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特;孙新刚;刘运海;冯洁;邵艳敏
目的 研究木瓜黄酮的抗皮肤衰老作用.方法 将12月龄雌性KM小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另将20只3月龄雌性KM小鼠作为青年组.实验组用木瓜提取液外涂,对照组和青年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外涂.6 w后,测定皮肤指数及皮肤组织中的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脂褐质(LF)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木瓜提取液增加了老年小鼠的皮肤指数及皮肤组织中HYP和SOD的含量,使老年小鼠皮肤组织中MDA和LF含量下降.结论 木瓜提取液具有较明显的抗皮肤衰老作用.
作者:谭文波;卢义红;谭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对宫颈癌Hel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MTT检测Bortezomib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及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印迹、RT-PCR检测NF-kB(P65)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1)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ortezomib 1.25 μmol/L组[(84.9±0.08)%]、Bortezomib 2.50 μmol/L组[(67.1±0.12)%]、Bortezomib 5.00 μmol/L组[(51.6±0.11)%]、Bortezomib 10.00 μmol/L组[(41.3±0.13)%]及Bortezomib 20.00 μmol/L组[(20.8±0.12)%]Hela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2)Westem印迹检测结果表明:随着Bortezomib浓度的增高,NF-kB(P65)蛋白表达量有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趋势(P<0.05).(3)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Bortezomib浓度的增加,NF-kB(P65)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能够体外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短期增殖,其机制与下调NF-kB(P65)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丁秀杰;王雪;冷维春;王立岩;田秀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加强农村老年协会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与促进政策.方法 通过对浙江省179个农村老年协会的抽样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了农村老年协会建设与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结果 农村老年协会内部组织建设与管理比较规范,基本条件具备;协会开展了比较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村落社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协会建设发展与村“两委”的支持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农村老年协会还存在缺少经费和专门人才、缺乏政府有效支持和优惠政策等问题.结论 为了促进农村老年协会的发展,必须要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加大对老年协会的保障和扶持,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老年协会发展的经济基础,规范和加强老年协会的自身能力建设和内部组织管理.
作者:余虹;鲁可荣;郭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老年H型高血压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梗AMI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111例,单纯AMI患者110例,单纯H型高血压患者112例和健康体检者148例,采用PCR-RFLP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高效液相色谱化学法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等,比较分析各组基因多态性和Hcy水平差异.结果 AMI合并H型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因分布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基因型是AMI合并H型高血压和单纯H型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8(1.05 ~1.79)和1.28(1.05 ~1.58).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是老年H型高血压并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应加强针对老年H型高血压人群的冠心病一、二级预防.
作者:曹正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脑死亡大鼠肺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干预处理对脑死亡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A组)、脑死亡组(B组)及CGRP处理组(C组),每组5只.A组持续麻醉维持12h.B组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大鼠脑死亡状态12h.C组于脑死亡模型建立成功后静脉输注CGRP 3μg/kg,随后给予CGRP 6μg/kg持续输注维持12h,维持实验动物脑死亡状态12h.于脑死亡后12h取肺脏组织,检测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肺组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肺组织中MDA含量B组高于A组及C组(P<0.05),肺组织SOD活性C组高于B组及A组(P<0.05),肺组织γ-GCS mRNA水平C组>B组>A组,γ-GCS蛋白水平C组>A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死亡可导致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弱;CGRP可增高脑死亡大鼠肺组织γ-GCS蛋白水平,增高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苗丽君;张瑞霞;王静;蒋军广;韩雪萍;张水军;孙振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同时也是食管癌病死率高的国家,每年病死患者约15万[1,2].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患者日益增多.由于临床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处中晚期,出现肿瘤广泛浸润、远端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且单一的化疗或放疗疗效均欠佳.同时,老年患者存在身体功能下降,并发症多等特点,因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国产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舒血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将160例老年IS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舒血宁组和常规治疗组各80例.舒血宁组给予传统治疗联合静滴舒血宁;常规治疗组予单独传统治疗,均采用双盲对照.结果 舒血宁组临床有效率为88.7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经格拉斯哥、中国脑卒中量表及加拿大神经学评估表三种方式进行的预后评分均发现舒血宁组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长期随访结果亦显示,舒血宁组IS复发率为5.00%,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同时,血流动力学效应指标也相继反映舒血宁组IS患者血液循环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IS患者具有较佳的疗效且预后良好,且舒血宁主要通过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体系发挥药理作用.
作者:苏祖禄;苏海;张毅;陈浩;周昌龙;贺学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又称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或腰间小关节综合征,属于脊柱小关节机能紊乱范畴,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已成为保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并被广泛接受.本文采用定位调脊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观察疗效.
作者:刘飞;陈新华;黄卫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中α7神经型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基因表达,了解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中的γ-分泌酶两个重要组分早老蛋白(PS)及单过性跨膜蛋白(NCT)水平的影响.方法 SH-SY5Y细胞转染针对α7nAChR的小干扰RNA(siRNA),用实时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测定细胞中α7 nAChR、PS及NCT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转染α7 nAChR siRNA后,与对照组相比,α7 nACh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S蛋白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而NCT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α7 nAChR基因表达抑制后γ-分泌酶组分之一PS的水平明显升高,这种改变可能与α7 nAChR基因表达抑制后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增多有关,可能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凡;任家谋;齐晓岚;刘健;官志忠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对不同程度下肢慢性缺血病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该院行PTA治疗的下肢慢性缺血患者68例,按卢瑟福-贝克分级量表分为跛行组(30例)和缺血组(3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出院前1d及出院后6个月以SF-36量表评价生存质量,测量踝肱指数(ABI),统计疼痛缓解率、截肢率及死亡率.结果 缺血组下肢完全血运重建率明显低于跛行组(P<0.05).跛行组的患者出院前1d及出院后6个月ABI及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跛行组无死亡和截肢患者,缺血组6个月截肢率为10.2%(5条/49条),死亡2例,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跛行组出院前1d及出院后6个月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均较术前高(P<0.05),但在出院前1d及出院后6个月间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组在出院前1d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及活力(VT)等维度较术前高(P<0.05),出院后6个月高于术前的维度只有BP和VT(P <0.05),且维度在出院前1 d至出院后6个月间有下降趋势,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除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外出院前1 d的其他维度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除总体健康(GH)、RE及MH外的维度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TA可改善下肢慢性缺血病变患者血供,缓解症状,减少截肢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尤其对于间歇跛行的患者.但对于严重下肢慢性缺血的患者,PTA完全血运重建率低,即使完全血运重建,也不一定能减低截肢概率,改善生存质量,故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尤为重要.
作者:赵新国;杨春梅;王莉珺;岳玉国;陈伟良;王素芬;张月华;郑旬;镇奋;吕英俊;邸军军;陈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创伤后早期肿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老年口腔颌面部创伤后早期肿胀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给予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面部水平和垂直方向距离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例(P<0.05);无效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例(P<0.05) 结论 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创伤后早期肿胀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春英;朱怀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胎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心血管系统自然衰老进程的影响.方法 从孕13.5d胎鼠分离培养鉴定MSCs,将40只15月龄的BALB/c雌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浓度为5×107/ml胎鼠MSCs0.2 ml,对照组注射等量相应PBS溶液,1次/月,连续3次;3个月后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经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血管系统衰老进程,组织切片检查心脏组织学改变,Y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MSCs的表达.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为胎鼠MSCs,实验3个月时,对照组小鼠心脏组织学呈现纤维化、脂肪变性,功能上心脏射血分数下降、舒张末期容量增加等老年性心功能下降特点,而移植组小鼠心脏衰老进程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移植胎鼠MSCs在心脏组织学和功能上有效地延缓小鼠心血管系统自然衰老进程.
作者:祝爱珍;刘成成;陈小宇;李军;何冬梅;刘革修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腮腺腺样囊性癌是涎腺肿瘤中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标本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腮腺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亚娟;金志威;隋春波;刘文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慢性肾衰竭患者通常有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降低或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水平升高[1].肾脏对甲状腺内分泌功能有重要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可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致使各种甲状腺腺素(TH)合成、分泌发生异常改变.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替代疗法,本文探讨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TH水平的影响.
作者:翁光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构建含FGF-21 siRN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鉴定.方法 首先用BamH Ⅰ+HindⅢ双酶切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质粒pSi-lencerl.0-shFGF-21,得到0.3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亚克隆入穿梭质粒(pShuttle-shFGF-21,),用I-Ceul和I-Scel双酶切处理pAdxsi组腺病载体及pShuttle-shFGF-21,连接,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鉴定、测序后,后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为重组腺病毒.结果 设计并构建了小鼠FG F-21基因特异性siRNA腺病毒载体,并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空斑形成实验测得腺病毒滴度为1×1010 PF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鼠FGF-21基因特异性siRNA腺病毒载体.
作者:杨小敏;杨刚毅;李伶;胡文静;叶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脑梗死预后NIHSS和BI评分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6项队列研究作为研究资料,对脑梗死后检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和非同型半胱氨酸血症(NHHcy)的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脑梗死后的NIHSS评分在HHcy组与NHHcy之间进行比较,14 d(Z =3.93,P<0.000 1)、30 d(Z =2.73,P=0.006)、90 d(Z=2.51,P=0.01)、180 d(Z=5.49,P <0.000 01),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脑梗死后的BI评分在HHcy与NHHcy组之间进行比较,14 d(Z=2.79,P=0.005)、90 d(Z =4.76,P<0.0001)、180 d(Z=5.49,P<0.0001),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在30 d(Z=1.71,P=0.0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Hcy对脑梗死近期预后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具有显著影响,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干预,以改善预后.
作者:谢守嫔;陶艳;赵静;严雯;李瑞琳;杨永娜;彭晓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原因不明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随着增龄,发病率也会提高.发病者女性多见,是男性的2.5倍左右[1],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本病早期缺乏临床特异性,诊断较困难.本文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能量多普勒(CDE)在RA患者膝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朴雪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Ⅰ b2 ~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腔内放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Ⅰ 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局部肿瘤>4 cm)患者84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2例及单纯手术组42例.联合治疗组予以阴道盒后装治疗:阴道黏膜下0.5 cm(源旁1 cm)剂量20~ 30 Gy,10~ 12 Gy/次,1次/w.14天后评价疗效并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评定两组的疗效和术前阴道腔内后装放疗对手术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联合治疗组宫颈肿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总有效率(CR+ PR)为64.3%,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未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单纯手术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的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8.3%、79.0%(x2 =4.186;P=0.410).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87.7%(x2=0.815;P =0.367).结论 术前阴道黏膜下0.5 cm腔内后装放疗20 ~ 30 Gy联合手术治疗Ⅰb2~ 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局部控制率较高,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是该期别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
作者:王福香;董莹;金海国;张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氯化三乙基锡(TETC)对C6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荧光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检测不用浓度TETC作用C6胶质瘤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和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ETC对C6胶质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增殖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TETC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上升;TETC可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TETC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适;俞爱萍;张悦;李志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化瘀祛痰方药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 TLR4/NF-kB信号通路活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全方组、补气组、化瘀组、祛痰组,各组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和相应中药煎剂连续灌胃9d,末次灌胃给药2h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①正常对照组、②LPS刺激组、③全方组、④补气组、⑤化瘀组、⑥祛痰组、⑦空白血清对照组.其中②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g/ml的LPS,③~⑦组用各组含药血清(浓度为10%)预处理24 h后加入终浓度为10 μg/ml的LPS,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各项指标测定.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定量分析TLR4、NF-kB和TNF-α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TLR4、NF-kB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TLR4、NF-kB和TNF-α表达显著增加(P<0.01),全方组TLR4、NF-kB和TNF-α的表达与刺激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拆方各组中,化瘀组TLR4、NF-kB和TNF-α水平均显著减少(P<0.01),而补气组和祛痰组TLR4、NF-kB和TNF-α水平降低不明显.结论 化瘀祛痰方药及化瘀拆方可显著抑制内皮细胞TLR4/NF-k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这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贾连群;杨关林;任路;冯峻屹;陈阳;崔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