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卫宏;陈大伟;姜淑娥
目的 观察灵芝多糖肽(GLPP)对Alzheimer样大鼠海马超微结构、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S组、GLP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正常昼夜节律)外,其余各组每天连续光照(光照度400 Lux)24 h,共30 d.其间GLPP组每天1次灌胃 GLPP(250 mg/kg);NS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光照30 d后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和突触结构的改变.结果 寻台潜伏期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GLPP组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NS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较对照组海马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GLPP组较模型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NS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透射电镜结果 显示:对照组、GLPP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神经轴突和神经突触基本正常;模型组和NS组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模糊、消失,结构紊乱,神经髓鞘内神经细丝稀少,神经突触缺失、减少,突触密度降低,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小泡减少.结论 GLPP可防止持续光照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破坏和减轻Alzheimer样大鼠的空间记忆障碍.
作者:杨红梅;王黎;陈洁;李宜培;裴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许多临床、X线、病理学资料均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胸部损害虽然常见,但缺乏特征性,往往诊断困难,特别是老年SLE胸部损害诊断难度更大[1,2].为了认识SLE胸部损害的临床、X线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合并胸部损害的SLE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的老年病例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陈彬;孙岩红;孙戈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的修复反应机制.方法 检测51例老年患者(≥60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标本的TRAP阳性细胞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成因子(VEGF)、纤维生成因子-2(FGF-2)表达的分布.结果 耐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全部股骨头坏死修复区的过渡带, 并随着放射学分期的进展,沿着修复区的过渡带向中心分布.HIF-1α表达在靠近坏死区的纤维坏死带和过渡带的内皮细胞;VEGF表达在修复区的水肿带;FGF-2则表达在整个修复区的血管壁和骨髓细胞.结论 在晚期股骨头坏死的坏死区无HIF-1α、VEGF、 FGF-2的表达,而参与修复区的血管生成反应;TRAP阳性细胞则出现在骨塌陷后的新生骨周围,并沿着新生血管向中心分布.
作者:李卫哲;贾军;杨希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配偶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家庭功能问卷(APGAR)对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配偶抑郁发生率为 35.90%,配偶的性别、负性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患者有无抑郁症状是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配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与多种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作者:张茜;王玉环;鲁谨;秦艳琼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非生理性的凝结,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尚无确切的报道,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有关DVT流行病学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搜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中经彩超检出的255例DVT患者资料经过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进芳;李卫勇;王福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急骤、脑水肿严重、短时间内即出现意识障碍及发生脑疝,死亡率高.以往的去骨瓣减压术虽能解决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等问题,但不能迅速解除脑干受压,改善脑脊液及脑血液循环,尤其是梗死区的侧支循环还容易出现进行性充血性水肿、缺血和继发性出血.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手术治疗及人性化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卫宏;陈大伟;姜淑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在损伤白质区的基因表达,探讨Nogo-A与缺血再灌注白质损伤的可能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Relative Quantification PCR,RQ-PCR)检测各时间点Nogo-A在损伤白质区域的基因表达.结果 在损伤白质区域,Nogo-A基因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 d时表达量开始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7 d时降至低,14~21 d表达量开始上调,21 d时仍低于假手术组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P<0.001).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质区域的Nogo-A基因表达呈现动态变化规律,针对Nogo-A进行干预有望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治疗找到新的靶点.
作者:高晓玉;王得新;张拥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Graves病、原发甲减、亚甲炎、桥本病中TSH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趋势,从而揭示这四种甲状腺自身抗体对于以上四种甲状腺疾病诊治的意义.方法 测定68例上述甲状腺疾病患者的TRAb、TPOAb、TMAb、TGAb水平.结果 ①Graves病组TRAb较其他三种疾病增高更显著,并且治疗1年后随访,复发组该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控制组;②桥本病组TPOAb明显高于其他3种甲状腺疾病,且治疗后1年组TPOAb水平与初发组无明显差异;③原发甲减TPOAb、TMAb、TGAb显著增高,提示可能由桥本病所致;④Graves病,原发甲减,桥本病TGAb水平较亚甲炎高,但在原发甲减与桥本病中无明显差异;⑤Graves病、原发甲减、桥本病TMAb水平较亚甲炎高,但在Graves病与原发甲减、Graves病与桥本病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TRAb在对Graves病确诊、疗效及预后估计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在Graves病复发后可再度增高.TPOAb对桥本病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方面的意义优于其他抗体,可视为桥本病的特异性抗体、Graves病、原发甲减、桥本病TMAb及TGAb水平较亚甲炎高,但在此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无显著意义.
作者:孙立娟;龙飞飞;郭宏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老年人发生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与多种因素相关.而血压变异性(BPV)作为一项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新指标,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视.BPV与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但与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24 h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初步观察并分析比较老年人BPV与心律失常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身特性.
作者:王继业;邓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抗肾脏衰老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衰老模型,以LBP连续灌胃6 w,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方法 对小鼠肾小球各项形态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LBP组肾小球形态,肾小球硬化率,肾小球平均细胞数,肾小球内微血管指标,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较老年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枸杞多糖具有较好的预防或延缓小鼠肾脏衰老的作用.
作者:刘晓梅;陈尚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肺动脉栓塞(PE)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PE病因的复杂性、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的非特异性,临床误诊、漏诊及病死率较高.若诊疗及时,病死率仅为2%~8%[1].老年人因合并较多的PE易患因素,如肥胖、糖尿病、肿瘤及心肺疾病等,使PE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而不易识别,误诊率更高.国外一项长达6年的研究表明,老年人PE尸检发病率为12.8%,而生前诊断率只有1/3[2];且老年人PE的住院病死率比非老年人明显增高[3].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PE的患者人数必将逐年增加.
作者:李建华;宋丰贵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骶骨歪斜的发生率、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性别对180例完整成人干燥骶骨标本骶骨歪斜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及解剖形态学特征进行观测,同时测量骶骨歪斜角.结果 180例标本中有23.89%(43例)出现骶骨歪斜,其中男23例,女20例.歪斜的方向左右不一.骶骨歪斜角男性为4.0°±1.07;女性为4.4°±2.03. 结论 骶骨歪斜较常见,在诊治骶髂关节半脱位等相关疾病时应考虑到骶骨歪斜解剖学变异因素.
作者:郭宇;李伟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老年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MHD老年患者49例随机分成2组,黄芪组25例,给予3次/w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10 ml(相当于黄芪20 g),常规组24例,未予黄芪治疗,观察时间为12 w,另设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8例.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微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透析患者血浆的MDA、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SOD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黄芪组治疗前后MDA、CRP、IL-6、SO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改善MHD老年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
作者:张宏华;张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大量的基因调节蛋白(转录调节因子)通过直接影响基因启动子的调控序列,来调控特殊基因的转录率,起到了抗衰老的关键性作用.转录调节因子可以调节随衰老出现的机体生理功能的减退和衰老基因显性的增加[1].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应用cDNA Microarray技术,观察了588个基因在快速老化小鼠全脑、皮层、海马中的表达变化,发现快速老化小鼠有56个基因的表达不同,涉及氧化应激蛋白、DNA合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凋亡相关蛋白、转录调节因子等十多类,说明了脑衰老机制的复杂性[2].本文就与脑衰老相关的转录调节因子红细胞系统转录因子(NF-E2)、YB-1、干扰素诱生蛋白[LRG47(Ifi1)]的结构功能加以阐述.
作者:付于;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肿瘤标志物(TM)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可一定程度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其达到一定水平能提示某种某些肿瘤的存在,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理想的TM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①在正常机体和良性疾病组织中不能检测出来;②可在临床并未发现明确肿瘤之前先被检测出来;③TM的波动情况可反映肿瘤生长情况;④TM的量值可参考反映肿瘤的大小状况;⑤TM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估计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情况及判定是否存在转移;⑥TM 98%存在于恶性肿瘤中(有些重度感染、良性肿瘤,甚至正常组织中反复刺激后也有2%的存在性).老年人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如下:
作者:王沙南;王诗哲;陶成丽;吴晓强;于佳岚;李咏梅;王英姿;侯筱婷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应用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观察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病伴IR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硝苯地平组各30例,治疗4 w,测定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真胰岛素、hs-CRP、血脂、血尿酸和IR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相匹配.替米沙坦组治疗后血压、真胰岛素、hs-CRP及HOMA-IR和HOMA-islet指数较治疗前和硝苯地平组均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除了具有强效、稳定降低血压的作用外,还具有改善IR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hs-CRP水平的作用.
作者:付军;王桂贤;张国成;侯文丽;冷吉燕;董国霞;何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不仅影响清除自由基的各种抗氧化酶的活性,还可导致氧自由基水平升高,过多氧自由基造成的氧化应激能对血管内皮产生毒性作用[1].而血管内皮损伤在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改变、蛋白尿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2].有关DN、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损伤三者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为探讨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其在DN发病中的意义,本研究以检测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的水平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评价指标,观察没有合并DN的T2DM患者与合并早期DN的T2DM患者血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并分析两者与CEC的相关性.
作者:黄敬泽;王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60岁男性患病率为50%,80岁则高达88%[1].随着病程进展,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引起膀胱出口梗阻,产生尿频、尿急、尿不尽、尿潴留、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和勃起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上尿路损害而威胁生命[2].本研究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2月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α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治疗BPH 20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克锋;张天标;李锐;高长辉;冯国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脉压指数(PPI)是脉压与收缩压的比值,研究表明,PPI是冠心病危险因子,比脉压更能反映血管硬化程度[1],在心血管病的预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着重观察PPI与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PPI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可能性.
作者:张长尧;尹秋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