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贤;钟倩红;王维;骆婵珍;张利娜;陈文盛;冯建标;陈青山
骨关节炎(OA)在关节病中为常见,因关节结构的进行性退变导致关节功能的丧失.用于治疗OA的非甾体类药物及其他止痛药物、关节内类固醇药物注射等均不能改变OA退变的进程,且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干扰OA关节结构退变进程和保持正常关节功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理念.四环素类药物(tetracyclines,TCs)抗胶原酶活性等非抗生素作用的发现,为OA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尚普;史晨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的终末阶段,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已从传统的药物治疗阶段发展到双心室同步起搏.部分心衰患者因心肌损害而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出现二尖瓣返流,从而加重心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消除心室内传导阻滞,减少二尖瓣返流,改善左心室心功能~([1]),为治疗难治性心衰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本文总结了我院8例心脏再同步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近期疗效.
作者:李雷阳;李树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螺旋藻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使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用螺旋藻灌胃进行实验性治疗.持续6 w后,通过避暗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或P< 0.01),MAO活性升高(P<0.01),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学习、记忆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恢复(P<0.05),MAO活性降低(P<0.05),GSH-Px活性升高(P<0.05).结论 螺旋藻可改善由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杨占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老年伤害与生命质量的现况,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伤害、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市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107人,对其过去1年伤害的发生情况及生命质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社区老年人的伤害发生率为20.6%,各类伤害中跌落所占的构成比大(52.0%);伤害、年龄及性生活与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有关.结论 伤害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关注老年人的伤害发生状况,预防和减少伤害发生,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林佩贤;钟倩红;王维;骆婵珍;张利娜;陈文盛;冯建标;陈青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2/3患有高血压~([1]).老年人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且为老年人心血管事件重要的危险因素,常伴更高的病死率与病残率~([2]).另有研究认为血脂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正相关~([3]).但陈劲松~([4])等发现血脂水平与血压并不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而且性别差异也不明显.另外针对静息心率(HR)与血压、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主要对不同年龄层次老年男性HR、血压、血脂水平及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作者:张保国;王小迪;戴瑞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胆肠吻合术主要包括(肝)胆管-十二指肠吻合以及(肝)胆管-空肠吻合,是外科临床中解决胆道狭窄和处理医源性胆道损伤有效的手段.然而胆肠吻合口狭窄通常发生于手术后13个月,发生率一般为2.6%左右~([1]),也有文献报道可高达10%~30%~([2]).胆肠吻合口感染以及继发的反复胆道感染、黄疸、胆汁性肝硬化,已成为待解难题,也是手术失败乃至需要再手术的主要原因.笔者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于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机制、预防及处理做一综述.
作者:刘凯;王英超;刘亚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能抑制分解代谢、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已得到大家公认~([1]),本文就我院烧伤科应用rhGH对烧伤病人深度创面愈合的治疗影响进行观察.
作者:宋斌;刘进辉;丁相福;李俊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揭示中国老年前期女性补呼气量正常参考值的地理分布规律,为制定中国老年前期女性补呼气量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70个市(县)级医院和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测定的4 413例老年前期女性补呼气量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补呼气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多重共线性诊断法诊断7个地理指标海拔高度(X_1),年日照时数(X_2),年平均气温(X_3),气温年较差(X_4),年平均相对湿度(X_5),年降水量(X_6),年平均风速(X_7)的共线性,然后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老年前期女性补呼气量参考值与地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健康老年前期女性补呼气量参考值与地理指标之间有相关关系,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一个线性回归方程:=0.824 085+0.000 010 599X_1-0.000 016 987X_2+0.000 044 761X_3-0.0 018 164X_4-0.000 068 549X_5+0.000 045 107X_6+0.0 063 978X_7±0.028.(F=16.079,P=0.000),并通过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精确的内插出中国老年前期女性补呼气量正常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图.结论 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老年前期女性补呼气量正常参考值,从地理分布图也可得到中国任何地方老年前期女性补呼气量的正常参考值.
作者:王欣;葛淼;闫艳春;何进伟;曹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是一种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血管外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该病临床少见,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2.2~6.8/百万~([1]),临床上易被漏诊.本文通过总结1例老年CSS患者的诊治体会,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包海荣;刘晓菊;张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长春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 选取长春市某社区225户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实际调查了208户家庭的户主.结果 208户居民中57.3%及以上的居民希望社区护士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开展各项服务,前5位项目为:疾病护理方面的社区紧急救护、老年慢性病护理、上门基础护理,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口腔卫生宣教.住处与近的医院或卫生站的距离(X_10)是各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民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对社区护理提出了较高的需求,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迫在眉睫.
作者:黄卫东;钟玉杰;孙平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有资料表明,60岁以上患者行非心脏大手术后,1 w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为25.8%,3个月时为9.9%~([1]).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属颈交感神经阻滞,其作用有周围作用和中枢作用,其周围作用使其所支配器官的血流量增加;其中枢作用为通过改善下丘脑的血液循环,调理下丘脑功能,维护内环境稳定.本研究打破以往对症治疗老年POCD的传统方法,采用全麻前SGB预处理,防治老年患者POCD.
作者:赵华;来怡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脱落细胞中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A2/B1和血细胞中p53蛋白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30例BALF,以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BALF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患者BALF脱落细胞中hnRNPA2/B1表达率及血中p53蛋白表达率.结果 肺癌组hnRNPA2/B1为(74.04±22.34)%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28.03±9.01)%(P<0.01);hnRNPA2/B1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肺癌组p53蛋白水平为(2.16±1.88)%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0.93±0.51)%(P<0.01);hnRNPA2/B1和p53蛋白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6.7%、70.0%,特异性为96.7%、83.3%;联合检测hnRNPA2/B1和p53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结论 hnRNPA2/B1和血细胞中p53蛋白水平对肺癌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作者:沈巨信;秦娥;孙健;周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分化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CD34/CD133/CD44)分别鉴定两种细胞.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大鼠AMI模型,4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EPCs+BMSCs组,其中治疗组用丹酚酸B佳药物浓度处理的EPCs与BMSCs混合,在大鼠AMI区周边分五点注射.RT-PCR检测心肌分化早期基因Nkx2.5、GATA-4表达.结果 细胞移植4 w后,EPCs+BMSCs组心肌Nkx2.5、GATA-4表达量分别为2.256±0.524和1.567±0.2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联合BMSCs的移植上调了BMSCs向心肌分化过程中Nkx2.5、GATA-4基因的表达,对心肌细胞的数量增加有重要影响,从而有可能改善心功能.
作者:李庆雯;谭俊珍;南亚昀;范英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相对进展缓慢,能够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银杏叶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黏度和清除自由基.本文拟探讨巴曲酶注射液和银杏叶制剂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
作者:郭继东;张晓杰;曹丽梅;李景辉;王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R2B)基因GRIN2B启动子区变异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中国北方汉族362例SAD患者和33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GRIN2B启动子多态性及载脂蛋白E(ApoE)分型.结果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GRIN2B 启动子区存在-200T/G(rS_1019385)、-421C/A(rs3764028)、-1447T/C(ENS_10557853)和-1497G/A(rS_12368476)多态性位点;-421C/A多态性在SAD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P=0.029)和等位基因频率(P=0.010)差异显著;不携带ApoE ε4的人群中-421C/A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P=0.012)及等位基因频率(P=0.004)差异亦显著;所发现的4个多态性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但其单体型分布在A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不显著.结论 -421C/A多态性与AD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在ApoE ε4阴性的人群中这种相关性更为明显,-421C/A多态性可能独立于ApoE ε4而影响SAD发病.
作者:江汉秋;张晓君;刘瑾;马中华;贾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慢性疾病,是发展中国家患病率增长快的疾病之一,且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气道慢性炎症尤其是小气道慢性炎症是其主要病理特征,然而目前对COPD气道炎症的本质尚不明确、治疗不能完全阻止病程进展,本文就老年COPD气道炎症研究及其治疗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杨燕;王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转变为老年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效应和人均寿命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具有加速的趋势.200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6亿,占总人口的10.64%;截至2006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1.03%;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1]).
作者:杨涛;冷明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大鼠睡眠特别是深慢波睡眠的影响. 方法根据SD大鼠海马CA1区注射试剂及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0.05 IU胰岛素组、0.1 IU胰岛素组和0.2 IU胰岛素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插管、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观察海马CA1区微量注射胰岛素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结果海马CA1区微量注射0.05 IU的胰岛素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及睡眠的深度无明显影响.微量注射0.1 IU的胰岛素后,觉醒时间减少,总睡眠时间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慢波睡眠时间增加18.1%(P<0.05),且主要是浅慢波睡眠成分增加22.0%(P<0.01).微量注射0.2 IU的胰岛素后,觉醒时间减少,总睡眠时间增多,睡眠加深;与对照组比较,慢波睡眠时间增加29.8%(P<0.01),其中浅慢波睡眠时间增加21.6%(P<0.01),深慢波睡眠时间增加53.2%(P<0.05).结论 胰岛素在海马参与睡眠的调节且具有促眠作用,胰岛素对大鼠睡眠深度的影响与注射的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张瑾;李春华;汪凯;尹豆;王烈成;赵乐章;张景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及慢性肺病等,对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反应更加剧烈,因此,抑制气管导管刺激反应是保证老年患者麻醉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注药式气管导管已有研制~([1]),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2])是一种能够随时进行气管内给药的新型气管导管,本文拟观察其防制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气管导管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兀效儒;左文君;路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质量(QOL)评分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WHOQOL-BREF量表,对湘、鄂、渝、黔四省边区1 456名农村留守老年人QOL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留守老人QOL评分体系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10.3±3.1,11.7±2.9,11.5±2.1,11.4±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自理能力和年龄,生活自理能力和子女回家频率,家庭和睦程度和年龄,经济收入和子女回家频率分别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QOL评分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农村留守老年人QOL评分偏低;提高留守老年人生活水平和保障其身体健康可能有助于改善留守老年人QOL.
作者:陈正英;楚婷;薛桂娥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