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知识、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现况

陈亚丽;宋连新

关键词:康复教育, 骨质疏松, 健康信念,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知识的了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信念和骨质疏松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骨质疏松康复教育的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对社区105名诊断为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知识、骨质疏松健康信念、骨质疏松自我效能、SF-36简明健康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10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知识总分14.58±1.96.钙摄入知识得分高于运动知识(P <0.001).骨质疏松健康信念结果:骨质疏松健康信念总分149.56±10.86,严重性与易感性得分t检验,无差异(P>0.05),运动益处与运动障碍、摄钙益处与摄钙障碍、运动益处与摄钙益处、运动障碍与摄钙障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骨质疏松自我效能结果:运动效能45.34±17.68,摄钙效能49.83±16.01,二者有显著差异.生活质量的评分:生理功能20.40±3.97,生理角色限制6.48±1.67,躯体疼痛15.53±2.78,总体健康14.53±3.19,社会功能5.86±1.20,情感角色限制5.07±1.20,心理健康20.40±3.93,各个维度均有相关性.结论 社区骨质疏松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知识、健康信念较低,运动信念更低于摄钙信念;患者运动效能差于摄钙效能;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均有相关性.康复医学应利用康复教育和康复训练在社区广泛开展康复教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148例老年患者资料,按照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将其分为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复苏药物、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等相关因素的差别.结果 148例老年心肺复苏患者,23例复苏成功,125例失败,复苏成功率15.5%.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从心搏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肾上腺素用量、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胺碘酮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率较低,普及全社会急救意识、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复律等,是提高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肥胖型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

    据报道,成年女性尤其老年女性随着体重的增加,患乳腺癌风险也在加大[1],而经研究证明,雌激素越多,乳腺癌概率越高,而肥胖是增加雌激素的主因[2].肥胖妇女体内雌激素除卵巢分泌的以外,还有脂肪组织可生成相当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则越易患乳腺癌.而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来说,肥胖容易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现象,不但手术效果不理想而且再次发病率也相当高,这一现象给老年肥胖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增加了难度.为了探讨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促进康复,本组将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

    作者:郑元元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五味子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与构效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五味子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功效和结构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羟基自由基和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五味子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五味子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较好,并且清除效果随五味子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 食品中加入五味子总黄酮,可增加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滕海峰;马洪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血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多因素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而造成冠脉阻塞和痉挛,导致动脉所灌注区域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的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脉事件与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明炎症在粥样硬化和ACS中起了关键作用.ACS患者整个冠状动脉系统都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而不仅局限于梗死相关血管[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炎症相关性疾病[2].大量研究证实[3],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破裂,在心血管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CS是炎症触发的斑块破裂,炎症反应是ACS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血细胞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疗效对比

    抑郁症是多种老年女性疾病的共有产物,本文拟另一方面也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1].多种高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2].对比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86例,年龄65 ~ 81[平均(68.54±8.37)]岁,平均病程(1.92±1.16)年.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3],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评分≥17分.临床治疗前经相关病史调查和各项辅助检查,排除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且患者意识清晰,无理解和表达障碍,能正确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作者:毕冬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正畸与固定义齿联合治疗中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38例

    牙列缺损伴发错牙合畸形在临床口腔畸形中十分常见,而以往传统的修复方法即便能将缺失牙的余留间隙修复,但亦较难兼顾功能、美观、稳定的效果[1].因此,有学者建议采用正畸联合固定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发错牙合畸形患者,即先通过正畸矫治错牙合畸形,完善咬合关系,调整牙弓中缺失牙与余留牙的位置,待符合固定修复的适应证后,固定修复牙列缺损[2].但是,比方法的短期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的观察.本研究对比探讨正畸与固定义齿联合治疗中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及疗效.

    作者:陈震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心血管疾病中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指标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是至今发现的活性强的内源性血小板抑制剂之一,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心血管疾病多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抗栓治疗,其传统监测指标主要依赖测定血小板聚集性的高低来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由于近年来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氯吡格雷、普拉格雷、西洛他唑等不同作用机制抗血小板药不断问世,监测或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新指标开始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刘军锋;贾克刚;刘运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特点及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多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自身生理功能下降,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并发症高,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1].本文拟分析老年脑动脉瘤破裂采用微弹簧圈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61 ~83[平均(67.3±7.1)]岁;均为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出血31例、两次出血4例、三次出血2例.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11例、Ⅲ级19例、Ⅳ级4例.29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2种以上疾病15例.并发症包括高血压17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肺气肿7例、心功能减退2例.

    作者:方景海;于明;张晓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内科危重症患者60例心力衰竭特征及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是心肌病、冠心病及肺心病等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症状,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本文旨在回顾分析内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观察其发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90例内科危重患者,均收治在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其中男性190例,女性100例;年龄49 ~ 74[平均(66.83±10.57)]岁.54.2%为男性,年龄(69.83±13.57)岁.60例发生心力衰竭(31.58%),均进行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34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0%.

    作者:杨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与意义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T2DM血管病变患者(A组,19例)、T2DM患者(B组,18例)及健康对照组(C组,16例)患者血清PECAM-1水平,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检测血糖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比较.结果 A组、B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C组(均P<0.01),A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B组.A组中血清PECAM-1与HbAlc呈正相关(r=0.686,P=0.001).B组中PECAM-1与血糖、HbA1c呈正相关(r=0.580,0.59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PECAM-1高表达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促发因素之一,PECAM-1水平监测可预测患者血管病变病情发展.

    作者:侯莉;高放;陆益龙;巴荣;雷艳花;卢蓉;马勤宜;金星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利用干扰素联合用药方法可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改善或减轻肝脏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但丙肝抗病毒治疗疗程长,副作用大,而且停药后有反弹现象,要得到有效的治疗需要正确、合理用药,及时评估疗效,密切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避免过度医疗.本文对慢性丙肝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抗病毒治疗前后脾脏SI值,结合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检测项目,探讨抗病毒疗效与脾脏SI值、血小板计数及ALT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崔万善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卡托普利对冠心病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冠心病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入选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3例,根据患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是否选择卡托普利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n =7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源性纤溶系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 <0.05);t-PA含量、PAI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PA活性、纤溶活力、活性型t-PA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卡托普利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紊乱,对于降低冠心病患者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新才;邓凤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炎症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在术后常常会明显下降,Bedford[1]于1955年首次报道了认知功能下降,认为老年患者术后有7%的认知功能下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手术后出现的记忆能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认知功能改变,严重者还会出现人格改变和社会行为能力下降.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跟三方面因素有关,即患者、手术和麻醉,如高龄、嗜烟酒、心理应激、麻醉药物、术中病理生理改变、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缺氧、栓子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在老年患者的手术中都普遍存在.

    作者:郭浩翔;金立民;崔常雷;韩树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苯丁酸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苯丁酸钠(SPB)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分析法、流式细胞仪、形态学观察法对在体外经不同浓度的SPB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SPB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并且有时间依赖关系及剂量依赖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经SPB处理的细胞其S期在16.48%,而未经处理的细胞其S期在31.07%;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结论 SPB在体外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为SPB治疗胃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奇;陈德兴;赵吉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胃癌多排探测器CT术前TNM分期应用研究进展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均较高.外科完整切除瘤体及其受累组织,是当今彻底治愈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术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临床分期,合理限定手术切除范围,那么将会极大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1~3].随着CT研发的不断深入,工作站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排探测器CT(MDCT)已成为胃癌术前分期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与超声胃镜相比,MDCT有着更大的扫描覆盖范围及更高的密度分辨力,加之图像工作站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得MD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获得了独特的优势与地位[2].

    作者:申国强;孙戈新;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真空垫与热塑体模在宫颈癌放疗中摆位误差比较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病灶区需高剂量,同时需配合腔内放疗,对直肠、膀胱等正常组织器官的保护尤为重要.为保证患者定位、验证及治疗时体位固定的准确性,需采用体位固定辅助装置,在体位固定技术中真空垫和热塑体模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固定装置[1,2].本研究拟分析宫颈癌放疗中热塑体模固定技术及真空垫固定技术摆位的误差.

    作者:林霞;王嘉鹏;郭杰;王铁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1例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年龄>60岁,GCS 3~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Ⅰ 33例,对照组Ⅱ34例,治疗组Ⅰ 34例,然后随机抽取此期间收治的34例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治疗组Ⅱ.四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Ⅰ给予乙酰谷酰胺;对照组Ⅱ给予醒脑静;治疗组Ⅰ、治疗组Ⅱ给予醒脑静+乙酰谷酰胺.一个疗程(14 d)后观测四组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进行脑电图检查、治疗后1个月内对清醒人数、清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Ⅰ、治疗组Ⅱ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相比,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脑电图的等级高(P<0.05),1个月内清醒率高,清醒时间短(P<0.05).治疗组Ⅰ、治疗组Ⅱ相比无差异.结论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应用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的清醒,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翟旭;邱建武;王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珍龙醒脑胶囊对小鼠脑缺氧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珍龙醒脑胶囊对脑缺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压密封法、断头法分别测定脑缺氧小鼠的喘息时间;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珍龙醒脑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珍龙醒脑高剂量(400 mg/kg)能明显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高、中剂量(400、200 mg/kg)能明显延长断头小鼠喘息时间,降低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升高SOD、Na+-K+-ATP酶、Ca2-ATP酶的活力.结论 珍龙醒脑胶囊对脑缺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脑组织ATP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高伟;张会鲜;孙建云;焦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孕烷X受体抗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孕烷X受体(PXR)抗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利福平活化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的PXR,阿霉素(ADM)诱导高表达PXR的EC9706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周期,MTT法观察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DM处理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生长;使细胞呈明显凋亡改变;利福平诱导PXR高表达的EC9706细胞凋亡减少,抑制Caspase-3的蛋白水平,上调蛋白Bcl-2的表达,表明PXR在抗食管鳞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 PXR可能是通过降低Caspase-3和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EC9706的凋亡.

    作者:谢晶华;解智慧;史祖宣;樊青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气功锻炼对老年人生理年龄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功锻炼对老年人生理年龄和生理机能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362名气功锻炼者和360名非气功锻炼者进行调查,观察身体形态学、生理学客观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反应时间低于观察组,而肺活量、大摄氧量、每搏输出量、肌肉力量、神经肌肉协调性高于对照组,因而观察组的生理年龄低于对照组.结论 气功可以提高老年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肌肉功能,使老年人生理年龄降低.

    作者:于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