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瘦老年人肾功能状况评价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吴岚;吕晓辉;林杰;李庭富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 血肌酐, 肌酐清除率
摘要: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临床评价肾功能不全的常用指标,然而Scr是内生物,由肌肉分解产生,主要由肾小球滤过,Scr水平高低除与GFR有关外,还与肌肉的多少有关[1],只有GFR下降至一定程度才会表现Scr异常,因此如果把Scr作为筛选肾功能不全的指标,往往会遗漏部分患者.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TV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定量评价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中晚期肝硬化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测室间隔及侧壁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比值,将两个位置的平均值作为平均Ea,Aa和Ea/Aa值.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时间-容积曲线分析,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大充盈速率(PFR).结果 肝硬化组平均Ea降低、平均Aa增高,Ea/Aa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时三维参数EDV、ESV、和LVEF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PFR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下,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对肝硬化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进行综合的评价,是简便、实用的检测方法.

    作者:杨晓英;徐卉;王小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大鼠蓝斑胆碱能神经元衰老的形态学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蓝斑乙酰胆碱能神经元的衰老变化.方法 选用不同年龄大鼠蓝斑经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后,对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树突构筑进行形态学计量分析.结果 老龄大鼠蓝斑内AChE反应性神经元数量、灰度值随增龄而递减;胞体平均截面积随年龄呈增大趋势;神经元突起初级、次级分支明显增多,与幼龄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鼠蓝斑胆碱能神经元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衰老性变化,突起近侧分支呈代偿性增加.

    作者:王琦;刘瑜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红松树皮提取物对荷U14宫颈癌小鼠IL-8和TNF-α的作用

    目的 探讨红松树皮提取物(TEPKB)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检测TEPKB抑瘤作用;ELISA法检测荷U14宫颈癌小鼠血清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TEPKB灌服剂量为158和250 mg/kg能不同程度抑制小鼠U14宫颈癌的生长,肿瘤抑制率分别是43.71%和53.64%;增加TNF-α和降低IL-8的含量;抑制PCNA和Bcl-2蛋白表达.结论 TEPKB对小鼠U14宫颈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免疫力,使PCNA和Bcl-2低表达有关.

    作者:栗坤;李青旺;郑福禄;金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β-细辛醚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SOD、GSH-Px和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β-细辛醚对老年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AlCl3痴呆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β-细辛醚,通过水迷宫实验观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和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血清MDA含量、SOD、GSH-Px活性.结果 ①β-细辛醚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减少游泳时间及错误次数.②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β-细辛醚1.06 mg·100 g-1·d-1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变化不显著;β-细辛醚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但在所设剂量范围内,无剂量依赖性.结论 β-细辛醚增强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增高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可通过调节自由基代谢和提高抗氧化能力发挥易化和增强学习记忆,这可能是其防治老年性痴呆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江湧;方永奇;邹衍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蝇蛆壳聚糖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蝇蛆壳聚糖降血脂的作用.方法 预防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4 w,于第28天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同时观察对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的影响.治疗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4 w,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并观察对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的影响.结果 预防性给药时,中、高剂量蝇蛆壳聚糖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降低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治疗性给药时,低、高剂量蝇蛆壳聚糖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降低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结论 蝇蛆壳聚糖能调节血脂平衡,预防高脂血症的产生,对已形成的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覃容贵;付萍;吴建伟;国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老年农民人群BMI及WHR与其血压、血糖和脂代谢关系的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肥胖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而且也是高血压、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3].

    作者:杨平;李忠民;王春华;陈晓梅;陈秋丽;戚小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对化疗耐受性下降.寻找适合老年患者,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能耐受的联合化疗方案十分迫切.

    作者:钱俐;茅国新;李梅;沈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51例的临床分析

    听神经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8%~10%[1],虽然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令听神经瘤患者的预后大为改善,但是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国珍;艾天贻;陆俊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的表达

    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ax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p53、bcl-2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凋亡细胞百分率为5%~47.4%,P53蛋白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率为15%~28%,bax蛋白的表达率为5%~16%,p53 mRNA的表达率为0.48~0.78,bax mRNA的表达率为0.34~0.67.结论 老年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桂荣;苏冠方;周鸿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阿魏酸钠对大鼠脑白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I/R)后白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备大鼠前脑I/R模型.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I/R组(n=15),I/R阿魏酸钠治疗组(n=15),每组按I/R2、4、6w 3个时间点再分为3组(n=5).模型制备免疫组化法检测I/R后2、4、6 w胼胝体、内囊和脑室周围GFAP的表达.结果 I/R后胼胝体、内囊和脑室周围GFAP的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阿魏酸钠治疗组GFAP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多,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少,6 w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白质GFAP表达增多,阿魏酸钠对脑白质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减轻内皮素对血管损伤有关.

    作者:于挺敏;满玉红;曲丽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93例肺栓塞患者分为两组(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组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分别对全体患者、不同分组患者肺V/Q显像与CTPA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V/Q显像与CTPA总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中肺V/Q显像检出率高于CTPA(P<0.05);在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组中CTPA检出率高于肺V/Q显像(P<0.05).结论 CTPA与肺V/Q显像诊断肺栓塞各有优缺点,应将两种诊断技术优势互补,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有效信息.

    作者:李路平;赵劼;马庆杰;杨玉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异丙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对老年人胃镜检查时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阿托品对老年人胃镜检查中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接受胃镜检查的2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瑞芬组经静脉缓慢注入阿托品、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达到镇静3~4级后行胃镜检查,设老年常规胃镜检查为对照I组,单纯异丙酚为对照Ⅱ组,异丙酚+芬太尼为对照Ⅲ组.记录各组基础值及检查中、检查后的HR,SpO2,NBP;观察检查中患者反应及检查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操作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效果满意.瑞芬组虽有一过性氧饱和度降低(P<0.05),但可自动恢复.与基础值相比,检查中、检查后的SBP,DBP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阿托品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无不良记忆、利于检查操作等优点,对病人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杨希革;殷曰昊;王春喜;姚广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22例初诊的T2DM患者进行为期3 w的CSⅡ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患者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F).CSⅡ治疗前后比较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C-肽(C-P)等指标.停止治疗后的3、8、16、24 w分别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302例患者在应用CSⅡ治疗前平均FPG(15.32±2.31)mmol/L,PPG(22.19±3.42)mmol/L,HbA1c(14.98±2.47)%.CSⅡ治疗3 w后,FPG、PPG和H6A1c分别下降至(5.53±1.29)mmol/L、(7.17±1.24)mmol/L(P<0.001)和(10.85±1.35)%(P<0.05).在CSII治疗停止后3、8、16和24 w,FPG、PPG和HbA1c均显著下降(P<0.001,P<0.05).结论 在FPG较高的初诊T2DM患者中,3 w的CSⅡ治疗具有快速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作者:孙亚东;马彦;阚瑛;邵红;韩艳;关红;杨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MDA含量、SOD和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8 w后,测定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胰腺线粒体MDA、SOD含量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而血清胰岛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使用葛根素治疗后,与糖尿病组比较,治疗组血糖及MDA含量降低(P<0.05~0.001),血清胰岛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升高(P<0.05~0.01).结论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胰腺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卫;郑学芝;念红;徐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液NF-κB与sICAM-1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液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35例动脉瘤性SAH病人发病后1~3 d、7~9 d、11~13 d血液NF-κB与sICAM-1进行动态观察,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 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液NF-KB与sICAM-1分别在发病后1~3 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肿瘤组,而在7~9 d sICAM-1的均值高于对照组和肿瘤组.结论 NF-κB的高表达主要发生在CVS的早期.通过对NF-κB的早期监测,可以很好地预防、控制CVS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纪庆;王志刚;冀勇;丁璇;曲春城;韩磊;李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下段癌及胃底贲门癌术后胸胃无力症11例诊治体会

    胸胃无力症是食管下段癌及胃底贲门癌病人在术后开始进食时出现以胃收缩无力及胃潴留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功能性排空障碍,病程迁延,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情绪及生活.

    作者:曹春远;刘刚;马栋;杨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声学定量技术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心室的整体功能

    目的 应用声学定量技术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PCI术后的左心室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在心尖四腔切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声学定量技术对病例组47例和正常对照组46例进行观察,观察EDV、ESV、LVEF、PER、PRFR、AFF指标在术后7、30、90 d的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者行PCI术后7 d与30 d代表收缩功能的LVEF、PER指标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90 d时病例组的LVEF、PER值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术后7 d比较时增高(P<0.05),而EDV、ESV指标值在术后7 d与30 d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术后90 d时EDV、ESV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术后7 d比较指标值降低(P<0.05);代表舒张功能的PRFR与AFF指标值在术后7 d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0 d和90 d与术后7 d时比较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PCI治疗可改善老年AMI患者近期左心室整体功能,声学定量技术为临床评价左室功能提供了一个无创、快速、准确的方法.

    作者:赵鹏;苏国海;郝恩魁;朱兴雷;苑海涛;耿庆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人胰管自然变化规律的超声声像图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胰管的自然变化的超声声像图像规律.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648例老年人胰管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利用超声随访10年以上,按年龄分为老年前期组、老年组、长寿组,总结各组的超声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前期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47.5%,老年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60.9%,长寿组胰管的超声显示率为67.2%(P<0.01).本组老年人胰管的内径多在2~4 mm之间,平均增长比率为0.09±0.03mm/年(P<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胰管的超声显示率增高,且胰管有缓慢增宽的趋势.

    作者:彭禹;苏里亚;张征;徐光;郭发金;褚德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银杏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人类成纤维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分别于常态氧(氧浓度为21%)及高氧(氧浓度为40%)环境下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并给予不同浓度(0,7.5,15,30,60 μg/ml)的EGb,以400 μmol/L的α-苯基-N-4-丁基硝酮(PBN)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条件下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MRC-5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 常规培养条件下,MRC-5在不同浓度EGb下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不同时期测定的ROS含量与阴性或阳性对照比较,总体上无显著差异;而在高氧环境中,使用EGb的MRC-5细胞生长绝对数明显比空白对照多,且呈现EGb浓度越高,细胞绝对数越多、不同时期ROS含量越低、衰老细胞越少的趋势.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氧化应激下的MRC-5有保护及抗衰老作用.

    作者:潘尚领;刘承武;黄龄瑾;张锡流;陈晶;罗晓秋;李辉;甘瑞静;陈文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目的 观察黑质内注射脂多糖(LPS)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D)的炎症机制.方法 立体定向黑质内注射15μg LPS,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的减少以及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LPS注射后6 h、24h、14 d、30 dTH阳性细胞较对侧分别减少10%、43%、84%和85%.黑质小胶质细胞6 h出现部分激活,24 h和14 d几乎全部激活,30 d时又恢复静止状态.结论 黑质内注射LPS能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

    作者:任士卿;王彦永;崔冬生;王铭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