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万毅新;王晓平
目的 探讨华法林在80岁以上伴有血栓形成史的房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4例房颤伴有血栓形成史的脑栓塞高危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服药随访至今无1人出现大出血并发症,无1人再次出现急性脑梗死.治疗后1 w、治疗后1个月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在80岁以上房颤患者中应用预防脑栓塞效果显著,出血副反应小.对于高龄患者房颤抗凝强度:INR控制在1.7 ~2.5,同时提示临床医生对于华法林的药理作用的熟练掌握与患者良好的依从性,以及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是降低大出血风险的关键,而且,患者家属的重视及监护非常重要.
作者:程黎;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通经补肾中药方对铝诱导的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及乙酰胆碱(Ach)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3月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分为低、中、高剂量铝饲料组)、中药组(分为低、中、高剂量中药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在常规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A1C13·6H20喂饲大鼠,持续染毒3个月,制作AD动物模型.中药组大鼠喂饲含铝饲料,并以通经补肾中药方灌胃.上述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测定海马中的AchE和ChAT的活性及Ach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铝饲料组大鼠海马中AchE的活性明显增高(P<0.01),ChAT活性明显降低(P<0.01),Ach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高剂量铝饲料组比较,中、高剂量中药组大鼠海马中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1),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1),Ach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铝的过多摄入使大鼠海马Ach减少可能是AD发病的机制之一,中药方可提高海马中ChAT活性,抑制AchE活性,增加Ach的含量,改善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失衡状况.
作者:程书珍;王丽君;刘恒;王晓梅;刘爱民;骆朋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评估顺行穿刺腔内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或)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119例,随访6个月~3年.对术前及术后的Fontaine分期,踝肱指数(ABI)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2.4%(98/119),FontaineⅡ期组58例,成功率为91.3%(53/58),45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缓解率84.9%(45/53);Ⅲ期组为81.1%(30/37)和90.0%(27/30),Ⅳ期组为62.5%(15/24)和60.0%(9/15).Ⅱ期组技术成功率明显高于Ⅲ期及Ⅳ期组(P<0.03);Ⅲ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Ⅱ期及Ⅳ期组(P<0.05).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39±0.17提升至术后0.73 ±0.14(P <0.01).技术成功患者的随访率为78.7%(85/108),术后第3、6、12、24、36个月分别有3例、6例、10例、7例、5例复发,其中17例再次行分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随访期间行截肢/足手术患者6例,截肢率5.6%(6/108).其中截肢平面在膝关节以上2例,膝下平面截肢1例,3例行跖骨截除.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近期及中期疗效较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作者:王黎洲;周石;李兴;蒋天鹏;吴晓萍;宋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颈动脉斑块形成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脑梗死,而脑梗死是医院脑病患者中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尤为重要,目前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率可高达100%,本文通过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分型,来探讨在预防脑梗死中的作用.
作者:焦欣;王照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慢性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调节作用,探讨慢性应激对衰老机体的促衰老作用及穴位埋线的抗衰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应激组(C组)、模型+应激+埋线组(D组);采用D-半乳糖溶液腹腔注射制作衰老模型,采用长期制动应激造成慢性应激,D组分别于百会、肾俞、内关、肝俞交替埋线8次,1次/w.运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皮质醇(Cor)、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含量.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血清Cor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与B组比较,C组Cor含量也有明显升高(P<0.05),而D组Cor含量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与A组比较,B组血浆ACTH、下丘脑CRH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组两种激素含量升高明显,与A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D组两种激素含量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衰老模型大鼠存在HPA轴功能紊乱,慢性应激可使HPA轴兴奋性提高,加速机体衰老;而穴位埋线可改善衰老机体和慢性应激导致的HPA轴功能紊乱状态,减轻应激损伤,延缓机体衰老.
作者:边心会;张宏;徐朝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脂联素(adiponectin,ADN,亦称aPM1、Acrp30、GBP28和Adipo Q),1995年首次报告cDNA编码的分子为脂肪细胞补体相关蛋白(Acrp30)[1],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分泌,尽管脂肪组织分泌ADN,但其水平在肥胖患者是下降的,并与肥胖呈负相关.在肥胖相关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病和肝功能异常时呈低ADN水平,其具有胰岛素增敏、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保护作用,对骨形成也有影响.在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中,血循环中的ADN是下降的[2].
作者:杨裕华;王际莘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5例为研究组,收集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时环形撕囊后获取的晶状体前囊膜标本.同时收集成人尸体解剖非白内障眼球所获取的晶状体前囊膜标本1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并应用TUNEL方法检测两组LECs的凋亡情况.结果 研究组LECs凋亡细胞百分率为(30.4±3.7)%,对照组LECs凋亡细胞百分率为(0.27±0.1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1.59,P<0.01).研究组LECs 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4.0%(21/25),而对照组为10.0%(1/1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2.05,P<0.01).2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LECs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数间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 LECs凋亡及caspase-3表达在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何小杰;李延辉;徐飞;袁煜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高脂模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动态、系统地监测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8的水平,同时采用Trizol法提取RNA,用RT-PCR法测量主动脉中hs-CRP mRNA、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并且观察粥样硬化动脉内膜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缬沙坦药物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模型组的hs-CRP、TNF-α、IL-6、IL-8均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缬沙坦治疗10 w后,hs-CRP和IL-6的水平均降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IL-8的水平均降低,但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缬沙坦治疗10 w后,hs-CRP mRNA,TNF-αmRNA和IL-6 mRNA表达均降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药物干预组内膜病变较高脂模型比较有所减轻.结论 缬沙坦能够有效地降压的同时,能减少部分炎性因子释放的作用,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高丽君;齐晓勇;王秀萍;高俊茶;蔺杰;王超;孙海平;马艳凯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多见,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价值[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的重要促进因子,可以直接促进新生血管的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是MMP家族的经典成员,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有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显示二者可能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CD105是血管内皮的重要标记蛋白,可以成功地标记肿瘤中新生的血管.
作者:钟云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远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尾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坐骨神经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正常对照组、DPN模型组和远志治疗组,DPN模型组和远志治疗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DPN模型,以尾部SNCV< 30 m/s作为DPN成模标准;待DPN模型成功建立后,DPN模型组大鼠不再做任何处理,远志治疗组大鼠给予远志(2.7g生药/kg/d)灌胃6w.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尾部SNCV和坐骨神经AR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DPN模型大鼠的血糖、坐骨神经AR活性明显升高,尾部SNCV明显降低(P<0.01);与DPN模型组大鼠比较,远志治疗组大鼠的血糖、坐骨神经AR活性明显降低,尾部SNCV明显升高(P<0.01).结论 远志可明显降低DPN大鼠坐骨神经AR活性、逆转DPN大鼠尾部SNCV减慢,对DPN时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赵晓丽;马洪伟;陈志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社区干预效果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中心的两个居委,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体检筛查出符合国际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干预组60例,对照组经52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进行疾病的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除给予相关治疗外,还给与相关的社区干预.随访干预1年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与对照组于预后比较FPG、2 hPG、HbAlc,血浆TC,TG含量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的控制.
作者:王萱;邸军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感染后咳嗽属于亚急性咳嗽,常发生在轻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继而出现持续于咳,可能持续3~8w之久,但无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高,通常发生在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流行季节[1],在病程上有别于慢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是由感染引起的气道炎症伴或不伴短暂性气道高反应性所致.
作者:庄秋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胶体金法与ELISA法在检测血液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1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回顾分析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对照分析胶体金与ELISA法检测结果、检查时间和费用.结果 541份样本中,与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胶体金法相对特异性为96.0%(261/272),相对灵敏性为88.8%(239/269),相对准确性92.4%(500/541).胶体金与ELISA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对照显示,HCV胶体金检查时间[(22.4 ±4.6)min]和费用[(6.2±1.1)元]显著低于ELISA法的检测时间[(118.2±21.1)min]和费用[(13.3±3.2)元](P<0.05).结论 胶体金法应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操作便捷、省时及费用低,且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作为紧急和特殊需要情况下的初筛.
作者:袁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40例,健康对照组(NC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Resistin水平,同时测定GG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BMI、血脂各项指标的水平,采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新诊断T2DM组患者血清Resistin、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相关分析显示,Resistin、GGT与FPG、HOMA-IR、BMI呈正相关(P<0.01),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负相关(P<0.01);GGT与Resistin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GGT、Resistin可能相互促进,共同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丽疆;刘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化疗的有关国内外研究主要分析上述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1],而对于引起的肺功能影响状况则报道不多.本次研究选择伴阻塞性肺炎的ⅢA期NSCLC患者,进行单疗程化疗后,对比分析化疗前及结束后10 d的有关指标,研究术前单疗程化疗对肺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泽峰;高峰;王涛;齐战;米丽丽;曾辉;王瑞;姚继方;郭杨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40%~60%,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 000万以上[1].尽管目前安全、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多,但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仍较差.我国老年高血压防治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提高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及其治疗水平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措施.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是提高老年高血压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玉琴;李娜;陈轶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药效迅速、给药方便等优点,在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1,2].老年患者由于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上容易引起各种非治疗效应,即输液反应,这种输液反应可以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为尽可能减少输液反应及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本文就我院老年科住院出现输液危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海风;封三花;朱敬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CD62p)表达率、D-二聚体量与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出血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小板CD62p的表达率,同时测血浆D-二聚体量,与血肿扩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CD62p的表达率与血肿扩大相关,基线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相关.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出现血小板活化现象,血小板的活化及D-二聚体可能参与了血肿扩大的病理生理变化.
作者:葛华;庄晓荣;徐中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临床上对于老年残冠残根治疗方式的探讨逐渐成为热点问题[1,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残冠残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口腔科收治的老年残冠残根患者80例(80颗牙),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0 ~79[平均(68.8±10.9)]岁;残冠残根患者通过X线检查,观察残冠残根形态和长度变化,可见牙周膜没有增宽的影像.
作者:付雪峰;李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作为信号传导受体介导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钙粒蛋白(S100)、β粉样肽(A)等配体在细胞表面结合,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传导机制,参与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炎症反应、神经再生、Alzheimer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等的生物学效应[1,2].
作者:冯华国;鲁灵;吴传新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