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毒人员肺结核病的临床特征与管理

唐惠红;苏汝超;何丽燕;康丽娟

关键词:吸毒人员, 肺结核病, 临床特征, 临床症状, 治疗, 对照组, 显著性差异, 肺结核患者, 吸毒患者, 空洞, 治愈率, 形成率, 好转率, 改善率, 传染源, 吸收, 人群, 控制, 防治, 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吸毒人员肺结核病的临床特征与采取的对策.方法 对照吸毒和非吸毒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胸片改变及其一年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前吸毒患者患肺结核临床症状重,X线胸片范围、空洞形成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治疗后肺结核临床症状改善率、X线胸片吸收好转率、空洞缩小率则明显降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吸毒组菌阳病人53.1%,对照组93.1%.结论 吸毒对肺结核病情有加重作用,吸毒人员罹患肺结核病者应列为重点防治人群,严格实施DOTS,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肺结核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妊娠期合并肺结核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终止妊娠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2例产妇死于并发症,其余预后良好.结论 :对妊娠合并肺结核适时恰当终止妊娠足安全的,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做好孕前健康检查及孕期体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2006年收治的3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以青壮年居多,老年患者渐有增多的趋势.(2)85.3%在出现临床症状后>1月确诊.(3)全身症状明显(发热67.6%),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咳痰居多.(4)痰涂片找核酸杆菌阳性率23.5%,50% PPD试验阴性,35.3%末梢血白细胞不正常,5.8%肝功障碍.(5)52.9%并发肺外结核,20.6%合并非结核性疾病.(6)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抗结核治疗,对并发症及合并病治疗,97.1%的病例临床治愈.结论 血行散播型肺结核是重症肺结核之一,症状重,并发症、合并症多.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不同并发症及合并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宋凯;趙家明;黄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核科门诊实施超声雾化诱导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结核科门诊实施超声雾化诱导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结核专科门诊的环境、护理人员因素、患者的体质、病情、行为因素进行分析,认识在结核专科门诊实施超声雾化诱导痰的不安全因素,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化,增强责任心,以营造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结果 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加强了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安全意识,真正做好了对病人关怀照护,保证了安全管理方案的落实,使超声雾化诱导痰能在结核专科门诊中安全实施.

    作者:杨秀琏;冯翠莲;梁珏;李笑屏;谢育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创留置胸管治疗气胸36例

    目的 探讨微创置管闭塞引流治疗气胸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例气胸置管治疗资料.结果 36例全部治愈,大部份病人1天内复张,3~5天拔管,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16FR导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费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沈卓群;丁惠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取21例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予有创后脱机拔除气管插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9例采用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间患者治疗初基础情况和在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等.结果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有创通气时间、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总住院时间序贯组较传统组均缩短P<0.05,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在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控制好转,痰液性状改善情况下停有创,序贯无创治疗具有优越性.

    作者:王海清;赵杰;贾晓民;翟芳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8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以Ⅱ型糖尿病为主.X线表现为肺的病变广泛,多伴有空洞,痰菌阳性率高为临床特点.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同时要有效控制血糖是控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邵联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关注吸入性肺炎的防治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系指吸入口咽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其他刺激性物质所致肺实质的炎症.通常将其分为3类,一类为吸入物直接损伤肺组织引起肺的化学性炎症,有国外学者将其冠名为aspiration pneumonitis,如吸入胃酸之后出现的肺炎(又称之Mendelson综合征);另一类为吸入固体物质引起阻塞性不张和炎症;第三类为误吸(aspiration)含有定植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此类临床为常见.

    作者:孙耕耘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结核病误诊分析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典型结核患者逐渐增多,误诊、漏诊亦增加.我院学生每年都有新发结核病例,从2000-2007年14例结核病学生患者,其中误诊、漏诊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7~19岁,平均18岁.临床特点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盗汗,胸痛,胸闷,乏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

    作者:张文守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与肿瘤

    Toll样受体(TLRs)是新近发现的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细胞跨膜蛋白受体,亦是病原模式识别受体之一.核因子-κB(NF-κB)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转录调控因子,与多种基因启动子中含有的κB序列结合,发挥转录因子作用,激活多种与细胞生长或凋亡相关的细胞因子转录.TLRs通过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行模式识别,经一系列信号传导分子终激活NF-κB.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TLRs,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TLRs/NF-κB通路在肿瘤生物学上的这种新功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作者:查道德;张妍蓓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癌胚抗原(CE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EBC收集器,收集NSCLC组和正常对照组的EBC,所有对象同时抽血留血清待测.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EBC和血清中CEA.结果 ①肺癌组CEA检测值,EBC为4.52±2.44 mg/L,血清为7.73±3.19 mg/L;正常对照组CEA检测值,EBC为1.62±1.30 mg/L,血清为2.28.±1.30 mg/L,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腺癌组EBC和血清标本中CEA水平分别为(4.91±2.56 mg/L)和(9.17±3.75mg/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NSCLC患者EBC中CEA水平分别为3.32±1.58mg/L、4.11±2.45mg/L、4.75±2.50 mg/L、5.48±2.41mg/L,TNM分期越高,EBC中CEA的水平越高,F=3.12,P<0.05;④肺癌组EBC和血清CEA检测值呈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1.61x-1.51,相关系数(r)=0,8615,P<0.05;⑤肺癌组EBC中CE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51.5%和93.3%,血清中为60.6%和91.1%.肺癌组同时进行EBC和血清中CEA检测,联合敏感性为80.9%,联合特异性85.0%.结论 在EBC中检测CEA水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判断.

    作者:董敬军;陶一江;陈建荣;蔡映云;陶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长兴县城乡居民结核病知识调查

    目的 调查长兴县城乡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方法 抽取中心城区2个街道、2个乡镇共361名城乡居民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86.92%的城区居民和71.26%的农村居民知道或听说过肺结核病,但对结核病诊断、预防及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应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

    作者:邵斌;陆红妹;沈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栓塞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22例肺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22例经及时诊断与治疗后,存活20例,死亡2例.结论 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重视,对具有危险基础疾病的患者,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及时治疗,可以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莫伟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广州市越秀区网络直报实施前后结核病人发现水平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网络系统实施前后越秀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探讨网络直报系统在肺结核病人发现中的作用.方法 对越秀区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前的2001年至2003年以及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后的2004年至2006年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越秀区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后2004年1月至2006年底肺结核可疑患者登记1827人,登记率122.0/10万,涂阳病人登记604人,登记率40.2/10万;而网络直报实施前的2001年1至2003年底肺结核可疑患者登记864人,登记率61.7/10万,涂阳病人登记295人,涂阳登记率21.1/10万.网络系统实施后越秀区肺结核可疑患者和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提高60.3%和19.1%.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对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网络直报信息对相关病例进行核对和追踪,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关键.

    作者:许卓卫;李笑颜;李妙琼;LI Miaoqi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BiPAP无创辅助通气在哮喘合并高碳酸血症中的应用

    哮喘患者因气道痉挛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使用激素和气管扩张剂往往不能缓解病情,造成患者呼吸肌疲劳,二氧化碳持续升高,病情严重恶化;有时患者和家属对气管插管,应用有创呼吸存在疑虑和恐惧,在犹豫中失去治疗机会,造成病情失去控制,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延长,患者承受更多痛苦,有的甚至短期内死亡,给家庭带来不幸.

    作者:姜轶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T引导经皮穿刺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有许多肺结核病人未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随着机体免疫力的波动,病灶吸收修复、恶化与进展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口服和静脉抗结核药物不易达到空洞内壁,致使结核杆菌难以被杀死,这类病人的痰中带有大量的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

    作者:董正云;张进玲;方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童输液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 在儿童输液室推广开展使用静脉留置针,观察患儿对使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和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小儿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血管损伤,减轻了输液的痛苦.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保证了药物治疗的及时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是今后儿童输液的发展方向.

    作者:许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OPD低氧及肺性脑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低氧及肺性脑病患者血清中Ang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住院COPD患者45例,采取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根据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将其分为单纯低氧组30例、肺性脑病组15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中Ang Ⅱ含量,选择正常对照组15例相比较.结果 与单纯低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肺性脑病组的PaCO2明显升高(P<0.01),PH及PaO2明显降低(P<0.01);单纯低氧组和肺性脑病组Ang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性脑病组AngⅡ明显高于单纯低氧组(P<0.01),肺性脑病组PaO2与Ang Ⅱ呈直线负相关(r=-0.667,P<0.01),PaCO2与AngⅡ呈直线正相关(r=0.651,P<0.01).结论 血清中AngⅡ的检测对肺性脑病的诊治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陈雪英;孙碧云;廖昆灵;何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某村30年来采石工矽肺回顾性调查

    目的 了解某村采石场农民工粉尘接触30年来,矽肺的发病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1976~2006年某村职业性体检中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30岁来查出矽肺患者28人(6.21%),结核患者17人(3.77%),0+42人(9.31%),尘肺合并结核7人(1.55%),肺部其他疾病18人(3.99%),发病年龄平均49.03年(36~57年),发病工龄平均26.77年(15~37年).结论 采石场生产环境粉尘接触农民工存在着矽肺的危害,并与接触年龄、工龄有关.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伴重度CO2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重度CO2潴留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到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30例COPD病人资料,均为PaCO2>80 mmHg的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氧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PPV)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NIPPV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 30例患者中2例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放弃治疗,24例使用无创后好转,病情稳定出院,4例无创通气失败,改行气管插管,死亡2例.NIPPV治疗有效患者2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CO2显著下降(P<0.001),48h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COPD伴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朱晓兰;李威;黄建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5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其评估

    老年肺结核患者因年龄大,同时合并有多种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病情和愈后.根据整体护理需要及调查访问,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了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作者:申峻;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