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型肝炎病毒Core蛋白类病毒颗粒的表达及纯化

李祥;邹立林;吕建新;高基民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core蛋白, 类病毒颗粒
摘要:目的 通过PCR将丙肝病毒(HCV)Core与蜂毒素信号肽(Mel)进行融合,构建到pIZ/V5载体上获得pIZ/V5-Core-Mel表达载体.方法 将pIZ/V5-Mel-core稳定转染Sf9细胞,经Zeocin抗性筛选,获得单克隆抗性细胞株.RT-PCR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稳定表达Mel-core的细胞系SO-Core.对稳定细胞系Sf9-Core的上清进行离心纯化并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 在上清离心纯化的样品中有HCV Core形成的类病毒颗粒(VLPs).透射电镜显示Core蛋白能自组装成直径约30 nm的球形颗粒.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HCV Core与蜂毒素信号肽的融合蛋白并在Sf9细胞稳定表达,在细胞培养的上清中获得了VLPs.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那普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高血压伴抑郁的疗效

    临床实践表明,许多患躯体疾病的患者可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而以心血管系统疾病较为常见且显著.研究发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等情感障碍,给患者血压控制带来较大的影响[1].本文就高血压伴精神抑郁的患者联合使用降压药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抗焦虑抑郁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陈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50例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占外科疾病的3% ~5%,占肛肠疾病的8%~25%[1,2].对肛周脓肿患者以往的处理大多切开引流形成术后肛瘘,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行肛瘘手术.这种治疗方案患者痛苦时间长,并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对78例肛周脓肿的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1对象与方法

    作者:刘永安;黎艳芳;张东平;陶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溶酶体蛋白酶cathepsin L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中溶酶体蛋白酶cathepsin L的表达.方法 采用Aβ-淀粉样肽(Aβ)大鼠海马注射制作AD动物模型.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thepsin L的表达.结果 Aβ海马内灌注造成Aβ沉积的AD模型在行为学和病理改变上一定程度地模拟了AD.AD大鼠海马区cathepsin L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显著升高,cathepsin L蛋白荧光检测发现AD大鼠海马区cathepsin L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在AD大鼠海马组织中cathepsin L表达升高.

    作者:郭燕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授权教育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

    授权在健康促进的引用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相互协作的教育方式,能够提高慢性病患者控制自身健康的能力和自信,从而提高其对生活的满意度[1~3].而老年人又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故本文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的影响.

    作者:郭建华;宁艳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小胶质细胞NADPH氧化酶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损害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以及神经元凋亡.AD病因十分复杂,其发生与遗传、代谢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近年来,有关活性氧(ROS)氧化应激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小胶质细胞(MG)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神经系统细胞内外生成ROS的主要酶体,并且作为MG介导的淀粉样β蛋白(Aβ)神经损害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就MG NADPH氧化酶、氧化应激和AD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卢冲;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慢性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慢性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调节作用,探讨慢性应激对衰老机体的促衰老作用及穴位埋线的抗衰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应激组(C组)、模型+应激+埋线组(D组);采用D-半乳糖溶液腹腔注射制作衰老模型,采用长期制动应激造成慢性应激,D组分别于百会、肾俞、内关、肝俞交替埋线8次,1次/w.运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皮质醇(Cor)、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含量.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血清Cor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与B组比较,C组Cor含量也有明显升高(P<0.05),而D组Cor含量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与A组比较,B组血浆ACTH、下丘脑CRH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组两种激素含量升高明显,与A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D组两种激素含量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衰老模型大鼠存在HPA轴功能紊乱,慢性应激可使HPA轴兴奋性提高,加速机体衰老;而穴位埋线可改善衰老机体和慢性应激导致的HPA轴功能紊乱状态,减轻应激损伤,延缓机体衰老.

    作者:边心会;张宏;徐朝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6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是对在人口总数中老年人口比例动态上升趋势的描述,反映特定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一种概念.本文旨在对中国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医疗资源配置,发展老龄产业,让老有所养、老有所用.

    作者:黄毅;佟晓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银杏达莫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2 w后向蛛网膜下腔2次注入自体动脉血,从而建立SCV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H组,SAH+银杏达莫治疗组,其中假手术组不向蛛网膜下腔注血;治疗组大鼠静脉内应用银杏达莫,观察对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基底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 发现SAH+银杏达莫组随着银杏达莫的应用,神经缺失症状逐渐好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4天检测血流动力学发现各项指标见差异性明显,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P<0.01).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基底动脉后见应用银杏达莫的SAH+银杏达莫组大鼠病理改变较SAH组减轻.结论 银杏达莫对SCV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改善作用,防止基底动脉发生形态学改变,保护SCV后血管,对SAH后SCV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扬;张晓娜;韩志国;朱晓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脉冲振荡法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使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呼吸阻抗,探讨呼吸阻抗与气流阻塞及肺容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IOS法测定200例COPD患者及100例正常受试者(健康组)(年龄≥60岁)的R5、R20、共振频率(Fres)、X5、RC和周边阻力(RP)的实测值,常规肺功能测定肺总量(TLC)、残气量(R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等指标.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COPD组R5、R20、R5-R20、Fres、RC和RP均显著升高,X5显著降低(均P<0.01);R5、R5-R20、RP、Fres都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X5与FEV1%、FEV1/FVC均呈正相关(P<0.01);R20与其中任何一项指标均无相关性;其中相关性强的是FEV1%与X5(r=0.419),FEV1%与Fres(r=-0.553).Fres、X5和R5诊断气流阻塞的阳性率分别为99.9%,94.5%,49.0%.结论 在COPD所致的气流阻塞及肺顺应性改变中,IOS电抗测定比阻力测定更具敏感性.IOS的测定指标可用于评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尤其是X5的诊断价值大,并且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张丽;万毅新;王晓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替米沙坦对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KAch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型长正五聚蛋白3(PTX3)在心房颤动(AF)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心脏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于心脏停搏前获取右心耳100 mg,除去血液和脂肪组织.对心房分离肌细胞采用PTX3处理,用PCR法和WB法观察心房分离肌细胞KAch基因和蛋白的变化.结果 AF组的Kir3.4 mRNA表达、GIRK4表达及IKAch密度明显低于SR组,小剂量组的Kir3.4 mRNA、GIRK4表达及IKAch密度低于AF组,中剂量组的Kir3.4 mRNA、GIRK4表达及IKAch密度低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的Kir3.4 mRNA表达、GIRK4表达及IKAch密度低于中剂量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KAch参与了AF的病理过程.PTX3通过影响慢性AF患者心房肌细胞Kir3.4 mRNA和GIRK4表达,进而使IKAch密度降低,推测其可能导致AF发生和维持.PTX3可能通过促进AF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引起心房重构,推测炎症可能是AF发生和维持的原因.

    作者:王胜文;魏敏;杜明昭;王志;邢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华法林在80岁以上伴有血栓形成史房颤患者长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华法林在80岁以上伴有血栓形成史的房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4例房颤伴有血栓形成史的脑栓塞高危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服药随访至今无1人出现大出血并发症,无1人再次出现急性脑梗死.治疗后1 w、治疗后1个月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在80岁以上房颤患者中应用预防脑栓塞效果显著,出血副反应小.对于高龄患者房颤抗凝强度:INR控制在1.7 ~2.5,同时提示临床医生对于华法林的药理作用的熟练掌握与患者良好的依从性,以及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是降低大出血风险的关键,而且,患者家属的重视及监护非常重要.

    作者:程黎;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40例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又称心因性疼痛,主要表现为躯体各种部位发生的持久性疼痛,可位于体表、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性质可为模糊的钝痛、胀痛、酸痛或锐痛,患者对此感到痛苦,对其社会功能常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医学检查未发现疼痛部位出现任何的器质性病变.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或情绪冲突对这类疼痛的发生、加剧、持续和严重程度发挥重要作用[1],而多数患者和临床医师认识对此病认识不足,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本文拟探讨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现状和治疗.

    作者:许军;曹赋韬;陆肖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不同封包方法对局部ALA-PDT治疗老年Bowen病ALA透皮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封包方法对局部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老年Bowen病ALA透皮吸收情况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以迷你猪动物作为模型,在有无预先使用角质软化剂处理、不同封包温度、不同溶剂、不同pH值等条件下避光封包ALA,采用荧光法检测ALA透皮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探索局部外用ALA的佳方法.将此条件用于治疗老年Bowen病作为优化组,目前常规封包方法治疗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37℃,pH4.0的ALA制剂透皮吸收和转化效率在封包12 h时达到大吸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溶剂和角质软化剂的使用无显著差异.优化组3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皮损消退,有效率100%,均未留明显瘢痕,随访6个月无复发;传统组3例患者中两例患者皮损消退,一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留有明显瘢痕且复发,复发率为33.3%(1/3).结论 分析找出局部ALA外用的佳方法,并选取佳方式用于临床治疗老年Bowen病,其复发率低,效果更显著,可为ALA-PDT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性意见.

    作者:佘文莉;陆红;黄海玲;刘晖;刘宏伟;谢光辉;谢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及D-二聚体量与血肿扩大的关系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CD62p)表达率、D-二聚体量与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出血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小板CD62p的表达率,同时测血浆D-二聚体量,与血肿扩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CD62p的表达率与血肿扩大相关,基线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相关.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出现血小板活化现象,血小板的活化及D-二聚体可能参与了血肿扩大的病理生理变化.

    作者:葛华;庄晓荣;徐中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双参素胶囊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目的 探讨双参素胶囊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及双参素胶囊17.5,35和70 mg/kg组.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测定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放免法测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TXA2)水平.剖取大鼠心脏,测缺血区及非缺血区心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双参素胶囊可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TXA2水平及全血低切、中切、高切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 <0.05或P<0.01),使血浆前列环素水平及前列环素/TXA2比值明显增高(P<0.05或P<0.01),亦能降低大鼠心肌梗死及非梗死区FFA含量(P<0.05或P<0.01).结论 双参素胶囊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代谢,纠正前列环素与TXA2的平衡失调以及降低血液黏滞性有关.

    作者:刘兵;杨春梅;曲绍春;于晓风;睢大筼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沙蚕金属蛋白酶体外抗凝血与溶栓作用

    目的 研究沙蚕金属蛋白酶(NVMP)体外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方法 以pH7.4的生理盐水为对照,在体外研究NVMP对家兔新鲜血液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NVMP对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研究NVMP在体外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方式.结果 不同剂量的NVMP在体外均具有较强的抗凝血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沙蚕金属蛋白酶先水解纤维蛋白原的Aα链,然后是Bβ和γ链;能够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也具有激活纤溶酶原将其转变成纤溶酶,间接水解纤维蛋白的激酶活性.结论 NVMP在体外具有明显的降纤、抗凝血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

    作者:邓志会;孙东升;李波;肖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障碍3例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急性或较早期出现的以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脑功能失调,是术前无精神异常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意识、认识、记忆、定向、感知、运动行为等方面功能障碍.术后早期一过性的POCD大部分为可逆性,但对于髋关节置换患者,可影响其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如演变为长期的POCD,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OCD发病机制、病程尚不清楚,对其的防治尚无明确指导原则.本文通过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3例POC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

    作者:陈鹏;谷万里;李冬青;刘文广;王韶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40%~60%,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 000万以上[1].尽管目前安全、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多,但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仍较差.我国老年高血压防治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提高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及其治疗水平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措施.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是提高老年高血压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玉琴;李娜;陈轶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及其配体的肿瘤生物学效应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作为信号传导受体介导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钙粒蛋白(S100)、β粉样肽(A)等配体在细胞表面结合,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传导机制,参与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炎症反应、神经再生、Alzheimer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等的生物学效应[1,2].

    作者:冯华国;鲁灵;吴传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艾灸预处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其受体TrkB的影响

    目的 探讨艾灸预处理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预艾灸组.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25~35制作AD模型,艾灸“百会”、“肾俞”、“足三里”进行防治,免疫组化SP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及艾灸干预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TrkB的表达明显下降,表现为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艾灸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TrkB的表达明显增加,表现为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 预艾灸治疗可显著增加海马CA1区BDNF及TrkB的表达,从而改善脑内神经元的损伤,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作者:李熙;孙国杰;王述菊;马骏;王彦春;张春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