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及p53蛋白诊断肺癌的价值

沈巨信;秦娥;孙健;周国忠

关键词:肺癌,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P53蛋白,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摘要:目的 探讨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脱落细胞中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A2/B1和血细胞中p53蛋白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30例BALF,以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BALF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患者BALF脱落细胞中hnRNPA2/B1表达率及血中p53蛋白表达率.结果 肺癌组hnRNPA2/B1为(74.04±22.34)%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28.03±9.01)%(P<0.01);hnRNPA2/B1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肺癌组p53蛋白水平为(2.16±1.88)%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0.93±0.51)%(P<0.01);hnRNPA2/B1和p53蛋白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6.7%、70.0%,特异性为96.7%、83.3%;联合检测hnRNPA2/B1和p53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结论 hnRNPA2/B1和血细胞中p53蛋白水平对肺癌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用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53例临床观察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及慢性肺病等,对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反应更加剧烈,因此,抑制气管导管刺激反应是保证老年患者麻醉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注药式气管导管已有研制~([1]),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2])是一种能够随时进行气管内给药的新型气管导管,本文拟观察其防制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气管导管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兀效儒;左文君;路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及其治疗前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慢性疾病,是发展中国家患病率增长快的疾病之一,且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气道慢性炎症尤其是小气道慢性炎症是其主要病理特征,然而目前对COPD气道炎症的本质尚不明确、治疗不能完全阻止病程进展,本文就老年COPD气道炎症研究及其治疗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杨燕;王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腰椎轴向负荷CT、MRI检查对隐匿性腰椎管狭窄的诊断意义

    目的 评价仰卧位轴向负荷CT、MRI检查对隐匿性腰椎管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疑似腰椎管狭窄病人50例,同时行常规仰卧位腰大肌放松体位检查及应用自制腰椎轴向负荷检查仪进行腰椎伸位轴向负荷检查.结果 在常规检查中5例硬膜囊横截面积>130 mm~2,25例硬膜囊横截面积<75 mm~2,20例硬膜囊横截面积在100~120 mm~2之间为隐匿性狭窄患者,20例中共有25个间盘,L_(4-5) 15个,L_5~S_1 10个,L_(4-5)(t=19.314,t_(0.05)=1.771,P<0.05)、L_5-S_1(t=9.722,t_(0.05)=1.943,P<0.05),可明确两种体位MRI检查的同一节段硬膜囊横截面积测量值存在差异,尤其对隐匿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行轴向负荷CT或MRI的检查能够发现许多附加有效信息.结论 与常规成像比较,轴向负荷CT、MRI检查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有效信息,并为隐匿性腰椎管狭窄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于连有;李春明;王桂峰;李广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完善我国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探讨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转变为老年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效应和人均寿命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具有加速的趋势.200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6亿,占总人口的10.64%;截至2006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1.03%;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1]).

    作者:杨涛;冷明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及p53蛋白诊断肺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脱落细胞中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A2/B1和血细胞中p53蛋白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30例BALF,以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BALF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患者BALF脱落细胞中hnRNPA2/B1表达率及血中p53蛋白表达率.结果 肺癌组hnRNPA2/B1为(74.04±22.34)%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28.03±9.01)%(P<0.01);hnRNPA2/B1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肺癌组p53蛋白水平为(2.16±1.88)%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0.93±0.51)%(P<0.01);hnRNPA2/B1和p53蛋白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6.7%、70.0%,特异性为96.7%、83.3%;联合检测hnRNPA2/B1和p53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结论 hnRNPA2/B1和血细胞中p53蛋白水平对肺癌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作者:沈巨信;秦娥;孙健;周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镉离子和维生素C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目的 研究镉离子(Cd~(2+))和维生素C(Vc) 对野生型果蝇寿命、生育力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果蝇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浓度的Cd~(2+)的培养基,并加Vc处理,计算果蝇平均寿命、子代数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随着Cd~(2+)浓度的增加,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逐渐缩短,子代减少,SOD活性下降和MDA含量上升,而Vc处理组显示对Cd~(2+)的毒害存在显著拮抗效应(P<0.05或P<0.01).结论 高Cd~(2+)浓度对果蝇有比较大的损伤,Vc可以缓解毒害,延长果蝇寿命.

    作者:张边江;唐宁;杨平;李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体液免疫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补体水平变化,探讨体液免疫因素在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72例T2DM患者的Ig、补体水平,同时测定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1)T2DM组较健康对照组 IgA、C_3、C_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IgG水平明显降低(P<0.05)(2)糖尿病合并感染组较单纯组IgA、C_3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较单纯组IgA、C_3、C_4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IgG水平明显降低(P<0.05).(3)病程6~10年组患者血清IgG水平较0~5年组明显下降(P<0.05),补体C_3水平明显升高(P<0.05 );病程10年以上组患者血清IgG水平较0~5年组明显下降(P<0.01),IgA、补体 C_3、C_4水平升高(P<0.05,P<0.01). 结论 T2DM和补体水平存在改变或失衡,感染和微血管病变加重了这种失衡,病程与T2DM的Ig、补体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孙立娟;辛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巴曲酶注射液与银杏叶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64例临床观察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相对进展缓慢,能够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银杏叶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黏度和清除自由基.本文拟探讨巴曲酶注射液和银杏叶制剂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

    作者:郭继东;张晓杰;曹丽梅;李景辉;王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SWB)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WB单项人脸表情问卷和自编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表为测量工具对湖南及河北643名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SWB平均得分3.24±1.16,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中的经济状况(β=-0.341)、文化程度(β=-0.179)、宗教信仰(β=-0.164)、体育锻炼(β=-0.117)和居住方式(β=0.071)进入回归方程(F=33.003,P=0.000).结论 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空巢老人SWB重要因素,其余依次为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体育锻炼和居住方式等.

    作者:焦娜娜;张静平;谢丽琴;彭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发生与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男性T2DM患者177例和男性正常对照组225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采用经腹部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的BMI、收缩压、FPG、TG、TC、LDL-C、前列腺体积和PSA水平显著升高,但HDL-C水平较低(P<0.01).②T2DM组前列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③前列腺体积与FPG(r=0.189,P<0.05)和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r=0.270,P<0.001),与舒张压(r=-0.151,P<0.05)、TC(r=-0.186,P<0.05)、LDL-C(r=-0.208,P<0.01)呈负相关.结论 T2DM是BPH发生与进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崔师玉;李茵茵;陈海燕;车筱琪;王哲;周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蜂王浆对低钙条件下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蜂王浆溶液对离体蟾蜍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30只蟾蜍随机分为任氏液组、任氏液+蜂王浆组和低钙任氏液+蜂王浆组,每组10只.采用斯氏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标本.对照组离体蟾蜍心脏只灌流任氏液,任氏液+蜂王浆组在离体蟾蜍心脏的灌流任氏液中加入蜂王浆溶液,低钙任氏液+蜂王浆组在离体蟾蜍心脏灌流低钙任氏液中加入蜂王浆溶液.通过蟾蜍心室外采用心室收缩波动、心室吸收药物的方法给药,心室外容积固定为1.0 ml,根据所需蜂王浆浓度计算出加入原浆蜂王浆的容积,每次加入蜂王浆后记录10~20 min.应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的离体蟾蜍心肌收缩曲线,并进行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任氏液+蜂王浆组与任氏液组比较,在1:5 000浓度时蜂王浆能明显抑制离体蟾蜍心脏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P<0.05);在1:500浓度时,蜂王浆可显著抑制离体蟾蜍心脏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甚至心脏停止跳动呈剂量依赖关系;低钙任氏液+蜂王浆组与任氏液组比较,在1:10 000浓度时蜂王浆明显抑制离体蟾蜍心脏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P<0.05);在1:1 000浓度时,蜂王浆显著抑制离体蟾蜍心脏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甚至心脏停止跳动呈剂量依赖关系.低钙任氏液+蜂王浆组与任氏液+蜂王浆组比较,在1:5 000浓度蜂王浆能明显抑制离体蟾蜍心脏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P<0.05).结论 在低钙条件下,蜂王浆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抑制比在正常钙任氏液条件下更容易出现.

    作者:傅雷;关升;王冬梅;林原;付娟;唐泽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的增龄性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增龄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变化特点. 方法取3、12、24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原代系膜细胞进行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进行SA-β-gal染色,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p21~(WAF1/CIP1/SDI1)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系膜细胞中p21~(WAF1/CIP1/SDI1)的表达与定位. 结果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能力随增龄逐渐减弱(P<0.05),SA-β-gal染色阳性率随增龄逐渐增加(P<0.05),p21~(WAF1/CIP1/SDI1) mRNA及蛋白质表达随增龄逐渐增加(P<0.05).免疫荧光结果示p21~(WAF1/CIP1/SDI1)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荧光强度随增龄逐渐增强 (P<0.05). 结论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增龄细胞形态、增殖能力与衰老相关蛋白表达发生明显改变,出现了复制性衰老表型.

    作者:卓莉;蔡广研;刘伏友;傅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清雄性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清雄性激素: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32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观察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TT、FT、DHEAS的浓度,同时检测健康老年男性26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详细的认知功能检查,对两组的各项认知功能成绩与血清雄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雄性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雄性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清雄性激素水平较健康老年男性显著降低,且与其认知功能的改变呈正相关,提示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可能会改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范亮;谢柏梅;张彦海;杨瑜莹;李寅颖;吕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老年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老年重型乙型肝炎病死率高~([1]),人工肝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体外的机械或理化装置,暂时辅助或代替严重病变的肝脏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代替肝细胞的代谢功能,从而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直至自体肝脏恢复.我科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老年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金清龙;鞠桂萍;牛俊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胆肠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

    胆肠吻合术主要包括(肝)胆管-十二指肠吻合以及(肝)胆管-空肠吻合,是外科临床中解决胆道狭窄和处理医源性胆道损伤有效的手段.然而胆肠吻合口狭窄通常发生于手术后13个月,发生率一般为2.6%左右~([1]),也有文献报道可高达10%~30%~([2]).胆肠吻合口感染以及继发的反复胆道感染、黄疸、胆汁性肝硬化,已成为待解难题,也是手术失败乃至需要再手术的主要原因.笔者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于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机制、预防及处理做一综述.

    作者:刘凯;王英超;刘亚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长春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认知和需求的调查

    目的 了解长春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 选取长春市某社区225户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实际调查了208户家庭的户主.结果 208户居民中57.3%及以上的居民希望社区护士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开展各项服务,前5位项目为:疾病护理方面的社区紧急救护、老年慢性病护理、上门基础护理,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口腔卫生宣教.住处与近的医院或卫生站的距离(X_10)是各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民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对社区护理提出了较高的需求,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迫在眉睫.

    作者:黄卫东;钟玉杰;孙平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胰岛素在大鼠深慢波睡眠调节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大鼠睡眠特别是深慢波睡眠的影响. 方法根据SD大鼠海马CA1区注射试剂及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0.05 IU胰岛素组、0.1 IU胰岛素组和0.2 IU胰岛素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插管、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观察海马CA1区微量注射胰岛素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结果海马CA1区微量注射0.05 IU的胰岛素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及睡眠的深度无明显影响.微量注射0.1 IU的胰岛素后,觉醒时间减少,总睡眠时间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慢波睡眠时间增加18.1%(P<0.05),且主要是浅慢波睡眠成分增加22.0%(P<0.01).微量注射0.2 IU的胰岛素后,觉醒时间减少,总睡眠时间增多,睡眠加深;与对照组比较,慢波睡眠时间增加29.8%(P<0.01),其中浅慢波睡眠时间增加21.6%(P<0.01),深慢波睡眠时间增加53.2%(P<0.05).结论 胰岛素在海马参与睡眠的调节且具有促眠作用,胰岛素对大鼠睡眠深度的影响与注射的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张瑾;李春华;汪凯;尹豆;王烈成;赵乐章;张景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的终末阶段,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已从传统的药物治疗阶段发展到双心室同步起搏.部分心衰患者因心肌损害而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出现二尖瓣返流,从而加重心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消除心室内传导阻滞,减少二尖瓣返流,改善左心室心功能~([1]),为治疗难治性心衰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本文总结了我院8例心脏再同步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近期疗效.

    作者:李雷阳;李树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淋巴归巢受体P选择素、CD44、α6β1在宫颈癌中表达与淋巴转移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CD44、整合素α6β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的表达.结果 与原发灶相比,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CD44阳性率无显著变化(P=1.230 5),ICAM-1阳性率则显著增高(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与CD44、P-selectin与ICAM-1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73 7,P<0.01;r=0.795 7,P<0.01),而CD44与α6β1则呈明显负相关(r=-0.658 3,P<0.01);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selectin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r=0.753 4,P<0.01),CD44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α6β1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36 1,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842 0,P<0.01和r=0.768 9,P<0.01);CD44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8 2,P<0.01;r=0.863 4,P<0.01);α6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654 8,P<0.01).结论 P-selectin、CD44、α6β1都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其中P-selectin、CD44在淋巴转移的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素贞;张凡;常永霞;张九鸿;赵秀芳;成日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经下肢缺血预处理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缺血心肌中的作用.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40只)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40只);每组按缺血时间又分为1、2、4、6、12 h组.显微镜下计数外周血白细胞;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中浸润白细胞的数值.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术后各时间点心肌组织中HIF-1α和HO-1mRNA表达.结果 下肢缺血预处理后12 h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心肌组织中白细胞浸润数目较心梗组显著减少(P<0.05);心肌中1、2、4 h HIF-1α mRNA表达与心梗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时间点HO-1mRNA表达与心梗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经下肢缺血预处理后,心肌损伤减轻,HIF-1α和HO-1可能与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张冬会;赵晓云;邢邯英;卢亚敏;庞国勋;司翠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