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神经梅毒和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吕晓钗;黄华品;刘昌云;车春晖;林际岚

关键词:神经梅毒, 腔隙性脑梗死,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神经电生理
摘要:目的 比较神经梅毒、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诱发电位(EP)变化特点以及其对神经梅毒、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43例神经梅毒患者(神经梅毒组)、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2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分别行EEG、BEAM、EP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神经梅毒组EEG广泛性异常率明显高于腔梗组(P<0.05),而局限性异常率明显低于腔梗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神经梅毒组和腔梗组BEAM部分频带相对功率改变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EP各成分波峰潜伏期(PL)及波间间期(IPL)均明显延长(P<0.05),而神经梅毒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EEG、BEAM检查对神经梅毒、腔隙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障碍的评估具有实用价值,但神经梅毒的EP异常率缺乏诊断价值,而EP可以作为判断腔隙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依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补肾方对卵巢早衰患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脾补肾方对卵巢早衰(POF)患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30例POF患者为实验组,3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磁性匀相酶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在给予POF患者口服健脾补肾方6个月后再次对上述指标检测.结果 ①POF患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增加,雌激素(E2)、孕酮(P)下降,卵巢功能低下;CD4+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CD4+/CD8+下降,免疫功能下降.②POF患者运用健脾补肾方治疗后FSH、LH明显下降,E2、P明显增加,卵巢功能增强;CD4+、CD4+/CD8+明显增加,免疫功能增强.结论 健脾补肾方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恢复部分卵巢功能,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发挥预防及治疗作用.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腰椎的骨性关节炎主要特征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随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通常50岁以前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病,但50岁以后女性患病增多[2],60岁以上者达78.5%[3].骨性关节炎常累及手、膝、髋、椎体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甄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脂联素在肥胖、胰岛素抵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脂肪组织除具有储能作用外,还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一系列脂肪因子参与能量平衡的调节.脂联素(APN)是近年发现并受到关注的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因子.许多研究显示APN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IR)、抗动脉粥样硬化、 抗炎等作用.本文综述了现阶段APN与肥胖、IR抵抗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谢春燕;李强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2.8为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组(EH伴IR)27例,高血压无胰岛素抵抗组(EH无IR)33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IR),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logic9彩色超声检查仪器测定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同时进行一般检查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查.结果 (1)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在对照组、EH无IR组和EH伴IR组中逐渐降低,EH伴IR组与对照组比较,EH伴IR组与EH无IR组比较,EH无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在对照组、EH无IR组和EH伴IR组中逐渐增高,且EH伴IR组与EH无IR组比较,EH伴IR组与对照组比较,EH无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其水平降低加速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作者:崔倩卫;冷吉燕;卜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冈田酸诱导SH-SY5Y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超微结构的变化

    目的 建立冈田酸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研究AD细胞模型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本研究以冈田酸(OA)处理SH-SY5Y细胞建立AD样细胞模型,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微管等超微结构变化,观察OA所致AD样细胞效应.结果 OA可引起SH-SY5Y细胞活性下降,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光学显微镜观察SH-SY5Y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胞体皱缩,突起缩短消失;电子显微镜观察SH-SY5Y细胞微管结构破坏.结论 OA可诱导SH-SY5Y细胞建立AD样细胞模型.

    作者:吴敏霞;许盈;胡祥炬;林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PCI术后再狭窄患者的survivin水平及红花黄色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再狭窄患者的血浆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 水平变化及应用红花黄色素的干预效果.方法 60例PCI术后6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28 例)、无再狭窄组(32 例),并以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者作为对照组(30 例).20例择期行PCI 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用药组术后当天即予红花黄色素40 mg/d,连用7 d,两组其余治疗方案相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survivin 水平.结果 再狭窄组的血浆surviv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再狭窄组(均P<0.01),无再狭窄组的血浆survivin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I 术后患者血浆survivin 水平于术后6 h即急剧增高,未用药组在术后3 d达高峰,术后7 d仍处于高水平;用药组于术后24 h达高峰;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浆survivin 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1).用药组术后3、7 d的血浆survivin水平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均P<0.01).结论 PCI 术后血浆survivin持续增高与PCI术后再狭窄有关,而红花黄色素可降低PCI术后血浆survivin的升高幅度,减少再狭窄事件.

    作者:孙玉芹;韩海玲;宋文刚;朱玉红;吕冬燕;朱艳彬;何海涛;姜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Aβ寡聚体预处理的BV2细胞对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Aβ寡聚体预处理的BV2细胞对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抗炎治疗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Aβ1-42寡聚体(0、10 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作为对照组(Aβ+PC12);用相应浓度的Aβ1-42寡聚体预处理BV2细胞24 h后与PC12细胞共育作为实验组1(Aβ+BV2+PC12);不同浓度IL-1β处理PC12细胞24 h作为实验组2(IL-1β+PC12);预先用IL-1ra(50 ng/ml)孵育PC12细胞1 h后,进行实验组1的细胞培养作为实验组3[(Aβ+ BV2)+(PC12+IL-1ra)].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水平/浓度,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tau(pS396)、tau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β寡聚体预处理的BV2细胞培养液中可检测出IL-1β,Aβ寡聚体浓度的增加与IL-1β含量增加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PC12细胞与Aβ寡聚体预处理24 h的BV2细胞共育后(实验组1),可见PC12细胞tau(pS396)蛋白表达较对照组进一步增多(P<0.05),此作用可被IL-1ra部分抑制(P<0.05).结论 BV2细胞可加重Aβ寡聚体对PC12细胞损伤过程;Aβ寡聚体可诱导BV2细胞产生IL-1β,IL-1β通过tau异常磷酸化通路参与的胶质炎症反应可能是PC12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蔺慕会;何金婷;陈晓虹;徐忠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硫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常呈不可逆进展,透析病人中DN患者占20%~40%[1],故D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璇;郭常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发生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现代解剖学对盆底结构描述日趋细致,根据腔室理论,在垂直方向上将盆底分为前,中,后三个腔室;前腔室包括阴道前壁,膀胱,尿道;中腔室包括阴道顶部,子宫;后腔室包括阴道后壁,直肠.由此将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到各个腔室.

    作者:杨琦;彭传刚;韩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化瘀泻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瘀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7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复制大鼠RIF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化瘀泄浊方组(化瘀泄浊方5.7 g·kg-1·d-1经口灌服)、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组(予阿魏酸哌嗪分散片6.7 mg·kg-1·d-1)、缬沙坦组(予缬沙坦5.3 mg·kg-1·d-1经口灌服)及模型组(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经口灌服),每组10只大鼠.行HE、Masson染色观察梗阻侧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观察梗阻侧肾脏BMP-7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梗阻肾间质BMP-7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少(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BMP-7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各组间比较,化瘀泄浊方组优于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组(P<0.01),其他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梗阻后肾组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肾纤维化面积明显增加,这可能与BMP-7表达减少有关,化瘀泄浊方对其有一定的上调作用.

    作者:郭立芳;王月华;王凤丽;李林林;袁国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家属对康复知识的认知现状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属对患者功能康复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唐山地区3 所综合性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20名有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家属,运用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Miles和Huberman的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不同患者家属对脑卒中康复知识认知程度迥异,经分析,对家属的知识取向萃取出5个类型:积极探索型、一般主动型、被动接受型、墨守成规型、消极淡漠型.结论 家属文化因素、脑卒中家族史及医护人员的宣传对家属的知识取向有影响,医疗机构应针对不同类型家属的知识现状,制定个性化的且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作者:龚素芬;邢凤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组织NO和NOS的影响

    目的 研究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组织NO和NOS含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分为灵芝孢子粉组(灵芝孢子粉灌胃)、癫痫组(腹腔注射戊四氮,1.0 ml生理盐水灌胃)和正常对照组(1.0 ml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迅速取脑组织匀浆,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NO和NOS含量.结果 与癫痫组相比,灵芝孢子粉组脑组织NO和NOS含量显著降低 (P<0.05).结论 癫痫能导致脑组织大量的NO与NOS表达,灵芝孢子粉能够抑制癫痫大鼠脑组织NO与NOS的表达,对癫痫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伟群;张明亮;于海波;李晶;王显钢;王淑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大黄蛰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黄蛰虫丸对血脂、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体重220~300 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8只,共40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AS模型,用大黄蛰虫丸灌胃12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 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ET含量显著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黄蛰虫丸组较模型组血清ET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大黄蛰虫丸通过降低血清ET含量,升高血清NO,保护内皮功能,发挥抗AS的作用.

    作者:张艳慧;司秋菊;郭素丽;王艳娜;王鑫国;王贵娟;江玉娟;曹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血清浓度及体外培养时间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生长曲线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实验条件下不同血清浓度及体外培养时间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生长曲线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的培养,并用磺基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酶标仪法(A490 nm波长)测量各孔的吸光值(OD值)并转化为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生长曲线.同时,分别采用HE染色法、吖啶橙荧光染色进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形态学观察.结果 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分别在不同浓度的血清中培养2、4、6、8 d,其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生存情况及细胞形态学改变.将该细胞系处于相同培养时间和不同血清浓度(0%、20%、40%、60%、80%、100%)时,在20%和40%血清浓度组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基本表现为OD值呈现快速增加趋势、且对细胞生长促进作用较强;而血清浓度为0%和100%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及OD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该细胞系处于不同培养时间、且相同血清浓度时,除0%组OD值呈现减弱趋势,其他浓度组随时间的延长OD值呈增加趋势,在4 d之内OD值增长较快,4~6 d增长趋势减弱,6~8 d增长趋势回升,尤其是100%组.在这种实验条件下,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的形态学也发生了相应改变.结论 不同血清浓度及不同培养时间等体外培养环境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生长和生存及细胞学形态均有明显影响,提示利用血清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时应充分考虑所添加血清的浓度以及细胞培养的时间.

    作者:董萍;杨永鹏;丁克祥;刘敏;罗迎霞;丁宇;左夏林;韩晋云;杨方应;丁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病时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 [1,2].本文在扩冠、抗凝、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UAP患者,取得较佳疗效.

    作者:廖伟;高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延髓腹外侧头端活性氧介导室旁核血管紧张素Ⅱ的交感兴奋作用

    目的 探讨延髓腹外侧头端(RVLM)活性氧(ROS)是否介导室旁核(PV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交感兴奋作用.方法 实验在去压力感受器神经支配和双侧迷走神经切断的麻醉大鼠上进行.采用立体定位仪进行核团定位微量注射,在体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RSNA)、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PVN内微量注射AngⅡ剂量依赖性地引起RSNA增强和MAP升高.应用超氧阴离子清除剂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Tempol)或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拟似物聚乙二醇-超氧化物歧化酶(PEG-SOD) 清除RLVM内ROS对RSNA和MAP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抑制PVN内微量注射AngⅡ引起的交感兴奋作用.应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Apocynin)或氧化酚砷(PAO)抑制RLVM内ROS的生成也可减弱AngⅡ的效应.结论 RLVM内NAD(P)H氧化酶来源的ROS介导了PVN内AngⅡ的交感兴奋作用.

    作者:钟明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石杉碱甲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的疗效

    石杉碱甲具有多靶点作用[1],除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外,还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抗细胞凋亡途径对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对多种实验性记忆损害均有改善作用.其选择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内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明显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2].国内动物实验表明,石杉碱甲有增强小鼠学习和记忆,保持及记忆再现作用等,且具有吸收快,分布快,排泄缓慢的特点.阿尔茨海默病(AD)进行性认知障碍、行为紊乱和日常生活能力等症状与胆碱类神经递质缺乏有关.本文应用石杉碱甲片对轻中度AD患者进行治疗,以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雯妮;虞华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褪黑素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亚型CYP2C9、CYP2D6、CYP3A4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大鼠肝微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 (CYP450) 酶亚型CYP2C9、CYP2D6、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大鼠灌胃0.54 mg·kg-1·d-1的褪黑素,连续7 d,然后测定其肝微体中CYP2C9、CYP2D6、CYP3A4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CYP2C9、CYP2D6、CYP3A4的活性无变化(P>0.05).结论 褪黑素对CYP450酶 CYP2C9、CYP2D6、CYP3A4活性无影响.

    作者:刘明远;杨光远;王跃新;张春斌;白雪;张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降低MCI转化率的某些研究进展

    Burton[1]近指出,因AD的患病率在≥65岁者可高达1/10,在≥85岁者可高达半数,尚不包括VD等痴呆在内,其严重性不言而喻;并且指出,防治AD应从出现症状前开始,预期可能取得较佳防治效果.

    作者:马永兴;陆佩芳;李瑾;朱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老年卵巢癌患者28例临床观察

    卵巢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3位,而上皮性卵巢癌目前仍然是女性生殖系统首位的致死性恶性肿瘤.由于卵巢癌发现时70%~80%已为晚期,常规的手术、化疗难以治愈,即使暂时缓解亦常在2~3年后复发.而且卵巢癌发病年龄多发于50岁以上,化疗对机体损伤较大,患者对化疗耐受性也差.因此寻找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化疗药物来提高老年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成为临床医生的治疗重点.

    作者:郎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