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键;李正伟;白云深

关键词: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发病机制
摘要:后纵韧带起自第2颈椎,沿诸椎体后面抵于骶管,其分为两层,浅层为一坚强韧带,自颅底垂直下行,在侧方延伸达椎间孔;深层呈齿状,锥体钩椎关节的关节囊一些纤维即始于此层[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63例2型DN患者按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为尿蛋白定量正常组、早期DN组(DN_3)和临床DN组(DN_4).其中尿蛋白定量正常组按尿白蛋白定量又分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DN_1)和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DN_2),并以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NC).测定并观察各组尿MCP-1和血hsCRP的变化.结果 DN4组尿MCP-1/尿肌酐(Ucr)和血hsCRP分别为(894.37±57.53) ng/g 和(13.50±1.80) mg/L,高于DN_3组的(597.63±41.62) ng/g 和(8.20±1.10) mg/L(P<0.05).NC组、DN1组和DN2组的尿MCP-1/Ucr比值分别为(81.16±7.98) ng/g,(102.70±10.41) ng/g和(286.71±10.83) ng/g,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DN_1组和DN_2组的血hsCRP分别为(2.30±0.30)、(4.80±0.50)和(6.30±0.60) m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DN患者尿MCP-1和血hsCRP水平均升高,甚至在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患者中已经明显升高,且二者敏感度较尿白蛋白高,有望成为早期DN的预测指标.

    作者:贾冶;崔文鹏;张冬梅;刘庆鑫;许圣淳;许钟镐;苗里宁;赵吉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三羟异黄酮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对只表达ERβ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贴壁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T-29,给予不同浓度的三羟异黄酮,测定生长曲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法观察HT-29生长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T-29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三羟异黄酮具有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作用,并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三羟异黄酮可明显影响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细胞周期,其中G_0/G_1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阻断细胞生长于G_2/M期.另外三羟异黄酮可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且随浓度增大,凋亡率增加,高达38.96%.结论 三羟异黄酮能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生长,其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三羟异黄酮具有保护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作者:闫金辉;谢立群;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影响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全身代谢呈高能量代谢状态,是其伤后全身代谢反应的主要特点之一,特征性表现是氧耗和能耗增加,相应的是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和热能需求量增加[1].目前,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治疗中仍较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作者:潘明远;王光绿;罗大山;邓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依折麦布对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折麦布干预组,每组8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喂高胆固醇饲料(高胆固醇饲料由普通饲料加2%胆固醇配制),依折麦布干预组在高胆固醇饲料中加入5 mg·kg~(-1)·d~(-1)依折麦布,连续饲喂12 w,以镜下见到内膜增生和明显的脂斑突起作为模型制备成功的标志.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观察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RT-PCR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CD36、周脂素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mRNA的变化;western-blot观察细胞膜ABCA1、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蛋白表达;PepTag~(R) Assay法检测细胞膜PKC活性.结果 依折麦布可使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内膜变薄、脂质蓄积减少进而逆转斑块的演进;相对于50 μg/ml oxLDL处理24 h的新西兰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3 μmol/L依折麦布可有效逆转oxLDL诱导的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使细胞内CE/TC比值降至39.6%.依折麦布可显著下调平滑肌细胞CD36、perilipin和PKCα的表达,上调胞膜ABCA1的表达.3 μmol/L依折麦布可下调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胞膜PKC活性至基线附近.结论 依折麦布可能通过对PKC/CD36/ perilipin/ ABCA1这些脂质蓄积调控子的影响,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

    作者:王中群;李丽华;张哲莹;赵琪;曾莹;吕运成;赵卫星;张景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静脉镇痛的观察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后,由于疼痛刺激,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增加了围术期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赵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Smac和Ki-67在肝外胆管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Smac和Ki-67在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肝外胆管癌组织、10例异型增生组织和5例正常肝外胆管上皮组织中Smac和Ki-67的表达.结果 Smac在正常肝外胆管上皮组织、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0%和85.2%,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Smac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Ki-67在正常肝外胆管上皮组织、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和81.5%,正常肝外胆管上皮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Smac和Ki-67在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88,P=0.028).Smac和Ki-67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Smac和Ki-67参与了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凋亡和增殖失衡在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mac和Ki-67可能在异型增生向癌的恶性转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作者:康惠贞;李胜棉;赵玉斌;贾蔚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AD的传统治疗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抗β-淀粉样蛋白(Aβ)药物、神经生长因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

    作者:张华;晏勇;孟涛;代政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农村空巢老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农村空巢老人抑郁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各因素对抑郁发生的作用.方法 以湖南省459名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及应对方式量表,对他们的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评定分析.结果 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有更直接的影响.结论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可以从多途径、多方面对抑郁的发生进行预防和干预.

    作者:谢丽琴;张静平;焦娜娜;彭芳;叶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人参皂苷Rg1对AD模型大鼠脑片P-Tau、PK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AD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Tau)、蛋白激酶A(PK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冈田酸诱导大鼠培养脑片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制备成AD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各组大鼠脑片P-Tau、PKA表达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P-Tau、PK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人参皂苷Rg1各剂量组P-Tau、PKA表达水平虽高于空白对照组,但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且大、中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人参皂苷Rg1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下调P-Tau、PKA的表达.结论 人参皂苷Rg1能通过降低P-Tau水平、下调PKA的表达从而减缓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的形成,以发挥抗痴呆的作用.

    作者:李玺;张欣;张智燕;袁海峰;权乾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细胞分泌的β淀粉样蛋白生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细胞分泌的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稳定转染人类阿尔茨海默病(AD)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及突变型早老素1(PS1)基因的CHO细胞系M146L,使之高效产生β淀粉样蛋白42(Aβ_42),建立Aβ_42过度表达的细胞模型.加入待筛选的药物广东海风藤多糖,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广东海风藤多糖(0.312 5、0.625、1.25 μg/ml)对M146L细胞的毒性作用,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观察细胞分泌的Aβ_42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存活率没有影响,不具有细胞毒作用.0.625、1.25 μg/ml的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细胞分泌Aβ_42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一定剂量的广东海风藤多糖对M146L细胞分泌的Aβ_4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肖飞;李晓光;高勤;罗焕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参芪合剂对衰老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芪合剂(MGA)对老龄小鼠和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①40只老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GA 10、20、40 ml/kg组,药物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30 d后,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② 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GA10、20、40 ml/kg组,除对照组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同时分别腹腔注射MGA10、20、40 ml/kg,连续造模和给药56 d后,分别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MGA 20、40 ml/kg组老龄小鼠血清SOD和GSH-Px活性均明显提高(P<0.05),MGA 10 ml/kg组小鼠血清SOD和GSH-Px活性均无明显改变(P>0.05);② 与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组小鼠血清及肝组织SOD、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则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MGA 20 ml/kg小鼠血清GSH-Px活性及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MGA 40 ml/kg组小鼠血清及肝组织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MGA各剂量组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MDA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MGA具有降低老龄小鼠和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并能明显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提示其可能具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单玉兴;施溯筠;张善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缺血后适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缺血再灌注肢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刻给予缺血后适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后适应组及延迟后适应组.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不同时刻(1 min内及1 min后)分别给予后适应组及延迟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干预,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反应性充血血管内径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FMD明显减小(P<0.05),再灌注1 min内给予缺血后适应有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后适应组FMD明显提高(6.70±2.36 vs 3.05±0.91,P<0.05),而延迟后适应组则失去了内皮功能保护作用(3.17±1.04 vs 3.05±0.91,P>0.05).结论 再灌注1 min内给予缺血后适应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延迟后适应的保护作用消失.

    作者:马晓静;齐春蕾;张兴华;马红军;李春梅;邵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64排螺旋CT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分型的分布特点与其血清IL-6、INF-α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64排螺旋CT 检测各型冠心病中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的分布,探讨冠脉斑块稳定性与IL-6和TNF-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不包括急性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64排螺旋CT检查后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正常对照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测定血清 IL-6和TNF-α.结果 ①在 ACS 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钙化斑块(P<0.001),而在SAP组钙化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01);②各斑块组平均血清 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平均血清 IL-6和TNF-α水平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而于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间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ACS组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均P<0.01).结论 ①64排螺旋CT 冠脉造影可较准确地显示冠心病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②血清IL-6、TNF-α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③64排螺旋CT检测分析斑块在各型冠心病分布特点及IL-6、TNF-α含量分析,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分级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丛也彤;亓波;金龙哲;张宏;刘雅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形成蛋白-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变化

    目的 观察骨形成蛋白4(BMP-4)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5、6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法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术后94 d,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BMP-4和Smad5、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BMP-4和Smad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mad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骨组织中BMP-4、Smad5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和Smad6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胡静;郑洪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60例临床观察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哮喘总患病率为0.68%,而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年哮喘则在0.77%~1.54%,表明老年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为探索对老年哮喘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用西药治疗方法对老年哮喘患者进行对比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李贤佐;毕研军;田东;孙杰;李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藏药七十味珍珠丸(RNSP)对阿尔茨海默病(AD)AD的作用机制.方法 筛选出AD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4、12 w后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测定.结果 AD 患者经RNSP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认知分量表(ADAS-cog)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SOD升高(P<0.05), NOS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RNSP具有明显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血浆SOD含量,降低NOS水平,改善脑功能的作用.

    作者:廖宝霞;朱爱琴;郗爱旗;禇以德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胞浆型磷脂酶A2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肌组织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cPLA2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AMI组,按时间不同分5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按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0、1、2、3、6和12 h)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检测心肌cPLA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T-PCR检测心肌cPLA2mRNA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心肌cPLA2mRNA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以梗死后2 h达到峰值(0.655±0.035,P<0.01).②假手术组与AMI组cPLA2蛋白都有阳性表达,AMI组cPLA2表达增加,且以梗死后2 h为显著(0.207±0.018,P<0.01).③假手术组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AMI组心肌损伤较重,缺血心肌在急性心肌缺血后12 h内,其病理学变化未见显著改变.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cPLA2激活导致了心肌细胞及细胞器膜完整性破坏、能量代谢及收缩功能的障碍.

    作者:李卫华;韩俊愈;孙常青;谢强;赵岩;林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D-半乳糖致衰大鼠非酶糖基化改变及菟丝子醇提液对其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D-半乳糖致衰大鼠非酶糖基化作用及菟丝子醇提液对其影响,探讨衰老发生的机制及菟丝子延缓衰老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制作衰老大鼠模型,观察15、30、45 d时的糖化血红蛋白(GH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胸主动脉糖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mRNA的表达,并观察菟丝子醇提液对其影响.结果 D-半乳糖导致GHb、MDA和RAGE-mRN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并呈现时间渐进性改变.菟丝子醇提液使大鼠GHb、MDA降低(P<0.01),SOD活性增加(P<0.01),RAGE-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 D-半乳糖诱导非酶糖基化发生,菟丝子醇提液抑制D-半乳糖致衰大鼠非酶糖基化反应,在给药30d即有显著的作用效果.

    作者:魏晓东;刘玉萍;李晶;孙洁;欧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PDS对二次打击大鼠RAS系统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次打击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相关基因的变化和应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后对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利用失血性休克对Wistar大鼠进行首次打击,给予PDS预治疗;应用脂多糖(LPS)腹腔注入的方式进行二次打击,6 h后处死动物,留取肺脏组织和血清,检测大鼠肺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1和2(AT1和 AT2)的表达,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AngⅠ、AngⅡ的变化和应用PDS后对以上各指标的影响.结果 二次打击大鼠模型肺脏组织ACE、AG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PDS后ACE、AGT表达水平较二次打击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二次打击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ACE蛋白和AngII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应用PDS后大鼠肺组织中ACE蛋白和AngⅡ蛋白呈弱阳性表达.放免法检测结果显示:二次打击6 h后血清中Ang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PDS后AngⅡ含量明显低于二次打击模型组(P<0.01);而AngⅠ变化不明显.结论 二次打击可激活RAS,通过增加ACE、AGT表达,促进AngⅡ生成增加,加重肺损伤.而应用PDS可降低ACE和AGT的表达,减少AngⅡ生成,减轻肺损伤.

    作者:于振香;郭丽荣;彭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临床与代谢特征及胰岛功能的变化

    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可能导致血压、血脂等代谢改变,导致心血管事件和糖尿病发生增加.但针对老年患者的代谢影响研究鲜有报道,为探讨OSAS对老年患者临床与代谢和胰岛功能影响,本文对91例老年OSAS患者临床资料及代谢指标进行分析.

    作者:荣玉栋;金文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