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明;胡一多;苏冠方;张丽华;刘早霞
目的 探讨胃肠肽类激素紊乱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胆囊结石患者36例,胆囊息肉患者1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11例,正常对照10例,胆囊组织正常对照7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比较其血液及组织内胃动素、胃泌素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差别.结果 胆囊结石组空腹血浆及胆囊组织内胃动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胆囊息肉组(P<0.05),胆囊结石组空腹血清胃泌素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其他三组之间含量无明显差异.胆囊结石组胆囊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胆囊息肉及对照组(P<0.01).结论 内分泌激素分泌紊乱与胆囊结石形成存在密切关系.血管活性肠肽可能是造成胆囊运动功能不良的重要原因,而血清胃泌素含量升高可能是胆结石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振海;吴硕东;金俊哲;苏洋;范莹;于宏;张立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呼吸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老年(≥60岁)冠心病的患者分为CCABG(33例)和OPCAB(28例)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CREA(血肌酐)、BUN(尿素氮)结果,平均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平均ICU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中输血量,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CCABG组与OPCAB组术后CREA和BUN在术后当天,第1、3、5、7、9天及出院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ABG组与OPCAB组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41.03±61.09)h、(14.67±14.40)h(P<0.05);平均ICU时间为(124.21±82.91)h、(77.54±46.44)h(P<0.05);平均住院时间为(14.91±8.18)d、(13.B9±7.86)d(P>0.05);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562.57±376.92)ml、(478.25±176.48)ml(P>0.05);术中输血量、红细胞悬液、血浆及总输液量两组无差异(P>0.05);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OPCAB组低于CCABG组.结论 OPCAB对老年患者安全和有效,尤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
作者:罗天戈;许日昊;王天策;朱志成;柳克祥;张署东;钟海;李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转染生肌调节因子(myoblast determination,MyoD)基因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Cx43)基因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dermal fibroblast,DFs)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及MyoD和Cx43基因转染DFs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真核质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LV)表达系统,将大鼠MyoD cDNA和Cx43 eDNA转入大鼠成纤维细胞中,经Blasticidin筛选培养,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法等方法检测MyoD及Cx43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并且通过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生长情况,膜片钳技术检测离子电流变化.结果 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出MyoD及Cx43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膜片钳检测到转染后钙离子电流,显微镜观察到基因转染筛选后培养1 W细胞的融合现象,并有多核肌管形成.结论 MyoD和Cx43基因转染使DFs分化为成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心力衰竭奠定基础.
作者:张旭敏;李淑梅;范慧敏;刘中民;张文杰;汪进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12月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SAM)的快速老化亚系SAMP-prone/8(SAMP8)及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esistance/1(SAMR1)小脑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MMC各剂量组小鼠6月龄开始连续喂饲含有不同剂量(1.00、2.00和3.00mg/kg)MMC的普通饲料至12月龄建立SAM快速老化亚系SAMP8和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汞中毒模型,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提取鼠小脑组织胞浆和胞膜PKC.采用改良Takai法观察MMC对鼠小脑PKC活性的影响.结果 MMC各剂量组鼠小脑组织胞浆和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脑汞含量随接触剂量和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结论 MMC可能通过影响小鼠小脑PKC活性介导其神经毒性作用,在老化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邢程;张雯艳;孙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茜草多糖延缓衰老作用机制及其对脑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茜草多糖,观察茜草对脑细胞凋亡、Bel-2、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和ca2+含量的影响.结果 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线粒体cytC和Ca2+含量明显下降(P<0.01),茜草多糖可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P<0.01),增加BOl-2的表达(P<0.05),提高线粒体cytC水平和ca2+含量(P<0.01).结论 茜草多糖具有延缓脑细胞衰老的作用,可通过①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②保护线粒体避免cytC的释出,③提高线粒体Ca2+缓冲含量,从而发挥抑制脑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欧芹;李晶;魏晓东;王明富;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内皮素(ET)、肾上腺髓质素(ADM)、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测定30例血压正常、46例合并高血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UⅡ、ET、ADM、NO水平,分析患者血浆UⅡ、ET、ADM、NO水平变化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较血压正常老年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r=0.617,r=0.596,r=0.682,均P<0.01),血浆NO水平与MAP呈明显负相关(r=-0.537,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玉红;庞建伟;李丽疆;柴国禄;潘佳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中Survivin、Cox-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老年A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中Survivin、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病例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Survivin、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完全缓解(CR)者Survivin、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显示Survivin、Cox-2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495,P<0.01).结论 Survivin、Cox-2均与老年AL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王晔;刘云鹏;张敬东;滕月娥;侯科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发酵型酸奶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分成3组,分别用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0.021、0.015、0.006 ml·g-1·d-1)的发酵型酸奶灌胃小鼠,测定各组小鼠的胸腺、肝脏和脾脏的重量,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骨羟脯胺酸法测定小鼠的骨钙和骨羟脯胺酸含量.结果 环磷酰胺可导致小鼠胸腺萎缩,骨钙和骨羟脯胺酸含量等比例减少;高剂量发酵型酸奶可预防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小鼠胸腺萎缩;中、高剂量发酵型酸奶能使环磷酰胺小鼠的骨羟脯胺酸和骨有机质含量增加,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骨钙丢失.结论 发酵型酸奶具有预防环磷酰胺致小白鼠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黄君红;何中初;陈琼;吴国宏;吴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裂解的N-末端片段(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proBNP)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对MS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者进入研究.①腰围及(或)体质指数异常;②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及(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③糖耐量异常(IGT);④高血压.人选患者36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60 mg/d,随访6个月.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proBNP浓度,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 MS患者血浆N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左室收缩末横径(LVESD)分别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左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相比,MS患者的二尖瓣压力降半时间(MV1/2T)和左心房直径(LAD)明显增加;而斜率(DS)显著下降(P<0.05).MS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MV1/2T、LAD及DS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79、0.71及-0.52),均有显著差异(P<0.05).MS患者经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后随访,血浆N-proBNP浓度较前显著降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血浆N-proBNP浓度在老年MS患者中明显升高,老年MS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血浆N-proBNP升高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显著相关.曲美他嗪能降低N-proBNP水平,对老年MS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雪娟;徐传金;唐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生活条件、不同生活环境对老年人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 用R80血液流变仪检测城乡两组桂西壮族健康老年人420例的血液流变指标,同时检测其血脂五项(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城市居民组214例(男114例,女100例),乡镇村民组206例(男104例,女102例).结果 中切变率(30 s-1)、低切变率(5和1 s-.1)及全血黏度值在同组不同性别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指标中,城市居民组的全血低切黏度(5和1 s-1)、高切黏度(200 s-1)、血浆黏度明显高于村民组(P<0.05);血脂五项指标中,城市居民组的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明显高于村民组(P<0.05).结论 不同的生活条件,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其血液流变有明显的不同改变,清淡饮食及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血液流变特性.
作者:陆小婵;卢冬;潘云;常正义;潘兴寿;黄燕;韦莹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多发性肌炎(PM)的豚鼠模型,检测血清肝功指标及肝脏病理变化,并观察天龙液对肝脏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兔肌肉匀浆加完全佛氏佐剂免疫注射豚鼠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AM)动物模型,将EAM豚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d-1),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3 mg·Kg-1·d-1治疗)和天龙液组(给予天龙液3 750 mg·Kg-1·d-1治疗),比较各组间血清肌酶、肝功指标及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制作后血清ALT、AsT、GGT显著升高(P<0.05),肝脏病理出现轻度炎性改变;天龙液组治疗后肝脏损害改变好转(P<0.05).结论 EAM豚鼠出现肝功改变,天龙液对此肝脏损害有治疗作用.
作者:杨蕴天;江新梅;金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角膜缝线建立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裂隙显微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T-1及VEGF在角膜新生血管模型不同阶段的表达和变化.结果 实验鼠于缝线后3 d开始形成新生血管并见炎性细胞浸润,12 d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达高峰,12 d后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均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显示ET-1和VEGF于缝线后1 d表达开始升高,9 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两种因子的表达与CNV的面积具有正相关性(ET-1与CNV的r值为0.807,VEGF与CNV的r值为0.779,P<0.05).结论 大鼠角膜ET-1和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相关性,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丽华;江萍;胡学斌;莫纯坚;王红俊;王静;甘绪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A5(ApoA5)在贝特类药物调脂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取血和肝匀浆检测血脂指标,应用RT-PCR法检测肝脏ApoA5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mRNA表达情况,比较ApoA5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血清及肝匀浆甘油三酯(TG):高脂组及非诺贝特低剂量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ApoA5和PPAR-α表达: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高脂组、非诺贝特低剂量组(P<0.01);高脂组明显低于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P<0.01);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③ApoA5mRNA表达与TG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PPAR-α表达呈正相关(P<0.01).ApoA5与总胆固醇(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poA5可能是影响血浆TG代谢的重要因素,贝特类药物上调ApoA5和PPAR-α基因表达,与剂量相关.ApoA5在贝特类药物调脂作用可能是通过PPAR-α为作用靶点调控ApoA5发挥降TG作用.
作者:杨轶文;陈焕芹;邱蕾;常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变应性哮喘伴鼻息肉患者水通道蛋白1(AQP1)在嗜酸性粒细胞(EOS)运动中的作用,验证AQP1是否可以作为EOS趋化活性的标志.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变应性哮喘伴鼻息肉的手术患者.提取外周血中EOS,并涂片;再取手术切除的鼻息肉组织,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外周血EOS及鼻息肉组织中EOS内AQP1蛋白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 外周血EOS内AQ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鼻息肉组织中EOS内AQP1蛋白表达水平,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1在EOS迁移运动中起重要作用,可间接反映EOS所处的状态,AQP1有望作为EOS迁移趋化活性的标志.
作者:雷霏;徐洪君;杨春华;董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研究提出血管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与内皮细胞衍生收缩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contracting factor,EDCF)失衡是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1].
作者:毛红妮;沙鹏;刘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Tacrolimus)治疗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来氟米特(LEF)进行比较.方法 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他克莫司治疗组(n=10)和LEF治疗组(n=10),分别给予他克莫司及LEF联合强的松治疗6个月,观察各组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他克莫司的浓度变化.结果 他克莫司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5例完全缓解,24h尿蛋白量和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完全恢复到正常范围,占50%;4例部分缓解,24 h尿蛋白量在0.4-3.0 g之间,血清白蛋白>30 g/L,占40%;1例无效,24 h尿蛋白定量>3.0 g,占10%;治疗期间他克莫司的平均药物浓度保持在5~7 ng/ml的水平.LEF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有2例病人获得完全缓解,占20%;3例获得部分缓解,占30%;5例无效,占50%.结论 与LEF相比,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可明显缓解病情,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广东;许钟镐;罗萍;苗里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60 μmol/L过氧化氢(H2O2)作用HUVEC 72 h产生诱导型细胞衰老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E2)对内皮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实验分空白组、H2O2刺激组、H202+E2组及H2O2+E2+ICI 182780组.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的衰老,同时检测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及活性氧(ROS)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 H2O2刺激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增加,细胞衰老明显,同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下降,ATP水平下降,ROS水平增加,线粒体结构受损;而H2O2+E2组能明显减轻上述各种变化;H2O2+E2+ICI 182780组能明显阻断E2的各种保护作用.结论 E2具有抗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保护线粒体而实现的.
作者:陈国栋;吴赛珠;阮云军;彭慧茹;邢晓雯;孙飞;银孟卓;简政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老年人尤其常见.但人们对其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和自然转归仍不十分清楚.颈椎病的外科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1,2].
作者:侯勇;聂林;程雷;袁永建;汤继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inting),又称为遗传印迹(genetic imprintin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不遵从孟德尔定律的依靠单亲传递某些遗传学性状的现象,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之间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或者活性的差别.
作者:王凯;朴云峰;丁大勇;舒振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的研究结果发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ox-LDL是LDL经氧化修饰后形成,被巨噬细胞摄取的速度是正常LDL-C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从而加速了泡沫细胞的形成[1],进一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平滑肌的增生和斑块的形成及增厚,促进了血栓形成而造成动脉血栓性脑梗死.
作者:梁容仙;闫胜敏;廖仁昊;胡伟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