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肝胶囊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

刘艳红;章秀丽;陈少文;张舵舵;赵燕颖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强肝胶囊, 肝纤维化, 核苷(酸)类似物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单用和联合强肝胶囊两种方法对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乙型肝炎并有肝纤维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单用组单独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31例联合组接受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联合强肝胶囊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HBV DNA,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等.结果 两组在肝功能改善和病毒载量变化无显著差异,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联合组52 w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改善较单独抗病毒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强肝胶囊有可以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联合抗病毒药物可以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影响

    氧化应激目前认为是糖尿病肾病(DN)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1~3],活性氧过多是造成DN各种损害的共同机制[4].而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功能严重失衡,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应激反应病理性加剧,其DN的患病率也明显增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其分子中的巯基容易失氢氧化,可以消除体内的活性氧,减轻体内氧化应激的压力.因此,GSH在理论上可以延缓DN的发展,对糖尿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GSH在临床中主要用于保肝解毒,对于DN的治疗临床研究较少.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DN的生化表现,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可延缓其向临床DN发展.本研究应用GSH治疗早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旨在观察其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从而为其治疗早期DN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韩立坤;孙洪涛;常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与老年女性恶性肿瘤的相关性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主要指的是45~55岁以上的妇女停经大约1年之后出现阴道出血[1],包括外阴、阴道、子宫出血等,是中老年妇女妇科病中为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同时也是老年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征兆[2].本文旨在了解PMB与老年女性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张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介入途径行介入治疗的对比

    股动脉途径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典途径,近年来桡动脉途径渐为介入医师掌握,并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桡动脉途径适宜于股动脉迂曲、狭窄及闭塞者,且桡动脉穿刺部位局部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可即刻自由行走,无卧床痛苦,患者乐于接受.近年来国外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的冠心病介入治疗逐渐增多[1,2],老年冠心病患者桡动脉硬化较重,穿刺较困难,需要较为熟练的穿刺技术,国外一些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而国内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血管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胡少东;郝恒剑;许骥;李博宇;刘志;夏经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酒精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NS)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喂养,高剂量模型(HM)组和低剂量模型(LM)组每天按照5 g/kg体重对大鼠灌胃浓度为 60%(V/V)和30%(V/V)的乙醇和按照5 ml/kg灌胃脂肪乳剂的方法,连续3 w,分别在第2周末和第3周末随机选取各组大鼠10只,观察其肝脏病理改变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造模2 w可见轻度的肝脂肪变.造模3 w后,模型组大鼠肝脏重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理表现为广泛的脂肪变性,血清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糖和透明质酸(HA)变化不大(P>0.05).结论 本造模方法与人类脂肪肝病变类似,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模型稳定可靠.

    作者:邹丽宜;吴铁;崔燎;尤婷婷;许碧连;张新乐;刘钰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56层螺旋CT老年肝脏多期扫描中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模式降低256排螺旋CT腹部扫描中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66例怀疑肝脏疾病的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成像,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电流扫描组和自动管电流扫描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用300 mAs管电流扫描,自动组采用自动管电流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和有效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分别为(14.21±2.18)和(14.05±2.40),无统计学差异(P=0.78).两组图像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为(6.28±1.07)和(6.31±1.22),无统计学差异(P=0.92).两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6.98±0.42)mSv×cm和(6.41±0.41)mSv×cm,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与常规管电流比较,自动管电流模式腹部CT增强扫描在没有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射线剂量降低约8.2%.

    作者:崔虎永;信瑞;刘建华;弓婷婷;郭丽艳;李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白质疏松的MR弥散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的表现及参数变化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患者弥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的表现及各参数变化的临床评估.方法 选取侧脑室前角、侧脑室后角、半卵圆中心作为感兴趣区,测量24例脑白质疏松患者及8例健康志愿者的CT值、ADC值、DCavg值及FA值.结果 脑白质疏松患者与健康志愿组各参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随着LA分级越来越高,ADC、DCavg值呈逐渐升高趋势,CT值、FA值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扩散张量成像可以反映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秀梅;李佳睿;袁婷婷;佟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长春市城区老年人参与秧歌舞对抑郁和焦虑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秧歌舞对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老年参与秧歌舞锻炼情况调查表、抑郁量表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经常参与秧歌舞的老年人与不经常参与秧歌舞的老年人的抑郁指数和焦虑指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秧歌舞对老年人的焦虑指数和抑郁指数有明显正向影响.

    作者:王永波;任振坤;倪维广;李欣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原代乳腺癌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

    目的 探讨手术过程中取乳腺癌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治疗的效果.方法 应用四种抗癌药物对原代乳腺癌细胞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MTT比色法检测原代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 5-FU、MTX对原代乳腺癌细胞敏感性强,对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结论 化疗前进行肿瘤细胞敏感性试验,对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避免多药耐药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梦虹;宋向巍;刘学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HMGA2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乳腺癌发生每年递增0.2~0.3%,每3 min就有一名妇女被诊断为乳癌,每13 min就有一名患者死于乳癌.乳癌发病率在我国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5年生存率的关键,寻求简单而又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迁移率蛋白A(HMGA2)和CD44V6与乳腺侵袭和转移相关性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观察HMGA2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的发展,浸润及转移间的作用.

    作者:韩猛;程智勇;张铁;任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人肾细胞癌中NF-κB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肾细胞癌中NF-κB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水平及其信号通路分子与人肾细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获得肾细胞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肾细胞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分子NF-κB p65、NF-κB p50以及p-IκB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相应癌旁组织相比较,肾细胞癌组织中NF-κB p65和NF-κB p5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相对于癌旁组织,p-IκB表达水平却明显下降.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分子与人肾细胞癌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钟加滕;衣豪伟;崔爱;于春艳;李晓宁;孙连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严重冠脉狭窄患者血清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严重冠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形成与否与血清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收集主要冠脉至少有一支狭窄程度在95%以上的123例冠心病患者,测定其血清ADMA浓度.采用Rentrop方法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0级为侧支循环未形成组(n=63),1~3级为侧支循环形成组(n=60).结果 侧支循环未形成组血清ADMA浓度(2.43±0.78)μmol/L显著高于侧支循环形成组(1.95±0.72)μmol/L(P<0.01).结论 严重冠脉狭窄患者血清ADMA浓度与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作者:游咏;莫靓;桂庆军;尹凯;李熠;李传昶;杨天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甲亢患者47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甲亢)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但老年人亦不少见且有增加趋势[1].由于老年人甲状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解速度减慢,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性也发生改变,这造成了老年甲亢常无典型甲亢症状或其症状与典型甲亢相反,主要表现为消瘦、神情抑郁,缺乏其他高代谢症候群及神经应激性增高症状,故易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7例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成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与老年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 检测白细胞黏附分子PSGL-1在老年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变化,评价该黏附分子能否成为老年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相关性指标.方法 选择25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1年内没有脑卒中临床证据的年龄、性别配对的单纯糖尿病患者25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GSL-1表达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PGSL-1水平.结果 PGSL-1水平变化与健康对照组(33.2±3.9)比较,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4.7±5.8,P<0.01)和单纯糖尿病患者(41.2±4.4,P<0.0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PGSL-1表达的荧光强度较健康体检人群明显增加.结论 老年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GL-1显著增高,PSGL-1高度表达可能是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禾伟;牟凤群;赵国玉;陈红;庞红梅;王原;陈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禽流感病毒8质粒拯救系统的构建

    目的 构建禽流感病毒8质粒拯救系统,为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的拯救做铺垫.方法 将H4和N6基因克隆到phw2008双向转录/表达载体上,与已经构建好的phw2008-PA、phw2008-PB2、phw2008-PB1、phw2008-NP、phw2008-NS 、phw2008-M,组成8质粒拯救系统.结果 用限制性内切酶Bsmb I切割PGH-H4、PGH-N6,得到两条条带,大小分别为1 700 bp、1 500 bp.用限制性内切酶Bsmb I酶切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hw2008,电泳后得到1条为2 980 bp的条带.将酶切鉴定phw2008-H4、phw2008-N6,得到两条大小为2 800和1 800 bp的条带.结论 本实验成功获取了目的 基因片段H4及N6,并且成功的连接到双向表达载体上,与现有的其他6质粒构成了经典的拯救系统,为了以后病毒拯救创立了有利的条件.

    作者:李晓辕;杨晓琳;彭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螺旋CT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评价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价格昂贵影响了广泛应用.CT血管成像(CTA)作为一种微侵袭性检查手段,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CDFI)开创了颈动脉检查的新方法.本文选取CTA和TCD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探讨两者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曦;何海涛;李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UND)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以上腹部痛或不适、餐后饱胀、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灼痛、恶心、呕吐、反胃、胸骨后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且经胃镜、腹部B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以及化验证实排除器质性病变,确定为FD[1].有研究指出[2],FD约占内科患者的2%~3%,占胃肠疾病患者的20%~30%.国内有研究[3]称,FD约占正常人群的18.9%,占消化内科患者的40%,略低于国外患者比例.

    作者:李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国东北成人血小板参考值的再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目前应用于科研与临床的血小板参数参考值的可靠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吉林省德惠市为抽样调查地.问卷资料6 043人,实际体检人数3 850人,符合标准的3 372人(其中男1 575人,女1 797人),检测该人群静脉血血小板各参数.结果 ①血小板参数95%参考值范围(2.5%~97.5%):血小板计数(147~362.68)×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MPV)6.8~10.5 fl,血小板压积(PCT)0.13%~0.29%,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5.5%~18.4%.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吸烟、饮酒、BMI、血压、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脂肪肝等因素与血小板各参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年龄、性别、胆固醇(CHO)与其相关(P<0.05).PLT、MPV、PCT女性高于男性,PDW男性高于女性(P<0.01).>50岁组与<35岁和35~50岁组比较,血小板各参数值有所不同(P<0.05).CHO与血小板、MPV、PCT有一定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重新评价了目前应用的静脉血血小板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和TG、BMI、血压、脂肪肝等因素与血小板各参数无明显关系,但性别和年龄间血小板的参考值范围不同; CHO对血小板、MPV、PCT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作者:魏琪;石晓东;陶育纯;孙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分析卡托普利和氯沙坦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时间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灌胃给药4 w观察学习记忆能力后,测定脑组织SOD活性、MDA、NO含量及NOS活力的变化.结果 卡托普利组和氯沙坦组均可拮抗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SOD活性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能明显抑制脑组织NOS活性及NO的含量.结论 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均可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的清除,影响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黄新武;李国春;李华;张红;章卓;秦大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茵陈蒿汤化裁方对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肝脂酶活性及mRNA转录的影响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化裁方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调节作用及肝组织肝脂酶(HL)活性及其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高脂饮食饲养小鼠6 w,并设普食对照、模型对照、茵陈蒿汤化裁方高、低剂量组.药物干预4 w后,生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张蓉法测定肝组织匀浆HL活性,RT-PCR法检测HL mRNA转录水平.结果 茵陈蒿汤化裁方可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P<0.01),提高肝组织匀浆HL活性(P>0.01),而对肝组织HL mRNA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增强肝组织HL活性是茵陈蒿汤化裁方调节脂质代谢的药理学机制之一,该方在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中医药防治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施文荣;施红;刘艳;洪佳祝;陈继承;张文杰;范晓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16例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56~82[平均(69±12.6)]岁.病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其中左侧10例,右侧6例,伴有同侧无名动脉或颈内动脉病变6例,2例为介入治疗失败,5例为介入治疗后再闭塞.临床表现患肢有缺血症状16例,同时伴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者9例.所有病人远侧端动脉(尺,桡动脉)均消失,血流测不到或很低,无缺血坏死.所有病人均行多普勒血流图,彩色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

    作者:王刃;李悦萌;赵旭;马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