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

黄敬泽;王健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 氧化应激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不仅影响清除自由基的各种抗氧化酶的活性,还可导致氧自由基水平升高,过多氧自由基造成的氧化应激能对血管内皮产生毒性作用[1].而血管内皮损伤在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改变、蛋白尿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2].有关DN、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损伤三者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为探讨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其在DN发病中的意义,本研究以检测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的水平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评价指标,观察没有合并DN的T2DM患者与合并早期DN的T2DM患者血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并分析两者与CEC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大鼠椎间盘退变的实验观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椎间盘的退变情况,探讨糖尿病引起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采用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STZ)50 mg/kg制成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缓冲液.分别在建模成功后4、8、12 w取椎间盘组织,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髓核细胞及胶原变化;用TUNEL法显示髓核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凋亡率. 结果 实验组大鼠注射STZ后,空腹血糖均大于13.8 mmol/L[(20.27±2.600)mmol/L].在不同的阶段,实验组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均较重,髓核细胞凋亡率较高.结论 糖尿病是影响椎间盘退变的因素之一.

    作者:陈森;熊敏;余化龙;何宁;廖梅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信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患者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加低频电刺激疗法的临床观察

    踝背屈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步行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非常难恢复及易被忽略的环节,主要以背屈和趾屈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1].为了改善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本研究采用了手法康复训练加低频电刺激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红梅;孙立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对Aβ1-40诱导PC12细胞NF-κB、Bcl-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PC12细胞NF-κB、Bcl-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RT-PCR等检测NF-κB、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观察MCI-186对其保护作用.结果 模型组中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保护组中NF-κB P65 mRNA和蛋白及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β1-40可以活化神经细胞内NF-κB,减少Bcl-2的表达,发生细胞凋亡.依达拉奉可以抑制NF-κB激活,增加Bcl-2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终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目的 .

    作者:王鹏军;宋荣蓉;尚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灵芝多糖肽对Alzheimer样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灵芝多糖肽(GLPP)对Alzheimer样大鼠海马超微结构、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S组、GLP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正常昼夜节律)外,其余各组每天连续光照(光照度400 Lux)24 h,共30 d.其间GLPP组每天1次灌胃 GLPP(250 mg/kg);NS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光照30 d后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和突触结构的改变.结果 寻台潜伏期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GLPP组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NS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较对照组海马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GLPP组较模型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NS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透射电镜结果 显示:对照组、GLPP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神经轴突和神经突触基本正常;模型组和NS组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模糊、消失,结构紊乱,神经髓鞘内神经细丝稀少,神经突触缺失、减少,突触密度降低,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小泡减少.结论 GLPP可防止持续光照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破坏和减轻Alzheimer样大鼠的空间记忆障碍.

    作者:杨红梅;王黎;陈洁;李宜培;裴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超微结构变化及生长抑素和nNOS的表达

    目的 研究血管性痴呆(VD)大鼠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变化,探讨两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30只14~15 w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G)和模型组(MDG),MDG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丝线结扎方法 ,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SOG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血流.应用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海马及颞叶皮层SS及n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水迷宫实验中MDG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69.70±4.77)s较SOG组(12.93±2.77)s明显延长(P<0.05),MDG组大鼠的跨平台次数(1.80±1.31)较SOG组(8.33±1.30)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高度水肿,核固缩或崩解,线粒体肿胀.免疫组化结果 表明,海马区SS的表达MDG组(3.07±1.44)较SOG组(13.73±1.87)明显下降(P<0.05),颞叶皮层区SS的表达MDG组大鼠(2.73±0.96)较SOG组(12.93±1.67)明显下降(P<0.05);海马区nNOS的表达MDG组大鼠(29.60±2.03)较SOG组(9.33±1.63)明显增加(P<0.05),颞叶皮层区nNOS的表达MDG组大鼠(28.87±2.47)较SOG组(8.40±1.64)明显增加(P<0.05).结论 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内超微结构变化明显,脑内SS表达水平下降、nNOS表达水平增高.

    作者:宋志宇;卢宏;孙玉华;魏建科;谭岩;方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非那雄胺联合多沙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60岁男性患病率为50%,80岁则高达88%[1].随着病程进展,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引起膀胱出口梗阻,产生尿频、尿急、尿不尽、尿潴留、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和勃起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上尿路损害而威胁生命[2].本研究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2月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α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治疗BPH 20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克锋;张天标;李锐;高长辉;冯国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肝性胰岛素抵抗细胞的鉴定

    目的 将编码人抵抗素基因的pcDNA 3.1(+)真核表达载体在HepG2肝癌细胞中进行稳定转染,以建立抵抗素诱导的肝性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方法 实验分3组:HepG2细胞组;空质粒组;抵抗素基因转染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 进行抵抗素基因和蛋白表达鉴定,用微量化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作用.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抵抗素基因转染组抵抗素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1);而空质粒组无显著差异(P>0.05).RT-PCR扩增产物电泳表明:抵抗素基因转染组有目的 条带出现,而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无目的 条带出现,细胞葡萄糖摄取实验表明:抵抗素基因转染细胞对葡萄糖摄取作用下降.结论 过度表达人抵抗素基因的胰岛素抵抗的肝细胞建模成功.

    作者:金正贤;商战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烧伤治疗的终目的不仅是封闭创面及挽救生命,患者伤后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本研究拟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庞久玲;肖红双;刘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由于疾病致使身体功能突然严重缺损,对其造成了一定的精神障碍与心理压力[1].在惊惶、恐惧、绝望的同时,会产生一种对健康的渴求.为满足患者及家属对脑血管病预防、治疗及护理知识的需求[2],我科于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对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了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降低了致残率,增加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不仅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可,也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邵艳文;卜淑霞;李笑蕾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人脉压指数与心律失常关系

    脉压指数(PPI)是脉压与收缩压的比值,研究表明,PPI是冠心病危险因子,比脉压更能反映血管硬化程度[1],在心血管病的预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着重观察PPI与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PPI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可能性.

    作者:张长尧;尹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分析及手术室人性化护理

    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急骤、脑水肿严重、短时间内即出现意识障碍及发生脑疝,死亡率高.以往的去骨瓣减压术虽能解决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等问题,但不能迅速解除脑干受压,改善脑脊液及脑血液循环,尤其是梗死区的侧支循环还容易出现进行性充血性水肿、缺血和继发性出血.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手术治疗及人性化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卫宏;陈大伟;姜淑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重组腺病毒对Hela、MCF-7的转染效率及其介导的hTRAIL基因体外抑瘤作用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感染宫颈癌细胞Hela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转染效率,并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诱导凋亡配体(hTRAIL)基因对Hela、MCF-7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Hela和MCF-7细胞接种至12孔板,培育24 h后加入不同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CMV-EGFP,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将Hela细胞和MCF-7细胞接种至96孔板,24 h后转染重组腺病毒Ad-CMV-hTRAIL,72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Ad-CMV-EGFP对Hela和MCF-7细胞的转染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感染复数(MOI)的增加而增高,转染 Ad-CMV-hTRAIL的Hela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转染Ad-CMV-EGFP的病毒对照组(P<0.05).结论 腺病毒对Hela和MCF-7细胞均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且腺病毒介导的hTRAIL基因对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瘤作用.

    作者:朴春姬;孙晓玲;王彬;付鑫;刘晓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期间人工机械瓣置换手术中对老年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例老年单纯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 000 U/kg(30 min内输完),然后以1 000 U·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则不使用乌司他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1 h(T2)、体外循环停止后1 h(T3)、体外循环停止后24 h(T4)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 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实验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抑制体外循环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从而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张慧华;林柏松;孙雪峰;施凯耀;李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深圳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对比调查研究

    目的 评价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为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对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评测分析,并与其他城市相关资料数据及美国常模进行类比.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深圳市梅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生存质量综合评分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美国常模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低于健康对照人群,特别是在生理及心理领域,而在社会及环境领域下降不明显.

    作者:张文汉;胡素君;刘一心;静进;辜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宫颈癌及其淋巴转移灶淋巴归巢受体L-selectin、CD44、ICAM-1表达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L-selectin、CD44、ICAM-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比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L-selectin、CD44、ICAM-1的表达.结果 L-selectin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明显低于原发灶(P<0.05);CD44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与原发灶无明显区别(P>0.05);ICAM-1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灶(P<0.01);L-selectin与CD44、L-selectin与ICAM-1在原发灶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873 7,P<0.01;r=0.795,P<0.01),CD44、ICAM-1在原发灶中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58 3,P<0.01);淋巴转移灶中L-selectin、CD44、ICAM-1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L-selectin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53 4,P<0.01),CD44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ICAM-1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36 1,P<0.01).原发灶中L-sele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r=0.842 0,P<0.01;r=0.768 9,P<0.01);CD44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r=0.678 2,P<0.01;r=0.863 4,P<0.01);ICAM-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r=0.654 8,P<0.01).结论 L-selectin、CD44、ICAM-1都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其中L-selectin、CD44在淋巴转移的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江平;张凡;常永霞;张九鸿;赵秀芳;成日青;舒丽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通过应用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观察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病伴IR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硝苯地平组各30例,治疗4 w,测定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真胰岛素、hs-CRP、血脂、血尿酸和IR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相匹配.替米沙坦组治疗后血压、真胰岛素、hs-CRP及HOMA-IR和HOMA-islet指数较治疗前和硝苯地平组均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除了具有强效、稳定降低血压的作用外,还具有改善IR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hs-CRP水平的作用.

    作者:付军;王桂贤;张国成;侯文丽;冷吉燕;董国霞;何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非生理性的凝结,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尚无确切的报道,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有关DVT流行病学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搜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中经彩超检出的255例DVT患者资料经过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进芳;李卫勇;王福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PPAR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的新靶点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为核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之一.1990年Isseman等首次发现其存在于脂肪细胞的分化调控通路中,故又称为脂激活转录因子[1].PPARγ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是体内糖、脂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对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具有重要影响,且与炎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PPARγ的激活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多发性硬化(MS)等疾病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而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李咏;杨俊卿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帕金森病患者误诊为脊髓型颈椎病16例临床分析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也好发于中老年人,缺乏震颤的PD及早期PD临床表现与CSM有类似之处,易造成误诊.本文对误诊为CSM的PD 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秋惠;张颖;张海娜;刘彩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