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凤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肝脏功能受损往往影响正常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1].约60% ~ 80%肝硬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2].本文观察肝硬化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释放指数(IRI)、胰岛素抵抗指数(IR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变化,以明确肝硬化严重程度与糖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
作者:冯晓玲;李可;马蓉;李新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分为家族型AD和年龄依赖型AD,以后者为主,主要发病年龄在60~65岁以上.我国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明确AD的生理病理机制变化越来越重要.多年的研究表明大脑内的淀粉样β肽(Aβ)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林丽;徐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肠黏膜病变,在临床常见且多发[1].大肠息肉发病隐晦,只有病变部位范围较大时才会产生临床症状.多数息肉会发展为腺瘤甚至癌变,所以研究分析其病理和临床特点对疾病诊断和防治癌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结肠镜行大肠息肉切除术可在术前、术中、术后准确了解大肠息肉部位、大小、形态和病理特点等,是目前临床常应用的佳诊治手段.本研究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患者行结肠镜下切除术的病理和镜下特点.
作者:王明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表现为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AECOPD)交替出现.AECOPD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痰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导致气道阻塞和感染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本研究在合理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AECOPD,观察其疗效.
作者:刘生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120 mg/kg的PC.分析两组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含量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PC处理观察组血清NO浓度升高,心肌SOD活性回升,MDA、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大鼠的心肌梗死范围(19.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4±4.9)%(P<0.05).结论 PC对于大鼠血流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邹金发;叶丽平;刘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 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ICU患者30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治疗期间血糖水平、入ICU时机、是否进行机械辅助呼吸、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等指标进行观察,并统计死亡病例情况,应用线形回归分析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是否应用机械辅助呼吸组及不同APACHEⅡ评分组间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60 ~64岁患者死亡率仅为8.69%,而>75岁患者死亡率则高达24.31%.患者发病时血糖异常升高的病人预后较升高幅度小的患者明显差;入院时机方面,发病初期就到ICU进行全面系统监护治疗者较极危重时再转入ICU者预后佳;MODS评分越高的患者预后相对越差,NODS评分≥16分时,死亡率高达36.84%.结论 高龄、应激性高血糖、入住ICU时间过晚、MODS评分较高是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俭;蒋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但大量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上述药物很难对血糖水平进行良好的控制[1].有学者报道,经上述药物标准治疗,达到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降糖目标者仅为40%,且会增加低血糖或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系数[2].因而探索新型的联合降糖方案一直是吸引国内外内分泌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就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作者:殷琪;陈娟;冯光球;戴文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舍曲林治疗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抑郁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6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抑郁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上被分为舍曲林组和对照组,疗程12 w.观察舍曲林治疗对患者抑郁状态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活性、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内皮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67例患者完成随访.舍曲林组抑郁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81.3%vs 45.7%,P<0.01),心血管不良事件较对照组少(3.1% vs 20.0%,P<0.05).舍曲林可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结论 舍曲林在抗抑郁同时,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改善短期预后,这可能与舍曲林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作者:刘德彬;孙晓宁;赵培;李爱华;骆秋平;严俊峰;袁晓晨;焦云根;张振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在美国大约55%股骨颈骨折发生于80岁以上高龄者[1].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其可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彻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已被认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都是临床上常用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方法,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种手术方法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隆;何立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察内源性注意定向对返回抑制影响的年龄差异.方法 运用线索比例范式和线索-靶子范式对30名健康老年人和30名健康大学生进行考察.结果 在提示比例为20%的条件下,两组被试都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年轻组的效应量显著大于老年组;在提示比例为50%的条件下,老年组与年轻组被试出现返回抑制,且效应量不存在年龄差异;在提示比例上升至80%后,年轻人的返回抑制消失,而老年人的返回抑制效应量保持不变.结论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利用内源性注意定向对返回抑制调整的能力下降,受执行功能老化的影响.
作者:陈衍;白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后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处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选择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33~79[平均(57.65±10.25)]岁;病程1~13年,平均(7.83±5.14)年;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69例,Ⅳ级9例;其中阵发性房颤57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1例.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作者:陈润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对Jurkat E6-1人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金雀异黄素对JurkatE6-1白血病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 Gen各浓度组瘤细胞皱缩、变形,染色质浓缩,部分核染色体碎裂,呈高蓝低红色;与1640组相比,Gen各浓度组凋亡率均呈显著增高,且随着Gen浓度的升高,凋亡率也增高;Gen 0.1、1.0、10.0 μmol/L组的Bax和Caspase-3蛋白条带强度递增,并明显高于1640组,而Bcl-2蛋白条带强度则递减,并明显低于1640组.结论 Gen对Jurkat E6-1白血病细胞可能通过上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其凋亡.
作者:何坚;袁颖;李万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老年痴呆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减退,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伴发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1].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长期繁重日常生活护理和各种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家属的心身健康.本文旨在调查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金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PD)综合治疗方案单纯平均治疗成本的卫生经济学问题.方法 采用按病程分层后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名年龄在35~ 80岁原发性PD患者,先据改良Hoehn-Yahr分级为早期(Ⅰ~Ⅱ级),中期(Ⅲ级),晚期(Ⅳ~V级),分层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美多巴片;治疗组采用口服美多巴片+针灸治疗+中药口服治疗+中药熨疗.各组由神经内科医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临床UPDRS评分,分别记录精神、行为和情绪(UPDRS-Ⅰ)、日常生活活动(UPDRS-Ⅱ)、运动功能检查(UPDRS-Ⅲ)、运动并发症(UPDRS-Ⅳ)、生活满意度(LSIB)和PD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DQ),并将结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建立了规范化中西医结合PD综合治疗方案.经过该方案治疗,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LSIB和PDQ评定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卫生经济学指标评价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目前对PD中西医研究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制订出规范化中西医结合PD综合治疗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成本较高.
作者:陈炜;吴林;刘泰;古联;何乾超;蒋凌飞;郑福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E-钙黏蛋白(E-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和特殊组织化学法检测160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E-cad、MMP-2的表达水平和VM情况.结果 在正常肺组织中E-cad、MMP-2的表达率和VM分别为100%、25.0%和0%,在NSCLC组织中分别为45.6%、66.3%和36.9%,差异显著(P<0.01);其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术后生存期有关(均P<0.01);E-cad的表达水平与MMP-2的表达水平及VM呈负相关,MMP-2的表达水平与VM呈正相关(均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MMP-2的过表达和VM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而E-cad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cad和MMP-2的表达以及VM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 E-cad、MMP-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VM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均有关,E-cad、MMP-2和VM联合检测对NSCL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世伍;承泽农;俞岚;宋文庆;陶仪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常见的肿瘤,以手术、放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模式.而大部分老年患者因基础病多、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及化疗等治疗手段.近年来临床观察表明,中药配合放疗综合治疗老年肺癌具有较好的增效减毒作用.本文应用康艾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王红勇;贾晓晶;陈玉丙;王铁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不仅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及视空间障碍等,还可伴随焦虑、抑郁、激越、冲动等情感行为障碍,这些情感和行为障碍同样也是患者致残的原因[1].早期干预可延缓认知功能衰退和行为问题的发展,使患者在更长时期内维持基本认知功能[2].如果在疾病后期干预,虽可能延缓认知能力衰退进程,但已发生不可逆的损害[3].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是长期过程,对危险因素的监测干预具有重要意义[4].本文探讨吸烟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随着患者年龄逐渐老龄化及抗生素滥用,导致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死率占全球10%左右[1].这主要是因为老年CAP患者免疫力较差,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老年CAP患者常缺少咳痰、发热、寒颤等CAP典型临床表现[2].目前仍缺少能对老年CAP进行明确诊断及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的实验室指标[3].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老年CAP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作者:谢世良;陈永幸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衰老密切相关,本文就衰老引起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改变进行综述,有助于对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深入认识.1 衰老引起体表心电图(ECG)改变对平均年龄(67.2±6.8)岁老年人进行直立倾斜实验发现,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低于年轻人,其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功能下降[1].进一步研究发现,心脏的传导系统随年龄的增加表现为细胞成分减少、纤维组织增多、脂肪浸润.
作者:李晓东;蒋文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以黑质部位的多巴胺能(DA)神经元变性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实验证明脂多糖(LPS)可以成功诱导大鼠PD模型.LPS本身对神经元没有直接的毒性损伤作用,离体实验结果已证实LPS单纯与神经元细胞孵育不能产生杀伤作用,仅在加入小胶质细胞后才能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在暴露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鱼藤酮的猴子,可发现Mic被激活,并导致PD进展[1].活化的Mic可以释放多种细胞毒性物质,对DA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造成DA神经元变性.可见有必要鉴定两种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分子,并深入探讨二者之间这种关联的分子机制,为PD的治疗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