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挺敏;满玉红;曲丽丽
目的 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生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以制备糖基化终产物(AGE-BSA),将培养的HUVEC与不同浓度的GSP(5、15、25μg/ml)预孵育4 h,再加入200 μg/ml AGE-BSA共同培养,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及放免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及ET-1的含量,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ET-1 mRNA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产生.结果 HUVEC用AGE-BSA刺激后明显增强细胞内ROS产生,并能减少内皮细胞NO的分泌及eNOS mRNA的表达,增加内皮细胞ET-1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P<0.01).而GSP预孵育则对AGE-BSA诱导的上述作用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GSP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而影响AGEs诱导的内皮细胞NO及ET-1生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这对于防治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风雷;高海青;沈琳;马亚兵;由倍安;李保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TV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定量评价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中晚期肝硬化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测室间隔及侧壁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比值,将两个位置的平均值作为平均Ea,Aa和Ea/Aa值.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时间-容积曲线分析,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大充盈速率(PFR).结果 肝硬化组平均Ea降低、平均Aa增高,Ea/Aa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时三维参数EDV、ESV、和LVEF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PFR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下,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对肝硬化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进行综合的评价,是简便、实用的检测方法.
作者:杨晓英;徐卉;王小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银杏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人类成纤维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分别于常态氧(氧浓度为21%)及高氧(氧浓度为40%)环境下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并给予不同浓度(0,7.5,15,30,60 μg/ml)的EGb,以400 μmol/L的α-苯基-N-4-丁基硝酮(PBN)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条件下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MRC-5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 常规培养条件下,MRC-5在不同浓度EGb下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不同时期测定的ROS含量与阴性或阳性对照比较,总体上无显著差异;而在高氧环境中,使用EGb的MRC-5细胞生长绝对数明显比空白对照多,且呈现EGb浓度越高,细胞绝对数越多、不同时期ROS含量越低、衰老细胞越少的趋势.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氧化应激下的MRC-5有保护及抗衰老作用.
作者:潘尚领;刘承武;黄龄瑾;张锡流;陈晶;罗晓秋;李辉;甘瑞静;陈文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ax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p53、bcl-2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凋亡细胞百分率为5%~47.4%,P53蛋白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率为15%~28%,bax蛋白的表达率为5%~16%,p53 mRNA的表达率为0.48~0.78,bax mRNA的表达率为0.34~0.67.结论 老年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桂荣;苏冠方;周鸿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DM)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DM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本症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可达40%,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必要;但因为病情复杂,极易误诊[1],从而延误治疗佳时机.
作者:田力;刘秀萍;刘晓丹;于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液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35例动脉瘤性SAH病人发病后1~3 d、7~9 d、11~13 d血液NF-κB与sICAM-1进行动态观察,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 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液NF-KB与sICAM-1分别在发病后1~3 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肿瘤组,而在7~9 d sICAM-1的均值高于对照组和肿瘤组.结论 NF-κB的高表达主要发生在CVS的早期.通过对NF-κB的早期监测,可以很好地预防、控制CVS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纪庆;王志刚;冀勇;丁璇;曲春城;韩磊;李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及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98例EH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08名健康受试者ACE基因第16内含子I/D多态性及CYP11B2基因T-344C多态性.结果 ①蒙古族人ACE基因I/D位点II、ID、DD基因型频率在EH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4、0.38、0.18和0.42、0.32、0.26,差异无显著性(x2=1.693,P=0.192);②I、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3、0.37和0.58、0.42,差异无显著性(x2=0.808,P=0.363);③CYP11B2T-344C位点TT、TC、CC基因型的频率在EH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6、0.44、0.09和0.37、0.54、0.09,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0.005,P=0.945).④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0.31和0.64、0.36,差异无显著性(x2=0.928,P=0.335);⑤同时分析CYP11B2基因T-344C基因型与ACE基因I/D基因型在蒙古族人群患EH方面无协同作用.结论 ACE基因I/D位点及CYP11R2基因T-344C位点与蒙古族人群患EH无相关性.
作者:呼日勒;张春雨;赵世刚;牛广明;李宏芬;胡日乐;王智光;江名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听神经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8%~10%[1],虽然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令听神经瘤患者的预后大为改善,但是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国珍;艾天贻;陆俊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黑质内注射脂多糖(LPS)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D)的炎症机制.方法 立体定向黑质内注射15μg LPS,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的减少以及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LPS注射后6 h、24h、14 d、30 dTH阳性细胞较对侧分别减少10%、43%、84%和85%.黑质小胶质细胞6 h出现部分激活,24 h和14 d几乎全部激活,30 d时又恢复静止状态.结论 黑质内注射LPS能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
作者:任士卿;王彦永;崔冬生;王铭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脑内后循环某些区域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多种一过性或持续性症状,包含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失以及脑梗死.
作者:何晓军;赵武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黄蘑多糖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用D-gal诱导致衰老模型小鼠,以黄蘑多糖Fb-2b灌服6 w后,用荧光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变化.结果 黄蘑多糖能明显提高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其中,中剂量、大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P<0.01)小剂量组作用不明显.结论 黄蘑多糖Fb-2b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陆艳娟;马岩;李晓梅;孙国光;韩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雌、雄性激素对雄性大鼠血脂代谢和肝血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320±20)g随机分为去势对照组(ORX组)、去势二氢睾酮(DHT)(DHT组)、去势雌二醇组(E2)(E2组)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每组6只.ORX组、DHT组、E2组行去势手术,对照组进行假手术.DHT组皮下注射DHT溶液(0.6 mg·kg-1·d-1,医用玉米油为溶剂),E2组皮下注射E2(0.2 mg·lg-1·d-1,医用玉米油为溶剂);对照组、ORX组注射医用玉米油(安慰剂).各组动物饲喂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于14 w后处死全部实验动物,酶法测定各类脂蛋白胆固醇及血脂等指标;酶免法(ELISA)测定血浆DHT浓度,放免法检测血浆睾酮(T)、E2水平.称量各组动物的体重和肝脏湿重,取肝脏组织处理,测定血脂相关代谢酶.结果 血浆T浓度DHT组、ORX组和E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HT水平DHT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E2水平,E2组显著高于DHT组、ORX组、对照组(P<0.05),DHT组与ORX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2组血浆TC明显高于ORX组、DHT组和对照组(P<0.05);ORX组高于DHT组、对照组(P<0.05),但DHT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2、DHT组血浆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RX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ORX组、E2组血浆HDL-C明显高于DHT组、对照组(P<0.05);DHT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E2组血浆HDL-C高于DHT组、ORX组与对照组,但DHT组、ORX组与对照组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脏HL、LPL、CY7PA1 mRNA表达DHT组高于E2组、ORX组与对照组,E2组低于ORX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 雌激素降低雄性大鼠肝脏HL、LPL、CY7PA1活性,雄激素激活HL、LPL、CY7PA1的表达;雄、雌激素都影响血脂代谢,DHT可导致TC降低,同时伴有TG升高;而E2使TC、LDL升高.
作者:梁东明;王建昌;李源;张婧;陈花;汪彬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为早期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提供了客观指标[1].我们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IMT进行了彩超测定,并将IMT与年龄、病程、血压、BMI、血糖、血脂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因素分析.
作者:韦秀英;谭柳春;胡世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从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角度,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引起肝脏胰岛素抵抗(IR)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HepG2细胞,同时设立对照组、软脂酸(PA)组、高胰岛素组.软脂酸组、高胰岛素组分别用250 μmol/L PA、5×10-7mol/L胰岛素处理24 h.然后对照组、软脂酸组再根据胰岛素刺激前加(+)与不加(-)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盐酸盐(chelerythrine chloride,CC)5 μmol/L预处理1h,随机分为两亚组:对照组(-)、对照组(+)、PA组(-)、PA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刺激后12 h葡萄糖消耗量,蒽酮法测定胰岛素刺激后3 h点细胞内糖原含量,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15 min点细胞内P-Ser473 PKB、P-Set21/9 GSK-3α/β水平.结果 PA组(-)与高胰岛素组葡萄糖消耗量无统计学差异(P=0.523).葡萄糖消耗量、细胞内糖原含量、P-Ser473 PKB、P-Ser21 GSK-3α、P-Ser9 GSK-3β水平均显示,PA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值依次为0.000,0.000,0.004,0.004,0.028),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A组(+)与PA组(-)比较显著升高(P值依次为0.000,0.014,0.043,0.041,0.035).结论 PA(250 μmol/L)体外成功诱导了HepG2细胞产生IR,PKC信号通路在FFA引起肝脏IR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勉云;王西明;胡晓雨;管莎;陈培楠;段秋红;卢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胰管的自然变化的超声声像图像规律.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648例老年人胰管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利用超声随访10年以上,按年龄分为老年前期组、老年组、长寿组,总结各组的超声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前期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47.5%,老年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60.9%,长寿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67.2%(P<0.01).本组老年人胰管的内径多在2~4 mm之间,平均增长比率为0.09±0.03mm/年(P<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胰管的超声显示率增高,且胰管有缓慢增宽的趋势.
作者:彭禹;苏里亚;张征;徐光;郭发金;褚德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蝇蛆壳聚糖降血脂的作用.方法 预防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4 w,于第28天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同时观察对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的影响.治疗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4 w,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并观察对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的影响.结果 预防性给药时,中、高剂量蝇蛆壳聚糖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降低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治疗性给药时,低、高剂量蝇蛆壳聚糖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降低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结论 蝇蛆壳聚糖能调节血脂平衡,预防高脂血症的产生,对已形成的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覃容贵;付萍;吴建伟;国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乳癌根治术中经胸廓内动脉灌注5-氟尿嘧啶(5-FU)使手术与化疗融为一体,为乳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用杂种犬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乳癌根治术中经胸廓内动脉灌注5-FU后,在胸壁、胸骨旁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及血浆等靶器官中5-FU浓度,标本用高效液相层析仪检测.结果 胸廓内动脉灌注组在上述标本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周围静脉组(P<0.001),血浆含量甚微.结论 术中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使靶器官含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且全身毒副作用明显小于周围静脉化疗,使手术与化疗融为一体,解决了手术与化疗间隔长的问题.
作者:李春文;杨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大肠癌中P-gp、TOpoⅡ、GST-π、TS的表达.结果 P-gp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无关;GST-π的表达与各个指标之间均相关(P<0.05);TS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侵犯深度无关.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UICC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TOPOⅡ、GST-π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S<0.05).结论 大肠癌中P-gp、TOpoⅡ、GST-π、TS的检测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UICC分期、组织类型及TOpoⅡ、GST-π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作者:张凡;张九鸿;常永霞;张剑虹;刘军超;林媛媛;成日青;赵秀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人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995.5~2006.12我院收治的69例年龄在65~85岁以上移位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病例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随访12~96(平均40.3)个月;全髋置换组12~88(平均42.9)个月.结果 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优良率(77.4%)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50%)(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9.4%)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7.1%)(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优于单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
作者:徐峰;王明礼;张满江;刘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8 w后,测定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胰腺线粒体MDA、SOD含量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而血清胰岛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使用葛根素治疗后,与糖尿病组比较,治疗组血糖及MDA含量降低(P<0.05~0.001),血清胰岛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升高(P<0.05~0.01).结论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胰腺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卫;郑学芝;念红;徐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