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胞浆型磷脂酶A2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李卫华;韩俊愈;孙常青;谢强;赵岩;林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 胞浆型磷脂酶A2, 超微结构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肌组织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cPLA2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AMI组,按时间不同分5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按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0、1、2、3、6和12 h)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检测心肌cPLA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T-PCR检测心肌cPLA2mRNA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心肌cPLA2mRNA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以梗死后2 h达到峰值(0.655±0.035,P<0.01).②假手术组与AMI组cPLA2蛋白都有阳性表达,AMI组cPLA2表达增加,且以梗死后2 h为显著(0.207±0.018,P<0.01).③假手术组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AMI组心肌损伤较重,缺血心肌在急性心肌缺血后12 h内,其病理学变化未见显著改变.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cPLA2激活导致了心肌细胞及细胞器膜完整性破坏、能量代谢及收缩功能的障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藏药七十味珍珠丸(RNSP)对阿尔茨海默病(AD)AD的作用机制.方法 筛选出AD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4、12 w后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测定.结果 AD 患者经RNSP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认知分量表(ADAS-cog)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SOD升高(P<0.05), NOS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RNSP具有明显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血浆SOD含量,降低NOS水平,改善脑功能的作用.

    作者:廖宝霞;朱爱琴;郗爱旗;禇以德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六味地黄方对慢性铝暴露痴呆大鼠记忆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方对慢性铝暴露痴呆大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胃肠道慢性染铝的方法制备记忆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通过对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测定,研究慢性铝暴露导致大鼠记忆功能损害及六味地黄方的干预机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1,P<0.05),血浆MDA水平增加而SOD活性减低(P<0.01,P<0.05).与慢性铝暴露模型组相比,六味地黄方能提高大鼠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了慢性铝暴露大鼠学习记忆功能(P<0.01,P<0.05).结论 六味地黄方通过增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慢性铝暴露导致的神经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干预慢性铝暴露对大鼠记忆功能的损伤.

    作者:刘彦慧;田心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炎症细胞因子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是细胞受内、外环境变化刺激后分泌的一组功能性蛋白分子,其家族成员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家族等.

    作者:游洁芸;杨承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Wells评分法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因PTE为肺栓塞(PE)常见类型,占PE的绝大多数,故通常所称PE即指PTE.

    作者:高宝安;陈世雄;杨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胞浆型磷脂酶A2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肌组织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cPLA2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AMI组,按时间不同分5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按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0、1、2、3、6和12 h)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检测心肌cPLA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T-PCR检测心肌cPLA2mRNA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心肌cPLA2mRNA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以梗死后2 h达到峰值(0.655±0.035,P<0.01).②假手术组与AMI组cPLA2蛋白都有阳性表达,AMI组cPLA2表达增加,且以梗死后2 h为显著(0.207±0.018,P<0.01).③假手术组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AMI组心肌损伤较重,缺血心肌在急性心肌缺血后12 h内,其病理学变化未见显著改变.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cPLA2激活导致了心肌细胞及细胞器膜完整性破坏、能量代谢及收缩功能的障碍.

    作者:李卫华;韩俊愈;孙常青;谢强;赵岩;林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缺血后适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缺血再灌注肢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刻给予缺血后适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后适应组及延迟后适应组.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不同时刻(1 min内及1 min后)分别给予后适应组及延迟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干预,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反应性充血血管内径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FMD明显减小(P<0.05),再灌注1 min内给予缺血后适应有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后适应组FMD明显提高(6.70±2.36 vs 3.05±0.91,P<0.05),而延迟后适应组则失去了内皮功能保护作用(3.17±1.04 vs 3.05±0.91,P>0.05).结论 再灌注1 min内给予缺血后适应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延迟后适应的保护作用消失.

    作者:马晓静;齐春蕾;张兴华;马红军;李春梅;邵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Smac和Ki-67在肝外胆管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Smac和Ki-67在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肝外胆管癌组织、10例异型增生组织和5例正常肝外胆管上皮组织中Smac和Ki-67的表达.结果 Smac在正常肝外胆管上皮组织、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0%和85.2%,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Smac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Ki-67在正常肝外胆管上皮组织、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和81.5%,正常肝外胆管上皮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Smac和Ki-67在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88,P=0.028).Smac和Ki-67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Smac和Ki-67参与了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凋亡和增殖失衡在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mac和Ki-67可能在异型增生向癌的恶性转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作者:康惠贞;李胜棉;赵玉斌;贾蔚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老年人肺部周边病灶的CT引导细针活检诊断

    随着CT扫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普及应用,高分辨率CT引导下经皮细针肺活检技术也日趋成熟,大大提高了肺活检的准确度和安全性,缩短了穿刺定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高分辨率CT引导下经皮肺部周边病灶穿刺5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细针肺活检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作者:张月莉;严德钧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经尿道电切和气化切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除术(TUVP)的治疗结果.方法 随机配对研究前列腺增生(BPH)患者,TURP组与TUVP组各974例,术前条件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两种术式患者手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P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UVP组(P<0.01),术中失血量多于TUVP组(P<0.01);电切综合征(TURS)的发生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URP组术后出血、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少于TUVP组,阳痿发生率少于TUVP组(P<0.01).结论 两种术式均为BPH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TURP具有切除层次清晰、快捷、精确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TUVP操作较简便、出血少、手术从容,尤其适合于初学者和中小医院.

    作者:王加强;叶敏;李义;孙文涛;王焱民;郭建民;王孟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细胞分泌的β淀粉样蛋白生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细胞分泌的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稳定转染人类阿尔茨海默病(AD)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及突变型早老素1(PS1)基因的CHO细胞系M146L,使之高效产生β淀粉样蛋白42(Aβ_42),建立Aβ_42过度表达的细胞模型.加入待筛选的药物广东海风藤多糖,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广东海风藤多糖(0.312 5、0.625、1.25 μg/ml)对M146L细胞的毒性作用,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观察细胞分泌的Aβ_42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存活率没有影响,不具有细胞毒作用.0.625、1.25 μg/ml的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细胞分泌Aβ_42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一定剂量的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细胞分泌的Aβ_4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肖飞;李晓光;高勤;罗焕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1年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脉搏波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选取35例(≥60岁)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冠心病患者作为阿托伐他汀组,选取25例(≥60岁)从未用过调脂药物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未服用阿托伐他汀组,20例(<60岁)健康人作健康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睡前口服,治疗1年.治疗前后用高频超声和科林VP-1000检查FMD及PWV,同时测血脂.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未服用阿托伐他汀组相比FMD(P<0.05),PWV(P<0.05)及血脂(P<0.05)均明显改善.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调脂,还可以改善FMD及PWV,从而改善动脉弹性.

    作者:杜孝芝;黎莉;王秀荣;王媛媛;蒋桂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影响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全身代谢呈高能量代谢状态,是其伤后全身代谢反应的主要特点之一,特征性表现是氧耗和能耗增加,相应的是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和热能需求量增加[1].目前,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治疗中仍较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作者:潘明远;王光绿;罗大山;邓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老年病护理风险及防范

    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护理保健的需求日渐增加,对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在面对患病的老人时,不仅要认识疾病,护理病人,更要能识别潜在的护理风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为老年病人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使其能从疾病中尽快康复,更好的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作者:丁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60例临床观察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哮喘总患病率为0.68%,而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年哮喘则在0.77%~1.54%,表明老年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为探索对老年哮喘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用西药治疗方法对老年哮喘患者进行对比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李贤佐;毕研军;田东;孙杰;李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免疫净化治疗重症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免疫净化治疗重症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68例,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免疫净化同时口服甲氨蝶呤及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口服同等剂量的甲氨蝶呤及柳氮磺胺吡啶.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在治疗后第1、12、24周评价疗效.疗效评价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ACR20、50、70.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达到ACR20分别为39%和9%(P<0.01);治疗后第12周达到ACR20分别为75%和43%(P<0.05),ACR50分别为53%和28%(P<0.05),ACR70分别为30%和13%(P>0.05),治疗后第24周达到ACR20分别为89%和71%(P<0.05),ACR50分别为64%和37%(P<0.05),ACR70分别为39%和16%(P<0.05).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4例、对照组3例,症状轻,对症治疗好转.结论 免疫净化联合甲氨蝶呤及柳氮磺胺吡啶治疗重症老年RA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甲氨蝶呤及柳氮磺胺吡啶,且起效快、疗效较持久,安全性好.

    作者:朱霞;林金盈;韦美秋;蓝梅;李永敢;黄玉葵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农村空巢老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农村空巢老人抑郁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各因素对抑郁发生的作用.方法 以湖南省459名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及应对方式量表,对他们的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评定分析.结果 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有更直接的影响.结论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可以从多途径、多方面对抑郁的发生进行预防和干预.

    作者:谢丽琴;张静平;焦娜娜;彭芳;叶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64排螺旋CT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分型的分布特点与其血清IL-6、INF-α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64排螺旋CT 检测各型冠心病中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的分布,探讨冠脉斑块稳定性与IL-6和TNF-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不包括急性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64排螺旋CT检查后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正常对照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测定血清 IL-6和TNF-α.结果 ①在 ACS 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钙化斑块(P<0.001),而在SAP组钙化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01);②各斑块组平均血清 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平均血清 IL-6和TNF-α水平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而于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间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ACS组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均P<0.01).结论 ①64排螺旋CT 冠脉造影可较准确地显示冠心病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②血清IL-6、TNF-α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③64排螺旋CT检测分析斑块在各型冠心病分布特点及IL-6、TNF-α含量分析,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分级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丛也彤;亓波;金龙哲;张宏;刘雅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人参皂苷Rg1对AD模型大鼠脑片P-Tau、PK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AD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Tau)、蛋白激酶A(PK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冈田酸诱导大鼠培养脑片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制备成AD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各组大鼠脑片P-Tau、PKA表达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P-Tau、PK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人参皂苷Rg1各剂量组P-Tau、PKA表达水平虽高于空白对照组,但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且大、中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人参皂苷Rg1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下调P-Tau、PKA的表达.结论 人参皂苷Rg1能通过降低P-Tau水平、下调PKA的表达从而减缓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的形成,以发挥抗痴呆的作用.

    作者:李玺;张欣;张智燕;袁海峰;权乾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机体骨代谢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机体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3月龄清洁级SD大鼠60只,背驮式切除双侧卵巢后每日灌胃葛根素5 mg/kg(P-5组),10 mg/kg(P-10组)和20 mg/kg(P-20组),并设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和己烯雌酚阳性对照组(E).3个月后处死动物,测定大鼠胫骨干重、灰分重量和矿物质含量,胫骨Ca、P含量以及血清相关骨代谢指标.结果 与OVX组相比,葛根素各组的胫骨矿物质含量(mg/g)均有增加(574±17,590±22和597±18),其中P-20组差异显著(P<0.05);葛根素各组的胫骨Ca含量(mg/g)高于OVX组 (132±10,222±7,228±8),其中P-10,P-20两组差异显著(P<0.05,P<0.01),说明服用葛根素后大鼠骨量得到增加;同时,葛根素各组的碱性磷酸酶(U/L)与OVX组有所降低(101±26,90±20,71±15),其中P-10,P-20两组差异显著(P<0.05,P<0.01),说明去卵巢大鼠骨的高转换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葛根素能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量的丢失,对骨代谢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彤;金邦荃;孙桂菊;杜先锋;宛晓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静脉镇痛的观察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后,由于疼痛刺激,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增加了围术期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赵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