2个话题展开,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起到建设性的帮助.

    作者:刘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厦门市2008年至2010年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复检及确证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厦门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情况,为指导监测检测工作提供依据,以促进实验室网络检测能力提高.方法 采用一种ELISA试剂和一种快速法试剂对2008年至2010年厦门市各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初筛阳性送检的799份样本进行复检,采用WB试剂对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证,并对其检测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经复检,有402份HIV抗体2种方法均为阴性(402/799,50.3%),血站送检样本复检阴性率(199/236,84.3%)显著高于医疗和疾控系统;医疗和疾控系统3年来送检样本复检阴性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ELISA和快速法双阳性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7.8%.HIV抗体不确定的WB带型中p24出现几率高.结论 3年来厦门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在逐步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应加强对HIV抗体不确定受检者的随防检测.

    作者:李莉;黄仕杰;温慧欣;徐雪荣;黄建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Hepcidin表达调控与铁代谢研究进展

    Hepcidin是肝脏特异性表达的一种小分子抗菌肤,是铁代谢的负调节激素.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种因素对Hepcidin表达调控的影响及Hepc与参与铁代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铁代谢及其相关疾病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胆石症100例疗效观察

    通过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观察,来探索胆石症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从而降低手术率和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程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4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期间所收治的4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病例资料.结果 消化道症状好转开始于治疗的2周后,所有患者在服药物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且4周后溃疡面均愈合,后期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小儿消化系统溃疡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也比较低.

    作者:陶孝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食品卫生法》的不断完善,食品卫生标准也有了新的要求和规划.食品卫生标准不仅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卫生监督管理机构执行其职的法律依据.在食品卫生标准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论述食品卫生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卫生监督管理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通过完善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过程中的措施,以便更好的实现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和落实.

    作者:周家元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1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5例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对照组15例偏头痛患者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7%,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都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服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能够对偏头疼的治疗起到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本文选择10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作者:蔡惠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胰岛素受体底物-2与胰岛素抵抗

    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胰岛素在体内发挥其生理作用的过程,有以下几步:(1)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特异性结合;(2)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使其生物信号得以转导和放大;(3)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在上述过程中任何一个或数个环节的异常均可导致胰岛素抵抗.

    作者:张献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关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相关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思考、多钻研、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作者:尹祖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细节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细节管理方法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科室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作为观察组,将细节管理理念融入到临床护理管理中,不断完善科室的管理制度,从细节入手,积极发现科室内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统计观察组发生的院内感染例数,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细节管理模式下,其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细节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韩秀芬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不同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4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41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单纯性蓝光照射治疗(A组)、蓝光照射+肝酶诱导剂口服治疗(B组)、蓝光照射+茵桅黄注射液静滴(c组)和蓝光照射+茵桅黄注射液静滴+肝酶诱导剂口服治疗(D组),比较4组临床疗效.结果 4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中,D组治疗效果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光疗、茵桅黄注射液、肝酶诱导剂三联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16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7%,对照组总有效率79.0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法.

    作者:汪春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3种不同中期妊娠引产方式的比较

    目的 探讨3种不同引产方式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要求中期妊娠引产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引产;C组只采用常规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3组的引产成功率、宫缩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宫内残留情况等指标.结果 A组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的成功率高于C组,而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宫缩时间、总产生、产后2h出血量以及宫内残留情况等指标也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的上述指标也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与其他2种引产方式比较,具有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出血量少,宫内残留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芷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