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春;冯玉麟
目的 调查长兴县城乡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方法 抽取中心城区2个街道、2个乡镇共361名城乡居民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86.92%的城区居民和71.26%的农村居民知道或听说过肺结核病,但对结核病诊断、预防及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应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
作者:邵斌;陆红妹;沈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水肿(APE)的急诊特点以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APE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对应用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伴有低血压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①64例病人50例(78.1%)抢救成功,14例(21.9%)死亡;②30例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20例(66.6%)抢救成功;③45例应用小剂量吗啡注射,35例(77.7%)好转,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④8例伴有低血压,合用硝普钠和多巴胺,6例(75.0%)好转.结论 对急诊APE诊疗措施的实施需要果断及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积极应用小剂量吗啡,对伴低血压或休克者应用多巴胺和硝普钠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方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injury,ALI)是一种以严重的、持续性的低氧血症,进行性肺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迫切需要临床医生掌握一些临床和/或生化参数去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状态.本文将着重研究在ALI中引起患者病死率升高的一些生物学标志.这些标志不仅可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加深我们对ALI病理生理学的整体理解.
作者:滕林;刘先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以非干酪样坏死性的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虽然进行了大量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结节病的病因仍不清楚.许多学者从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特点分析,认为结节病的发病是进入机体的某种未知的物质不断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在环境和易感基因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引起的.其中一些微生物和特殊物质与结节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张春阳;冯华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病人放疗与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03例40岁以下病人单纯化疗45例,化疗与放疗综合治疗54例,单纯放疗4例.结果 103例中CR 23.3%(24/103),总有效率75.73%.1、2、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7%、29.87%、7.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 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方法治疗;血清CEA、误诊及机体免疫功能为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强;解记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核科门诊实施超声雾化诱导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结核专科门诊的环境、护理人员因素、患者的体质、病情、行为因素进行分析,认识在结核专科门诊实施超声雾化诱导痰的不安全因素,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化,增强责任心,以营造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结果 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加强了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安全意识,真正做好了对病人关怀照护,保证了安全管理方案的落实,使超声雾化诱导痰能在结核专科门诊中安全实施.
作者:杨秀琏;冯翠莲;梁珏;李笑屏;谢育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Toll样受体(TLRs)是新近发现的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细胞跨膜蛋白受体,亦是病原模式识别受体之一.核因子-κB(NF-κB)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转录调控因子,与多种基因启动子中含有的κB序列结合,发挥转录因子作用,激活多种与细胞生长或凋亡相关的细胞因子转录.TLRs通过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行模式识别,经一系列信号传导分子终激活NF-κB.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TLRs,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TLRs/NF-κB通路在肿瘤生物学上的这种新功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作者:查道德;张妍蓓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癌胚抗原(CE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EBC收集器,收集NSCLC组和正常对照组的EBC,所有对象同时抽血留血清待测.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EBC和血清中CEA.结果 ①肺癌组CEA检测值,EBC为4.52±2.44 mg/L,血清为7.73±3.19 mg/L;正常对照组CEA检测值,EBC为1.62±1.30 mg/L,血清为2.28.±1.30 mg/L,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腺癌组EBC和血清标本中CEA水平分别为(4.91±2.56 mg/L)和(9.17±3.75mg/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NSCLC患者EBC中CEA水平分别为3.32±1.58mg/L、4.11±2.45mg/L、4.75±2.50 mg/L、5.48±2.41mg/L,TNM分期越高,EBC中CEA的水平越高,F=3.12,P<0.05;④肺癌组EBC和血清CEA检测值呈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1.61x-1.51,相关系数(r)=0,8615,P<0.05;⑤肺癌组EBC中CE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51.5%和93.3%,血清中为60.6%和91.1%.肺癌组同时进行EBC和血清中CEA检测,联合敏感性为80.9%,联合特异性85.0%.结论 在EBC中检测CEA水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判断.
作者:董敬军;陶一江;陈建荣;蔡映云;陶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病原体在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地位.方法 收集宁波市鄞州区农民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的CAP患者共96例,分别检测就诊时及2~4周后的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农原体及嗜肺军团菌抗体的滴度,以出现4倍及4倍以上的增高为诊断标准.结果 所有患者的初期治疗均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3天治疗效果不佳者,进行抗生素升级治疗同时加用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所有患者病情都得到控制,96例患者测出非典型病原体21例,其中肺炎支原体14例,肺炎衣原体4例,嗜肺军团菌3例.但21例患者中有11例单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成功,10例加用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结论 农村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中,非典型病原体占一定的比例,可能以混合感染为主,其初始治疗可不必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作者:彭卫东;汪一萍;俞万钧;杨亚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病人采取心理护理提高病人CT增强率使病人轻松接受此项榆查.方法 对125例接受检查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1组常规签字不做任何解释做此检查,另1组向病人解释药物的安全系数及副作用的症状,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同时说明注射药物后的正常反应并安慰病人,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结果 常规组有1例拒绝此项检查,心理护理组有1例不能接受此项检查,原因足过敏体质,做过敏实验后病人不能接受此检查.结论 心理护理能提高病人CT增强率,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王秋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急性加重因素.方法 系统回顾我科2002年10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1274例AECOPD住院病人,逐例统计并核实各级COPD急性加重的因素.结果 1274例病人急性加重因素计有34种.其中,单纯肺/支气管感染者490例(占38.5%),单纯心衰者138例(10.85),肺/支气管感染和心衰同时存在的218例(17.0%),总的肺/支气管感染和总心衰分别是706例(55.4%)和354例(27.8%).分级越重,心衰和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前十位诱因尚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32例(2.5%)、气胸29例(2.3%)、胸水27例(2.1%)、心律失常29例(2.3%)、药源性16例(1.3%)等.结论 AECOPD诱因很多,肺/支气管感染和心衰足多见的诱发因素.
作者:韩振军;韦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炎型肺癌(PTLC)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58例PTLC,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 纤支镜检查确诊9例,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7例,胸水检查确诊2例,经皮肺穿活检确诊5例,淋巴结活检确诊6例,手术探查确诊29例.结论 PTLC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但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纤支镜、痰细胞学检查、经皮肺穿活检等有助于诊断,手术是确诊及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韦力;王跃军;潘毓标;吴根社;章士刚;芦峰;莫辉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沙参麦冬汤出自<温病条辩>,是清代名医吴鞠通为治疗温病后期燥伤肺胃阴分而创立,堪称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代表方剂.方中用沙参、麦门冬为君,滋阴润肺,清热生津;玉竹甘平,养阴润燥;花粉甘寒,清热生津.两药合用,生津止渴的功能可倍增,共为臣药.
作者:徐君美;徐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护生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的关键环节.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发现临床带教老师、护生自身及患者三方面都可能影响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高凤鲜;王静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有许多肺结核病人未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随着机体免疫力的波动,病灶吸收修复、恶化与进展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口服和静脉抗结核药物不易达到空洞内壁,致使结核杆菌难以被杀死,这类病人的痰中带有大量的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
作者:董正云;张进玲;方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可有多种原因引起,中等量以上胸水往往产生压迫症状,导致病人呼吸困难,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或引流.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水35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2个月,发热20天,伴全身乏力,于2007年4月15日住院.入院诊断:继发性肺结核上中/上中进展.患者既往体健,无心肺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处置:HRPS抗痨方案.
作者:董泽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系指吸入口咽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其他刺激性物质所致肺实质的炎症.通常将其分为3类,一类为吸入物直接损伤肺组织引起肺的化学性炎症,有国外学者将其冠名为aspiration pneumonitis,如吸入胃酸之后出现的肺炎(又称之Mendelson综合征);另一类为吸入固体物质引起阻塞性不张和炎症;第三类为误吸(aspiration)含有定植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此类临床为常见.
作者:孙耕耘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从年龄、营养、插管天数、细菌培养种类及选用抗生素等方面来评价气管插管对患者顶后的影响.方法 收住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吸入性肺炎等疾病导致呼衰的气管插管患者,根据年龄、营养状况、插管天数、细菌培养结果及选用抗生素等不同角度,分别按照每个因素的不同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年龄在50~70岁的患者拔管率(75%)显著高于年龄在70~90岁组(37.5%,P<0.05);营养状况良好患者拔管率(70%)显著高于营养状况不良组(25%,P<0.05);插管天数在10天以内患者拔管率(70%)显著高于插管天数在10~20天患者组(35%,P<0.05);选用不同抗生素预后是有差异的,细菌培养结果预后似无明显差异.结论 年龄在70岁以下、营养状况良好、插管天数较短的患者预后较好,选用对铜绿假单孢菌及不动扦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预后较好,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对患者预后影响不确定.
作者:罗建江;李风森;杨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创置管闭塞引流治疗气胸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例气胸置管治疗资料.结果 36例全部治愈,大部份病人1天内复张,3~5天拔管,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16FR导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费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沈卓群;丁惠昌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