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胰管自然变化规律的超声声像图研究

彭禹;苏里亚;张征;徐光;郭发金;褚德发

关键词:老年人, 胰管, 超声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胰管的自然变化的超声声像图像规律.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648例老年人胰管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利用超声随访10年以上,按年龄分为老年前期组、老年组、长寿组,总结各组的超声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前期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47.5%,老年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60.9%,长寿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67.2%(P<0.01).本组老年人胰管的内径多在2~4 mm之间,平均增长比率为0.09±0.03mm/年(P<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胰管的超声显示率增高,且胰管有缓慢增宽的趋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疏肝散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α-SMA、TGF-β1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采用40% 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柴胡疏肝散干预,测定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柴胡疏肝散组较模型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HA及LN显著降低,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少,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α-SMA及TGF-β1表达减少.结论 柴胡疏肝散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付德才;杨世忠;宋祥福;肖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综合性医院老年住院病人住院费用分析

    目的 通过对徐州市老年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分析,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医疗费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老年住院病人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999~2004年徐州市老年患者住院人数、人均费用中位数和日均费用中位数逐年增加,而住院天数中位数逐年减少.不同系统疾病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人均费用中位数在前3位的分别为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日均费用中位数在前3位的分别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预后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人均费用中位数、日均费用中位数有明显差异.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尤其是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已成为当前的热点,政府、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作者:吴秀娟;卓朗;王健;牛国平;马云;张训保;孙桂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蛋白激酶C在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目的 从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角度,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引起肝脏胰岛素抵抗(IR)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HepG2细胞,同时设立对照组、软脂酸(PA)组、高胰岛素组.软脂酸组、高胰岛素组分别用250 μmol/L PA、5×10-7mol/L胰岛素处理24 h.然后对照组、软脂酸组再根据胰岛素刺激前加(+)与不加(-)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盐酸盐(chelerythrine chloride,CC)5 μmol/L预处理1h,随机分为两亚组:对照组(-)、对照组(+)、PA组(-)、PA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刺激后12 h葡萄糖消耗量,蒽酮法测定胰岛素刺激后3 h点细胞内糖原含量,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15 min点细胞内P-Ser473 PKB、P-Set21/9 GSK-3α/β水平.结果 PA组(-)与高胰岛素组葡萄糖消耗量无统计学差异(P=0.523).葡萄糖消耗量、细胞内糖原含量、P-Ser473 PKB、P-Ser21 GSK-3α、P-Ser9 GSK-3β水平均显示,PA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值依次为0.000,0.000,0.004,0.004,0.028),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A组(+)与PA组(-)比较显著升高(P值依次为0.000,0.014,0.043,0.041,0.035).结论 PA(250 μmol/L)体外成功诱导了HepG2细胞产生IR,PKC信号通路在FFA引起肝脏IR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勉云;王西明;胡晓雨;管莎;陈培楠;段秋红;卢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下段癌及胃底贲门癌术后胸胃无力症11例诊治体会

    胸胃无力症是食管下段癌及胃底贲门癌病人在术后开始进食时出现以胃收缩无力及胃潴留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功能性排空障碍,病程迁延,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情绪及生活.

    作者:曹春远;刘刚;马栋;杨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MDA含量、SOD和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8 w后,测定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胰腺线粒体MDA、SOD含量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而血清胰岛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使用葛根素治疗后,与糖尿病组比较,治疗组血糖及MDA含量降低(P<0.05~0.001),血清胰岛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升高(P<0.05~0.01).结论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胰腺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卫;郑学芝;念红;徐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AGEs诱导的内皮细胞分泌NO及ET-1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生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以制备糖基化终产物(AGE-BSA),将培养的HUVEC与不同浓度的GSP(5、15、25μg/ml)预孵育4 h,再加入200 μg/ml AGE-BSA共同培养,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及放免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及ET-1的含量,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ET-1 mRNA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产生.结果 HUVEC用AGE-BSA刺激后明显增强细胞内ROS产生,并能减少内皮细胞NO的分泌及eNOS mRNA的表达,增加内皮细胞ET-1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P<0.01).而GSP预孵育则对AGE-BSA诱导的上述作用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GSP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而影响AGEs诱导的内皮细胞NO及ET-1生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这对于防治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风雷;高海青;沈琳;马亚兵;由倍安;李保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的表达

    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ax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p53、bcl-2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凋亡细胞百分率为5%~47.4%,P53蛋白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率为15%~28%,bax蛋白的表达率为5%~16%,p53 mRNA的表达率为0.48~0.78,bax mRNA的表达率为0.34~0.67.结论 老年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桂荣;苏冠方;周鸿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对化疗耐受性下降.寻找适合老年患者,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能耐受的联合化疗方案十分迫切.

    作者:钱俐;茅国新;李梅;沈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主动脉夹层48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误治.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为其他系统疾病,误诊率可达33%[1].

    作者:任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异丙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对老年人胃镜检查时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阿托品对老年人胃镜检查中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接受胃镜检查的2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瑞芬组经静脉缓慢注入阿托品、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达到镇静3~4级后行胃镜检查,设老年常规胃镜检查为对照I组,单纯异丙酚为对照Ⅱ组,异丙酚+芬太尼为对照Ⅲ组.记录各组基础值及检查中、检查后的HR,SpO2,NBP;观察检查中患者反应及检查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操作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效果满意.瑞芬组虽有一过性氧饱和度降低(P<0.05),但可自动恢复.与基础值相比,检查中、检查后的SBP,DBP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阿托品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无不良记忆、利于检查操作等优点,对病人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杨希革;殷曰昊;王春喜;姚广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消瘦老年人肾功能状况评价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临床评价肾功能不全的常用指标,然而Scr是内生物,由肌肉分解产生,主要由肾小球滤过,Scr水平高低除与GFR有关外,还与肌肉的多少有关[1],只有GFR下降至一定程度才会表现Scr异常,因此如果把Scr作为筛选肾功能不全的指标,往往会遗漏部分患者.

    作者:吴岚;吕晓辉;林杰;李庭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纳米四君子汤对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米四君子汤在小鼠体内抗氧化的药理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制备小鼠衰老模型,然后灌胃纳米四君子汤,检测小鼠脑、肝MDA含量、脑、肝SOD活性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IL-2含量.结果 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7 d后,检测到肝、脑组绢中的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外周血IL-2含量明显下降(P<0.001),说明成功制备出衰老模型.灌胃纳米四君子汤后,检测到肝脑组织中SOD活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外周血IL-2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纳米四君子汤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并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闫冬梅;王琳;祝立玲;苗智;梁立春;杨景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及醛固酮合成酶基因T-344C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及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98例EH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08名健康受试者ACE基因第16内含子I/D多态性及CYP11B2基因T-344C多态性.结果 ①蒙古族人ACE基因I/D位点II、ID、DD基因型频率在EH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4、0.38、0.18和0.42、0.32、0.26,差异无显著性(x2=1.693,P=0.192);②I、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3、0.37和0.58、0.42,差异无显著性(x2=0.808,P=0.363);③CYP11B2T-344C位点TT、TC、CC基因型的频率在EH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6、0.44、0.09和0.37、0.54、0.09,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0.005,P=0.945).④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0.31和0.64、0.36,差异无显著性(x2=0.928,P=0.335);⑤同时分析CYP11B2基因T-344C基因型与ACE基因I/D基因型在蒙古族人群患EH方面无协同作用.结论 ACE基因I/D位点及CYP11R2基因T-344C位点与蒙古族人群患EH无相关性.

    作者:呼日勒;张春雨;赵世刚;牛广明;李宏芬;胡日乐;王智光;江名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银杏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人类成纤维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分别于常态氧(氧浓度为21%)及高氧(氧浓度为40%)环境下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并给予不同浓度(0,7.5,15,30,60 μg/ml)的EGb,以400 μmol/L的α-苯基-N-4-丁基硝酮(PBN)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条件下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MRC-5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 常规培养条件下,MRC-5在不同浓度EGb下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不同时期测定的ROS含量与阴性或阳性对照比较,总体上无显著差异;而在高氧环境中,使用EGb的MRC-5细胞生长绝对数明显比空白对照多,且呈现EGb浓度越高,细胞绝对数越多、不同时期ROS含量越低、衰老细胞越少的趋势.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氧化应激下的MRC-5有保护及抗衰老作用.

    作者:潘尚领;刘承武;黄龄瑾;张锡流;陈晶;罗晓秋;李辉;甘瑞静;陈文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目的 观察黑质内注射脂多糖(LPS)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D)的炎症机制.方法 立体定向黑质内注射15μg LPS,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的减少以及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LPS注射后6 h、24h、14 d、30 dTH阳性细胞较对侧分别减少10%、43%、84%和85%.黑质小胶质细胞6 h出现部分激活,24 h和14 d几乎全部激活,30 d时又恢复静止状态.结论 黑质内注射LPS能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

    作者:任士卿;王彦永;崔冬生;王铭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乳癌根治术中经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对靶器官药物浓度监测的研究

    目的 通过乳癌根治术中经胸廓内动脉灌注5-氟尿嘧啶(5-FU)使手术与化疗融为一体,为乳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用杂种犬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乳癌根治术中经胸廓内动脉灌注5-FU后,在胸壁、胸骨旁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及血浆等靶器官中5-FU浓度,标本用高效液相层析仪检测.结果 胸廓内动脉灌注组在上述标本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周围静脉组(P<0.001),血浆含量甚微.结论 术中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使靶器官含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且全身毒副作用明显小于周围静脉化疗,使手术与化疗融为一体,解决了手术与化疗间隔长的问题.

    作者:李春文;杨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β-细辛醚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SOD、GSH-Px和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β-细辛醚对老年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AlCl3痴呆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β-细辛醚,通过水迷宫实验观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和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血清MDA含量、SOD、GSH-Px活性.结果 ①β-细辛醚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减少游泳时间及错误次数.②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β-细辛醚1.06 mg·100 g-1·d-1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变化不显著;β-细辛醚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但在所设剂量范围内,无剂量依赖性.结论 β-细辛醚增强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增高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可通过调节自由基代谢和提高抗氧化能力发挥易化和增强学习记忆,这可能是其防治老年性痴呆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江湧;方永奇;邹衍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VEGF用于急性脑梗死神经元保护及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脑梗死中神经元保护及再生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利用MCAO模型.A组(12只),缺血1 h后再灌注24 h+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12只),缺血1 h后再灌注1 h+VEGF;C组(12只),缺血1 h后再灌注12 h+VEGF;D组(12只),缺血1 h后再灌注24h+VEGF.模型成功后侧脑室注射rrVEGF164,VEGF注射后连续3 d分别腹膜下注射BrdU 6mg/100g.术后第7天,取脑切脑片.分别TTC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VEGF,Tunnel染色凋亡细胞阳性数,BrdU阳性细胞数,在缺血再灌注12 h,24h组与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VEGF在急性脑梗死后有抗细胞凋亡及神经元保护作用,并有促进缺血后神经元再生作用.

    作者:张海鸥;易黎;吴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大鼠蓝斑胆碱能神经元衰老的形态学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蓝斑乙酰胆碱能神经元的衰老变化.方法 选用不同年龄大鼠蓝斑经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后,对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树突构筑进行形态学计量分析.结果 老龄大鼠蓝斑内AChE反应性神经元数量、灰度值随增龄而递减;胞体平均截面积随年龄呈增大趋势;神经元突起初级、次级分支明显增多,与幼龄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鼠蓝斑胆碱能神经元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衰老性变化,突起近侧分支呈代偿性增加.

    作者:王琦;刘瑜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人胰管自然变化规律的超声声像图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胰管的自然变化的超声声像图像规律.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648例老年人胰管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利用超声随访10年以上,按年龄分为老年前期组、老年组、长寿组,总结各组的超声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前期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47.5%,老年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60.9%,长寿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67.2%(P<0.01).本组老年人胰管的内径多在2~4 mm之间,平均增长比率为0.09±0.03mm/年(P<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胰管的超声显示率增高,且胰管有缓慢增宽的趋势.

    作者:彭禹;苏里亚;张征;徐光;郭发金;褚德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