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全;刘凤岐
目的 探讨导管冲洗防止负压封闭引流管道堵塞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6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并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导管冲洗进行治疗及护理;对照组13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常规治疗及护理,未行导管冲洗.2组进行比较.结果 2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引流24~48h后,观察组33例,堵管0例,无堵管33例,堵管率为0;对照组13例,堵管9例,无堵管4例,堵管率69%.结论 定时冲洗可使分泌物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避免因血性分泌物或其他坏死组织干涸凝结成块引起管腔堵塞,在未形成堵塞前就行冲洗,保持了引流的通畅.
作者:李凤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336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16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仲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厦门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情况,为指导监测检测工作提供依据,以促进实验室网络检测能力提高.方法 采用一种ELISA试剂和一种快速法试剂对2008年至2010年厦门市各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初筛阳性送检的799份样本进行复检,采用WB试剂对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证,并对其检测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经复检,有402份HIV抗体2种方法均为阴性(402/799,50.3%),血站送检样本复检阴性率(199/236,84.3%)显著高于医疗和疾控系统;医疗和疾控系统3年来送检样本复检阴性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ELISA和快速法双阳性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7.8%.HIV抗体不确定的WB带型中p24出现几率高.结论 3年来厦门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在逐步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应加强对HIV抗体不确定受检者的随防检测.
作者:李莉;黄仕杰;温慧欣;徐雪荣;黄建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2010年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调研和近期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调研工作,从这些调研过程中了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相关医院对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其中从培养基地建设中的硬件建设入手,为全科医生培养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但在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树立培养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如何打造培养基地的功能、建设任务和建设标准?
作者:陆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意义与重要性.方法 将经院前急救的62例脑出血患者定为观察组,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的58例定为对照组,2组就治愈、好转、死亡和总有效率等预后指标进行分析对照.结果 观察组总死亡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9%,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是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广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代以脂肪髓,引起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虽然多数病人原因不明,但临床诊断时应尽量仔细收集各种病史资料,以争取找到有关病因线索,对预防再障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1].
作者:吴兴国;李永萍;陈则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高血压可以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笔者认为运用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可以使患者血钾轻度升高,血尿酸下降,并且可避免单用其中的一种药导致的高血钾、低血钾、高尿酸血症等.两药联合运用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张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本文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及疗效.方法 对56例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辅助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28例,采用经尿道电灼术,对照组28例,采用普通药物治疗.结果 28例均采用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及术后采用化疗药物常规作膀胱腔内灌注,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无1例复发.结论 对于女性腺性膀胱炎膀胱镜检查是初步诊断的依据,主要靠病理来确诊.经尿道电灼术加腔内化疗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正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对比米力农与多巴酚丁胺2种药物分别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米力农组52例和多巴酚丁胺组46例,观察比较2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米力农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多巴酚丁胺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米力农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多巴酚丁胺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均较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用于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心肌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婧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运动、饮食联合干预对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对就诊于我院的脂肪肝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施行运动、饮食联合干预.对比分析治疗后2组不良习惯改正率、血压、血脂.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习惯改正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体重减少20%患者所占比例、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联合饮食干预对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仲怀琴;许柏清;王志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力衰竭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按照病因为分为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B组: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疾患的心力衰竭组.将每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用药及常规剂量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疗程10~14d,治疗前后测定血钾、血镁变化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 A组: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4.5%;B组: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19例漶有效率:69.4%;2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价格低廉,与胺碘酮有协同作用,并能延缓或减少胺碘酮副作用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平;续国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众所周知,抗菌性药物对各种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但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不容被忽视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本文探究不合理利用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及错误联合用药引起的临床危害,分析其原因,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害,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利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行开颅手术的30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开颅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结论 细心观察,认真并正确护理,及时发现和治疗开颅手术后并发症,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雪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卫生医疗系统专项资金是指国家为了扶持、发展卫生医疗事业而专门设立的,具有专门来源和专门用途的资金.专项资金的来源包括国家安排拨付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以及具有专门用途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群众“一事一议”资金等;使用范围及其金额由该专项资金设立机构确定.
作者:侯晓颖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效果,为眼科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眼科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眼部出血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根据不同病情,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类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0d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42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5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28%.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应用于眼科临床,对结膜下出血、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眼外伤所致眼内出血、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眼底出血等眼部出血病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向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管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管时间不当.经相应治疗和护理漏尿均治愈.结论 留置导尿管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管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盼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直肠癌术后俯卧位和仰卧住调强放疗(IMRT)照射,靶区(CTV、PTV)、小肠、膀胱、股骨头的体积-剂量关系,探讨直肠癌术后IMRT放疗的合适体位.方法 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的临床肿瘤体积(CTV)范围,设定计划靶体积(PTV)为CTV外扩0.5~1.0cm.对14例直肠癌术后俯卧位和仰卧住IMRT计划进行剂量学评估,比较2种体位-IMRT技术下靶区、小肠、膀胱、股骨头受照射剂量-体积关系.结果 直肠癌术后放疗采用IMRT技术时,仰卧位和俯卧位时的靶区(CTV45、CTV50、PTV45、PTV50)、小肠(平均剂量Dmean、V20、V30、V40、V45、V50)、膀胱(平均剂量Dmean、V30、V40、V50)及股骨头(平均剂量Dmean、V40、V50)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IMRT时,无有孔腹板条件下,仰卧位放疗,较之俯卧住,不会导致靶区剂量分布变劣及小肠、膀胱、股骨头等正常结构受照射的剂量、体积增加,并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舒适度,值得采用.
作者:尚昌玲;吴红;杨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5例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对照组15例偏头痛患者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7%,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都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服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能够对偏头疼的治疗起到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在我院经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奋乃静或氯丙嗪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顺气导痰汤加减,和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单纯行西药治疗的患者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3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中有36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9.1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作者:涂鸿鹄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新研究结果显示,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不只是单纯的机械压迫所致,还包括软组织因素,神经传导异常,自身免疫,炎性介质,化学反应等诸多因素.通过应用补肾水腰汤加减辩证论治治疗120例,取得优良效果.
作者:田晶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