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cro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分析

马博;郑建忠

关键词:Pre-microRNA -146a, 胃癌(colon cancer),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摘要:目的 分析microRNA-146a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miR-146a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纳入胃癌患者86例设为胃癌组,取胃癌及自身正常胃癌旁组织,另取正常胃黏膜42例作对照设为对照组.使用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使用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胃黏膜组织中miR-146a表达量;对比癌组织与自身正常组织中miR-146表达量;同时比较转移患者以及未转移患者癌组织miR-146表达量.结果 胃癌组与对照组miR-146a基因型分布不同,Logistic回归显示GG及GC是胃癌发病危险因素;对照组中GG及GC基因型携带者miR-146a表达量较胃癌基因型携带者低;胃癌患者中癌组织miR-146a水平较其自身正常组织低.转移患者及未转移患者基因型分布亦有所不同,前者GG基因型比例较高,miR-146a表达量则降低,显示GG是胃癌转移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miR-146a多态性中的G等位基因是胃癌发病和转移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与其导致的较低miR-146a表达量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医疗康复的风险因素

    目的 研究老年人医疗康复过程中存在的医疗风险.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疗康复调查问卷,选择三级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的149位康复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50.3%的患者未在临床治疗结束后的有效时间内开始康复,康复途径以医生和朋友推荐为主,39.60%的患者认为医生无须对各项医疗信息保密.老年患者康复治疗持续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对康复治疗信息的知情程度差,且60岁及以上患者较50~ 59岁年龄段患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康复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早期康复观念的宣传,注重老年患者医疗信息知情同意权的实现,注重保护患者医疗信息隐私.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合理用药,避免以上医疗风险转化为纠纷.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完善康复相关医保制度,减轻康复就医经济压力,防范患者将就医压力转换为医患矛盾.

    作者:杨双;杨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胶质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胶质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及对预后的判断意义.方法 胶质瘤患者93例为观察组,正常脑组织7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二组中EGFR和VEGF表达特点,观察二者表达与不同病理特征的差别及相关性.结果 胶质瘤中EGFR和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种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直径、胶质瘤分级及Ki67表达密切相关,且肿瘤中EGFR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EGFR和VEGF在胶质瘤中高表达,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术后检测EGFR和VEGF表达可能对判断胶质瘤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白新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优选组合用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老年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尤其老年女性,随着雌激素含量下降,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更高.因此对于老年人,强化骨质疏松的治疗迫在眉睫,对于减低骨折及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意义重大.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种类繁多,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以不同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骨密度变化情况.

    作者:成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四川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208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BMD;T2 DM诊断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10年诊断标准.结果 T2DM患者骨质疏松(0P)患病率53.13%、非T2DM患者OP患病率45.10%,T2DM绝经后女性OP患病率显著高于非T2DM患者(P<0.01).T2DM患者股骨颈(0.647 ±0.138)、Ward's三角区(0.608±0.149)BMD明显低于非T2DM患者股骨颈(0.836±0.186)、Ward's三角区(0.731±0.097)BMD(P <0.05),T2DM患者第2~4腰椎、大转子BMD与非T2D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2DM与绝经后妇女的BMD存在相关性,T2DM是导致绝经后妇女低BMD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林梅;黄昶荃;刘清秀;程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行ER-CP的老年患者397例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本组病例全部经腹部彩超检查,330例经CT检查,69例经CT和(或)MRI检查.先行积极的术前准备,有心肺疾病者先予以纠正;在完成ERCP后,根据病情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本组治疗性ERCP成功371例,成功率93.45%.治疗前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69例(55.59%),各部位胆胰恶性肿瘤176例(27.46%),良性胆管狭窄31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扩张15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2例,胆道蛔虫症2例,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所有患者中308例(77.58%)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等各种内外科疾病,其中210例(68.18%)具有二种或二种以上并发症.本组均行内镜下相关治疗,包括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支架植入术(ERBD、EMBSD、E RPD)、鼻胆管引流术(ENBD);乳头预切开39例(9.82%);28例(7.05%)因操作难度大或伴有危重并发症而需二次ERCP治愈.本组共发生各种并发症47例(12.67%),其中高淀粉酶血症40例(10.78%),胆管炎4例(1.08%),经短期治疗后均治愈;急性胰腺炎2例(0.54%),其中1例重症胰腺炎经手术后治愈;术后出血1例(0.27%),经再次内镜下止血治疗后痊愈.本组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性ERCP对老年胆胰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年龄本身并不是ERCP的禁忌证;积极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及规范的内镜操作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治疗性ERCP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年龄≥70岁、胆道手术史及ERBD为治疗性ERCP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蒙;王广义;杜晓宏;吕国悦;冯秋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灸疗法对中风再发的影响

    中风已经成为中国第二位致死疾病,中风患者5年内再次发作比例高达15% ~40%.特别是我国东北部地区,受天气寒冷、饮食中钠摄入过多等因素影响.脑卒中再次发作率更是高达20%~50%.因此,探索一种预防中风再发的临床方案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中医灸疗配合西医常规对症干预治疗,取得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作者:成凯;艾长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川芎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和尿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川芎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 w,对比治疗前后GMP-140的表达以及白蛋白尿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外周血GMP-140表达(12.O%±2.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1.1%,P<0.05);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下降至(9.6%±2.1%)(P<0.05);尿白蛋白定量由(101.6±43,2)mg/d下降至(76.3±25.5) mg/d(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抑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减少尿蛋白.

    作者:唐新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中L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1.5%,而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vin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密切相关(P<0.05),但与其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数目无关(P>0.05).结论 Livin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监测指标;并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郑佐柱;郑雯雯;贺磊磊;郑国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老年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疗效

    牙周病是造成老年人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并且多数余留牙松动,常规的做法是拔除松动牙,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但是,多数老年患者惧怕拔牙,要求保留松动牙来完成修复,圆锥型套筒冠的应用满足了老年人的心愿.本文采用圆锥型套筒冠对老年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并观察患牙治疗效果.

    作者:贾素侠;李国宾;张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衰老相关基因Klotho在小鼠心脏表达的增龄性变化

    目的 通过观察昆明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Klotho基因的定位及其表达.方法 新生1、180、540 d昆明小鼠各5只,断颈处死,分别取出肾脏和心脏,并将心脏的右心房部分剪下;1、2、4、7、15、30、60、120、180、270、360 d和540 d昆明小鼠各10只,断颈处死后取出心脏组织;以上均提取总RNA,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Klotho mRNA的表达.结果 切除右心房的心脏组织,未能检测到Klotho mRNA的表达,肾脏和右心房存在表达;昆明小鼠出生后即可在心脏检测到Klotho mRNA的表达,1、2、4、7、15、30、60、120 d小鼠相对表达量基本呈上升趋势;270、360、540 d小鼠相对表达量基本呈下降趋势.结论 Klotho基因在昆明小鼠的心脏组织中可能仅在右心房表达;120 d之内,Klotho基因在心脏组织的表达量有随增龄而增加的趋势;270 d之后,Klotho基因在心脏组织的表达量有随增龄而减弱的趋势.

    作者:王贵华;汪汉;孙梅芹;彭柯;唐兵;杨大春;杨永健;张鑫;侯言彬;邓珏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肝癌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肝癌患者中,糖尿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公认的肝癌病因有肝炎病毒、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酗酒和黄曲霉素等化学因素,但仍有15%~50%的肝癌患者并不具备这些病因.一些研究表明糖尿病很可能是肝癌的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这一观点亦成为目前研究者们争论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目前糖尿病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作者:贺薇;韩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联合丹参粉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30例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也不断增多[1-3].本研究选择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粉针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

    作者:王志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重组溶血素蛋白用于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的效果

    目的 制备单增李斯特菌的溶血素重组蛋白,获得溶血素的诊断用抗原和单克隆抗体.方法 以PCR法扩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hly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溶血素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 运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得到3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即2F5、5H1和8F9,并获得免疫球蛋白,测定2F5、5H1和8F9单克隆抗体亚型分别为IgG2b、IgG3和IgGM.结论 本研究克隆和表达单增李斯特菌的hly基因,研制基于溶血素的诊断用抗原和单克隆抗体,为检验分析单增李斯特菌及制备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作者:郭宏华;刘娟;刘百歌;张晓静;晁阳;何成彦;张学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其特点为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呈周期性,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尤以出血多见,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的病因.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作者:苏兆贤;马战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47例

    患者同时合并有肺组织病变,并且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存在显著的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2 ].乌拉地尔为一种α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中枢和外周阻滞的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3,4].慢性肺心病主要的机制是由于长期的缺氧状态,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右心室后负荷显著增加,因此改善外周血管阻力也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戢妍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由于利用胚胎干细胞面临复杂的伦理学问题,因而对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就具有深远的意义[1].牙周膜干细胞( PDLSC)是牙周组织中具有自我复制和高度增殖能力的一类成体干细胞.PDLSC具有分化成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膜潜能,在牙周病的治疗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PDLSC的培养、定位、分离以及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应用展望等作一综述.

    作者:高东辉;李军;孙晶;曲志杰;常晓敏;李小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 D-TEE)是2007年新兴的一种检查技术,RT-3 D-TEE是将食管超声与实时三维技术的优势相结合,它能够提供心脏各部位的实时动态图像,图像清晰、立体感强,与实体解剖形态十分相近.术中经食管超声因其不干扰手术视野,可实时监测手术过程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心血管外科手术.尤其在二尖瓣病变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估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就RT-3 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前及术中监测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冰;吕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磷酸化ERK1/2在6-OHDA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1/2)在6-OHDA致PC12细胞损伤的帕金森(PD)细胞模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6-OHDA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株,建立PD细胞模型.MTT法检测6-OHDA对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免疫印迹法研究p-ERK1/2蛋白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检测ERK1/2上游激酶抑制剂PD98059和U0126对6-OHDA诱导ERK1/2磷酸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PC12细胞随6-OHDA作用时间的增加,p-ERK1/2出现表达升高;PD98059和U0126明显抑制6-OHDA所致的ERK1/2磷酸化,明显减低了细胞损伤的程度.结论 在6-OHDA介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中呈现ERK1/2磷酸化,抑制ERK1/2可以6-OHDA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该过程可能在调控PD多巴胺能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静;张一娜;范鹰;马兰;姜礼红;崔璨;吴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快速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十堰市2000例于医院就诊的女作为观察对象,采取PCR-DNA杂交技术检测所有妇女的宫颈标本,并对不同年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者进行HPV分型与检测.结果 发生HPV感染者663例,其阳性率为33.2%.感染者中宫颈光滑以及轻度糜烂的患者132例(19.9%),中重度糜烂531例(80.1%),检出包括HPV16.HPV18等在内的13类高危基因型562例(84.8%);低危基因型包括HPV 11等在内的4种基因81例(12.2%),另外还有包括HPVCP8304等在内的3种常见基因亚型20例(3.0%).其发病高峰在26~ 33岁,具有明显差异(x2=132.525,P=0.001).结论 十堰市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比,高危亚型呈较为明显趋势.通过检测HPV感染程度不及时发现宫颈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颜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与血清TNF-α、IL-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COPD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确诊的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免疫调节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免疫调节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能够很好地反映COPD患者的严重程度.

    作者:宋卓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